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實施階段造價控制及計價方法改革淺探

字號:

工程建設實施階段是建筑物實體形成和人財物消耗的主要階段。這一階段的造價控制受“死價格、活市場”的影響,定額加系數(shù)的框框仍在沿用,而有的僅參照類似工程進行決算,有的形成事實上的“子母”工程或四超工程,致使一些承建單位趁機在工程造價中鉆空子、摻水分。因此:
    要加強工程實施階段“兩關”“三環(huán)節(jié)”的造價動態(tài)控制
    工程建設實施階段工作量大,涉及面廣,影響因素多,環(huán)境復雜,施工周期長,露天作業(yè)多,材料價格和市場波動大。在這個階段,建設單位動態(tài)控制的任務是防止合同升值,以免增加支出;承建單位動態(tài)控制的任務是盡量使實際造價降低,即通過動態(tài)控制降低成本,以獲取更多的利潤。在雙方造價控制動機不同的情況下,主動控制者是建設單位。所以,建設單位必須首先把好工程招投標管理和簽訂合同這兩個“關口”。
    在招標問題上,建設單位首先要認識到,通過招標可以擺脫自身的依賴性,樹立危機感,增強競爭意識;其次應認識到,現(xiàn)行條件下施工圖預算是由標底確定的,以標底控制中標價,以中標價控制合同價,按合同價控制工程施工造價,這是行之有效的工程造價動態(tài)控制目標的預測和決策系統(tǒng);再次還應認識到,標底價是工程招標的指導價格,也是招標單位的預期價格,可以以此作為評標分析和對比投標報價的參考標準。對投標報價的競爭力和可靠性的評定,則要通過對報價內容、報價高低原因等,進行全面細致的審查分析,并結合投標施工方案、技術管理措施及投標單位的實力等進行綜合研究。這樣的評定,結論才是科學合理的。
    在招投標工作中,建設單位應全面介紹工程概況,詳細公開招標條件,增加招投標工作的透明度,把優(yōu)選施工單位的重點放在以往業(yè)績、現(xiàn)有實力、后備資源和履約能力上,真正使工程招投標達到公平競爭、擇優(yōu)錄用。相反,如果貪圖便宜,選用了人員素質低、履約沒有保證的施工單位,其結果只能是耽誤工期,影響質量,浪費投資。
    工程建設合同是用特有的形式,將建設、設計、施工、物資供應等部門連結在一起,共同圍繞工程建設總目標協(xié)同作戰(zhàn)的具約束力的契約。一經簽訂生效,合同雙方都必須嚴格履行。建設單位合同管理的任務有兩個方面:一是規(guī)范合同內容,認真簽訂合同;二是落實內部責任,準確履行合同。規(guī)范合同內容和簽訂合同,建設單位既要做好施工單位的資信審查,又要弄清自身的履約能力,在實行專業(yè)會簽的基礎上規(guī)范合同條款。同時,要考慮到在實施合同價時,可能會遇到諸如生產要素價格波動、工程變更或設計變更、承包單位索賠、貸款利率波動、政策性價格調整和風險等問題。在承包合同中,要對工程造價變動的因素進行詳盡周到的約定,并事先考慮好造價變動量,盡量減少工程與設計變更。當風險因素發(fā)生后,采取處置措施時要盡量壓縮開支,嚴格審查索賠報告單,控制索賠額度;要盡量以動態(tài)控制所產生的效益彌補政策性調價和貸款利率波動對造價控制目標造成的沖擊;要加強對造價資金支付額度總量的統(tǒng)計、分析和預測,以控制全局并及時采取糾偏措施。
    在履行合同時,建設單位應在合同簽訂生效后及時向有關專業(yè)部門進行合同交底,建立以合同管理為軸線的內部協(xié)調制約機制,要求各專業(yè)部門嚴格按合同辦事,對合同的履行實行專業(yè)聯(lián)審制度。實踐證明,管理好建設合同,能夠減少糾紛,提高履約率,使雙方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證,從而調動雙方的積極性,促進合同任務的實現(xiàn)。
