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歷年試題解析:商事法(四)

字號:

四、案例分析題:
     (2002年)
     七、(本題10分)
     某高校A、國有企業(yè)B和集體企業(yè)C簽訂合同決定共同投資設立一家生產性的科技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其中,A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作價15萬元;B以廠房出資,作價20萬元;C以現(xiàn)金17萬元出資。后C因資金緊張實際出資14萬元。請問:
     1.該有限責任公司能否有效成立?為什么?
     答:該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有效成立,因為其注冊資本沒有達到法定最低限額?!豆痉ā返?3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實繳的出資額?!薄坝邢挢熑喂镜淖再Y本不得少于下列最低限額;(一)以生產經營為主的公司人民幣50萬元;(二)以商品批發(fā)為主的公司人民幣50萬元;(三)以商業(yè)零售為主的公司人民幣30萬元;(四)科技開發(fā)、咨詢、服務性公司人民幣10萬元?!薄疤囟ㄐ袠I(yè)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需高于前款所定限額的,由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行規(guī)定。”本題設立的是生產性的公司,故其注冊資本不得少于50萬元。又注冊資本為全體股東實繳的出資額,本題中三個股東實繳的出資額為15+20+14=49萬元,低于法定最低限額,所以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有效成立。
     2.以非貨幣形式向公司出資,應辦理什么手續(xù)?
     答:以非貨幣形式向公司出資,應辦理以下手續(xù):①評估作價,核實資產;②辦理非貨幣出資的財產權的轉移手續(xù);③驗資?!豆痉ā返?4條第1款規(guī)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對作為出資的實物、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或者土地使用權,必須進行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土使用權的評估作價,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辦理。”所以,以非貨幣形式出資,須評估作價,核實資產?!豆痉ā返?5條第1款規(guī)定:“股東應當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guī)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準備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臨時賬戶;以實物、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或者土地使用權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xù)。”因此,以非貨幣形式出資,須辦理財產權的轉移手續(xù)?!豆痉ā返?6條規(guī)定:“股東全部繳納出資后,必須經法定的驗資機構驗資并出具證明。”因此,以非貨幣形式出資,須驗資。
     3.C承諾出資17萬元,實際出資14萬元,應承擔什么責任?
     答:C應向A和B承擔違約責任。《公司法》第25條第2款規(guī)定:“股東不按照前款規(guī)定繳納所認繳的出資,應當向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币虼耍珻應向A和B承擔違約責任。
     4.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向什么部門辦理登記手續(xù)?應提交哪些文件或材料?
     答: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設立登記。應提交以下文件和材料:公司登記申請書、公司章程、驗資證明和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需要經有關部門審批的公司的批準文件?!豆镜怯浌芾項l例》第4條第1款規(guī)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是公司登記機關。”《公司法》第27條第1、2款規(guī)定:“股東的全部出資經法定的驗資機構驗資后,由全體股東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提交公司登記申請書、公司章程、驗資證明等文件?!薄胺?、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需要經有關部門審批的,應當在申請設立登記時提交批準文件?!?BR>     5.A的出資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為什么?
     答:A的出資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因為以技術成果出資不得超過注冊資本的20%.《公司法》第24條第2款規(guī)定:“以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20%.國家對采用高新技術成果有特別規(guī)定的除外?!北景咐杏邢薰咀再Y本為52萬元,以20%計算,以技術出資不能超過10.4萬元,A出資達15萬元,所以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
     (2003年)
     五、(本題11分)
     案情:甲、乙、丙、丁、戊擬共同組建一有限責任性質的飲料公司,注冊資本200萬元,其中甲、乙各以貨幣60萬元出資;丙以實物出資,經評估機構評估為20萬元;丁以其專利技術出資,作價50萬元;戊以勞務出資,經全體出資人同意作價10萬元。公司擬不設董事會,由甲任執(zhí)行董事;不設監(jiān)事會,由丙擔任公司的監(jiān)事。
     飲料公司成立后經營一直不景氣,已欠A銀行貸款100萬元未還。經股東會決議,決定把飲料公司惟一盈利的保健品車間分出去,另成立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保健品廠。后飲料公司增資擴股,乙將其股份轉讓給大北公司。1年后,保健品廠也出現(xiàn)嚴重虧損,資不抵債,其中欠B公司貨款達400萬元。
     問題:
     1.飲料公司組建過程中,各股東的出資是否存在不符合公司法的規(guī)定之處?為什么?
