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記憶]
一、幾種特殊保證人的主體資格:
1、學校、幼兒園、醫(y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不得為保證人,但從事經(jīng)營活動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為保證人的,如無其他導致保證合同無效的情況,其所簽定的保證合同應當認定為有效。
2、國家機關:國家機關不得為保證人,但經(jīng)國務院批準為使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jīng)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除外。
3、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
(一) 有授權:在授權范圍內(nèi)提供保證。授權不明的,分支機構應對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其財產(chǎn)不足承擔的,由企業(yè)法人承擔。
(二) 無授權、超授權:合同無效或者超出授權范圍的部分無效,由分支機構經(jīng)營管理的財產(chǎn)承擔。債權人和企業(yè)法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jù)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債權人無過錯的,由企業(yè)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4、企業(yè)法人的職能部門:不能作為保證人,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因此造成的損失由債權人自行承擔。債權人不知的,因此造成的損失,可以參照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和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處理。
二、共同保證:
1、連帶共同保證:
a. 保證合同中沒有約定各自份額的應視為連帶共同保證。
b. 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以其相互之間約定各自承擔的份額對抗債權人的,法院不予支持。
c. 連帶共同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guī)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任何一個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
d. 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向債務人不能追償?shù)牟糠?,由各連帶保證人按其內(nèi)部約定的比例分擔。沒有約定的,平均分擔。
e. 連帶保證中,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各連帶保證人應作為一個主體申報債權。
2、按份共同保證: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按照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份額承擔保證責任后,在其履行保證責任的范圍內(nèi)對債務人行使追償權。
三、保證合同:
1、保證合同為單務、無償、要式(書面)、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保證合同無效。
2、擔保額保證合同:
(一) 保證人與債權人可以就單個主合同分別訂立保證合同,也可以協(xié)議在債權額限度內(nèi)就一定期間連續(xù)發(fā)生的借款合同或者某項商品交易合同訂立一個保證合同。
(二) 額保證合同的不特定債權確定后,保證人應當對在債權額限度內(nèi)就一定期間連續(xù)發(fā)生的債權余額承擔保證責任。
四、保證方式:
1、一般保證:
一般保證人享有先訴抗辯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得行使先訴抗辯權:
(一) 債務人住所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發(fā)生重大困難的。重大困難包括債務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無財產(chǎn)可供執(zhí)行。
(二) 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chǎn)案件,中止執(zhí)行程序的。
(三) 保證人以書面形式放棄前款規(guī)定的權利的。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債權履行期間屆滿后,向債權人提供了債務人可供執(zhí)行財產(chǎn)的真實情況的,債權人放棄或者怠于行使權利致使該財產(chǎn)不能被執(zhí)行,保證人可以請求法院在其提供可供執(zhí)行財產(chǎn)的實際價值范圍內(nèi)免除保證責任。
2、連帶責任保證:
a.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guī)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nèi)承擔保證責任。
b. 當事人對保證方式?jīng)]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3、抗辯權: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享有債務人的抗辯權。債務人放棄對債務的抗辯權的,保證人仍有權抗辯。
五、保證期間合同變更的效力:
a. 債權轉讓: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nèi)繼續(xù)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但是保證人與債權人事先約定僅對特定的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禁止債權轉讓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b. 債務轉讓: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對未經(jīng)其同意轉讓部分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仍應當對未轉讓部分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
c. 債權人與債務人協(xié)議變更主合同: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一) 保證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數(shù)量、價款、幣種、利率等內(nèi)容作了變動,未經(jīng)保證人同意的,如果減輕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仍應當對變更后的合同承擔保證責任;如果加重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對加重的部分不承擔保證責任。
(二) 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變動,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期間為原合同約定的或者法律規(guī)定的期間。
(三) 債權人與債務人協(xié)議變動主合同內(nèi)容,但并未實際履行的,保證人仍應當承擔原來的保證責任。
(四) 主合同當事人協(xié)議以新貸償還舊貸,除保證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外,保證人不承擔責任,但新貸與舊貸系同一保證人保證的,不在此限。
六、自然債務:
a. 主債務因訴訟時效到期變成自然債務時,保證雖然不當然失效,但保證人可以主張債務人的時效完成的抗辯。
b.保證人對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或者提供保證的,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抗辯的,法院不予支持。
七、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
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nèi)免除保證責任。
(一) 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保證人或者物的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或者物的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可以向債務人追償,也可以要求其他擔保人清償其應當分擔的份額。
(二) 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物的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或者擔保物因不可抗力的原因滅失而沒有代位物的,保證人仍應當按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guī)定承擔保證責任。
(三) 債權人在主合同履行期屆滿后怠于行使擔保物權,致使擔保物的價值減少或者毀損、滅失的,視為債權人放棄部分或者全部物的擔保。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nèi)減輕或者免除保證責任。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a.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的。
