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凝固性增加,或稱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是指血液比正常易于發(fā)生凝固的狀態(tài),見于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和游走性血栓性脈管炎(Trausseau綜合征)。DIC的血液凝固性增加是由于一系列因素所誘發(fā)的凝血因子激活,或有組織因子的釋出,Trausseau綜合征則發(fā)生于一些癌腫,尤其是胰腺癌、胃癌、乳腺癌和支氣管癌,其血液的凝固性增加系由于癌細胞釋出促凝因子,如組織因子、促凝血因子A(procoagulant A)等。此外,血小板增多或血小板粘性增加也可增高血液的凝固性,如妊娠、手術(shù)后、產(chǎn)后、高脂飲食、吸煙、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時,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增加均與此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