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憲法復習之憲法的實施及其保障

字號:

第一節(jié) 憲法實施概述
    一、憲法實施的概念
    憲法實施是指憲法規(guī)范在客觀實際生活中的貫徹落實,是憲法制定頒布后的運行狀態(tài),也是憲法作用與社會關系的基本形式。其內容是將憲法文字上的、抽象的權利義務關系,轉化為現(xiàn)實生活中生動的、具體的權利義務關系,并進而將體現(xiàn)在憲法規(guī)范中的人民意志轉化為人們的行為。
    從憲法實施的基本構成來看,主要包括兩大方面:
    (一)憲法的執(zhí)行和憲法的適用。
    憲法的執(zhí)行通常指國家代議機關和國家行政機關貫徹落實憲法內容的活動。憲法適用則通常指國家司法機關在司法活動中貫徹落實憲法的活動。
    (二)憲法的遵守。
    憲法的遵守是指一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嚴格依照憲法規(guī)定從事各種行為的活動。憲法的遵守通常包括兩層意義:一是根據(jù)憲法享有并行使權利;二是根據(jù)憲法承擔并履行義務。
    二、憲法實施的主要特點
    憲法的實施與普通法律的實施存在許多共同點,但憲法實施也有其獨特的特點:
    (一)憲法實施的廣泛性和綜合性:
    憲法實施的廣泛性包括憲法實施范圍的廣泛性和實施主體的廣泛性。憲法調整的范圍涉及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由于憲法實施的范圍涉及我國各種社會關系中的一切主體的行為,而且憲法的實施也需要通過社會關系中一切主體的行為才能實現(xiàn),因此,憲法實施的主體具有廣泛性和多樣性。
    憲法實施的綜合性是指憲法的實施是整個國家具有高度綜合性的社會問題,再憲法實施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綜合因素。
    (二)憲法實施的性和原則性
    憲法實施的性是由憲法的內容以及根本法地位決定的。憲法實施的原則性主要表現(xiàn)在憲法規(guī)范對所調整的社會關系從宏觀上、總體上進行原則指導的過程。憲法實施的性和原則性也決定憲法實施與一般法律實施之間的相互關系:憲法實施是一般法律實施的基礎,一般法律則是憲法實施的具體化。
    (三)憲法實施的直接性和間接性
    就實施方式而言,憲法在實施過程中具有直接性特點,但主要是間接性特點。憲法在實施過程中通過具體法律規(guī)范來作用于具體的人和事,國家的其它法律和法律性文件是以憲法為基礎,并且不能與憲法相抵觸,因此對普通法律的實施就是在間接地實施憲法。
    就違憲制裁措施而言,憲法實施具有直接性和間接性特點。直接制裁主要是直接依據(jù)憲法追究違憲責任,間接制裁是指通過具體法律來追究法律責任。
    三、憲法實施的主要原則
    (一)權威性原則
    (二)民主原則
    (三)合法性原則
    (四)穩(wěn)定性原則
    (五)發(fā)展性原則
    必須明確的是,憲法實施除了必須遵循和貫徹上述五項主要原則以外,還必須遵循和貫徹憲法實施的公開原則、效益原則和監(jiān)督原則等等。
    四、憲法實施的條件
    (一)憲法實施的外部條件
    憲法實施的外部條件是指憲法實施的外部社會環(huán)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①憲法實施的政治條件。穩(wěn)定的政治環(huán)境和安定的政治局面,能夠促成有效地實施憲法。②憲法實施的經濟條件。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程度,決定著憲法實施的程度。③憲法實施的思想意識條件。
    (二)憲法實施的自身條件
    憲法自身的條件是憲法實施的前提。它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①憲法典本身是否科學。憲法典的產生是否具有正當性,憲法典的內容是否正確地反映了本國國情,憲法典的結構是否科學、合理等等。②憲法本身是否規(guī)定了完善的實施機制。
    第二節(jié) 憲法解釋
    一、憲法解釋機關
    根據(jù)各國不同的憲法解釋機關,世界上共有三種憲法解釋體制,它與各國的監(jiān)督體制是一致的:
    (一)由權力機關或立法機關解釋憲法。
    (二)由普通法院解釋憲法。
    (三)由專門機關解釋憲法。
    二、憲法解釋的原則
    各國的憲法解釋機關在解釋憲法時會有一些不同的原則標準,但通常有以下一些原則需要遵循:
    (一)符合憲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則。
    (二)符合制憲的根本目的。
    (三)與憲法的整體內容協(xié)調一致。
    (四)與社會實際相適應,并代表社會發(fā)展的方向。
    三、憲法解釋的方法
    ①文理解釋和論理解釋:文理解釋包括字面解釋和語法解釋。文理解釋主要是從表現(xiàn)憲法規(guī)范的條文,根據(jù)字、詞、以及句子結構、文字排列、標點符號等等,對憲法的內容、含義進行解釋。論理解釋包括邏輯解釋、系統(tǒng)解釋、歷史解釋、目的解釋等等,主要是在解釋憲法的過程中,考慮其它相關因素,以確定憲法規(guī)范規(guī)定的具體內容和特定含義。
    ②限制解釋和擴充解釋:限制解釋又稱從嚴解釋,是指當憲法規(guī)定有廣義和狹義的理解時作狹義的理解;擴充解釋,是指當憲法規(guī)定有廣義和狹義的理解時,作廣義的理解。
    第三節(jié) 憲法修改
    一、憲法修改的方式
    1、全面修改,即對憲法全文進行修改,以新憲法取代舊憲法。
    2、部分修改,即對憲法原有的部分條款加以改變,或者新增若干條款,而不牽動其它條款和整個憲法的修改方式。
