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實施內部審計業(yè)務》自測題及答案9

字號:

161. 內部審計部門制定了一個審計總成本的公式:tc=a+bx+cx2,其中x為審計資源變量。首席審計執(zhí)行官想根據x來使審計總成本最小。最恰當?shù)募夹g是使用:
     a.線性規(guī)劃
     b.最小二乘法
     c.微積分運算
     d.積分運算
    答案:c
    解析:答案a不正確,公式非線性,并且沒有約束條件;
    答案b不正確,最小二乘法與回歸分析有關;
    答案c正確,只有微積分運算能導出回歸(最小二乘法)分析的正規(guī)方程。這種運算形式確定了曲線函數(shù)的化或最小化問題。因此,它適用于對回歸函數(shù)進行二階求導使觀察值最小化的問題。
    答案d不正確,積分運算涉及區(qū)域和量。
     162. 在計算是用于確定給定收入函數(shù)下的公司化利潤時,應采用:
     a.積分法
     b.微分法
     c.運籌學
     d.回歸分析
    答案:b
    解析:答案a不正確,積分能夠用來計算在曲線之下的區(qū)域。積分可以產生不定積分,就是說,一個函數(shù),如果它先經過微分處理過,那么它就能產生用來進行積分的函數(shù);
    答案b正確,微分學的主要商業(yè)應用是確定曲線函數(shù)的值和最小值。在商業(yè)和經濟學當中,存在一些收入或利潤化()和成本最小化(最?。┻@樣的點。微分的計算被用來識別非線性的函數(shù)的數(shù)或最小限度。函數(shù)的導數(shù)度量那個函數(shù)的斜率或變動率。在斜率等于零的地方發(fā)生值或最小值。當函數(shù)的一階導數(shù)的求導為負的時候,存在值;當二階導數(shù)為正的時候,存在最小值。
    答案c不正確,運籌學這個廣義詞是將應用科學和定量方法進行系統(tǒng)的理解,特別是對用于商業(yè)化的機器人系統(tǒng)的理解;
    答案d不正確,回歸分析是建立一個方程,用于解釋通過改變一個或更多自變量而引起的非自變量的變化。
     163. 某機構有兩個生產部門和兩個服務部門。每個服務部門為兩個生產部門和其他的服務部門提供服務。在分配服務部門成本時,機構希望每個服務部門能夠說明為其他部門提供的服務。對于這種做法組織將用以下哪種方法:
     a.矩陣代數(shù)
     b.回歸分析
     c.博弈論
     d.敏感性分析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確,矩陣代數(shù)是一種對聯(lián)立方程的設置解答的數(shù)學技術。矩陣是由方程的變量的系數(shù)組成的,能夠進行加、減、乘、除運算。由于兩個服務部門同時為對方提供服務,確認這些互惠服務成本需要聯(lián)立方程組來解決。
    答案b不正確,回歸分析是一種估計變量間關系的統(tǒng)計方法;
    答案c不正確,博弈論是一種考慮競爭者的行動做出決策的數(shù)學方法;
    答案d不正確,敏感性分析是研究一個或多個變量對決策模型結果的變化的影響的方法。
     164. 如果一個內部審計師抽樣測試某個公司一項政策是否符合,下列哪個因素不會影響抽樣風險的可允許水平:
     a.內部審計師的經驗和知識;
     b.不符合的反向結果;
     c.對做出不正確的審計結論的可接受風險水平;
     d.執(zhí)行樣本選擇的審計程序需要的成本。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確,抽樣風險是雖然正確得出樣本結論但并不能完全代表總體的概率,也就是說,根據樣本得出的結論或許與根據檢測總體中的每個元素所得出的結論不同。業(yè)務風險可以由兩部分組成:抽樣風險和非抽樣風險(所有的不是由抽樣帶來的業(yè)務風險)。抽樣風險的可接受水平是指根據樣本可能得出錯誤結論的可接受風險水平。這個風險與審計環(huán)境有關,而與內部審計師的經驗和知識無關。
    答案b不正確,隨著不符合的反向結果增加,抽樣風險的可允許水平減少;
    答案c不正確,抽樣風險的可接受水平是指根據樣本可能得出錯誤結論的可接受風險水平;
