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一般標準護理計劃(二)

字號:

二、恐懼
    相關因素:
    1 死亡的威脅,如高位頸椎損傷、復合傷、骨折有嚴重并發(fā)癥者。
    2 不理解手術程度及效果。
    3 不理解特殊檢查、治療,如高壓氧治療、牽引、石膏固定等。
    4 環(huán)境刺激,如對陌生的病室、搶救室、手術室及診室感到害怕。
    5 對疾病預后擔憂,如可能致殘。
    6 懼怕其他病友,擔心發(fā)生交叉感染,如自身是擇期手術病人,而臨床病人有嚴重感染等。
    7 同陌生人相處(如小兒看到穿白衣的醫(yī)務人員)感到害怕等。
    主要表現(xiàn):
    1 自訴有恐慌、驚懼、心神不安。
    2 有哭泣、逃避、警惕、挑釁性行為。
    3 活動能力減退,沖擊性行為和疑問增多。
    4 軀體反應可表現(xiàn)為:顫抖、肌張力增加,四肢疲乏,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短促,皮膚潮紅或蒼白,多汗,注意力分散,易激動,記憶力減退,失眠多夢,瞳孔散大。嚴重者可能出現(xiàn)暈厥、胃腸活動減退、厭食等。[醫(yī)學教育 網(wǎng) 搜集整理]
    護理目標:
    1 病人能說出恐懼的原因及自我感受。
    2 病人能運用應付恐懼的有效方法。
    3 病人恐懼有所減輕,恐懼的行為表現(xiàn)和體征減少或消失。
    護理措施:
    1 耐心聽取病人的傾訴,理解、同情病人的感受,并共同分析恐懼產(chǎn)生的原因,盡可能消除其相關因素。
    2 盡量減少、消除引起恐懼的醫(yī)源性因素:
    (1)耐心詳細地介紹特殊檢查、治療(如牽引、石膏固定)、手術等環(huán)境、程序及配合要點。
    (2)對疾病的預后多給予明確、有效和積極的信息,可讓治愈效果較滿意的病人與其交流配合治療的經(jīng)驗。
    (3)危重病人搶救時,護士以嫻熟的搶救技術和恰當?shù)男睦碇С郑ㄈ缭诖才岳〔∪说氖郑?,給病人治療信心與安全感。
    (4)同病室有危重病人搶救時,用屏風遮擋,或盡可能轉移至單間,以避免刺激。
    (5)在病室進行嚴格的消毒隔離措施和及時的衛(wèi)生常識宣教,以消除病人被交叉感染的疑慮。
    (6)向病人介紹有關的醫(yī)護人員、衛(wèi)生員及病友的情況。給小兒病人以慈愛、親切的關懷與照顧,使其消除陌生感。
    3 鼓勵家庭成員參與,共同緩解病人的恐懼心理,如適當?shù)呐惆榕c按摩,轉移注意力的交談。
    4 根據(jù)病人病情和興趣,鼓勵參加一些可增進舒適和松弛的活動,如練習深呼吸、氣功等。
    5 鼓勵病人參加文化娛樂活動,如讀書報、聽音樂、看電視及下棋等。
    6 對病人的合作與進步及時給予肯定。
    7 利用護理手段給病人身心方面良好的照顧,從而使恐懼程度減輕,安全感增加。
    重點評價:
    1 與病人恐懼相關的醫(yī)源性因素是否及時消除。
    2 病人安全感是否增加,恐懼心理是否減輕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