     2.飲料公司的組織機構設置是否符合公司法的規(guī)定?為什么?
     3.飲料公司設立保健品廠的行為在公司法上屬于什么性質的行為?設立后,飲料公司原有的債權債務應如何承擔?
     4.乙轉讓股份時應遵循股份轉讓的何種規(guī)則?
     5.A銀行如起訴追討飲料公司所欠的100萬元貸款,應以誰為被告?為什么?
     6.B公司除采取起訴或仲裁的方式追討保健品廠的欠債外,還可以采取什么法律手段以實現(xiàn)自己的債權?
     答案:
     1、丁的專利技術出資超過公司注冊資本的20%,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1分);戊不能以勞務出資(1分)。
     2、符合(1分)。股東人數(shù)較少、規(guī)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不設董事會和監(jiān)事會(1分)。
     3、屬公司(或法人)分立(1分)。分立前飲料公司的債權債務應當由飲料公司和保健品廠承擔連帶責任(1分)。
     4、應經過其他股東過半數(shù)同意(1分);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yōu)先受讓權(或購買權)(1分)。
     5、A銀行可以飲料公司和保健品廠為共同被告,也可以飲料公司或保健品廠為被告(1分)。因為飲料公司和保健品廠對分立前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1分)。
     6、B公司可以債權人的身份向法院申請保健品廠破產,以清償其債權(1分)。
     解題思路:
     1.《公司法》第24條:“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對作為出資的實物、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或者土地使用權,必須進行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土地使用權的評估作價,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辦理。以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國家對采用高新技術成果有特別規(guī)定的除外。”
     2.《公司法》第51條:“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shù)較少和規(guī)模較小的,可以設一名執(zhí)行董事,不設立董事會。執(zhí)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經理。執(zhí)行董事的職權,應當參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由公司章程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不設董事會的,執(zhí)行董事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钡?2條:“有限責任公司,經營規(guī)模較大的,設立監(jiān)事會,其成員不得少于三人。監(jiān)事會應在其組成人員中推選一召集人。監(jiān)事會由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組成,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guī)定。監(jiān)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民主選舉產生。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shù)較少和規(guī)模較小的,可以設一至二名監(jiān)事。董事、經理及財務負責人不得兼任監(jiān)事。”
     3.《公司法》第185條:“公司分立,其財產作相應的分割。公司分立時,應當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公司應當自作出分立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三十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三次。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不清償債務或者不提供相應的擔保的,公司不得分立。公司分立前的債務按所達成的協(xié)議由分立后公司承擔?!?BR>     4.《公司法》第35條:“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出資或者部分出資。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其出資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shù)同意;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出資,如果不購買該轉讓的出資,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出資,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對該出資有優(yōu)先購買權?!?BR>     5.同上題。
