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國家公考點評:中央直屬合格線會有所提升

字號:

2008年國家公務員筆試于12月9日進行,全國64萬考生走進考場參加考試,考生數量為歷年之最。新浪考試頻道于12月10日邀請到中公網李永新做客新浪視頻直播間點評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真題,以下為訪談文字實錄。
    主持人:各位新浪網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光臨我們今天的新浪考試直播間,我是婁雷。
    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昨天已經是落下了帷幕,很多考生在反饋回來的信息當中都覺得今年的題應該說難度適中,我們也在昨天的第一時間連線了很多,為我們大家進行了一些真題的點評。另外,也是對今年的形勢做了剖析。在今天的聊天室當中還會就這個話題請到一位嘉賓光臨我們的聊天室和大家進行溝通,如果你有什么問題,也歡迎大家在我們的留言平臺中歡迎大家提出。今天請的老師是中公網李永新老師做客我們直播聊天室。
    李永新: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在昨天的調查中可以看到這樣的數據,當我們問起這次同學們參加我們的公務員考試難度怎樣呢?44.98%的同學認為這次難度一般。31.02%的同學認為今年的題非常難。還有15.63%認為是不難。大家主要的意見都集中在一般和太難上,很多老師會認為今年的題出的并不是特別難,您是如何看待今年試題的總體形勢?
    李永新:今年的題很難從難度角度把握,但是出得很有水平,區(qū)分度非常好。也就是說不再像去年追求某一種單題形式的難度,組合到最后一定是每種類型的題都非常難,對考生而言,做每道題、每種類型題,到最后把所有題目做完只有一個感覺,就是“難”字。今年的題區(qū)分度非常好,每一種題都有一定的難度,像數字推理、數學運算、資料分析難度比以前有所降低,當然同時也有難度增加的,比如說言語表達難度略有提升,比如判斷推理中邏輯部分略有提升,還有判斷推理部分的類比推理略有提升。有的難度降低,有的難度增加。但是由于今年的題量還是140道題目,這樣一種狀況,它是分部分情況的。對于沒有經過全面準備的同學一定還是覺得非常難,對于有過一定準備做過很多題目的同學,會有一個基本感覺,覺得還是比較容易的。
    所以,新浪的調查結果也充分反映了這一點,也就是看你的狀態(tài)。總的來講從命題角度來講,比去年是偏簡單一點。但是總的調查出的結果來看,對于那些沒有經過特別全面、特別深入準備的同學可能覺得難一點,這個調查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區(qū)分度高 突出選拔性
    主持人:下面談同學們都特別關心的一些話題,比如很多同學對上午考的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其實每年考完之后大家都會覺得時間不夠、做不完。我們也聊過了,平均要50幾秒就要做一道題,今年我們也做了一個調查,行政能力測試,你是否全部完成。69.67%的同學沒做完,剩下30.33%說做完了??词沁€是有很多同學都是沒有做完這個行政能力測試題的。您給大家講一講今年行測題的總體情況。
    李永新:行測題今年出的還是很好的,總體難度偏低一點,但是從題量來講,又保持了這樣一種大題量。基本從考試來講區(qū)分度特別好,今年的行測考試具有革新性的,就在于它的區(qū)分度。我們以前的考試一味追求單題型的難度,今年開始更加突出選拔性,也就是作為考試的精神是想把我想要的人才選出來,通過題型的難度變化,有的難有的簡單,功底好的就可以把題快速解決,功底弱一點的同學可能限于題型的基本難度可能就被卡住了。
    今年的題通過這樣一種變化,有難有簡,考察基本功底,考察基本能力,這樣的一種變化就把我們這次考試的選拔性體現(xiàn)出來了。所以,我覺得總體來講比較好。
    從行測總的情況來看,第一部分言語理解類型表達,在去年的基礎之上,我們去年開始言語理解表達考片段閱讀20題,選詞填空20題,今年基本按照這樣一個風格,但是難度略有提升,更加考察我們對言語的把握,對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理解能力。
    比如第7題,“能源價格高并否全是壞事,因為價格杠桿自會調節(jié)石油的流量,確保人們利用剩下的石油找到新的新能源,實際上如果我們追尋價格杠桿基礎無需教育消費者,人人都會做出理性的選擇,那些價格杠桿不起作用的地方都是機制本身有問題的地方,改變機制才使價格更有效?!边@一道題出得非常好,必須把前一句話和后一句話聯(lián)系起來綜合作者的基本態(tài)度,不是簡單談到能源價格高并不全非是壞事這樣一個所謂段落句子的內容,而是和后面的價格機制聯(lián)系起來,所以我們就要選擇。比如B和D選擇價格杠桿和能源之間的選項,最后選為價格杠桿對能源流向的調節(jié)作用,所以就要選擇D。非常好的一個題目。