b.主合同債權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
c.主合同債務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欺詐、脅迫事實的。
d.保證合同約定,債權人轉讓其債權時,保證責任免除,應按約定。
e.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部分)
f.債權債務人協(xié)議變更合同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部分)
g. 一般保證情況下,在保證期間屆滿,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
九、保證期間和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
保證方式
保證的期間(除斥期間)
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
約定
未約定
約定不明
保證責任方式
中止
中斷
一般保證
1.按約定。
2.約定期間早于或等于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未約定。
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
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nèi)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2年。
在保證期間內(nèi),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
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止,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中止。
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中斷。
連帶保證
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
在保證期間內(nèi),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
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不中斷。
債權額保證
保證人可以隨時書面通知債權人終止保證合同,但保證人對于通知到債權人前所發(fā)生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
保證期間與訴訟時效的起算:
1. 主合同對主債務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自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
2. 一般保證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從判決或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訴訟時效。
3. 連帶責任保證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從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
十、保證人對債務人的追償權:
a. 預先行使追償權: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chǎn)案件后,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保證人可以參加破產(chǎn)財產(chǎn)分配,預先行使追償權。保證人雖然未履行保證義務,但主債務人已經(jīng)破產(chǎn),債權人將來必然要求保證人履行保證義務,所以保證人也可以參與破產(chǎn)程序。但如果債權人已經(jīng)參加破產(chǎn)程序的,保證人則不能再參與破產(chǎn)程序。
b. 事后行使追償權:保證人履行了保證義務的,可以取得代位權向主債務人求償。
c. 保證人自行履行保證責任時,其實際清償額大于主債權范圍的,保證人只能在主債權范圍內(nèi)對債務人行使追償權。
d. 法院判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賠償責任的,應當在判決書主文中明確保證人享有追償?shù)臋嗬?。判決書中未予明確追償權的,保證人只能按照承擔責任的事實,另行提起訴訟。
e. 保證人對債務人行使追償權的訴訟時效,自保證人向債權人承擔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
[相關法條]
《擔保法》
第八條 國家機關不得為保證人,但經(jīng)國務院批準為使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jīng)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除外。
第九條 學校、幼兒園、醫(y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不得為保證人。
第十條 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不得為保證人。
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有法人書面授權的,可以在授權范圍內(nèi)提供保證。
第十二條 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保證人的,保證人應當按照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份額,承擔保證責任。沒有約定保證份額的,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債權人可以要求任何一個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保證人都負有擔保全部債權實現(xiàn)的義務。已經(jīng)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有權向債務人追償,或者要求承擔連帶責任的其他保證人清償其應當承擔的份額。
第十三條 保證人與債權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保證合同。
第十五條 保證合同應當包括以下內(nèi)容:
(一)被保證的主債權種類、數(shù)額;
(二)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
(三)保證的方式;
(四)保證擔保的范圍;
(五)保證的期間;
(六)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事項。
保證合同不完全具備前款規(guī)定內(nèi)容的,可以補正。
第十六條 保證的方式有:
(一)一般保證;
(二)連帶責任保證。
第十七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jīng)審判或者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chǎn)依法強制執(zhí)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得行使前款規(guī)定的權利:
(一)債務人住所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發(fā)生重大困難的;
(二)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chǎn)案件,中止執(zhí)行程序的;
(三)保證人以書面形式放棄前款規(guī)定的權利的。
第十八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guī)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nèi)承擔保證責任。
第十九條 當事人對保證方式?jīng)]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第二十條 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享有債務人的抗辯權。債務人放棄對債務的抗辯權的,保證人仍有權抗辯。
抗辯權是指債權人行使債權時,債務人根據(jù)法定事由,對抗債權人行使請求權的權利。
第二十一條 保證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保證人應當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
第二十二條 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nèi)繼續(xù)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第二十三條 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保證人對未經(jīng)其同意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第二十四條 債權人與債務人協(xié)議變更主合同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第二十五條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第二十六條 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guī)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