     6.《公司法》第189條:“公司因不能清償?shù)狡趥鶆?,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由人民法院依照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組織股東、有關機關及有關專業(yè)人員成立清算組,對公司進行破產清算?!?BR>    四、(本題15分)
    案情:國有企業(yè)川南商業(yè)大樓于1998年擬定改制計劃:將資產評估后作價150萬元出售,其中105萬元出售給管理層人員(共4人),45萬元出售給其余45名職工,將企業(yè)改制為川南百貨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50萬元。該改制計劃于同年12月經有關部門批準實施。原管理層人員宋某認購45萬元,李某、王某、周某各認購20萬元,其余職工各認購1萬元。公司成立后,分別向各認購人簽發(fā)了出資證明書。公司設立股東會、董事會、監(jiān)事會,宋某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某、王某為公司董事,周某任監(jiān)事會主席兼財務負責人。
    2001年,公司召開董事會,決定將注冊資本增加為300萬元,周某列席了董事會,并表示同意。會后,董事會下發(fā)文件稱:本次增資計劃經具有公司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表決通過,可以實施。同年4月,公司注冊資本增加為300萬元。增加部分的注冊資本除少數(shù)職工認購了30萬元外,其余120萬元由宋某、周某、李某、王某平均認購,此次增資進行了工商登記。同年10月,王某與其妻藍某協(xié)議離婚,藍某要求王某補償25萬元。王某遂將其所持股權的50%根據協(xié)議抵償給藍某,董事會批準了該協(xié)議。
    2003年5月,川南公司因涉嫌偷稅被立案偵查。偵查發(fā)現(xiàn):除王某外,宋某、周某、李某在1998年改制時所獲得的股權均是挪用原川南商業(yè)大樓的資金購買,且2001年公司增資時,宋某、周某、李某、王某四人均未實際出資,而是以公司新建辦公樓評估后資產作為增資資本,并分別記于個人名下。同時查明,偷稅事項未經過股東會討論,而是董事會為了公司利益在征得周某同意后決定實施的。后法院判決該公司偷稅罪成立,判處公司罰金140萬元,宋某等亦分別被判處相應的刑罰。
    問題:
    1.宋某、周某、李某、王某在1998年改制時所取得的股權是否有效?為什么?
    答案:有效。理由:股東出資即取得股權,其出資的資金來源不影響股權的取得
    或者答:(1)股東取得股權僅以出資為條件;(2)根據公司法的資本充實原則,股東出資不得退回(除非有法定事由),如果出資取得的股權因資金來源違法而無效,必然導致出資返還,影響公司資本充實和利害關系人的利益。(3)在股東以非法挪用的資金出資的情況下,除追究其刑事責任外,可以收繳其股權用于償還被挪用資金,但此時只涉及股權轉讓問題,而不是股權無效。均可得分。
    考點:取得股權的條件
    詳解:《公司法》第四條規(guī)定:“公司股東作為出資者按投入公司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公司享有由股東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
    公司中的國有資產所有權屬于國家?!?BR>    2.川南公司的管理機構設置及人事安排是否合法?為什么?
    答案:公司管理機構設置合法;公司管理人員安排不合法。公司財務負責人不能擔任監(jiān)事,也不能擔任監(jiān)事會主席。
    考點:公司管理機構,重點在監(jiān)事會
    詳解:《公司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由全體股東組成,股東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依照本法行使職權?!?BR>    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設董事會,其成員為三人至十三人。”
    第五十一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shù)較少和規(guī)模較小的,可以設一名執(zhí)行董事,不設立董事會。執(zhí)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經理。執(zhí)行董事的職權,應當參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由公司章程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不設董事會的,執(zhí)行董事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經營規(guī)模較大的,設立監(jiān)事會,其成員不得少于三人。監(jiān)事會應在其組成人員中推選一名召集人。監(jiān)事會由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組成,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guī)定。監(jiān)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民主選舉產生。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shù)較少和規(guī)模較小的,可以設一至二名監(jiān)事。董事、經理及財務負責人不得兼任監(jiān)事?!?BR>    3.川南公司董事會的增資決議和公司的增資行為是否有效?為什么?
