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204033 施工質量計劃的編制
(1)按照GB/T 1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質量計劃是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組成內容。在合同環(huán)境下質量計劃是企業(yè)向顧客表明質量管理方針、目標及其具體實現(xiàn)的方法、手段和措施,體現(xiàn)企業(yè)對質量責任的和實施的具體步驟。
(2) 施工質量計劃的編制主體是施工承包企業(yè)。在總承包的情況下,分包企業(yè)的施工質量計劃是總包施工質量計劃的組成部分。總包有責任對分包施工質量計劃的編制進行指導和審核,并承擔施工質量的連帶責任。
例題:總包有責任對分包施工質量計劃的編制進行指導和審核,并承擔施工質量的連帶責任。
A.違約;B.連帶;C.違法;D.賠償。
答案:B。
(3) 根據(jù)建筑工程生產施工的特點,目前我國工程項目施工的質量計劃常用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項目管理實施規(guī)劃的文件形式進行編制。
(4) 在已經(jīng)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情況下,質量計劃的內容必須全面體現(xiàn)和落實企業(yè)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要求(也可引用質量體系文件中的相關條文),同時結合本工程的特點,在質量計劃中編寫專項管理要求。施工質量計劃的內容一般應包括:
● 工程特點及施工條件分析(合同條件、法規(guī)條件和現(xiàn)場條件);
● 履行施工承包合同所必須達到的工程質量總目標及其分解目標;
● 質量管理組織機構、人員及資源配置計劃;
● 為確保工程質量所采取的施工技術方案、施工程序;
● 材料設備質量管理及控制措施;
● 工程檢測項目計劃及方法等。
例題:以下屬于施工質量計劃內容的是( )
A.合同條件分析;B.工程質量總目標;C.施工技術方案;D.工程檢測項目計劃;E.企業(yè)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答案:ABCD。
(5) 施工質量控制點的設置是施工質量計劃的組成內容。
● 質量控制點是施工質量控制的重點,凡屬關鍵技術、重要部位、控制難度大、影響大、經(jīng)驗欠缺的施工內容以及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等,均可列為質量控制點,實施重點控制。。
● 施工質量控制點設置的具體方法是,根據(jù)工程項目施工管理的基本程序,結合項目特點,在制定項目總體質量計劃后,列出各基本施工過程對局部和總體質量水平有影響的項目,作為具體實施的質量控制點。如:高層建筑施工質量管理中,可列出地基處理、工程測量、設備采購、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及有關分部分項工程中必須進行重點控制的專題等,作為質量控制重點。又如:在工程功能檢測的控制程序中,可設立建筑物構筑物防雷檢測、消防系統(tǒng)調試檢測、通風設備系統(tǒng)調試等專項質量控制點。
● 通過質量控制點的設定,質量控制的目標及工作重點就能更加明析。加強事前預控的方向也就更加明確。事前預控包括明確控制目標參數(shù)、制定實施規(guī)程(包括施工操作規(guī)程及檢測評定標準)、確定檢查項目數(shù)量及跟蹤檢查或批量檢查方法、明確檢查結果的判斷標準及信息反饋要求。
● 施工質量控制點的管理應該是動態(tài)的,一般情況下在工程開工前、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時,可確定一批整個項目的質量控制點,隨著工程的展開、施工條件的變化,隨時或定期進行控制點范圍的調整和更新,始終保持重點跟蹤的控制狀態(tài)。
(6) 施工質量計劃編制完畢,應經(jīng)企業(yè)技術領導審核批準,并按施工承包合同的約定提交工程監(jiān)理或建設單位批準確認后執(zhí)行。
IZ204034 施工生產要素的質量控制
(1) 影響施工質量的五大要素
● 勞動主體——人員素質,即作業(yè)者、管理者的素質及其組織效果。
● 勞動對象——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設備等的質量。
● 勞動方法——采取的施工工藝及技術措施的水平。
● 勞動手段——工具、模具、施工機械、設備等條件。
● 施工環(huán)境——現(xiàn)場水文、地質、氣象等自然環(huán)境,通風、照明、安全等作業(yè)環(huán)境以及協(xié)調配合的管理環(huán)境。
例題:施工方案中選定的模板、腳手架是影響施工質量要素中的( )
A.勞動主體;B.勞動對象;C.勞動方法;D.勞動手段。
答案:D。
(2) 勞動主體的控制