第二十七條 保證人依照本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就連續(xù)發(fā)生的債權作保證,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人可以隨時書面通知債權人終止保證合同,但保證人對于通知到債權人前所發(fā)生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
第二十八條 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
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nèi)免除保證責任。
第二十九條 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jīng)法人書面授權或者超出授權范圍與債權人訂立保證合同的,該合同無效或者超出授權范圍的部分無效,債權人和企業(yè)法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jù)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債權人無過錯的,由企業(yè)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一)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的;
(二)主合同債權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
第三十一條 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第三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chǎn)案件后,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保證人可以參加破產(chǎn)財產(chǎn)分配,預先行使追償權。
《擔保法解釋》
16、從事經(jīng)營活動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為保證人的,如無其他導致保證合同無效的情況,其所簽定的保證合同應當認定為有效。
17、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jīng)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因此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根據(jù)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處理。
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經(jīng)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的,如果法人的書面授權范圍不明,法人的分支機構應當對保證合同約定的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
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經(jīng)營管理的財產(chǎn)不足以承擔保證責任的,由企業(yè)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提供的保證無效后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由分支機構經(jīng)營管理的財產(chǎn)承擔。企業(yè)法人有過錯的,按照擔保法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處理。
18、企業(yè)法人的職能部門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證人為企業(yè)法人的職能部門的,因此造成的損失由債權人自行承擔。
債權人不知保證人為企業(yè)法人的職能部門,因此造成的損失,可以參照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和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處理。
19、兩個以上保證人對同一債務同時或者分別提供保證時,各保證人與債權人沒有約定保證份額的,應當認定為連帶共同保證。
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以其相互之間約定各自承擔的份額對抗債權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連帶共同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guī)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任何一個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
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向債務人不能追償?shù)牟糠?,由各連帶保證人按其內(nèi)部約定的比例分擔。沒有約定的,平均分擔。
21、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按照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份額承擔保證責任后,在其履行保證責任的范圍內(nèi)對債務人行使追償權。
22、第三人單方以書面形式向債權人出具擔保書,債權人接受且未提出異議的,保證合同成立。
主合同中雖然沒有保證條款,但是,保證人在主合同上以保證人的身份簽字或者蓋章的,保證合同成立。
23、額保證合同的不特定債權確定后,保證人應當對在債權額限度內(nèi)就一定期間連續(xù)發(fā)生的債權余額承擔保證責任。
25、擔保法第十七條第三款第(一)項規(guī)定的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發(fā)生的重大困難情形,包括債務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無財產(chǎn)可供執(zhí)行。
24、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債權履行期間屆滿后,向債權人提供了債務人可供執(zhí)行財產(chǎn)的真實情況的,債權人放棄或者怠于行使權利致使該財產(chǎn)不能被執(zhí)行,保證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在其提供可供執(zhí)行財產(chǎn)的實際價值范圍內(nèi)免除保證責任。
26、第三人向債權人保證監(jiān)督支付??顚S玫模诼男辛吮O(jiān)督支付??顚S玫牧x務后,不再承擔責任。未盡監(jiān)督義務造成資金流失的,應當對流失的資金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27、保證人對債務人的注冊資金提供保證的,債務人的實際投資與注冊資金不符,或者抽逃轉移注冊資金的,保證人在注冊資金不足或者抽逃轉移注冊資金的范圍內(nèi)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28、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保證債權同時轉讓,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nèi)對受讓人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與債權人事先約定僅對特定的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禁止債權轉讓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29、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部分債務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對未經(jīng)其同意轉讓部分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仍應當對未轉讓部分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
30、保證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數(shù)量、價款、幣種、利率等內(nèi)容作了變動,未經(jīng)保證人同意的,如果減輕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仍應當對變更后的合同承擔保證責任;如果加重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對加重的部分不承擔保證責任。
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變動,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期間為原合同約定的或者法律規(guī)定的期間。
債權人與債務人協(xié)議變動主合同內(nèi)容,但并未實際履行的,保證人仍應當承擔保證責任。
31、保證期間不因任何事由發(fā)生中斷、中止、延長的法律后果。
32、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早于或者等于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nèi)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二年。
33、主合同對主債務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自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