    你必須要對材料做全面的理解,尤其要分析作者的核心態(tài)度。今年言語表達片段閱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另外一部分選詞填空今年也出現(xiàn)一個新的形式,我們叫多項選詞。多項選詞雖然在形式上有變化,但實際上在本質精神上沒有變化,也就是中央國家機關一直強調對語境的理解、分析。你要通過這種語言環(huán)境的分析去體會如何遣詞造句,這一點上我們今年體現(xiàn)得也很明確。
    比如40題,作為公司文檔不需要也不必要事必躬親,必須怎么樣給你一個空。細節(jié)能使他人觀察得更細致,更怎么樣,在某一細節(jié)操作是榜樣,并形成什么,使員工無法馬虎什么什么。這里邊其實我們抓住一個關鍵的語境,什么地方呢?“能夠注意細節(jié)當中比他人觀察更細致,還有一種在某一個細節(jié)當中做成榜樣,并且形成什么,后面有一個解釋,使每個員工不敢馬虎”。這里面既然是不敢馬虎,我們在選項當中威懾力、使命感、好習慣、內聚力上就很容易區(qū)分。不敢馬虎的話,肯定是強調威懾力。所以,通過這樣一個語言環(huán)境的分析去遣詞造句,很容易把A選出來。
    總的來講,雖然這部分難度有所變化,但是突出體現(xiàn)出來的更加強調基本功底。所以,這一點是我們復習行測的基本指導。
    今年數字推理和數學運算來講,數字推理是一種新題型,三角形的數字推理,其實并不新。在很多對公務員進行精心準備的同學已經見過了,如果我們在地方考試,比如北京、江西等公務員考試當中經常出現(xiàn),也就是沒什么難度。大家簡單分析就可以發(fā)現(xiàn)。比如說7、2、8這三個數字,我想得到26,很容易就得到,還是很簡單的,不要被形式所迷惑住。這也是今年行測的一個特點,特別強調我們在形式的變化上。一會兒再看其它題型也具有這個特點。
    其它數字推理出得比較中規(guī)中矩,基本上是從復習角度出的。今年的數學運算出得非常好,和去年不一樣。去年的數學運算或者是以前的數學運算特別強調你具備這個基本能力,如果這個題你不會,對不起,你沒有辦法答這個題目,甚至想代入都代不了,但是今年的15道題,其中第46、47、48、58、54題都是可以完全采用代入法的,占了三分之一。其中還有兩個基本常識,49、50題是基本常識,作為基本備考是必須會的。所以,15道題有一半題都是白白送分的,如果掌握方法就可以很好地應對。這體現(xiàn)出我們現(xiàn)在在行測、數學運算命題思路的重大轉變,這一點要把握好,今年轉變得非常好,一定要采取好辦法,比如代入法、參數法。
    數學推理還是比較簡單的,能夠把我們考察的基本題型都考到了,除了兩個多圖形推理、事件推理還有一個空間推理。今年在形式上很有意思,空間推理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我們在命題形式上有點特別注意的地方,特別強調“不能”。很多同學肯定沒有看到這個選項,也沒有仔細審題。第65題很有特點,很多同學上來就先A答案,但A是一個正確的,我們要選擇不正確的,這一點要把握好。
    定義判斷很中規(guī)中矩,和去年沒有太大變化,總體來講比去年偏簡單一點,尤其是在定義的描述上不像去年那么難,比較好把握。
    類比推理我們今年在考試大綱的變化上也非常明確強調了我們要增加難度,這一點我們在之前的大綱體系當中也給大家明確講到了。從實際情況來看也確實體現(xiàn)了這樣一種精神,不僅出現(xiàn)了新題型,我們強調在以前的基礎當中的新題型,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它還在其大綱的基礎之上又出現(xiàn)了新變化,也就是三項概念的情況。比如我們強調國家、政府和行政是一種什么關系,讓你來選擇這三個概念之間的關系。這種類型題難度其實也不是很大,只是形式新穎。
    邏輯判斷應該講難度上比去年有所增加,更加傾向于考察邏輯的基本知識,尤其是邏輯的專業(yè)知識。這一點我們在大綱解析里已經強調必須具備專業(yè)的邏輯知識。比如,最近調查顯示,近年來在城市中的高收入人群當地人占70%,充分說明外地人在該市獲得高收入相當困難。這實際上是一個概述推理,也就是70%的比例好像很高了,但是我仍然不一定能夠推出結論,還要看環(huán)境的平均情況。A選項,外地人在該市總人口的比例高達40%,也就是外地人占的比例也就是40%,這樣本地人高收入占了70%以上就能說明問題。這里面談到概率推理問題,必須具備邏輯學的專業(yè)知識才能快速把這個題目選出來。
    常識部分。今年的常識部分難度是提升的,和去年簡單的考察面上的基本知識不一樣。不僅考察面上的基本知識,同時出了5、6個比較有難度、有深度或者是從某種程度和意義上相對偏一點的題目,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我們現(xiàn)在在法律基本知識上要求逐步提升的一種精神。