勞動主體的質量包括參與工程各類人員的生產技能,文化素養(yǎng)、生理體能、心理行為等方面的個體素質及經(jīng)過合理組織充分發(fā)揮其潛在能力的群體素質。因此,企業(yè)應通過擇優(yōu)錄用、加強思想教育及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訓;合理組織、嚴格考核,并輔以必要的激勵機制,使企業(yè)員工的潛在能力得到好的組合和充分的發(fā)揮。從而保證勞動主體在質量控制系統(tǒng)中發(fā)揮主體自控作用。
施工企業(yè)控制必須堅持對所選派的項目、組織者進行質量意識教育和組織管理能力訓練,堅持對分包商的資質考核和施工人員的資格考核,堅持工種按規(guī)定持證上崗制度。
(3) 勞動對象的控制
原材料、半成品、設備是構成工程實體的基礎,其質量是工程項目實體質量的組成部分。故加強原材料、半成品及設備的質量控制,不僅是提高工程質量的必要條件,也是實現(xiàn)工程項目投資目標和進度目標的前提。
對原材料、半成品及設備進行質量控制的主要內容為:控制材料設備性能、標準與設計文件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設備各項技術性能指標、檢驗測試指標與標準要求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設備進場驗收程序及質量文件資料的齊全程度等。
施工企業(yè)應在施工過程中貫徹執(zhí)行企業(yè)質量程序文件中明確材料設備在封樣、采購、進場檢驗、抽樣檢測及質保資料提交等一系列明確規(guī)定的控制標準。
(4) 施工工藝的控制
施工工藝的先進合理是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及工程造價的關鍵因素,施工工藝的合理可靠還直接影響到工程施工安全。因此在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系統(tǒng)中,制訂和采用先進合理的施工工藝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施工方案的質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全面正確地分析工程特征、技術關鍵及環(huán)境條件等資料,明確質量目標、驗收標準、控制的重點和難點;
● 制訂合理有效的施工技術方案和組織方案,前者包括施工工藝、施工方法;后者包括施工區(qū)段劃分、施工流向及勞動組織等;
● 合理選用施工機械設備和施工臨時設施,合理布置施工總平面圖和各階段施工平面圖;
● 選用和設計保證質量和安全的模具、腳手架等施工設備;
● 編制工程所采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專項技術方案和質量管理方案;
● 為確保工程質量,尚應針對工程具體情況,編寫氣象地質等環(huán)境不利因素對施工的影響及其應對措施。
(5) 施工設備的控制
● 對施工所用的機械設備,包括起重設備、各項加工機械、專項技術設備、檢查測量儀表設備及人貨兩用電梯等,應根據(jù)工程需要從設備選型、主要性能參數(shù)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
● 對施工方案中選用的模板、腳手架等施工設備,除按適用的標準定型選用外,一般需按設計及施工要求進行專項設計,對其設計方案及制作質量的控制及驗收應作為重點進行控制。
● 按現(xiàn)行施工管理制度要求,工程所用的施工機械、模板、腳手架,特別是危險性較大的現(xiàn)場安裝的起重機械設備,不僅要對其設計安裝方案進行審批,而且安裝完畢交付使用前必須經(jīng)專業(yè)管理部門的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尚需落實相應的管理制度,以確保其安全正常使用。
(6) 施工環(huán)境的控制
環(huán)境因素主要包括地質水文狀況,氣象變化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以及施工現(xiàn)場的通風、照明、安全衛(wèi)生防護設施等勞動作業(yè)環(huán)境等內容。環(huán)境因素對工程施工的影響一般難以避免。要消除其對施工質量的不利影響,主要是采取預測預防的控制方法:
● 對地質水文等方面的影響因素的控制,應根據(jù)設計要求,分析基地地質資料,預測不利因素,并會同設計等方面采取相應的措施,如降水排水加固等技術控制方案;
● 對天氣氣象方面的不利條件,應在施工方案中制訂專項施工方案,明確施工措施,落實人員、器材等方面各項準備以緊急應對,從而控制其對施工質量的不利影響;
● 對環(huán)境因素造成的施工中斷,往往也會對工程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必須通過加強管理、調整計劃等措施,加以控制。
例題:對施工生產要素施工環(huán)境的控制主要是采?。?)的控制方法。
A.動態(tài)控制;B.預測預防;C.跟蹤管理;D.技術控制。
