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縣胡坊鎮(zhèn)肖家山村一塊清朝時期的“村規(guī)民約”石碑,歷經(jīng)百年后,至今仍保存完好。
這塊石碑存放在距肖家山村部800米的水尾橋內(nèi),全稱為“公禁石碑”,于清朝咸豐三年(公元1854年)所立。石碑由碑身、碑座組成,碑身高105厘米,寬77厘米,厚14厘米,碑座高21厘米,寬84厘米,厚25厘米。碑文字跡清晰、明了,《胡坊區(qū)志》對石碑內(nèi)容進行全文記載。全文禁約共九條,有禁止亂砍濫伐;禁止賭博;禁止豬、牛、鴨破壞農(nóng)作物;禁止盜采盜摘蔬菜瓜果等,并對獎勵、懲罰也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村民稱之為“村規(guī)民約”,是該鎮(zhèn)惟一一塊內(nèi)容全面、保存完好的清朝時期的“村規(guī)民約”。一百多年來,當?shù)卮迕褡杂X遵守村規(guī)民約,視石碑為寶,將此存放在水尾橋內(nèi),誰也不準破壞石碑。
據(jù)村民介紹,1993年中科院駐閩外事處、美籍法國人勞格文慕名前往肖家山村進行客家人文采訪,對此碑予以高度評價,并與村民合影留念。
碑內(nèi)全文內(nèi)容是:禁鄉(xiāng)內(nèi)后龍四圍各山蔭養(yǎng)古木松雜成林樹木、草乾,不許侵害盜砍,由(是)為一鄉(xiāng)風水,后人受福,各宜守足。禁鄉(xiāng)內(nèi)老魚塘四周蓄養(yǎng)放水,并不敢封旱牧小栽種禾草。合都嚴禁生通乞丐刁討,不許發(fā)給,倘有刁頑呈官究辦。禁各處山場墳頭古木松杉茶竹楮木,不許侵害砍伐各有其主。禁鄉(xiāng)村間永禁不許開張花會鋪賭,不敢引匪類,拒頑者公眾理論。禁豬牛鴨苗并不侵害資生,如有牧牛牽至田中殘禾苗者重賠。禁放火燒山破害祖墳樹木,侵害此乃有逆,各宜謹防無憂。永禁各田薯、芋、瓜果,不敢盜劃盜摘,偷盜擔柴等者重罰重賠。禁門首洞塘壩邊不許栽種番瓜、冬瓜、豆莢、蔓瓜,并不得搭木架癉瘋鄉(xiāng)閭,并不敢拔苗、甘橘、冬春筍,各有主者日后犯作罰錢五千文正。以上立有諸條照大小事理論,小則公罰,此是各項可有見者,告知者公倘錢二百文,若有拾到者倘錢四百文,如有私放者,公罰錢八百文,此事大則呈官究治,各不慎情,各宜知悉。清咸豐三年,合鄉(xiāng)公眾等同立。
林察院戲豬皇爺
相傳在明朝末年,離莘口四十華里的葛口鄉(xiāng)有個名叫林騰膠的人。從小攻讀詩書,二十八歲考中進士,在京任右都察院。為人正直,辦事公道,深受群眾的愛戴。在當時京里有一位皇爺,可人們都叫他“豬”皇爺。其人,荒誕無恥,仗勢欺人,林騰膠對他非常不滿。有一天林騰膠外出,在路上見到“豬”皇爺,氣勢囂張,迎面走來。林騰膠見到皇爺本要行君臣禮??墒撬娀薁斪呓鼤r,便臉孔朝天,故作沒有看見似的?!柏i”皇爺看見林察院這樣的瞧他不起,氣得火冒三丈,差點炸破了肚皮。他氣沖沖地回到家里,大發(fā)雷霆。揚言道:“我非把那個家伙痛訓一番不可,總有一天要他的命,現(xiàn)在先給他一個下馬威?!?BR> 果然,翌日早晨,“豬”皇爺叫他傭人在中午辦一桌酒席,并寫一張請?zhí)?,叫林騰膠前來作客。
