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填制報關單和填報秘籍

字號:

如何正確填制報關單和填報秘籍!
    如何正確填制報關單?
    報關單的填制和改錯在我們的考試中占有25%的分數(shù)比例,應當是兵家必爭之地,如果正確的把握這個題目的作法將對我們的考試帶來極大的方便!現(xiàn)在,我就來談談我個人對于這個題目的看法:
    1、如何審題?
    拿過來一張單子和很多的隨附單據(jù)相信很多人會顯得很迷茫,尤其是那么多的英文……
    首先,我們要了解報關單中的各個項目的內容和他們在各種隨附單據(jù)中的位置。因為隨附單據(jù)中有些項目是我們需要的,而有些東西是和我們填報關單沒有關系的,所以在第一遍看單據(jù)的時候就拿起手中的鉛筆把填制中需要的東西勾勒下來;然后在回去看看報關單中需要我們填什么內容,再去單據(jù)中找找我們都已經畫的很醒目的地方,這樣會為我們答題節(jié)省很多寶貴的時間!
    2、報關單的各項中那些最重要?
    我個人認為:從歷屆試卷來看,報關單中的各項不僅僅考的我們如何填制,而且很多項目都會出現(xiàn)在第一卷的選擇和判斷中。例如:經營單位和經營單位代碼幾乎每年都要考到,而且經營單位代碼的第5和第6位還直接影響到我們貿易方式、征免性質、征免的填報,所以更加值得我們關注!
    3、教材中的代碼表用不用背?
    其實,這個問題在教材下冊第175頁倒數(shù)第7行已經說的很明白了,但是象“征免性質、貿易方式、征免”中有什么項目就一定要看,如果在報關單改錯中出現(xiàn)本項目中根本沒有的內容那就要很清楚了!(例如:如果貿易方式填的進料對口的時候征免性質填了進料對口,這時我們就要知道“征免性質中根本沒有“進料對口”這個項目)
    現(xiàn)在,我來具體說說詳細的填報要求和重點內容吧(我將按照教材中的項目順序來說,因本人水平有限,不足之處請指教)
    第一項和第二項我們不用掌握
    一般第三、四、五、七項都會直接給我們的
    (四)備案號
    備案號要填制《加工手冊編號》和《征免稅證明》編號我們都知道是如何從本欄目來判斷下面的內容呢?我們就要了解《備案號》中第一位的英文字母都代表什么意思:
    “B”來料加工手冊
    “C”進料加工手冊(是對口還是非對口都會以中文在單據(jù)中表現(xiàn)出來)
    “D”加工貿易不作價設備
    “Z”征免稅證明
    如果此欄目第一位是“D”并且第六位是“H”就是出口加工區(qū)域減免稅貨物
    (七)經營單位
    這里我們要注意哪些情況下填報誰為經營單位!
    其中“外商投資企業(yè)委托外貿企業(yè)進口……要填報外商投資企業(yè)”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注意,這是一個特例,去年也涉及到過!
    經營單位代碼的第幾位代表什么意思也要會看,尤其是第5位和第6位中的“2、3、4”分別代表什么性質的單位一定牢記!
    (十二)(十三)(四十一)貿易方式/征免性質/征免
    我來按下列順序解釋給大家;
    如何判斷/貿易方式/征免性質/征免
    a、如果沒有備案號的情況就可以認為是一般貿易/一般貿易/一般征稅/照章征稅
    b、如果手冊號為“B”就可以認為是來料加工/來料加工/來料加工/全免
    c、如果手冊號為“C”且說明是對口合同就是進料對口/進料對口/進料加工/全免
    d、如果手冊號為“C”且說明是非對口合同就是進料非對口/進料非對口/進料加工/征免性質
    e、如果手冊號為“C”并且經營單位代碼第6位是“2、3、4”/三資進料/進料加工/全免
    f、如果備案號為征免稅證明編號且經營單位代碼第6為是“2、3”/合資合作設備/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全免
    g、如果備案號為征免稅證明編號且經營單位代碼第6為是“4”/外資設備物品/外資企業(yè)/全免
    (十四)征稅比例/結匯方式
    征稅比例只適用于進料非對口的貿易方式
    結匯方式:M/T信匯 T/T電匯 D/D票匯 D/P付款交單 D/A承兌交單
    (二十一)運費
    我們要記住一些貨幣的代碼:美圓502、港元110、日圓116、人民幣142、歐元300
    (二十四)合同協(xié)議號
    這里有幾種表示方法:contract no./order no./aoreament no./confirmation和S/N和P/O都是合同號的意思
    (二十六)包裝種類:
    caton-CTN case bale-BLS pallet bag
    這些是國際運輸中常用的包裝種類,其他類似于“瓶、罐”之類的就不要記了!
    用途里面我們主要記住有:外貿自營內銷/企業(yè)自用/加工返銷就可以了
    另外,還應引起注意的是不同合同、不同提單、不同口岸、不同貿易方式、不同產地都不得填報一張報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