答案:B。
(1)按照GB/T 1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質量計劃是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組成內容。在合同環(huán)境下質量計劃是企業(yè)向顧客表明質量管理方針、目標及其具體實現(xiàn)的方法、手段和措施,體現(xiàn)企業(yè)對質量責任的和實施的具體步驟。
(2) 施工質量計劃的編制主體是施工承包企業(yè)。在總承包的情況下,分包企業(yè)的施工質量計劃是總包施工質量計劃的組成部分。總包有責任對分包施工質量計劃的編制進行指導和審核,并承擔施工質量的連帶責任。
例題:總包有責任對分包施工質量計劃的編制進行指導和審核,并承擔施工質量的連帶責任。
A.違約;B.連帶;C.違法;D.賠償。
答案:B。
(3) 根據(jù)建筑工程生產施工的特點,目前我國工程項目施工的質量計劃常用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項目管理實施規(guī)劃的文件形式進行編制。
(4) 在已經(jīng)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情況下,質量計劃的內容必須全面體現(xiàn)和落實企業(yè)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要求(也可引用質量體系文件中的相關條文),同時結合本工程的特點,在質量計劃中編寫專項管理要求。施工質量計劃的內容一般應包括:
● 工程特點及施工條件分析(合同條件、法規(guī)條件和現(xiàn)場條件);
● 履行施工承包合同所必須達到的工程質量總目標及其分解目標;
● 質量管理組織機構、人員及資源配置計劃;
● 為確保工程質量所采取的施工技術方案、施工程序;
● 材料設備質量管理及控制措施;
● 工程檢測項目計劃及方法等。
例題:以下屬于施工質量計劃內容的是( )
A.合同條件分析;B.工程質量總目標;C.施工技術方案;D.工程檢測項目計劃;E.企業(yè)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答案:ABCD。
(5) 施工質量控制點的設置是施工質量計劃的組成內容。
● 質量控制點是施工質量控制的重點,凡屬關鍵技術、重要部位、控制難度大、影響大、經(jīng)驗欠缺的施工內容以及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等,均可列為質量控制點,實施重點控制。。
● 施工質量控制點設置的具體方法是,根據(jù)工程項目施工管理的基本程序,結合項目特點,在制定項目總體質量計劃后,列出各基本施工過程對局部和總體質量水平有影響的項目,作為具體實施的質量控制點。如:高層建筑施工質量管理中,可列出地基處理、工程測量、設備采購、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及有關分部分項工程中必須進行重點控制的專題等,作為質量控制重點。又如:在工程功能檢測的控制程序中,可設立建筑物構筑物防雷檢測、消防系統(tǒng)調試檢測、通風設備系統(tǒng)調試等專項質量控制點。
● 通過質量控制點的設定,質量控制的目標及工作重點就能更加明析。加強事前預控的方向也就更加明確。事前預控包括明確控制目標參數(shù)、制定實施規(guī)程(包括施工操作規(guī)程及檢測評定標準)、確定檢查項目數(shù)量及跟蹤檢查或批量檢查方法、明確檢查結果的判斷標準及信息反饋要求。
● 施工質量控制點的管理應該是動態(tài)的,一般情況下在工程開工前、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時,可確定一批整個項目的質量控制點,隨著工程的展開、施工條件的變化,隨時或定期進行控制點范圍的調整和更新,始終保持重點跟蹤的控制狀態(tài)。
(6) 施工質量計劃編制完畢,應經(jīng)企業(yè)技術領導審核批準,并按施工承包合同的約定提交工程監(jiān)理或建設單位批準確認后執(zhí)行。
IZ204034 施工生產要素的質量控制
(1) 影響施工質量的五大要素
● 勞動主體——人員素質,即作業(yè)者、管理者的素質及其組織效果。
● 勞動對象——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設備等的質量。
● 勞動方法——采取的施工工藝及技術措施的水平。
● 勞動手段——工具、模具、施工機械、設備等條件。
● 施工環(huán)境——現(xiàn)場水文、地質、氣象等自然環(huán)境,通風、照明、安全等作業(yè)環(huán)境以及協(xié)調配合的管理環(huán)境。
例題:施工方案中選定的模板、腳手架是影響施工質量要素中的( )
A.勞動主體;B.勞動對象;C.勞動方法;D.勞動手段。
答案:D。
(2) 勞動主體的控制