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guī)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債權人已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guī)定。
34、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從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
35、保證人對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或者提供保證的,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6、一般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中斷;連帶責任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不中斷。
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止的,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同時中止。
37、額保證合同對保證期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如額保證合同約定有保證人清償債務期限的,保證期間為清償期限屆滿之日起六個月。沒有約定債務清償期限的,保證期間自額保證終止之日或自債權人收到保證人終止保證合同的書面通知到達之日起六個月。
38、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保證人或者物的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或者物的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可以向債務人追償,也可以要求其他擔保人清償其應當分擔的份額。
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物的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或者擔保物因不可抗力的原因滅失而沒有代位物的,保證人仍應當按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guī)定承擔保證責任。
債權人在主合同履行期屆滿后怠于行使擔保物權,致使擔保物的價值減少或者毀損、滅失的,視為債權人放棄部分或者全部物的擔保。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nèi)減輕或者免除保證責任。
39、主合同當事人雙方協(xié)議以新貸償還舊貸,除保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外,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新貸與舊貸系同一保證人的,不適用前款的規(guī)定。
40、主合同債務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欺詐、脅迫事實的,按照擔保法第三十條的規(guī)定處理。
41、債務人與保證人共同欺騙債權人,訂立主合同和保證合同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因此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由保證人與債務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42、人民法院判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賠償責任的,應當在判決書主文中明確保證人享有擔保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的權利。判決書中未予明確追償權的,保證人只能按照承擔責任的事實,另行提起訴訟。
保證人對債務人行使追償權的訴訟時效,自保證人向債權人承擔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
43、保證人自行履行保證責任時,其實際清償額大于主債權范圍的,保證人只能在主債權范圍內(nèi)對債務人行使追償權。
44、保證期間,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chǎn)案件的,債權人既可以向人民法院申報債權,也可以向保證人主張權利。
債權人申報債權后在破產(chǎn)程序中未受清償?shù)牟糠?,保證人仍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應當在破產(chǎn)程序終結后六個月內(nèi)提出。
45、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債務人破產(chǎn),既未申報債權也未通知保證人,致使保證人不能預先行使追償權的,保證人在該債權在破產(chǎn)程序中可能受償?shù)姆秶鷥?nèi)免除保證責任。
46、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chǎn)案件后,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各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應當作為一個主體申報債權,預先行使追償權。
[配套練習]
甲對乙享有60萬元債權,丙、丁分別與甲簽訂保證合同,但未約定保證責任的范圍和方式。戊以價值30萬元的房屋為乙向甲設定抵押并辦理了登記。請回答以下各題。
1、下列關于乙、丙、丁關系的表述何者正確?
A.丙、丁的保證都為連帶責任保證
B.丙、丁對乙的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但彼此之間不負連帶責任
C.若丙與丁事后約定各自擔保乙的30萬元債務,該約定未經(jīng)甲的同意不能生效
D.若丁代乙清償了全部債務,應首先向乙追償,若乙不能償還再要求丙分擔責任
2、下列關于丙、丁、戊關系的表述何者正確?
A.若甲放棄對戊的抵押權,則丙、丁只對甲的30萬元債權承擔保證責任
B.若甲要求丙、丁承擔保證責任,丙、丁可主張先訴抗辯,要求甲先行使對戊的抵押權
C.甲可以在丙、丁、戊中任意選擇一人,要求承擔擔保責任
D.若甲、戊之間的抵押被宣告無效,丙、丁應對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
3、若甲對乙的債權已過訴訟時效一年,下列說法何者正確?
A.乙若對甲進行清償,則事后無權要求甲返還
B.丙若對甲進行清償,則無權對乙進行追償
C.甲不能對戊的房屋行使抵押權
D.倘甲催告乙還款,乙在催款通知上簽字,訴訟時效將因中斷而重新起算
4、若乙的朋友己與乙達成協(xié)議,由其代替乙向甲還款,下列說法何者正確?
A.該協(xié)議在通知甲后發(fā)生效力
B.如甲同意該協(xié)議,則丙、丁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C.甲同意該協(xié)議,戊無論同意與否均應繼續(xù)承擔抵押擔保責任
D.若甲、戊都同意該協(xié)議,甲對戊的抵押權不因債務轉移而受影響
[答案與解析]
1、答案AD
《擔保法》第19條:“當事人對保證方式?jīng)]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擔保法解釋》第20條:“連帶共同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guī)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任何一個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向債務人不能追償?shù)牟糠?,由各連帶保證人按其內(nèi)部約定的比例分擔。沒有約定的,平均分擔?!?BR> 2、答案ACD
《擔保法》第28條:“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nèi)免除保證責任?!薄稉7ń忉尅返?8條:“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保證人或者物的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或者物的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可以向債務人追償,也可以要求其他擔保人清償其應當分擔的份額。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物的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或者擔保物因不可抗力的原因滅失而沒有代位物的,保證人仍應當按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guī)定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在主合同履行期后滿后怠于行使擔保物權,致使擔保物的價值減少或者毀損、滅失的,視為債權人放棄部分或者全部物的擔保。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nèi)減輕或者免除保證責任?!?BR> 3、答案AB
保證人對已過訴訟時效的主債權清償后,無權對債務人或其他保證人進行追償。
4、答案:DB
《擔保法》第23條:“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保證人對未經(jīng)其同意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备鶕?jù)意思自治原則,經(jīng)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的,可轉移合同的債權債務關系,而不影響擔保合同的效力。
