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成功者傳授高效率復習經(jīng)驗

字號:

我畢業(yè)于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08年報考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初試成績?nèi)缦拢赫?4、英語76、數(shù)學148、專業(yè)119,總分427分。
    我復習考研的時間不算長,如果從正式靜下心來準備復習算起大概也就130天左右,后的成績應該說自己還是挺滿意的。近總有人問我學習方法之類的,如果非要總結出什么“成功秘笈”的話,我想,總綱應該只有一句:保持學習的高效率。具體說來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時間的合理分配,二是保持心態(tài)的平和。
    一、時間分配
    時間分配涉及兩個方面:
    (1)各科之間總體上的精力投入比例
    關于這個問題,我想應該是結合個人及學科的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的人在不同學科上投入相同的學習時間,其后獲得的收獲肯定是不同的,反映到分數(shù)上就會有得分高低的差別。那么,為了能順利通過考研,我們就應該在保證單科成績不低于規(guī)定限度的前提下,實現(xiàn)個人總成績的大化。就要定一個目標,然后估計相應的任務量,后確定各科學習時間的分配比例。
    就我個人能力來說,數(shù)學是我能做到透徹理解的。專業(yè)課的知識應該可以做到掌握,但有些理解得不是很透徹,不能所有知識都達到活學活用。政治中,經(jīng)濟學和哲學理論性相對較強,比較易于掌握,但靈活運用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培養(yǎng);時事是我比較關注的,問題不大;鄧論與當前國家政治經(jīng)濟形勢聯(lián)系比較緊密,其中很多內(nèi)容都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模欢?,則是以記憶性內(nèi)容為主,是我薄弱的一環(huán)。至于英語,我一直覺得這個學科短期突擊效果很不明顯,主要看平時積累,而我還算一直比較注意這個學科的學習,應付考研不成問題,在復習時不扔下即可,沒有必要投入過多的精力。
    我認為自己比較理想的分數(shù)是:數(shù)學140、專業(yè)課120、政治英語75左右。于是定下目標為:數(shù)學盡量追求滿分;專業(yè)課力求對知識點理解透徹;政治注意聯(lián)系實際,特別強調(diào)記憶;英語保持狀態(tài),正常發(fā)揮即可。
    復習中自己的學習時間如下:
    上午(7:00左右~11:20左右)復習數(shù)學
    下午(13:30左右~17:15左右)主要復習專業(yè)課
    晚上(18:30左右~22:30之前)機動時間
    其中上午的數(shù)學復習除了有十幾天外出上課,另有幾天給自己放假外,未曾變更;下午以專業(yè)課為主,有時也看看數(shù)學,偶爾太累也會在寢室昏天黑地地大睡;晚上時間比較機動,除了看政治英語外,有相當時間是在復習數(shù)學及專業(yè)課,看報紙雜志也占據(jù)了不少的時間,有時也去聽聽感興趣的講座??纪暝嚧篌w回顧了一下各科占總的復習時間的比例大至如下,數(shù)學約45%,專業(yè)課約30%,政治約20%,英語約5%.。
    (2)復習不同階段各科之間的精力投入比例
    正如前面分析的,各科之間的特點不同,那么,在不同的階段對各科投入相同的時間,復習的效果也會不同。以數(shù)學和政治為例,數(shù)學的復習思路一般是前期注重概念的理解,打好基礎,而后期則應是通過做題,總結發(fā)現(xiàn)解題方法、查找知識漏洞的階段;政治前期的復習重點應該放在對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上,而后期則應以記憶為主。個人覺得,在復習前期,數(shù)學和理論性較強、系統(tǒng)性較好的專業(yè)課應該占據(jù)較大的比例,而后期則應適當加大記憶性為主的學科復習強度。
    我各科復習的安排大體如下:
    1.數(shù)學
    前期(9月~11月)以課本及市面上流行的“復習全書”為主,雖也做題,但主要是課后題這類有助于理解單獨知識點的習題;進入12月以后,則開始以真題、模擬題這樣的套題為主,按實際的考試時間(8:30~11:30),每天一套,穿插適時的總結與復習,一直到考前40多天時間里共計做了38套完整的題。而個人感覺,這正是數(shù)學解題能力提高大的幾十天(當然是建立前幾個月充分進行知識點梳理基礎之上的)。
    2.專業(yè)課
    與數(shù)學比較相似,前期以看書理解為主,后期開始做題提高。
    3.政治