勞動主體的質量包括參與工程各類人員的生產技能,文化素養(yǎng)、生理體能、心理行為等方面的個體素質及經(jīng)過合理組織充分發(fā)揮其潛在能力的群體素質。因此,企業(yè)應通過擇優(yōu)錄用、加強思想教育及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訓;合理組織、嚴格考核,并輔以必要的激勵機制,使企業(yè)員工的潛在能力得到好的組合和充分的發(fā)揮。從而保證勞動主體在質量控制系統(tǒng)中發(fā)揮主體自控作用。
施工企業(yè)控制必須堅持對所選派的項目、組織者進行質量意識教育和組織管理能力訓練,堅持對分包商的資質考核和施工人員的資格考核,堅持工種按規(guī)定持證上崗制度。
(3) 勞動對象的控制
原材料、半成品、設備是構成工程實體的基礎,其質量是工程項目實體質量的組成部分。故加強原材料、半成品及設備的質量控制,不僅是提高工程質量的必要條件,也是實現(xiàn)工程項目投資目標和進度目標的前提。
對原材料、半成品及設備進行質量控制的主要內容為:控制材料設備性能、標準與設計文件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設備各項技術性能指標、檢驗測試指標與標準要求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設備進場驗收程序及質量文件資料的齊全程度等。
施工企業(yè)應在施工過程中貫徹執(zhí)行企業(yè)質量程序文件中明確材料設備在封樣、采購、進場檢驗、抽樣檢測及質保資料提交等一系列明確規(guī)定的控制標準。
(4) 施工工藝的控制
施工工藝的先進合理是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及工程造價的關鍵因素,施工工藝的合理可靠還直接影響到工程施工安全。因此在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系統(tǒng)中,制訂和采用先進合理的施工工藝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施工方案的質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全面正確地分析工程特征、技術關鍵及環(huán)境條件等資料,明確質量目標、驗收標準、控制的重點和難點;
● 制訂合理有效的施工技術方案和組織方案,前者包括施工工藝、施工方法;后者包括施工區(qū)段劃分、施工流向及勞動組織等;
● 合理選用施工機械設備和施工臨時設施,合理布置施工總平面圖和各階段施工平面圖;
● 選用和設計保證質量和安全的模具、腳手架等施工設備;
● 編制工程所采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專項技術方案和質量管理方案;
● 為確保工程質量,尚應針對工程具體情況,編寫氣象地質等環(huán)境不利因素對施工的影響及其應對措施。
(5) 施工設備的控制
● 對施工所用的機械設備,包括起重設備、各項加工機械、專項技術設備、檢查測量儀表設備及人貨兩用電梯等,應根據(jù)工程需要從設備選型、主要性能參數(shù)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
● 對施工方案中選用的模板、腳手架等施工設備,除按適用的標準定型選用外,一般需按設計及施工要求進行專項設計,對其設計方案及制作質量的控制及驗收應作為重點進行控制。
● 按現(xiàn)行施工管理制度要求,工程所用的施工機械、模板、腳手架,特別是危險性較大的現(xiàn)場安裝的起重機械設備,不僅要對其設計安裝方案進行審批,而且安裝完畢交付使用前必須經(jīng)專業(yè)管理部門的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尚需落實相應的管理制度,以確保其安全正常使用。
(6) 施工環(huán)境的控制
環(huán)境因素主要包括地質水文狀況,氣象變化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以及施工現(xiàn)場的通風、照明、安全衛(wèi)生防護設施等勞動作業(yè)環(huán)境等內容。環(huán)境因素對工程施工的影響一般難以避免。要消除其對施工質量的不利影響,主要是采取預測預防的控制方法:
● 對地質水文等方面的影響因素的控制,應根據(jù)設計要求,分析基地地質資料,預測不利因素,并會同設計等方面采取相應的措施,如降水排水加固等技術控制方案;
● 對天氣氣象方面的不利條件,應在施工方案中制訂專項施工方案,明確施工措施,落實人員、器材等方面各項準備以緊急應對,從而控制其對施工質量的不利影響;
● 對環(huán)境因素造成的施工中斷,往往也會對工程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必須通過加強管理、調整計劃等措施,加以控制。
例題:對施工生產要素施工環(huán)境的控制主要是采?。?)的控制方法。
A.動態(tài)控制;B.預測預防;C.跟蹤管理;D.技術控制。
答案: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