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圖談公務員考試申論三大特點

字號:

申論考試,是具有模擬公務員日常工作性質的能力測試,在現代社會,申論考試已經成為公務員考試筆試科目中最重要的一項。作為公務員,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應當有所認識和有所思考,并且具備較高的思想水平和較強的背景材料,讓考生進行分析和論述,從而測查考生處理公務員日常事務的潛能。申論考試,要求考生具有比較豐富的常識,但不會對某種專業(yè)知識特別傾斜。由于考生來自各個方面,所學專業(yè)也不相同,所以申論考試中讓考生處理加工的材料大都具有普遍性、非專業(yè)性。申論考試的試題,沒有傾向性,適合于各類考生。公務員考試的性質決定了考試的命題思路,即所給的背景材料雖然涉及面很廣,但絕對具有針對性、現實性和可行性。
     申論考試的基本特點有:
     1、內容涉及廣泛
     《申論》所給定資料的范圍極其廣泛,內容涵蓋了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社會問題的諸多方面,從這個意義上講,考生再想像從前那樣事先押題,對題目有充分的準備就很難了。因此,事先對考試的具體形式、內容結構等基本情況有所了解就顯得尤為重要。一般來說給定材料所反映的問題都應當已經有定論,主要立足于考查考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只要分析判斷無誤,就不會得很低的分數。同樣,要想得到很高的分數難度也不小。還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性,即給定的資料所反映的問題尚無定論或存在爭議,讓考生以自己的理解來進行判斷和分析,并做出結論。這恰恰最能考查出考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就華圖多年來對公務員考試的研究認為,作為很嚴格的一種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考試試題一般不會出現偏差。其主要表現在試題的表述標準明確,不論涉及哪方面的內容和觀點基本上都無爭議,讓每個應試者均有話可說。因此,對于一些難以定論的問題,特別是那些爭議激烈的前沿問題,一般不會考,考生在復習時沒必要去涉及過多。
     2、形式靈活多樣
     與傳統(tǒng)作文相比,申論考試的形式比較靈活。申論由概括內容部分、提出對策部分、論述問題部分組成。就文體而言,概括內容部分既可能屬于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中的某一種形式,也可能綜合了多種文體形式,還可能是公文寫作中的應用文寫作。提出對策部分,主要是應用文寫作。論述問題部分是議論文寫作。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申論既考查了普通文體的寫作能力,也考查了公文寫作能力。
     3、考查目的明確
     雖然,申論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形式也靈活多樣,但其考查目標卻是非常明確的。申論主要考查應試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體現在題目中主要是分析、概括兩個方面,然后再在此基礎上對主要問題進行論述,這主要是考查應試者的思辨能力。在應考時,考生要仔細閱讀材料,理清文章的邏輯關系。抓住主要問題,認清事情的本質和規(guī)律,考慮特定的條件、環(huán)境,結合社會實際,進行綜合分析,作出正確的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力爭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切忌提出一些理想化、抽象化、超越現實的對策。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在應考時不要把申論要求的三個部分單獨分開孤立處理,而應當統(tǒng)籌兼顧,前后銜接。概括內容的過程既是熟悉文字資料的過程,也是分析判斷的過程,提出對策的過程既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進行思辨的過程。三部分應協(xié)調統(tǒng)一,相互配合且彼此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