一、幾種特殊保證人的主體資格:
1、學校、幼兒園、醫(y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不得為保證人,但從事經(jīng)營活動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為保證人的,如無其他導致保證合同無效的情況,其所簽定的保證合同應當認定為有效。
2、國家機關:國家機關不得為保證人,但經(jīng)國務院批準為使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jīng)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除外。
3、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
(一) 有授權:在授權范圍內(nèi)提供保證。授權不明的,分支機構應對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其財產(chǎn)不足承擔的,由企業(yè)法人承擔。
(二) 無授權、超授權:合同無效或者超出授權范圍的部分無效,由分支機構經(jīng)營管理的財產(chǎn)承擔。債權人和企業(yè)法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jù)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債權人無過錯的,由企業(yè)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4、企業(yè)法人的職能部門:不能作為保證人,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因此造成的損失由債權人自行承擔。債權人不知的,因此造成的損失,可以參照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和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處理。
二、共同保證:
1、連帶共同保證:
a. 保證合同中沒有約定各自份額的應視為連帶共同保證。
b. 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以其相互之間約定各自承擔的份額對抗債權人的,法院不予支持。
c. 連帶共同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guī)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任何一個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
d. 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向債務人不能追償?shù)牟糠?,由各連帶保證人按其內(nèi)部約定的比例分擔。沒有約定的,平均分擔。
e. 連帶保證中,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各連帶保證人應作為一個主體申報債權。
2、按份共同保證: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按照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份額承擔保證責任后,在其履行保證責任的范圍內(nèi)對債務人行使追償權。
三、保證合同:
1、保證合同為單務、無償、要式(書面)、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保證合同無效。
2、擔保額保證合同:
(一) 保證人與債權人可以就單個主合同分別訂立保證合同,也可以協(xié)議在債權額限度內(nèi)就一定期間連續(xù)發(fā)生的借款合同或者某項商品交易合同訂立一個保證合同。
(二) 額保證合同的不特定債權確定后,保證人應當對在債權額限度內(nèi)就一定期間連續(xù)發(fā)生的債權余額承擔保證責任。
四、保證方式:
1、一般保證:
一般保證人享有先訴抗辯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得行使先訴抗辯權:
(一) 債務人住所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發(fā)生重大困難的。重大困難包括債務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無財產(chǎn)可供執(zhí)行。
(二) 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chǎn)案件,中止執(zhí)行程序的。
(三) 保證人以書面形式放棄前款規(guī)定的權利的。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債權履行期間屆滿后,向債權人提供了債務人可供執(zhí)行財產(chǎn)的真實情況的,債權人放棄或者怠于行使權利致使該財產(chǎn)不能被執(zhí)行,保證人可以請求法院在其提供可供執(zhí)行財產(chǎn)的實際價值范圍內(nèi)免除保證責任。
2、連帶責任保證:
a.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guī)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nèi)承擔保證責任。
b. 當事人對保證方式?jīng)]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3、抗辯權: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享有債務人的抗辯權。債務人放棄對債務的抗辯權的,保證人仍有權抗辯。
五、保證期間合同變更的效力:
a. 債權轉讓: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nèi)繼續(xù)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但是保證人與債權人事先約定僅對特定的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禁止債權轉讓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b. 債務轉讓: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對未經(jīng)其同意轉讓部分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仍應當對未轉讓部分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
c. 債權人與債務人協(xié)議變更主合同: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一) 保證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數(shù)量、價款、幣種、利率等內(nèi)容作了變動,未經(jīng)保證人同意的,如果減輕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仍應當對變更后的合同承擔保證責任;如果加重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對加重的部分不承擔保證責任。
(二) 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變動,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期間為原合同約定的或者法律規(guī)定的期間。
(三) 債權人與債務人協(xié)議變動主合同內(nèi)容,但并未實際履行的,保證人仍應當承擔原來的保證責任。
(四) 主合同當事人協(xié)議以新貸償還舊貸,除保證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外,保證人不承擔責任,但新貸與舊貸系同一保證人保證的,不在此限。
六、自然債務:
a. 主債務因訴訟時效到期變成自然債務時,保證雖然不當然失效,但保證人可以主張債務人的時效完成的抗辯。
b.保證人對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或者提供保證的,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抗辯的,法院不予支持。
七、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
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nèi)免除保證責任。
(一) 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保證人或者物的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或者物的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可以向債務人追償,也可以要求其他擔保人清償其應當分擔的份額。
(二) 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物的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或者擔保物因不可抗力的原因滅失而沒有代位物的,保證人仍應當按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guī)定承擔保證責任。
(三) 債權人在主合同履行期屆滿后怠于行使擔保物權,致使擔保物的價值減少或者毀損、滅失的,視為債權人放棄部分或者全部物的擔保。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nèi)減輕或者免除保證責任。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a.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的。