    答案:無效。公司注冊資本的增加應由股東會作出決議,該抉議應在股東會上經代表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方為有效。川南公司董事會成員及監(jiān)事會主席雖代表公司2/3以上的表決權,但不能就增資事項作決議,故該決議無效。基于無效決議而實施的增資行為也應歸于無效。
    考點:公司增資
    詳解:《公司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
    (二)選舉和更換董事,決定有關董事的報酬事項;
    (三)選舉和更換由股東代表出任的監(jiān)事,決定有關監(jiān)事的報酬事項;
    (四)審議批準董事會的報告;
    (五)審議批準監(jiān)事會或者監(jiān)事的報告;
    (六)審議批準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七)審議批準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八)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作出決議;
    (九)對發(fā)行公司債券作出決議;
    (十)對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作出決議;
    (十一)對公司合并、分立、變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項作出決議;
    (十二)修改公司章程。“
    4.藍某可否根據補償協(xié)議獲得王某所持股權的50%?為什么?
    答案:不能。離婚協(xié)議約定的是由王某補償其25萬元現(xiàn)金,王某將股權抵償給藍某的實質是股權的對外轉讓;按照公司法的規(guī)定,有限公司股東對外出讓股權應經過公司全體股東過半數(shù)同意,董事會無權批準股東對外轉讓股權。
    考點:股權轉讓
    詳解:《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出資或者部分出資。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其出資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shù)同意;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出資,如果不購買該轉讓的出資,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出資,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對該出資有優(yōu)先購買權?!?BR>    5.川南公司因被判處罰金所造成的140萬元損失,應由誰承擔賠償責任?為什么?
    答案:應由宋某、李某、王某、周某等4人承擔。公司的損失源于公司犯罪被判處的罰金,宋某等人擔任執(zhí)行董事、監(jiān)事、經理職務時違法是導致這一損失的直接原因,故該損失應由宋某等4人承擔。
    考點:公司高管人員對公司的賠償責任
    詳解:《公司法》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董事、監(jiān)事、經理執(zhí)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給公司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BR>    評論:每年卷四都會有一道公司法的題,本年仍不例外,此題難度不算太大,雖涉及條文較多,但都屬于常考、易考考點,考生如果在復習時對往年考題給與了充分關注,則很容易得分
    (2005年)
    四、(本題15分)
    案情:國有企業(yè)川南商業(yè)大樓于1998年擬定改制計劃:將資產評估后作價150萬元出售,其中105萬元出售給管理層人員(共4人),45萬元出售給其余45名職工,將企業(yè)改制為川南百貨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50萬元。該改制計劃于同年12月經有關部門批準實施。原管理層人員宋某認購45萬元,李某、王某、周某各認購20萬元,其余職工各認購1萬元。公司成立后,分別向各認購人簽發(fā)了出資證明書。公司設立股東會、董事會、監(jiān)事會,宋某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某、王某為公司董事,周某任監(jiān)事會主席兼財務負責人。
    2001年,公司召開董事會,決定將注冊資本增加為300萬元,周某列席了董事會,并表示同意。會后,董事會下發(fā)文件稱:本次增資計劃經具有公司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表決通過,可以實施。同年4月,公司注冊資本增加為300萬元。增加部分的注冊資本除少數(shù)職工認購了30萬元外,其余120萬元由宋某、周某、李某、王某平均認購,此次增資進行了工商登記。同年10月,王某與其妻藍某協(xié)議離婚,藍某要求王某補償25萬元。王某遂將其所持股權的50%根據協(xié)議抵償給藍某,董事會批準了該協(xié)議。
    2003年5月,川南公司因涉嫌偷稅被立案偵查。偵查發(fā)現(xiàn):除王某外,宋某、周某、李某在1998年改制時所獲得的股權均是挪用原川南商業(yè)大樓的資金購買,且2001年公司增資時,宋某、周某、李某、王某四人均未實際出資,而是以公司新建辦公樓評估后資產作為增資資本,并分別記于個人名下。同時查明,偷稅事項未經過股東會討論,而是董事會為了公司利益在征得周某同意后決定實施的。后法院判決該公司偷稅罪成立,判處公司罰金140萬元,宋某等亦分別被判處相應的刑罰。
    問題:
    1.宋某、周某、李某、王某在1998年改制時所取得的股權是否有效?為什么?