    所謂在“三個環(huán)節(jié)”上控制造價,就是抓住“三算”這把控制造價的鑰匙,對工程投資活動進行全面有效的監(jiān)督。建設單位參與工程設計是管理概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概算執(zhí)行中要隨時掌握設計方案、建設條件、資金結構的變化,把概算管理由著眼于建設期的靜態(tài)管理,轉變?yōu)榉叛壅麄€經濟壽命的動態(tài)管理,以實現(xiàn)工程項目的預期投資收益率。對概算進行調整是正常的,那么,從立項開始就要建立各種臺帳,有計劃、分系統(tǒng)地積累各項經濟技術資料,經常進行分析測算,掌握概算執(zhí)行中的變化因素,使概算調整少走彎路。此外,財務部門的會計核算、計劃部門的統(tǒng)計核算、預算部門的業(yè)務核算要做到“三統(tǒng)一”,以防概算失控。施工預算是建設單位向施工單位結算工程價款的依據(jù),在預算執(zhí)行中,有關材料供應方式、現(xiàn)場簽證辦法、進度結算制度等,都要嚴格依合同規(guī)定層層把關??⒐そY算是對工程造價的最后確認,除一般情況外,建設單位要在竣工結算時,按照圖紙、規(guī)范、合同要求進行復查,并要遵循嚴密的工作程序。
    應當指出,無論是預算還是結算,對設計變更和隱蔽工程的驗收,一定要實行及時會簽制度,確保驗收簽證的準確性,堅決防止“先干后簽,干后再算,事后認可”和“無中生有,少干多算,以次充好”的現(xiàn)象發(fā)生。
    現(xiàn)行建筑安裝工程計價仍然沿用施工圖加簽證的傳統(tǒng)方法,這種計價方法的不足是計算上的繁瑣和編制周期太長。因此:
    要努力探索簡化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和方法的可能性通常,計價是在工程數(shù)量確定之后。工程單價的確定,主要以預(概)算定額單價為依據(jù),而預(概)算定額是事無巨細,無所不包的。它融人工、材料、機械臺班于一體,管得過細,統(tǒng)得過死,定額水平不但難以反映不斷發(fā)展的生產力水平,而且難以符合價值規(guī)律對商品生產和交換的客觀要求。在實際工作中,預(概)算定額名為確定建筑產品計劃價格的依據(jù),實質上由于產品價格經常處于變動狀態(tài),往往需要若干次價差、量差和質差的調整,才能作為計劃價格的計價依據(jù)。如此調來調去,從根本上失去了計劃價格應基本穩(wěn)定的特性。因此,增強經濟核算和價格管理能力,統(tǒng)一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和簡化計算方法已勢在必行。
    工程造價計算是否準確,主要取決于量和價這兩個因素,探討如何簡化和改革計價方法的突破口,也應是量和價。按照統(tǒng)籌兼顧的原則,歸納和總結工程量的計算規(guī)律,抓住線與面的計算關系,減少不必要的計算層次和多次重復計算,在簡化計算方法的基礎上,統(tǒng)一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是很有必要的。
    認為,簡化現(xiàn)行計算方法的路子,可逐步在預算定額的基礎上,編制綜合或擴大的預算定額,作為計算和確定各種價格的基礎,或者編制建筑、安裝工程單位產品價目表,直接以平方米、立方米、件、個為單位的綜合價格為計價依據(jù),以簡化確定工程單價的層次。如果按分部分項工程如基礎工程、結構工程、裝飾工程等,編制單位產品的綜合價格,費用構成要素仍然是四項費用。其中,材料費由供應單位包干平衡,人工費由施工單位生產該產品所需的綜合用工的平均工資標準確定,施工機械使用費按租賃臺班的商品單價確定,其他直接費、間接費和利稅,仍按臺班費率計算,形成某一單位產品的完全價格。那樣,工程造價的計算就簡單多了。
    事實上,不少單位已著手這方面的研究了。例如油田建設的經濟指標編制,有的單位根據(jù)行業(yè)特點編制定型設計工程。油田建設的各類井口裝置、計量站、配水間、油(水)儲罐、干線加熱爐等,每年都要建設。他們將各類油、水、氣管道安裝,高低壓用電線路的安裝,井口動力照明安裝,以及各種規(guī)格的管道固定支架、管道穿越公路,各種蹲位的廁所,各種材質的圍墻、大門等,分別編制單體指標,作部件使用。在設計某一工程項目時,只要將這些部件組合起來,根據(jù)實際情況作適當調整,工程預算基本就出來了,既方便又快捷。
    綜上所述,在現(xiàn)行體制下,加強實施階段工程造價的動態(tài)控制,提高投資效益和在簡化計算方式的基礎上,統(tǒng)一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減少重復勞動,提高工作效率,是值得探索和能夠辦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