林騰膠接到請?zhí)?,心里知道昨日路見皇爺沒向他行君臣禮,得罪了他。其今日請酒定是報復(fù)之計。然而,林騰膠明知此行不妙,仍無所畏懼,坦然赴宴。
當林騰膠進入“豬”門時,那陰險狡詐的皇爺,假心假意地做出招待的丑態(tài)。并請當朝馬諫議大夫等人作陪。
的確這席酒倒辦得不錯,幾乎碗碗都是山珍海味。但還沒等吃完,“豬”皇爺便迫不及待地站起來,指手畫腳地面對林騰膠說:“今日咱們在一起,機會很好,我作一個對,請林察院這位才子對一對。”說著,不管三七二一便出對曰:“二共為其,其欠為欺。龍游淺水遭蝦戲,虎下平洋被犬欺。”
林騰膠忍氣吞聲地等他說完后,理直氣壯地答。對曰:“茍文為敬,敬馬為驚。為人不作虧心事,半夜敲門我不驚?!毕系目腿?,個個稱贊林察院這個對對得妙??墒菂s把“豬”皇爺氣得翻著白眼。
馬諫議大夫見情形不對,連忙對曰:“木目為相,相雨為霜。自家打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邊說邊走,溜之大吉。大家哈哈大笑。
時間不早了,客人們紛紛向“豬”皇爺?shù)乐x告別。其中有一位陪客恭恭敬敬地對“豬”皇爺說:“我酒醉,菜飽了,謝謝皇爺!今后如有再請林察院來作客時,我一定再來奉陪。因為他今天回你的對,我受益不淺,你以為然否”“豬”皇爺聽了這些話,猶如火上加油,暴跳如雷。氣得暈頭轉(zhuǎn)向,昏倒在地,呼、呼、呼地喘著氣,如同豬吼一般,所以人們稱皇爺為“豬”皇爺了。
這塊石碑存放在距肖家山村部800米的水尾橋內(nèi),全稱為“公禁石碑”,于清朝咸豐三年(公元1854年)所立。石碑由碑身、碑座組成,碑身高105厘米,寬77厘米,厚14厘米,碑座高21厘米,寬84厘米,厚25厘米。碑文字跡清晰、明了,《胡坊區(qū)志》對石碑內(nèi)容進行全文記載。全文禁約共九條,有禁止亂砍濫伐;禁止賭博;禁止豬、牛、鴨破壞農(nóng)作物;禁止盜采盜摘蔬菜瓜果等,并對獎勵、懲罰也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村民稱之為“村規(guī)民約”,是該鎮(zhèn)惟一一塊內(nèi)容全面、保存完好的清朝時期的“村規(guī)民約”。一百多年來,當?shù)卮迕褡杂X遵守村規(guī)民約,視石碑為寶,將此存放在水尾橋內(nèi),誰也不準破壞石碑。
據(jù)村民介紹,1993年中科院駐閩外事處、美籍法國人勞格文慕名前往肖家山村進行客家人文采訪,對此碑予以高度評價,并與村民合影留念。
