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社會主義國家的發(fā)展與探索(二)

字號:

蘇聯(lián)、東歐國家的變化
    (一)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及其原因
    1.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這是20世紀人類歷史的重大事件,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所遭受的重大挫折。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的基本過程大體以1989年夏秋波蘭統(tǒng)一工人黨大選敗北、組閣受挫,團結工會登臺執(zhí)政為序幕,至1991年底蘇聯(lián)解體為終結,歷時兩年多。
    2.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的原因。它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①經濟建設長期搞不上去,社會生產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趨緩慢,甚至停滯倒退,動搖了社會主義的基礎和政權根基。
    ②執(zhí)政黨政治上集權過度,民主不足,個人專斷,官員腐敗,日益脫離群眾,失去民心。
    ③改革背離社會主義方向,直接葬送了社會主義的全部成果。
    ④西方敵對勢力的“和平演變”戰(zhàn)略是蘇聯(lián)、東歐劇變的強大助推力。
    (二)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的歷史教訓
    東歐劇變的教訓是深刻的,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去總結:
    ①社會主義國家必須把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必須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加強執(zhí)政黨的建設,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接受群眾的監(jiān)督。
    ③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改革,改革又必須始終堅持和捍衛(wèi)社會主義方向。
    ④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對國際敵對勢力的“和平演變”陰謀和滲透*活動保持高度警惕,堅持不懈地與之開展有效的斗爭。
    ⑤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善于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時代特征和本國實際緊密結合。
    三、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
    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是曲折性與前進性的統(tǒng)一。探索有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1.馬克思主義誕生已有150多年了,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十月革命至今已有80多年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全面確立也有40多年了。在這150多年的時間里,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在探索保證全體人民的政治平等和當家作主,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消除兩極分化、貧富懸殊,建設新型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實踐證明,社會主義是指引世界上處于剝削制度壓迫之下的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改變自己命運、獲得社會解放、建設幸福生活的正確道路。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綜合國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主義在中國蓬勃發(fā)展,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社會主義必然替代資本主義,這是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2.然而也要清醒地看到,從世界歷史進程看,社會主義的歷史還是短暫的,總的說來還處在實踐和發(fā)展的初期。還要看到,十月革命以來先后誕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基本上都是原來經濟政治文化落后的國家。徹底改變這種落后的面貌,在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以后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發(fā)展過程,其前進途中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難以預料和想象的困難與風險,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鄧小平同志說,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年代人的努力。他充分估計到了建設和發(fā)展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長期性、艱巨性。由于社會主義是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沒有現(xiàn)成的經驗可以遵循,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就需要不斷地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就可能發(fā)生這樣那樣的失誤以至挫折。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是世界社會主義遭受的巨大挫折。
    3.認真總結蘇聯(lián)解體、東歐劇變的教訓,以及我國發(fā)生“*”這樣嚴重曲折的教訓,深刻分析它們的原因,可以得出兩條結論:一、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西方敵對勢力斷言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要從世界上滅亡了,這只是他們的夢想;二、必須進行社會主義改革,探索符合本國實際的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實踐證明,中國的社會主義不僅繼續(xù)存在,而且通過改革發(fā)展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