    答案d不正確,要把執(zhí)行樣本選擇的審計程序需要的成本和收益進行權衡,把不正確決策的機會減少到最小。
     165. 以下抽樣結果中,哪一種抽樣風險最?。?BR>     樣本量 可容忍誤差率 樣本誤差率
     a. 40 5% 2%
     b. 60 5% 1%
     c. 80 4% 3%
     d. 100 1% 1%
    答案:b
    解析:答案a不正確,因為與樣本b相比,它的樣本量小,樣本誤差率要高,而可容忍誤差率相同;
    答案b正確,與其他選項相比,樣本b的樣本誤差率與可容忍誤差率的比例最小。
    答案c不正確,因為它的樣本誤差率與其可容忍誤差率相比太大;
    答案d不正確,因為樣本誤差率等于可容忍差錯率。
     166. 某審計師在設計一個分層的、單位均值變量抽樣計劃。下列分層中的哪一項是審計師應該分配給全部樣本量的比重:
     項目數(shù) 預計均值 預計標準差 累計金額
     a 2000 $100 $9 $200000
     b 2250 $200 $4 $450000
     c 3000 $80 $2 $240000
     d 3100 $150 $1 $465000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確,當總體的變異性增強時,樣本量增加。對樣本分層的目的就是要減少每一層的變化程度,從而可以是檢查的樣本量少于不分層所要求的樣本量。相應地,期望標準差的層應該分配的樣本量比重。這樣,可以降低平均值的標準誤差,從而形成較小的置信區(qū)間。
    答案b、c和d都不正確,期望標準差的項目應給予總體樣本量的比重。
     167. 某內部審計師想要從包括475張存貨控制表的總體中,選取具有統(tǒng)計代表性的樣本。每張表列示了50個項目的說明、實物盤點數(shù)量、條形碼和單位成本。該審計師使用隨機數(shù)表選擇樣本,前兩列列示如下。14326是隨機選擇的起點,即樣本的第一項選擇在第143頁第26行(審計師的使用順序是從a列自上而下,然后到b列的頂部)
     a列 b列
     75233 06852
     14326 42904
     76562 65854
     28123 04978
     64227 33150
     80938 04301
     22539 41240
     29452 69521
    樣本的第五項位于哪:
     a.第809頁,第38行。
     b.第429頁,第4行。
     c.第331頁,第50行。
     d.第68頁,第52行。
    答案:c
    解析:答案a不正確,第809頁,第38行不是隨機數(shù)表的第五項;
    答案b不正確,第429頁,第4行是隨機數(shù)表的第四項;
    答案c正確,隨機數(shù)表的第五項是第331頁,第50行。75233、76562、64227、80938、      29452、06852、65854和04987不在表上,因為它們在475張存貨控制單上每一頁都是50行。
    答案d不正確,第68頁,第52行不對,因為每頁只有50行。
     168. 在準備存貨定價測試的抽樣計劃中,以下哪個陳述說明統(tǒng)計抽樣比非統(tǒng)計抽樣更具有優(yōu)勢:
     a.抽樣結果要求非數(shù)量性的表達;
     b.提供抽樣風險的數(shù)量性測量;
     c.將非抽樣風險降低到最小;
     d.降低可容忍誤差水平。
    答案:b
    解析:答案a不正確,因為統(tǒng)計抽樣提供的是數(shù)量性結果;
    答案b正確,統(tǒng)計抽樣和非統(tǒng)計抽樣都可用于表示總體特征。然而,統(tǒng)計抽樣使內部審計師能夠對在給定的可靠性水平上,樣本在多大程度上代表總體做出數(shù)量性評估。
    答案c不正確,因為統(tǒng)計抽樣和非統(tǒng)計抽樣都存在非抽樣風險;
    答案d不正確,因為可容忍誤差水平與重要性和內部審計師的職業(yè)判斷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