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液來自血漿液體成分,含有蛋白質(zhì)、無機(jī)鹽、葡萄糖、肌酐、尿素、氨基酸及其它可溶性物質(zhì)。但蛋白質(zhì)量及比例,則視水腫的原因而異,主要取決于微血管通透性是否增高及增高程度。通透性越高,蛋白質(zhì)滲出越多,含量就越多,故水腫液的比重也越大;相反,當(dāng)通透性不高時,則蛋白質(zhì)含量較低(常<2g%),水腫液比重也較低。臨床上習(xí)慣把比重低于1.015的水腫液稱漏出液(transudate),比重高于1.018的稱滲出液(exudate),后者即指炎癥性滲出液。但也有例外,淋巴水腫時雖微血管通透性不增高,水腫液比重可不低于滲出液,原因已如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