b.主合同債權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
c.主合同債務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欺詐、脅迫事實的。
d.保證合同約定,債權人轉讓其債權時,保證責任免除,應按約定。
e.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部分)
f.債權債務人協(xié)議變更合同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部分)
g. 一般保證情況下,在保證期間屆滿,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
九、保證期間和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
保證方式
保證的期間(除斥期間)
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
約定
未約定
約定不明
保證責任方式
中止
中斷
一般保證
1.按約定。
2.約定期間早于或等于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未約定。
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
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nèi)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2年。
在保證期間內(nèi),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
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止,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中止。
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中斷。
連帶保證
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
在保證期間內(nèi),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
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不中斷。
債權額保證
保證人可以隨時書面通知債權人終止保證合同,但保證人對于通知到債權人前所發(fā)生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
保證期間與訴訟時效的起算:
1. 主合同對主債務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自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
2. 一般保證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從判決或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訴訟時效。
3. 連帶責任保證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從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
十、保證人對債務人的追償權:
a. 預先行使追償權: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chǎn)案件后,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保證人可以參加破產(chǎn)財產(chǎn)分配,預先行使追償權。保證人雖然未履行保證義務,但主債務人已經(jīng)破產(chǎn),債權人將來必然要求保證人履行保證義務,所以保證人也可以參與破產(chǎn)程序。但如果債權人已經(jīng)參加破產(chǎn)程序的,保證人則不能再參與破產(chǎn)程序。
b. 事后行使追償權:保證人履行了保證義務的,可以取得代位權向主債務人求償。
c. 保證人自行履行保證責任時,其實際清償額大于主債權范圍的,保證人只能在主債權范圍內(nèi)對債務人行使追償權。
d. 法院判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賠償責任的,應當在判決書主文中明確保證人享有追償?shù)臋嗬?。判決書中未予明確追償權的,保證人只能按照承擔責任的事實,另行提起訴訟。
e. 保證人對債務人行使追償權的訴訟時效,自保證人向債權人承擔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
[相關法條]
《擔保法》
第八條 國家機關不得為保證人,但經(jīng)國務院批準為使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jīng)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除外。
第九條 學校、幼兒園、醫(y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不得為保證人。
第十條 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不得為保證人。
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有法人書面授權的,可以在授權范圍內(nèi)提供保證。
第十二條 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保證人的,保證人應當按照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份額,承擔保證責任。沒有約定保證份額的,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債權人可以要求任何一個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保證人都負有擔保全部債權實現(xiàn)的義務。已經(jīng)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有權向債務人追償,或者要求承擔連帶責任的其他保證人清償其應當承擔的份額。
第十三條 保證人與債權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保證合同。
第十五條 保證合同應當包括以下內(nèi)容:
(一)被保證的主債權種類、數(shù)額;
(二)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
(三)保證的方式;
(四)保證擔保的范圍;
(五)保證的期間;
(六)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事項。
保證合同不完全具備前款規(guī)定內(nèi)容的,可以補正。
第十六條 保證的方式有:
(一)一般保證;
(二)連帶責任保證。
第十七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jīng)審判或者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chǎn)依法強制執(zhí)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得行使前款規(guī)定的權利:
(一)債務人住所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發(fā)生重大困難的;
(二)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chǎn)案件,中止執(zhí)行程序的;
(三)保證人以書面形式放棄前款規(guī)定的權利的。
第十八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guī)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nèi)承擔保證責任。
第十九條 當事人對保證方式?jīng)]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第二十條 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享有債務人的抗辯權。債務人放棄對債務的抗辯權的,保證人仍有權抗辯。
抗辯權是指債權人行使債權時,債務人根據(jù)法定事由,對抗債權人行使請求權的權利。
第二十一條 保證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保證人應當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
第二十二條 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nèi)繼續(xù)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第二十三條 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保證人對未經(jīng)其同意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第二十四條 債權人與債務人協(xié)議變更主合同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第二十五條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第二十六條 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guī)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
