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又名羅布淖爾,是“多水匯集之湖”,羅布泊位于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東部,曾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地,而如今,只給后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思與夢想.
羅布泊曾是我國第二大內(nèi)陸河,距今已有200萬年。歷,羅布泊的面積為5300多平方千米,到了1931年時,就只有大約1900平方千米,1972年,連最后一滴水也被蒸發(fā)掉了,羅布泊變成了一片干涸的鹽澤,如今,反映在衛(wèi)星照片上的是一片極像大耳朵的荒漠。
羅布泊鬼斧神工般的地貌和豐富多姿的歷史人文資源如磁鐵般吸引著眾多的探險家和科學工作者,即使是黃沙漫天的艱苦環(huán)境和極度干旱的惡劣氣候也不能阻止,近代,就有不少中外探險家來羅布泊考察,如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瑞典地理學家斯文·赫定、美國人亨廷頓,英國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法國人邦瓦洛、我國科學工作者黃文弼、陳宗器、彭加木、夏訓誠、劉東生等,而關于羅布泊的理論也有不少,“游移湖”、“盈虧湖”、“交替湖”等觀點不僅沒有揭示羅布泊地區(qū)環(huán)境變遷的歷史真相,反而又為羅布泊罩上了更多神秘的色彩。
樓蘭古城、營盤遺址、米蘭遺址、古墓溝太陽墓、龍城雅丹、白龍堆雅丹等都分布在廣袤的羅布泊地區(qū),豐富燦爛的西域文明,多姿多彩的大漠風情、儀態(tài)萬千的風蝕地貌令人無比神往。
地址: 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東部
羅布泊曾是我國第二大內(nèi)陸河,距今已有200萬年。歷,羅布泊的面積為5300多平方千米,到了1931年時,就只有大約1900平方千米,1972年,連最后一滴水也被蒸發(fā)掉了,羅布泊變成了一片干涸的鹽澤,如今,反映在衛(wèi)星照片上的是一片極像大耳朵的荒漠。
羅布泊鬼斧神工般的地貌和豐富多姿的歷史人文資源如磁鐵般吸引著眾多的探險家和科學工作者,即使是黃沙漫天的艱苦環(huán)境和極度干旱的惡劣氣候也不能阻止,近代,就有不少中外探險家來羅布泊考察,如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瑞典地理學家斯文·赫定、美國人亨廷頓,英國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法國人邦瓦洛、我國科學工作者黃文弼、陳宗器、彭加木、夏訓誠、劉東生等,而關于羅布泊的理論也有不少,“游移湖”、“盈虧湖”、“交替湖”等觀點不僅沒有揭示羅布泊地區(qū)環(huán)境變遷的歷史真相,反而又為羅布泊罩上了更多神秘的色彩。
樓蘭古城、營盤遺址、米蘭遺址、古墓溝太陽墓、龍城雅丹、白龍堆雅丹等都分布在廣袤的羅布泊地區(qū),豐富燦爛的西域文明,多姿多彩的大漠風情、儀態(tài)萬千的風蝕地貌令人無比神往。
地址: 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