    3、無形修改,即在形式上沒有改變憲法條文內容進行修改,但在實際上卻變更了其含義的修改方式。這是現(xiàn)實中存在的方式,但從樹立憲法的權威和尊嚴,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角度來看,無形修改的方式應予避免。
    二、憲法修改的程序
    1、提案。在我國,憲法的修改,需要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或1/5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大會代表提議。
    2、審定。在憲法修正案提出以后,由法定有權機關,對憲法“應否修改”作原則上審查與決定的程序。這一程序在有些國家并不存在。設立這一程序的目的不在于決定憲法如何修改,而在于決定憲法應否修改。
    3、起草。在決定憲法應該修改以后,由法定有權機關對決定修改的部分進行具體的草案擬定。設立這一程序的目的不是決定憲法應否修改,而是決定憲法條文應該如何修改。
    4、議決。在我國,憲法修正案需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體代表的2/3以上多數(shù)通過。
    5、公布。憲法修正案只有公布以后,才能產生法律效力。
    第四節(jié) 憲法的實施保障
    一、憲法實施保障的內容
    憲法實施保障在一定意義上亦即憲法監(jiān)督,是立憲國家為了促進憲法的貫徹落實而建立的制度和開展的活動的總稱。其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1、保障法律、法規(guī)和法律性文件的合憲性。2、保障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各政黨、武裝力量、社會團體、企事業(yè)組織和全體公民的行為的合憲性。
    憲法實施保障的目的就在于撤消或改變違憲的規(guī)范性文件,和追究違憲行為者的責任。具體有兩個方面:①保障憲法秩序。對于與憲法相抵觸的規(guī)范性文件予以撤銷、改變、不適用,對于違憲的行為予以制裁,保證憲法的權威和法律效力的實現(xiàn)。②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違憲的規(guī)范性文件和違憲的行為必然損害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憲法實施保障制度的建立保證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免受侵害或為受侵害者提供法律救濟。
    二、憲法實施保障的體制
    (一)由立法機關負責保障憲法實施的體制。在這一體制下,國家權力機關或立法機關依據(jù)議事程序和議事規(guī)則行使憲法監(jiān)督權,有權對任何違反憲法的法律、法規(guī)及行政命令等規(guī)范性文件予以改變或撤消。社會主義國家一般都實行這種憲法監(jiān)督體制。
    (二)由司法機關負責保障憲法實施的體制。由司法機關實行憲法監(jiān)督,主要是指普通法院在審理具體案件時,對該案涉及的作為案件審理依據(jù)的法律、法規(guī)及行政命令等規(guī)范性文件,依據(jù)司法程序對其合憲性進行審查。法院有權拒絕適用違憲的規(guī)范性文件,但無權宣布撤銷該規(guī)范性文件。美國為這一體制的創(chuàng)制者。
    (三)由專門機關負責保障憲法實施的體制。專門機關,往往是國家特別成立的一種機構,在許多國家稱之為“憲法法院”,但在法國稱為“憲法委員會”。它們按照特別程序審查規(guī)范性文件是否合憲,并有權予以撤銷。撤銷決定具有一般效力。
    注意:違憲審查權的前提是,必須享有憲法解釋權
    三、憲法實施保障的基本方式
    (一)事先審查和事后審查
    事先審查又稱預防性審查,是指在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范性文件尚未正式公布實施以前,由有權機關對其是否合憲所進行的審查。事后審查,就是在規(guī)范性文件生效的情況下,因憲法糾紛而對該法律進行的合憲性審查。
    (二)附帶性審查和憲法控訴(我國沒有)
    附帶性審查是指司法機關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應提出對所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范性文件是否違憲的問題,而對該法律文件所進行的合憲性審查。憲法控訴是指公民個人有權就憲法所保障的基本權利受到侵害而向憲法法院提出控訴的一種制度。
    四、我國的憲法實施保障機制
    (一)政治保障:中國共產黨帶頭模范地遵守和執(zhí)行憲法是憲法實施的政治保障。只有執(zhí)政黨帶頭模范地遵守和執(zhí)行憲法,其他政黨、組織和廣大人民群眾也會自覺地遵守和執(zhí)行憲法。
    (二)法律保障:憲法自身的保障,如憲法宣告自己的根本法地位,自己的法律效力,以及嚴格復雜的修改程序等等,就是憲法實施的法律保障。
    (三)組織保障:是指依靠監(jiān)督機關組織來保障憲法的實施。如,全國人大有權撤銷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違憲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相抵觸的行政法規(guī)和決議,也有權撤銷下一級地方權力機關的違憲的地方性法規(guī)。地方各級人大有權撤銷同級人大常委會的不適當?shù)臎Q定,撤銷本級人民政府不適當?shù)臎Q定和命令。
    (四)依靠人民群眾:憲法能否貫徹執(zhí)行同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廣大的人民群眾不僅自己要自覺地遵守憲法和法律,而且還要監(jiān)督各級國家機關、各企事業(yè)組織和社會團體及其工作人員實施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