美國人待客很直率,主隨客便,不像中國人來了客人那么熱情,掏心掏肺,有什么好吃的立刻拿出來。
大多數(shù)在美國住久的中國人,回國探親返回來時,最常提起的是,在中國被朋友請客吃飯時的種種不適:“我現(xiàn)在不習(xí)慣別人用筷子給我夾菜。”“我真怕,我吃飽了還要我吃?!敝袊藢ε笥褋碓L那股熱情勁真是掏心掏肺,老一輩,年輕一輩都是如此。
我記得小時候,媽媽手里僅有五元錢,她是攢著為自己買個棉襖面用的,爸爸的侄女帶著自己的未婚夫來了,媽媽就把這五元錢拿出來買菜,招待他們。就是那頓飯,媽媽那年春節(jié)就沒有穿上新衣服,爸爸的侄女每當(dāng)贊美母親的賢良時,就會提起那頓飯。
中國人都是這樣,一有客人來,就會把自己家里吃的拿出來,借錢也要招待客人,搞得喜氣洋洋。中國人還喜歡自己家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時,把其他不認識這位客人的朋友也找來歡聚,并且有一句口頭禪:“多一個人多一雙筷子。”
這是東西文化的差別,在美國如果帶一個陌生的朋友去美國人家,他們會生氣,并且會拒絕你入室。
有一位從中國來美國短期訪問的學(xué)者,正趕上感恩節(jié),他很想去美國人家看看感恩節(jié)美國人怎樣慶祝,恰好我又有一份請?zhí)?。我知道去美國朋友家做客,帶一個朋友時要事先通知主人,并征得他們的同意。我就給他們打電話,告訴他們我要帶一個中國朋友,問他們是否介意,主人爽快地答應(yīng)了。但他們對我說,我還要征得其他訪客的同意,因為我的請?zhí)蠈懼?,今天邀請人的名單,沒包括你的朋友。美國人太個人主義了,他們把每個個體的意愿、感覺、心情看得那么重,又那么必須去尊重和重視。所以美國文化中絕對不用“忍”來溝通,他們無論是與老板相處,夫妻相處,朋友相處,不快樂馬上就拉倒,沒戲,絕對不像中國人以和為貴。沒有不好意思、“莫不開”一說。后來請我去過感恩節(jié)的美國朋友打來電話,告訴我他們征求了九個朋友的意見,他們都說同意我?guī)笥讶コ愿卸鞴?jié)晚餐。
開席了,男主人說:“今天我給你們喝的酒?!迸魅苏f:“今天我給你們烤的火雞,是最貴的那種。”有一位訪客帶來沙拉。她說:“我?guī)砩忱亲钚迈r的?!蔽?guī)淼哪俏恢袊笥逊浅<{悶,美國人怎么這么自夸。朋友們帶來的禮物當(dāng)場接過來就打開,驚喜地贊美著,好像從來沒見過似的,世上也從來沒有過似的,令給禮物的人很開心。飯間自己吃自己的,從來沒有人勸讓。如果你自己客氣,不好意思吃,美國人是不會明白的,他們還以為你減肥呢!如果起身告辭,主人是不會挽留的,不會說多待一會兒,再待一會兒再走??腿顺鲩T,主人在門里擁抱說再見,不會邁出門檻,客人走了,主人會立刻關(guān)門。
在美國人家做客,一切請便,美國人不會有中國人那份主動熱情,你愿意吃什么,拿什么不會笑話你沒深淺;而在中國人家做客大大相反。
中國人那股實在,那股熱情,簡直是掏心掏肺。中國人招待客人沒有十個八個菜上不了桌面,會覺得很丟臉,沒錢借錢也得撐著。我的少年好友,自己得了心臟病,買藥錢都掏不出來,自己平日連買水果都節(jié)省,買爛的、處理的,過年請朋友吃飯花了四百元。雞鴨魚肉全上來。那次我回國正趕上了,本來我是想稍坐一會兒,下午還有好多事要辦。他們藏我的書包、拽胳膊非得留我,我心里急得要死,但他們怎么也不讓我走,這種“中國特色”的熱情待客之道,對于我這個在美國生活十年的人實在體會不出親切,我心里著實知道他們這是和我親,但是還是不舒服,甚至感到窘迫。在我回國探親,準備返回美國前一天,中國朋友請我吃飯,那天我心里亂得要死,硬被留到深夜。“我沒有打點行李”,我想用這個理由早點回來,他們說“我們幫你準備行李”。簡直像被劫持。
一個美國朋友,在中國學(xué)中文,有好多中國朋友請她去家里做客。她從中國回來非常神秘地和我探究,中國那么多人下崗,他們怎么在家里吃得那么奢侈,每頓飯都值一個月工資。我告訴她,中國人請客才這樣,自己平日里吃飯十分節(jié)省,也十分簡單。她非??隙ǖ卣f:“不,不,我去他們家時,他們擺了滿桌香噴噴的飯菜,并且說,沒有什么好吃的,就是家常飯。”我告訴她那是中國人的待客之道,是客氣。她怎么也聽不明白,我看她那懵懂的樣子,我也很急,因為我怎么也解釋不明白。
