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一般標準護理計劃(八)

字號:

十一、皮膚受損
    相關(guān)因素:參照有皮膚受損的危險中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主要表現(xiàn):
    1 表皮受損:Ⅰ度褥瘡、擦傷、抓傷、燙傷。
    2 皮膚全層受損:Ⅱ度褥瘡、燙傷、凍傷。
    護理目標:
    1 病人破損皮膚未出現(xiàn)繼發(fā)感染。
    2 病人破損皮膚逐步愈合。
    3 病人未出現(xiàn)新的皮膚損傷。
    4 病人及家屬熟知皮膚護理要點。
    護理措施:
    1 評估病人皮損的程度(面積、深度、滲出、部位等)。
    2 向病人及家屬講解皮損處護理要點:[醫(yī)學 教育網(wǎng) 搜集整理]
    (1)保持受損局部清潔、干燥、不受壓。若為Ⅰ度褥瘡,則墊氣圈使其懸空,增加翻身的次數(shù),按摩周圍皮膚,使其盡快恢復正常。
    (2)配合醫(yī)師處理Ⅱ度或Ⅱ以上褥瘡的創(chuàng)面。
    (3)關(guān)節(jié)處皮損需嚴格限制局部活動。
    (4)解除或避免引起皮損的因素。
    3 對感染皮損,配合醫(yī)師換藥,及時留取分泌物作細菌培養(yǎng)加藥敏,加強營養(yǎng),促使創(chuàng)面愈合。
    4 預防發(fā)生新皮損,措施參照有皮膚受損的危險中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重點評價:
    1 病人皮損愈合程度。
    2 病人有無新的皮損。
    十二、有發(fā)生失血性休克的可能
    相關(guān)因素:
    1 開放性損傷。
    2 閉合性損傷。
    3 手術(shù)后切口滲血。
    主要表現(xiàn):
    1 傷口出血,局部腫脹。
    2 脈數(shù)、氣促、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四肢冰涼、末梢紫紺、躁動不安等。
    護理目標:[醫(yī)學教育 網(wǎng) 搜集 整理]
    1 有可能失血過多的病人能得到監(jiān)測。
    2 病人一旦休克能得到及時處理。
    護理措施:
    1 判斷受傷性質(zhì)、程度、部位,以估計失血量。下面是成人骨折失血量的估計:
    (1)骨盆骨折:>1000mL.
    (2)四肢動脈損傷:>1000mL.
    (3)大面積軟組織捻挫及剝脫:1000-2000mL.
    (4)股骨干骨折:800-1000mL.
    (5)小腿骨折:600mL.
    (6)前臂骨折:200-400mL.
    2 嚴密監(jiān)測上述病人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神志、尿量,并進行血色素、紅細胞及其壓積的追蹤檢測。
    3 了解手術(shù)情況,尤其是手術(shù)中失血;嚴密觀察傷口滲血量(傷口敷料滲血及引流量)。
    4 警惕休克先兆出現(xiàn)。休克先兆表現(xiàn)為:精神緊張或煩躁,面色蒼白,手足濕冷,心率加快,過度換氣,血壓正?;蛏愿?,脈壓差小,尿量正?;驕p少等。
    5 一旦出現(xiàn)休克先兆,迅速建立有效靜脈通路,遵醫(yī)囑擴容(輸血、輸液等),先輸晶體液和全血;高流量吸氧。
    6 在擴容治療同時果斷采取止血措施:
    (1)表淺傷口用砂袋或敷料壓迫止血。
    (2)四肢動脈出血:上止血帶。
    (3)活動性出血點:止血鉗鉗夾。
    (4)遵醫(yī)囑使用止血藥物:立止血、PAMBA、EACA、維生素K等。
    7 可對疑內(nèi)出血病人,在擴容、止血的同時積極完善術(shù)前準備。
    8 妥善固定骨折,減少搬動,以免加重損傷,增加出血量和疼痛,從而引起或加重休克。
    重點評價:
    1 有可能失血過多的病人是否得到了重點觀察。
    2 病人是否有休克先兆。
    3 病人一旦出現(xiàn)休克,是否得到及時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