    答案:有效。理由:股東出資即取得股權,其出資的資金來源不影響股權的取得
    或者答:(1)股東取得股權僅以出資為條件;(2)根據公司法的資本充實原則,股東出資不得退回(除非有法定事由),如果出資取得的股權因資金來源違法而無效,必然導致出資返還,影響公司資本充實和利害關系人的利益。(3)在股東以非法挪用的資金出資的情況下,除追究其刑事責任外,可以收繳其股權用于償還被挪用資金,但此時只涉及股權轉讓問題,而不是股權無效。均可得分。
    考點:取得股權的條件
    詳解:《公司法》第四條規(guī)定:“公司股東作為出資者按投入公司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公司享有由股東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
    公司中的國有資產所有權屬于國家?!?BR>    2.川南公司的管理機構設置及人事安排是否合法?為什么?
    答案:公司管理機構設置合法;公司管理人員安排不合法。公司財務負責人不能擔任監(jiān)事,也不能擔任監(jiān)事會主席。
    考點:公司管理機構,重點在監(jiān)事會
    詳解:《公司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由全體股東組成,股東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依照本法行使職權?!?BR>    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設董事會,其成員為三人至十三人。”
    第五十一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shù)較少和規(guī)模較小的,可以設一名執(zhí)行董事,不設立董事會。執(zhí)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經理。執(zhí)行董事的職權,應當參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由公司章程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不設董事會的,執(zhí)行董事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經營規(guī)模較大的,設立監(jiān)事會,其成員不得少于三人。監(jiān)事會應在其組成人員中推選一名召集人。監(jiān)事會由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組成,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guī)定。監(jiān)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民主選舉產生。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shù)較少和規(guī)模較小的,可以設一至二名監(jiān)事。董事、經理及財務負責人不得兼任監(jiān)事?!?BR>    3.川南公司董事會的增資決議和公司的增資行為是否有效?為什么?
    答案:無效。公司注冊資本的增加應由股東會作出決議,該抉議應在股東會上經代表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方為有效。川南公司董事會成員及監(jiān)事會主席雖代表公司2/3以上的表決權,但不能就增資事項作決議,故該決議無效?;跓o效決議而實施的增資行為也應歸于無效。
    考點:公司增資
    詳解:《公司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
    (二)選舉和更換董事,決定有關董事的報酬事項;
    (三)選舉和更換由股東代表出任的監(jiān)事,決定有關監(jiān)事的報酬事項;
    (四)審議批準董事會的報告;
    (五)審議批準監(jiān)事會或者監(jiān)事的報告;
    (六)審議批準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七)審議批準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八)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作出決議;
    (九)對發(fā)行公司債券作出決議;
    (十)對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作出決議;
    (十一)對公司合并、分立、變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項作出決議;
    (十二)修改公司章程?!?BR>    4.藍某可否根據補償協(xié)議獲得王某所持股權的50%?為什么?
    答案:不能。離婚協(xié)議約定的是由王某補償其25萬元現(xiàn)金,王某將股權抵償給藍某的實質是股權的對外轉讓;按照公司法的規(guī)定,有限公司股東對外出讓股權應經過公司全體股東過半數(shù)同意,董事會無權批準股東對外轉讓股權。
    考點:股權轉讓
    詳解:《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出資或者部分出資。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其出資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shù)同意;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出資,如果不購買該轉讓的出資,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出資,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對該出資有優(yōu)先購買權。“
    5.川南公司因被判處罰金所造成的140萬元損失,應由誰承擔賠償責任?為什么?