第二十七條 保證人依照本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就連續(xù)發(fā)生的債權作保證,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人可以隨時書面通知債權人終止保證合同,但保證人對于通知到債權人前所發(fā)生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
第二十八條 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
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nèi)免除保證責任。
第二十九條 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jīng)法人書面授權或者超出授權范圍與債權人訂立保證合同的,該合同無效或者超出授權范圍的部分無效,債權人和企業(yè)法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jù)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債權人無過錯的,由企業(yè)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一)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的;
(二)主合同債權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
第三十一條 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第三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chǎn)案件后,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保證人可以參加破產(chǎn)財產(chǎn)分配,預先行使追償權。
《擔保法解釋》
16、從事經(jīng)營活動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為保證人的,如無其他導致保證合同無效的情況,其所簽定的保證合同應當認定為有效。
17、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jīng)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因此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根據(jù)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處理。
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經(jīng)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的,如果法人的書面授權范圍不明,法人的分支機構應當對保證合同約定的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
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經(jīng)營管理的財產(chǎn)不足以承擔保證責任的,由企業(yè)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提供的保證無效后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由分支機構經(jīng)營管理的財產(chǎn)承擔。企業(yè)法人有過錯的,按照擔保法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處理。
18、企業(yè)法人的職能部門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證人為企業(yè)法人的職能部門的,因此造成的損失由債權人自行承擔。
債權人不知保證人為企業(yè)法人的職能部門,因此造成的損失,可以參照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和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處理。
19、兩個以上保證人對同一債務同時或者分別提供保證時,各保證人與債權人沒有約定保證份額的,應當認定為連帶共同保證。
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以其相互之間約定各自承擔的份額對抗債權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連帶共同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guī)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任何一個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
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向債務人不能追償?shù)牟糠?,由各連帶保證人按其內(nèi)部約定的比例分擔。沒有約定的,平均分擔。
21、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按照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份額承擔保證責任后,在其履行保證責任的范圍內(nèi)對債務人行使追償權。
22、第三人單方以書面形式向債權人出具擔保書,債權人接受且未提出異議的,保證合同成立。
主合同中雖然沒有保證條款,但是,保證人在主合同上以保證人的身份簽字或者蓋章的,保證合同成立。
23、額保證合同的不特定債權確定后,保證人應當對在債權額限度內(nèi)就一定期間連續(xù)發(fā)生的債權余額承擔保證責任。
25、擔保法第十七條第三款第(一)項規(guī)定的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發(fā)生的重大困難情形,包括債務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無財產(chǎn)可供執(zhí)行。
24、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債權履行期間屆滿后,向債權人提供了債務人可供執(zhí)行財產(chǎn)的真實情況的,債權人放棄或者怠于行使權利致使該財產(chǎn)不能被執(zhí)行,保證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在其提供可供執(zhí)行財產(chǎn)的實際價值范圍內(nèi)免除保證責任。
26、第三人向債權人保證監(jiān)督支付??顚S玫模诼男辛吮O(jiān)督支付??顚S玫牧x務后,不再承擔責任。未盡監(jiān)督義務造成資金流失的,應當對流失的資金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27、保證人對債務人的注冊資金提供保證的,債務人的實際投資與注冊資金不符,或者抽逃轉移注冊資金的,保證人在注冊資金不足或者抽逃轉移注冊資金的范圍內(nèi)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28、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保證債權同時轉讓,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nèi)對受讓人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與債權人事先約定僅對特定的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禁止債權轉讓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29、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部分債務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對未經(jīng)其同意轉讓部分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仍應當對未轉讓部分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
30、保證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數(shù)量、價款、幣種、利率等內(nèi)容作了變動,未經(jīng)保證人同意的,如果減輕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仍應當對變更后的合同承擔保證責任;如果加重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對加重的部分不承擔保證責任。
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變動,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期間為原合同約定的或者法律規(guī)定的期間。
債權人與債務人協(xié)議變動主合同內(nèi)容,但并未實際履行的,保證人仍應當承擔保證責任。
31、保證期間不因任何事由發(fā)生中斷、中止、延長的法律后果。
32、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早于或者等于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nèi)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二年。
33、主合同對主債務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自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