    資料分析又再一次驗證了我們今年公務員考試中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重在形式變化,重在形式新穎,重在考察基本能力。尤其像資料分析的第一個,第121—126題出現(xiàn)了兩個折線圖,又出現(xiàn)了資料,無疑在心理感覺上給大家很大的震撼力,覺得這個題很難,讀起來就很難,別說做了。這恰恰是我們今年的一個命題特點,也使我們吸取教訓,看起來很難,實際上并不難。同時我們今年的資料分析突出顯示出來可以運用一些基本知識判斷。比如第121題2004年印刷量54.2%的企業(yè)有多少家給了一個選項是無法判斷,很難出現(xiàn)無法判斷的說法,如果出現(xiàn)無法判斷,從解析角度來講很有可能真的是無法解析判斷,從技巧而言,直接就選D。
    第126題,根據資料可以解釋報紙印刷量增長變化的例子是。我們知道網絡是對平面媒體最主要的沖擊,所以B提到了2003到2005年出現(xiàn)電子報紙等新媒體,這肯定是一個重要原因。就直接把B選出來了。
    你雖然發(fā)現(xiàn)感覺有難度,但實際上是可以運用技巧或者是運用背景知識和常識,對題目進行快速求解。
    總的來講行測形式變化、新穎性變化是重點,力求增加心理上的難度。其實題型角度難度并不很大,也要求我們在以后應對行測的時候首先要扎扎實實打功底。有了牢固的功底,不論怎么變化,心理上都是很自信的,有了這樣一種基本能力就不會害怕。事實上今年的調查,包括新浪的調查數據,很多同學在心理上被題目給嚇住了,所以感覺比較難。
    主持人:我現(xiàn)在看到聊天室當中有很多考生們正在積極交流。比如有一個考生應該是考得不錯。
    網友:您剛才講的題我都做對了。
    主持人:還有一位同學說的也很有意思,希望你抽時間解答一下他。
    網友:請教李老師,行測當中每個題型的分值如何分布?每道大題的時間該如何安排?
    主持人:恐怕現(xiàn)在要準備明年的考試。
    李永新:分值是這樣的,從人事部的說法來看一直沒有特別明確,但是從各種渠道反映的情況來看,分值一般來講是0.6—0.9分,也就是說會根據題的難易程度,題目在命題之前會有難度系數,根據不同的難度系數確定不同的分值。這樣一種不同的分值,不同的難度系數決定不同的分值,總的變化是0.6—0.9。
    另外,總的來看資料分析、言語理解表達、邏輯推理、數學運算相對分值,其它偏低。資料分析、言語理解表達、邏輯推理、數學運算分值可能是0.8到0.9分,對于其它題目比如常識等等可能就0.6分到0.7分更多一點??赡芡瑢W對分值的把握了解如何答題的順序,這里有一個誤區(qū),分值不用很關注,你要考過幾次試就會很清楚,關鍵不是分值高低而是會不會,這是最關鍵。分值高可能你不會,對你沒有意義,分值低,你會,仍然要花時間做對。這樣在答題順序上千萬不要有這個誤區(qū),一定要把握四個字:最快拿分。什么最快拿分先做什么,不要管分值高低。這是第一。
    第二,時間把握上一定要靈活,從每年的考試情況來看不太一樣,我們在試卷上給的參考時限也是簡單的參考時限不具備真正的指導意義。一定要根據每年的實際情況,比如去年數學運算很難,15道題目,你20分鐘做完就很不容易了。但是今年的題目很簡單,數學功底好15分鐘就可以做完,所以時間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要根據每年具體情況做一個適當正。但是總體來看,比如言語理解表達40道題目,一般30分鐘就要做完。判斷推理35道題目,一般20—25分鐘就要做完。常識部分20或者25道題,10分鐘左右就要做完。資料分析20道題,一般20分鐘就要做完。數學運算20道題目,15—20分鐘做完。這是一個基本時限,給大家一個基本原則之外也要給靈活原則,要根據具體題目、具體考試情況做調整。
    主持人:現(xiàn)在很多網友都會積極詢問一些關于行測的問題。
    網友(網名“有一天我中了”):我也想請教李老師,數學偏弱的如果專門注重于數學運算或者是數學推理當中應該如何做?
    李永新:要看你具不具備數學基本概念,如果具備了數學的基本概念,雖然數學基本概念弱,但還是有一定的功底,還是可以提升的。這類同學可以準備,最主要的方法是在數學題型上準備,比如數字重排,利潤、濃度、工程、行程問題,從題型入手,這是一個具體方法。另外,方法入手,代入法是一個重要方法。另外猜中結合的方法,一定要活學活用,這兩種方法上準備,多注重數學方面的題目。另外對于數學特別弱的要把握一個原則是該放棄就放棄,經常有這種情況,我準備了很長時間的數學,但是今年數學很當考試的時候,我這一年的努力基本上沒多大作用,基本上全部要放棄掉。這一點大家要把握好。
    主持人:還有網友特別擔心,說做行測的時候會把答案往試卷上寫,會不會影響?
    李永新:中央機關國家公務員考試不允許在試卷上做標記,但實際上做了標記沒有人管,不用太擔心。試卷一般就放起來了,除非有特別明顯過分或者是偏激的寫法在試卷上,正常畫一畫,寫寫答案沒有問題。
    主持人:所以不用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