碑內(nèi)全文內(nèi)容是:禁鄉(xiāng)內(nèi)后龍四圍各山蔭養(yǎng)古木松雜成林樹木、草乾,不許侵害盜砍,由(是)為一鄉(xiāng)風水,后人受福,各宜守足。禁鄉(xiāng)內(nèi)老魚塘四周蓄養(yǎng)放水,并不敢封旱牧小栽種禾草。合都嚴禁生通乞丐刁討,不許發(fā)給,倘有刁頑呈官究辦。禁各處山場墳頭古木松杉茶竹楮木,不許侵害砍伐各有其主。禁鄉(xiāng)村間永禁不許開張花會鋪賭,不敢引匪類,拒頑者公眾理論。禁豬牛鴨苗并不侵害資生,如有牧牛牽至田中殘禾苗者重賠。禁放火燒山破害祖墳樹木,侵害此乃有逆,各宜謹防無憂。永禁各田薯、芋、瓜果,不敢盜劃盜摘,偷盜擔柴等者重罰重賠。禁門首洞塘壩邊不許栽種番瓜、冬瓜、豆莢、蔓瓜,并不得搭木架癉瘋鄉(xiāng)閭,并不敢拔苗、甘橘、冬春筍,各有主者日后犯作罰錢五千文正。以上立有諸條照大小事理論,小則公罰,此是各項可有見者,告知者公倘錢二百文,若有拾到者倘錢四百文,如有私放者,公罰錢八百文,此事大則呈官究治,各不慎情,各宜知悉。清咸豐三年,合鄉(xiāng)公眾等同立。
林察院戲豬皇爺
相傳在明朝末年,離莘口四十華里的葛口鄉(xiāng)有個名叫林騰膠的人。從小攻讀詩書,二十八歲考中進士,在京任右都察院。為人正直,辦事公道,深受群眾的愛戴。在當時京里有一位皇爺,可人們都叫他“豬”皇爺。其人,荒誕無恥,仗勢欺人,林騰膠對他非常不滿。有一天林騰膠外出,在路上見到“豬”皇爺,氣勢囂張,迎面走來。林騰膠見到皇爺本要行君臣禮??墒撬娀薁斪呓鼤r,便臉孔朝天,故作沒有看見似的?!柏i”皇爺看見林察院這樣的瞧他不起,氣得火冒三丈,差點炸破了肚皮。他氣沖沖地回到家里,大發(fā)雷霆。揚言道:“我非把那個家伙痛訓一番不可,總有一天要他的命,現(xiàn)在先給他一個下馬威?!?BR> 果然,翌日早晨,“豬”皇爺叫他傭人在中午辦一桌酒席,并寫一張請?zhí)?,叫林騰膠前來作客。
林騰膠接到請?zhí)?,心里知道昨日路見皇爺沒向他行君臣禮,得罪了他。其今日請酒定是報復(fù)之計。然而,林騰膠明知此行不妙,仍無所畏懼,坦然赴宴。
當林騰膠進入“豬”門時,那陰險狡詐的皇爺,假心假意地做出招待的丑態(tài)。并請當朝馬諫議大夫等人作陪。
的確這席酒倒辦得不錯,幾乎碗碗都是山珍海味。但還沒等吃完,“豬”皇爺便迫不及待地站起來,指手畫腳地面對林騰膠說:“今日咱們在一起,機會很好,我作一個對,請林察院這位才子對一對。”說著,不管三七二一便出對曰:“二共為其,其欠為欺。龍游淺水遭蝦戲,虎下平洋被犬欺。”
林騰膠忍氣吞聲地等他說完后,理直氣壯地答。對曰:“茍文為敬,敬馬為驚。為人不作虧心事,半夜敲門我不驚?!毕系目腿?,個個稱贊林察院這個對對得妙??墒菂s把“豬”皇爺氣得翻著白眼。
馬諫議大夫見情形不對,連忙對曰:“木目為相,相雨為霜。自家打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邊說邊走,溜之大吉。大家哈哈大笑。
時間不早了,客人們紛紛向“豬”皇爺?shù)乐x告別。其中有一位陪客恭恭敬敬地對“豬”皇爺說:“我酒醉,菜飽了,謝謝皇爺!今后如有再請林察院來作客時,我一定再來奉陪。因為他今天回你的對,我受益不淺,你以為然否”“豬”皇爺聽了這些話,猶如火上加油,暴跳如雷。氣得暈頭轉(zhuǎn)向,昏倒在地,呼、呼、呼地喘著氣,如同豬吼一般,所以人們稱皇爺為“豬”皇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