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大集合(下)

字號:

要讀懂文言文,要會翻譯句子,我們就要先了解一些常見的文言文句式,否則便無從下手,常見的文言文句式包括判斷句、省略句、賓語前置、定于后置等,我們怎樣去判定一個句子是屬于哪種特殊的句式,有沒有什么標志?當(dāng)然有。這篇文章,我們將來一個文言句式大集合,領(lǐng)著大家一同去尋找句式中的特殊標志。
    常見文言句式可以分為五種,判斷句、省略句、賓語前置、定語后置和被動句等,在上篇和中篇,我們已經(jīng)講了前四種常見的文言句式,在本篇當(dāng)中,我們將講到被動句和幾種固定的句式和用法。
    五、被動句
    古代漢語中表被動的句式主要有四種:
    (1)用“于”表示被動關(guān)系。用介詞“于”引出行為的主動者,“于”放到動詞后,它的形式是:“動詞+于+主動者”。
    [例句]
    王建禽于秦。(齊王建被秦國活捉了。禽,通擒)
    [簡析]句中的“于”用在動詞“禽”的后邊,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秦”,表示被動。“于”可譯為“被”。這種被動句有兩個條件:一是主語“王建”是受動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動的詞“于”。
    (2)用“見”來表示被動關(guān)系。在動詞前用“見”或又在動詞后加“于”引進主動者。它的形式是:“見+動詞”或者“見+動詞+于+主動者”。
    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我雖然想再說一些,但考慮不一定被理解)
    臣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我擔(dān)心被您欺騙而對不起趙國)
    (3)用“為”表示被動關(guān)系?!盀椤狈旁趧釉~前邊引出行為的主動者,它的形式是:“為+主動者+動詞”或者“為+主動者+所+動詞”。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為戮,無益于君。(如果背棄了他所說的話,我死了,妻子兒女也將被殺,對君王您也沒有好處)
    ②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草房被秋風(fēng)吹壞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動關(guān)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動詞”或者“被(受)+動詞+于+主動者”。例如:
    ①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②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
    [簡析]“受……于……”表示被動,可譯為“被”,“于”引出主動者“人”。這種句式數(shù)量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