大多數(shù)在美國住久的中國人,回國探親返回來時,最常提起的是,在中國被朋友請客吃飯時的種種不適:“我現(xiàn)在不習(xí)慣別人用筷子給我夾菜。”“我真怕,我吃飽了還要我吃?!敝袊藢ε笥褋碓L那股熱情勁真是掏心掏肺,老一輩,年輕一輩都是如此。
我記得小時候,媽媽手里僅有五元錢,她是攢著為自己買個棉襖面用的,爸爸的侄女帶著自己的未婚夫來了,媽媽就把這五元錢拿出來買菜,招待他們。就是那頓飯,媽媽那年春節(jié)就沒有穿上新衣服,爸爸的侄女每當(dāng)贊美母親的賢良時,就會提起那頓飯。
中國人都是這樣,一有客人來,就會把自己家里吃的拿出來,借錢也要招待客人,搞得喜氣洋洋。中國人還喜歡自己家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時,把其他不認識這位客人的朋友也找來歡聚,并且有一句口頭禪:“多一個人多一雙筷子。”
這是東西文化的差別,在美國如果帶一個陌生的朋友去美國人家,他們會生氣,并且會拒絕你入室。
有一位從中國來美國短期訪問的學(xué)者,正趕上感恩節(jié),他很想去美國人家看看感恩節(jié)美國人怎樣慶祝,恰好我又有一份請?zhí)?。我知道去美國朋友家做客,帶一個朋友時要事先通知主人,并征得他們的同意。我就給他們打電話,告訴他們我要帶一個中國朋友,問他們是否介意,主人爽快地答應(yīng)了。但他們對我說,我還要征得其他訪客的同意,因為我的請?zhí)蠈懼?,今天邀請人的名單,沒包括你的朋友。美國人太個人主義了,他們把每個個體的意愿、感覺、心情看得那么重,又那么必須去尊重和重視。所以美國文化中絕對不用“忍”來溝通,他們無論是與老板相處,夫妻相處,朋友相處,不快樂馬上就拉倒,沒戲,絕對不像中國人以和為貴。沒有不好意思、“莫不開”一說。后來請我去過感恩節(jié)的美國朋友打來電話,告訴我他們征求了九個朋友的意見,他們都說同意我?guī)笥讶コ愿卸鞴?jié)晚餐。
開席了,男主人說:“今天我給你們喝的酒?!迸魅苏f:“今天我給你們烤的火雞,是最貴的那種。”有一位訪客帶來沙拉。她說:“我?guī)砩忱亲钚迈r的?!蔽?guī)淼哪俏恢袊笥逊浅<{悶,美國人怎么這么自夸。朋友們帶來的禮物當(dāng)場接過來就打開,驚喜地贊美著,好像從來沒見過似的,世上也從來沒有過似的,令給禮物的人很開心。飯間自己吃自己的,從來沒有人勸讓。如果你自己客氣,不好意思吃,美國人是不會明白的,他們還以為你減肥呢!如果起身告辭,主人是不會挽留的,不會說多待一會兒,再待一會兒再走??腿顺鲩T,主人在門里擁抱說再見,不會邁出門檻,客人走了,主人會立刻關(guān)門。
在美國人家做客,一切請便,美國人不會有中國人那份主動熱情,你愿意吃什么,拿什么不會笑話你沒深淺;而在中國人家做客大大相反。
中國人那股實在,那股熱情,簡直是掏心掏肺。中國人招待客人沒有十個八個菜上不了桌面,會覺得很丟臉,沒錢借錢也得撐著。我的少年好友,自己得了心臟病,買藥錢都掏不出來,自己平日連買水果都節(jié)省,買爛的、處理的,過年請朋友吃飯花了四百元。雞鴨魚肉全上來。那次我回國正趕上了,本來我是想稍坐一會兒,下午還有好多事要辦。他們藏我的書包、拽胳膊非得留我,我心里急得要死,但他們怎么也不讓我走,這種“中國特色”的熱情待客之道,對于我這個在美國生活十年的人實在體會不出親切,我心里著實知道他們這是和我親,但是還是不舒服,甚至感到窘迫。在我回國探親,準備返回美國前一天,中國朋友請我吃飯,那天我心里亂得要死,硬被留到深夜。“我沒有打點行李”,我想用這個理由早點回來,他們說“我們幫你準備行李”。簡直像被劫持。
一個美國朋友,在中國學(xué)中文,有好多中國朋友請她去家里做客。她從中國回來非常神秘地和我探究,中國那么多人下崗,他們怎么在家里吃得那么奢侈,每頓飯都值一個月工資。我告訴她,中國人請客才這樣,自己平日里吃飯十分節(jié)省,也十分簡單。她非??隙ǖ卣f:“不,不,我去他們家時,他們擺了滿桌香噴噴的飯菜,并且說,沒有什么好吃的,就是家常飯。”我告訴她那是中國人的待客之道,是客氣。她怎么也聽不明白,我看她那懵懂的樣子,我也很急,因為我怎么也解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