    主要分三個階段:首先是通讀《大綱解析》,做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還原本科學習時掌握的部分知識;然后參加輔導班,在班上進行已學知識的強化、補充;后結合理論與時事熱點聯(lián)系書本知識沒,進行有重點的記憶。
    4.英語
    至于英語,我本來分給她的時間也不多,前期主要強化了一下單詞,把沒有記牢的提出進行了重點記憶;中期穿插適當?shù)拈喿x訓練,主要目的也是強化單詞;后20天左右隔天下午做一套真題,“找找感覺”,也就完成了復習。
    具體反映到時間表上,后期復習時上午仍然是數(shù)學時間,只是如前所述,內(nèi)容發(fā)生了變化;下午也仍以專業(yè)課為主,后20天才隔天用一個多小時做一套英語真題(沒寫作文)。而晚自習的內(nèi)容是整個復習中變動大的:9月以看政治、記英語單詞為主,中間約3個月里經(jīng)常會進行數(shù)學、專業(yè)課的復習,政治英語在這一階段用時相對較少,而后一個月,幾乎每晚都是在記政治。
    二、心態(tài)調(diào)整
    考研,與其說是知識的與能力的選拔,倒不如說是毅力的比拼??佳械娜兆蛹捌浞ξ叮顦O其單調(diào),連我這個大學四年里有一大半課余時間是在自習室度過的患有“習慣性自習癥”的人都不免覺得厭煩。而良好的心態(tài)又恰恰是保持較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即使有再完備的復習計劃,若常常沒有心情去執(zhí)行,也是沒有用的。因此,注意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從復習開始一直堅持到后是考研成功的重要因素。
    復習過程中出現(xiàn)心情的波動是很正常的,完不成計劃、題不會做等等通常會讓人產(chǎn)生挫敗感,有些人也會因此越來越?jīng)]信心,甚至放棄考研。應對方法其實也比較簡單,只要計劃定制得比較有彈性即可,切不可把每天、每周都排得滿滿的,要流出些機動時間和休息、調(diào)整的時間;再就是復習時好不要過分關注結果,整天想著自己能得多少分、到底能不能過關之類,只要心平氣和地把每個知識點理解好、掌握好,有個好結果是自然的。
    回想我自己的復習過程,其實并沒有制定很詳盡的復習計劃,只是大體考慮了一下各段時間應當做什么,而且計劃也隨時調(diào)整,某一階段感覺有比原來計劃中更重要的事兒就放棄計劃,安心去做更重要的事,每天只是一心一意地把書看好、把題做好,很少去想考上了干什么、考不上怎么辦、能不能考上之類的問題——以后的問題留到以后去想吧。碰到不會做的題時,也并不沮喪,現(xiàn)在不會,弄懂了,考試時不就會了么?學習累了、效率不高時就不死坐在自習室,外出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校園里逛逛、寫寫字、聽聽音樂、聽聽講座、睡一覺等等,很快就會恢復效率。效率高時充分利用,效率低時積極調(diào)整,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tài),應該就是我能夠取得終勝利的關鍵把。
    作為總結,我想從自己和周圍人考研的經(jīng)歷中提煉一些要點和注意事項,作為補充和再次強調(diào),算給那些有志于戰(zhàn)勝考研的斗士們提個醒吧:
    (1)考研要有明確的目標。為什么考研,自己是否適合讀研,這些問題應在作出考研決定之前想好,切不可跟風考研。沒有明確的目標,也就失去了奮斗的動力,往往堅持不到哈歐,這樣的考研者只能做分母。
    (2)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別人的經(jīng)驗只能作為參考,不可盲目復制。安心做好自己手頭的工作,不要盲目跟風,別人(特指與自己一起赴的研友)做什么就做什么,應以我為主,做自己覺得應該做的事。
    (3)各科目、各知識點有主有次、有取有舍,注意合理分配時間,“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決”,力求邊際效益大。
    (4)有志愿考研而又覺得英語頭疼,一定要盡早準備,建議在大二大三就把單詞搞定(當然了,個別覺得英語突擊效果好的不適用條建議)。
    (5)考前要練練英語寫作,否則考試時英語時間可能不夠(我自己沒練,用一多小時寫作都覺得時間倉促)。
    (6)考研是毅力的比拼,“行百里者半九十”,堅持到后就是勝利。
    (7)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tài),保持高效率。
    (8)考前適當減輕復習強度,適當放松、休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祝所有有志于戰(zhàn)勝考研的同志們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