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guī)范

字號:

第一章 總則
    第1.0.1條 為了使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確保電子計算機系統(tǒng)穩(wěn)定可靠運行及保障機房工作人員有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確保質量,制定本規(guī)范。
    第1.0.2條 本規(guī)范適用于陸地上新建、改建和擴建的主機房建筑面積大于或等于140平方m的電子計算機機房的設計。本規(guī)范不適用于工業(yè)控制用計算機機房和微型計算機機房。
    第1.0.3條 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除應執(zhí)行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
    第二章 機房位置及設備布置
    第一節(jié) 電子計算機機房位置選擇
    第2.1.1條 電子計算機機房在多層建筑或高層建筑物內宜設于第二、三層。
    第2.1.2條 電子計算機機房位置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水源充足、電子比較穩(wěn)定可靠,交通通訊方便,自然環(huán)境清潔;
    二、遠離產生粉塵、油煙、有害氣體以及生產或貯存具有腐蝕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廠、倉庫、堆場等;
    三、遠離強振源和強噪聲源;
    四、避開強電磁場干擾。
    第2.1.3條 當無法避開強電磁場干擾或為保障計算機系統(tǒng)信息安全,可采取有效的電磁屏蔽措施。
    第二節(jié) 電子計算機機房組成
    第2.2.1條 電子計算機機房組成應按計算機運行特點及設備具體要求確定,一般宜由主機房、基本工作間、第一類輔助房間、第二類輔助房間、第三類輔助房間等組成。
    第2.2.2條 電子計算機機房的使用面積應根據計算機設備的外形尺寸布置確定。在計算機設備外形尺寸不完全掌握的情況下,電子計算機機房的使用面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一、主機房面積可按下列方法確定:
    1.當計算機系統(tǒng)設備已選型時,可按下式計算:
    A=K∑S (2.2.2-1)
    式中A--計算機主機房使用面積(m2);
    K--系數,取值為5~7;
    S--計算機系統(tǒng)及輔助設備的投影面積(m2)。
    2.當計算機系統(tǒng)的設備尚未選型時,可按下式計算:
    A=KN (2.2.2-1)
    式中K--單臺設備占用面積,可取4.5~5.5(m2v/臺);
    N--計算機主機房內所有設備的總臺數。
    二、基本工作間和第一類輔助房間面積的總和,宜等于或大于主機房面積的1.5倍。
    三、上機準備室、外來用戶工作室、硬件及軟件人員辦公室等可按每人3.5m2~4m2計算。
    第三節(jié) 設備布置
    第2.3.1條 計算機設備宜采用分區(qū)布置,一般可分為主機區(qū)、存貯器區(qū)、數據輸入區(qū)、數據輸出區(qū)、通信區(qū)和監(jiān)控制調度區(qū)等。具體劃分可根據系統(tǒng)配置及管理而定。
    第2.3.2條 需要經常監(jiān)視或操作的設備布置應便利操作。
    第2.3.3條 產生塵埃及廢物的設備應遠離對塵埃敏感的設備,并宜集中布置在靠近機房的回風口處。
    第2.3.4條 主機房內通道與設備間的距離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一、兩相對機柜正面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5m;
    二、機柜側面(或不用面)距墻不應小于0.5m,當需要維修測試時,則距墻不應小于1.2m;
    三、走道凈寬不應小于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