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職稱內(nèi)部講義連載會計實務八

字號:

(四)權益法下的會計處理
    1.股權投資差額的認定
    (1)初始投資時股權投資差額的認定 
    當初始投資成本大于在被投資方所擁有的權益量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股權投資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投資成本)
    當初始投資成本小于在被投資方所擁有的權益量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投資成本)
    貸: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股權投資差額的分攤期限
     如果有投資期限的則按投資期限來攤;否則,初始投資成本超過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之間的差額按不超過10年(含10年)的期限攤銷。
    攤銷股權投資差額的會計分錄
     攤銷股權投資差額借方差額時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股權投資差額)
    (2)追加投資時股權投資差額的認定
    ①初始投資時為股權投資借方差額時:
    A.追加投資形成的股權投資差額為借方差額時,應分別按規(guī)定的攤銷期限分攤,如果追加投資形成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較小,可并入初始投資時形成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一并在剩余期限內(nèi)攤銷。
    【例4-12】2000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方式對乙公司投資,持股比例為20%,初始投資成本為100萬元,形成借差20萬元,分攤標準為10年,2001年1月1日追加投資10%,初始投資成本為80萬元,形成借差16萬元,則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2000年初第一次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100
    貸:銀行存款              100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2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  20
    2000年末攤銷股權投資差額時:
    借:投資收益 2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2
    2001年第二次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80
    貸:銀行存款              80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16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  16
    2001年末分攤股權投資差額時:
    借:投資收益 3.6(=20÷10+16÷1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3.6
    B.追加投資形成股權投資貸方差額時,如果此貸差超過尚未攤完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時,應作如下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投資成本)(追加投資形成的股權投資貸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股權投資差額)(初始投資形成股權投資借差額尚未攤完的部分)
    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二者之差)
    【例4-13】2000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方式對乙公司投資,持股比例為20%,初始投資成本為100萬元,形成借差20萬元,分攤標準為10年,2001年1月1日追加投資10%,初始投資成本為40萬元,形成貸差21萬元,則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2000年初第一次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100
    貸:銀行存款              100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2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  20
    2000年末攤銷股權投資差額時:
    借:投資收益 2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2
    2001年第二次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40
    貸:銀行存款              40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  21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18(=20-2)
    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3
    C.追加投資形成股權投資貸方差額時,如果此貸差小于尚未攤完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時,應作如下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投資成本)(追加投資形成的股權投資貸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股權投資差額)(追加投資形成的股權投資貸差額)
    【例4-14】2000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方式對乙公司投資,持股比例為20%,初始投資成本為100萬元,形成借差20萬元,分攤標準為10年,2001年1月1日追加投資10%,初始投資成本為40萬元,形成貸差15萬元,則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2000年初第一次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100
    貸:銀行存款              100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2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  20
    2000年末攤銷股權投資差額時:
    借:投資收益 2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2
    2001年第二次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40
    貸:銀行存款              40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 15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15
    ②初始投資時為股權投資貸方差額時:
    A.追加投資形成的股權投資差額為貸方差額時,則作如下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投資成本)
    貸: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追加投資形成的貸差)
    【例4-15】2000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方式對乙公司投資,持股比例為20%,初始投資成本為100萬元,形成貸差10萬元。2001年1月1日追加投資10%,初始投資成本為40萬元,形成貸差5萬元,則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2000年初第一次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100
    貸:銀行存款              100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10
    貸: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10