    答案:應由宋某、李某、王某、周某等4人承擔。公司的損失源于公司犯罪被判處的罰金,宋某等人擔任執(zhí)行董事、監(jiān)事、經理職務時違法是導致這一損失的直接原因,故該損失應由宋某等4人承擔。
    考點:公司高管人員對公司的賠償責任
    詳解:《公司法》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董事、監(jiān)事、經理執(zhí)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給公司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BR>    評論:每年卷四都會有一道公司法的題,本年仍不例外,此題難度不算太大,雖涉及條文較多,但都屬于??肌⒁卓伎键c,考生如果在復習時對往年考題給與了充分關注,則很容易得分。
    (2006年)
    案情:甲公司簽發(fā)金額為1000萬元、到期日為2006年5月30日、付款人為大滿公司的匯票一張,向乙公司購買A樓房。甲乙雙方同時約定:匯票承兌前,A樓房不過戶。
    其后,甲公司以A樓房作價1000萬元、丙公司以現(xiàn)金1000萬元出資共同設立丁有限公司。某會計師事務所將未過戶的A樓房作為甲公司對丁公司的出資予以驗資。丁公司成立后占有使用A樓房。
    2005年9月,丙公司欲退出丁公司。經甲公司、丙公司協(xié)商達成協(xié)議:丙公司從丁公司取得退款1000萬元后退出丁公司;但顧及公司的穩(wěn)定性,丙公司仍為丁公司名義上的股東,其原持有丁公司 50%的股份,名義上仍由丙公司持有40%,其余10%由丁公司總經理賈某持有,賈某暫付200萬元給丙公司以獲得上述10%的股權。丙公司依此協(xié)議獲款后退出,據此,丁公司變更登記為:甲公司、丙公司、賈某分別持有50%、40%和10%的股權;注冊資本仍為2000萬元。
    丙公司退出后,甲公司要求丁公司為其貸款提供擔保,在丙公司代表未到會、賈某反對的情況下,丁公司股東會通過了該擔保議案。丁公司遂為甲公司從B銀行借款500萬元提供了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同時,乙公司亦將其持有的上述1000萬元匯票背書轉讓給陳某。陳某要求丁公司提供擔保,丁公司在匯票上簽注:“同意擔保,但A樓房應過戶到本公司?!标惸诚虼鬂M公司提示承兌該匯票時,大滿公司在匯票上批注:“承兌,到期丁公司不垮則付款?!?BR>    2006年6月5日,丁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獲受理并被宣告破產。債權申報期間,陳某以匯票未獲兌付為由、賈某以替丁公司代墊了200萬元退股款為由向清算組申報債權,B銀行也以丁公司應負擔保責任為由申報債權并要求對A樓房行使優(yōu)先受償權。同時乙公司就A樓房向清算組申請行使取回權。
    問題:
    1.丁公司的設立是否有效?為什么?
    2.丙退出丁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為什么?
    3.丁公司股東會關于為甲公司提供擔保的決議是否有效?為什么?
    4.陳某和賈某所申報的債權是否構成破產債權?為什么?
    5.B銀行和乙公司的請求是否應當支持?為什么?
    6.各債權人若在破產程序中得不到完全清償,還可以向誰追索?他們各自應承擔什么責任?