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guī)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債權人已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guī)定。
34、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從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
35、保證人對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或者提供保證的,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6、一般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中斷;連帶責任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不中斷。
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止的,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同時中止。
37、額保證合同對保證期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如額保證合同約定有保證人清償債務期限的,保證期間為清償期限屆滿之日起六個月。沒有約定債務清償期限的,保證期間自額保證終止之日或自債權人收到保證人終止保證合同的書面通知到達之日起六個月。
38、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保證人或者物的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或者物的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可以向債務人追償,也可以要求其他擔保人清償其應當分擔的份額。
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物的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或者擔保物因不可抗力的原因滅失而沒有代位物的,保證人仍應當按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guī)定承擔保證責任。
債權人在主合同履行期屆滿后怠于行使擔保物權,致使擔保物的價值減少或者毀損、滅失的,視為債權人放棄部分或者全部物的擔保。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nèi)減輕或者免除保證責任。
39、主合同當事人雙方協(xié)議以新貸償還舊貸,除保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外,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新貸與舊貸系同一保證人的,不適用前款的規(guī)定。
40、主合同債務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欺詐、脅迫事實的,按照擔保法第三十條的規(guī)定處理。
41、債務人與保證人共同欺騙債權人,訂立主合同和保證合同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因此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由保證人與債務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42、人民法院判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賠償責任的,應當在判決書主文中明確保證人享有擔保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的權利。判決書中未予明確追償權的,保證人只能按照承擔責任的事實,另行提起訴訟。
保證人對債務人行使追償權的訴訟時效,自保證人向債權人承擔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
43、保證人自行履行保證責任時,其實際清償額大于主債權范圍的,保證人只能在主債權范圍內(nèi)對債務人行使追償權。
44、保證期間,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chǎn)案件的,債權人既可以向人民法院申報債權,也可以向保證人主張權利。
債權人申報債權后在破產(chǎn)程序中未受清償?shù)牟糠?,保證人仍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應當在破產(chǎn)程序終結后六個月內(nèi)提出。
45、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債務人破產(chǎn),既未申報債權也未通知保證人,致使保證人不能預先行使追償權的,保證人在該債權在破產(chǎn)程序中可能受償?shù)姆秶鷥?nèi)免除保證責任。
46、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chǎn)案件后,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各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應當作為一個主體申報債權,預先行使追償權。
[配套練習]
甲對乙享有60萬元債權,丙、丁分別與甲簽訂保證合同,但未約定保證責任的范圍和方式。戊以價值30萬元的房屋為乙向甲設定抵押并辦理了登記。請回答以下各題。
1、下列關于乙、丙、丁關系的表述何者正確?
A.丙、丁的保證都為連帶責任保證
B.丙、丁對乙的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但彼此之間不負連帶責任
C.若丙與丁事后約定各自擔保乙的30萬元債務,該約定未經(jīng)甲的同意不能生效
D.若丁代乙清償了全部債務,應首先向乙追償,若乙不能償還再要求丙分擔責任
2、下列關于丙、丁、戊關系的表述何者正確?
A.若甲放棄對戊的抵押權,則丙、丁只對甲的30萬元債權承擔保證責任
B.若甲要求丙、丁承擔保證責任,丙、丁可主張先訴抗辯,要求甲先行使對戊的抵押權
C.甲可以在丙、丁、戊中任意選擇一人,要求承擔擔保責任
D.若甲、戊之間的抵押被宣告無效,丙、丁應對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
3、若甲對乙的債權已過訴訟時效一年,下列說法何者正確?
A.乙若對甲進行清償,則事后無權要求甲返還
B.丙若對甲進行清償,則無權對乙進行追償
C.甲不能對戊的房屋行使抵押權
D.倘甲催告乙還款,乙在催款通知上簽字,訴訟時效將因中斷而重新起算
4、若乙的朋友己與乙達成協(xié)議,由其代替乙向甲還款,下列說法何者正確?
A.該協(xié)議在通知甲后發(fā)生效力
B.如甲同意該協(xié)議,則丙、丁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C.甲同意該協(xié)議,戊無論同意與否均應繼續(xù)承擔抵押擔保責任
D.若甲、戊都同意該協(xié)議,甲對戊的抵押權不因債務轉移而受影響
[答案與解析]
1、答案AD
《擔保法》第19條:“當事人對保證方式?jīng)]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擔保法解釋》第20條:“連帶共同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guī)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任何一個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向債務人不能追償?shù)牟糠?,由各連帶保證人按其內(nèi)部約定的比例分擔。沒有約定的,平均分擔?!?BR> 2、答案ACD
《擔保法》第28條:“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nèi)免除保證責任?!薄稉7ń忉尅返?8條:“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保證人或者物的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或者物的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可以向債務人追償,也可以要求其他擔保人清償其應當分擔的份額。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物的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或者擔保物因不可抗力的原因滅失而沒有代位物的,保證人仍應當按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guī)定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在主合同履行期后滿后怠于行使擔保物權,致使擔保物的價值減少或者毀損、滅失的,視為債權人放棄部分或者全部物的擔保。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nèi)減輕或者免除保證責任?!?BR> 3、答案AB
保證人對已過訴訟時效的主債權清償后,無權對債務人或其他保證人進行追償。
4、答案:DB
《擔保法》第23條:“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保證人對未經(jīng)其同意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备鶕?jù)意思自治原則,經(jīng)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的,可轉移合同的債權債務關系,而不影響擔保合同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