    答案及解析:
    1.答案:有效。甲公司以未取得所有權之樓房出資僅導致甲公司承擔出資不實的法律責任,不影響公司設立的效力。
    詳解:《公司法》第28條規(guī)定,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guī)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xù)。股東不按照前款規(guī)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因此,甲公司以未取得所有權之樓房出資,應當承擔出資不實的法律責任。但是,丁公司的設立符合《公司法》第23條規(guī)定的各項條件,(一〕股東符合法定人數(shù);(二)股東出資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三)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四)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五)有公司住所。因而,丁公司的設立是有效的。
    2.答案:不合法。丙公司的行為實為抽逃公司資金。
    詳解:《公司法》第36條明確規(guī)定,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本案中,丙公司從丁公司取得退款1000萬元后退出丁公司。違反了上述規(guī)定。所以,丙公司的做法是不合法的。
    3.答案:無效。該擔保事項應由無關聯(lián)關系的股東表決決定。
    詳解:我國《公司法》第16條對公司對外提供擔保做出如下規(guī)定,公司向其他企業(yè)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shù)額有限額規(guī)定的,不得超過規(guī)定的限額。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前款規(guī)定的股東或者受前款規(guī)定的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前款規(guī)定事項的表決。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shù)通過。
    根據上述規(guī)定,丁公司為本公司的股東甲公司提供擔保,須經股東會決議,并且甲公司不得參與該事項的表決,該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shù)通過。丁公司股東會關于為甲公司提供擔保的決議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因而是無效的。
    4.答案:陳某的申報構成破產債權。丁公司對匯票的保證有效;大滿公司實為拒絕承兌,陳某對丁公司享有票據追索權。賈某的申報不構成破產債權。賈某的200萬元是對丁公司的出資,公司股東不得以出資款向公司主張債權。
    詳解:破產債權,指于破產宣告前成立的,只能通過破產程序才能得以公平清償?shù)膫鶛唷?BR>    我國《票據法》第48條規(guī)定,保證不得附有條件;附有條件的,不影響時匯票的保證責任。陳某要求丁公司提供擔保,丁公司在匯票上簽注:"同意擔保,但A樓房應過戶到本公司。"根據上述規(guī)定,雖然丁公司在為該匯票提供保證時附有條件,但這并不影響時匯票的保證責任。所以,丁公司要對匯票承擔保證責任。陳某在丁公司破產時,申報的債權構成破產債權。
    《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企業(yè)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61條中規(guī)定,破產企業(yè)的股權、股票持有人在股權、股票上的權利不屬于破產債權。在本案中,丁公司經過變更后,賈某成為公司股東,并向其出資200萬元。這200萬元作為股東的出資,不能申報破產債權。
    5.答案:B銀行申報破產債權的申請應當支持,但無權優(yōu)先受償。丁公司與B銀行簽訂的擔保合同有效,故B銀行破產債權成立;但該擔保是保證擔保,B銀行不享有擔保物權,無權優(yōu)先受償。乙公司的請求應當支持。乙公司仍是A樓房的產權人,故其可依法收回該樓房。
    詳解:別除權,是指債權人不依破產程序,而由破產財產中的特定財產單獨優(yōu)先受償?shù)臋嗬?。別除權是擔保物權在破產程序中的轉化形式。而在本案中,丁公司為甲公司從B銀行借款500萬元提供了連帶責任保證擔保。保證擔保不是擔保物權,因此B銀行無優(yōu)先受償權。另外,丁公司決議的擔保行為雖無效,但是公司內部行為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B銀行,銀行可以向丁公司主張擔保責任。
    《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企業(yè)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71條中規(guī)定,債務人基于倉儲、保管、加工承攬、委托交易、代銷、借用、寄存、租賃等法律關系占有、使用的他人財產,不屬于破產財產。丁公司雖然占有該樓房,但該房屬于乙公司所有。所以,乙公司有權取回該樓房。
    6.答案:債權人可以向甲公司、丙公司和某會計師事務所追索。甲公司虛假出資,丙公司非法抽逃資金,應對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某會計師事務所明知丁公司設立時甲公司出資不實,仍予驗資,應在其虛假驗資的范圍內承擔責任。
    詳解:《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企業(yè)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66條規(guī)定,債務人的開辦人注冊資金投入不足的,應當由該開辦人予以補足,補足部分屬于破產財產。甲公司在設立丁公司時,出資不足,應當承擔法律責任。所以各債權人有權向甲公司追索?!豆痉ā返?1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后,發(fā)現(xiàn)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據此,丙公司應對各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公司法》208條規(guī)定,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因其出具的評估結果、驗資或者驗證證明不實,給公司債權人造成損失的,除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外,在其評估或者證明不實的金額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據此,該會計師事務所應在其虛假驗資的范圍內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