    2001年第二次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40
    貸:銀行存款              40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 5
    貸: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5
    B.追加投資形成的股權投資差額為借方差額時,如果此借差大于初始投資時形成的股權投資貸差,則作如下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股權投資差額)(二者之差)
    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初始投資形成的貸差)
    貸: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投資成本)(追加投資形成的借差)
    【例4-16】2000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方式對乙公司投資,持股比例為20%,初始投資成本為100萬元,形成貸差10萬元。2001年1月1日追加投資10%,初始投資成本為40萬元,形成借差11萬元,則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2000年初第一次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100
    貸:銀行存款              100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10
    貸: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10
    2001年第二次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40
    貸:銀行存款              40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1
    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1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11
    C.追加投資形成股權投資借方差額時,如果此借差小于初始投資時形成的股權投資貸差,則作如下處理:
    借: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追加投資形成的借差)
    貸: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投資成本)(追加投資形成的借差)
    【例4-17】2000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方式對乙公司投資,持股比例為20%,初始投資成本為100萬元,形成貸差10萬元。2001年1月1日追加投資10%,初始投資成本為40萬元,形成借差8萬元,則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2000年初第一次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100
    貸:銀行存款              100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10
    貸: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10
    2001年第二次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40
    貸:銀行存款              40
    借: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8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8
    2.被投資方實現(xiàn)盈余時的會計處理
    (1)一般會計處理
    直接根據(jù)被投資方當年盈余乘以投資方的持股比例認定為企業(yè)的投資收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損益調(diào)整)
    貸:投資收益
    (2)特殊會計處理
    ①當投資方不是在年初投資時
    投資當年的收益認定=被投資方當年的盈余額×當年投資期限占整個年度的比重×投資方的持股比例
    ②如果投資期限內(nèi)發(fā)生了持股比例的變化
    A.如果能夠分清股份比例變動前后的盈余歸屬,則分別匹配股份比例即可。
    B.如果無法分清股份比例變動前后的盈余歸屬,則需計算加權持股比例,再乘以當年盈余來認定。
    a. 計算一個加權持股比例加權持股比例= [(年初的持股比例×12+新增股份比例×所占的月份數(shù) )÷12]×100%
    b. 當年的收益額=被投資方當年盈余×加權持股比例
    c. 需特別注意的是,該處理方法必須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在股份變動前后,該投資應始終用權益法來核算;二是無法分清股份比例變動前后的盈余歸屬。
    ③投資方無資格認定的被投資方盈余歸屬:
    A.外商投資企業(yè)根據(jù)其凈利潤提取的職工福利獎勵基金;(參見教材85頁例16)
    B.上交的承包利潤
    3.被投資方分派現(xiàn)金股利時
    (1)直接根據(jù)總的分紅額乘以持股比例認定投資方享有的現(xiàn)金股利額作如下會計處理:
    ①宣告時: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投資成本)或(損益調(diào)整)
    注:當股利不是來自于投資方在投資期限內(nèi)應得的收益時,應沖減“投資成本”,只有來自于投資方賺取的利潤的分紅方可沖減“損益調(diào)整”
    ②分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4.被投資方分派股票股利時
    由于股票股利僅是將被投資方的未分配利潤轉(zhuǎn)化為股本和資本公積,其本質(zhì)是對現(xiàn)有所有者權益結構進行再調(diào)整,該業(yè)務既不會增加企業(yè)的資產(chǎn),也不會增加企業(yè)的負債,更不會增加業(yè)主權益。因此,作為投資方,無論成本法還是權益法,均不能將其認定為投資收益,只需在備查簿中登記由此而增加的股份額即可。
    5.被投資方發(fā)生虧損時
    一般會計處理
     當被投資方的虧損使得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零
    如果被投資繼續(xù)虧損
     股權投資差額的處理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
    (損益調(diào)整)
     首先在備查簿中登記不入賬的虧損負擔額,待到將來被投資方實現(xiàn)盈余時,應首先反沖備查簿中的虧損額,而后再按正常的收益認定。
     應停止分攤,直到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恢復至投資成本時,再行分攤。如果股權投資差額是按投資期限來分攤的,則在剩余期限內(nèi)將其攤完即可,如果不是,則停攤的這段期間不列入整個攤銷期限。(見圖解)
    【例4-18】A公司持有B公司50%的股份,股權投資差額每年分攤標準為10萬元。有關投資資料如下:(單位:萬元)
     2000年初
     2000年B公司虧損400萬元
     2001年B公司盈余100萬元
     2002年B公司實盈余500萬元
    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
     (投資成本)
     100
     100
     100
     100
     (損益調(diào)整)
     50(借)
     140(貸)①
     100(貸)③
     150(借)⑤
     (股權投資差額)
     30
     30②
     30④
     20⑥
     (股權投資準備)
     20
     20
     20
     20
    減: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10
     10
     10
     10
    長期投資賬面價值
     190
     0
     40
     280
    備注:
    ①借:投資收益190
    貸: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損益調(diào)整)190
    同時在備查簿中登記未入賬虧損10萬元。
    ②應先認定虧損承擔再確認是否分攤股權投資差額,就本題而言,當年就不能分攤股權投資差額。
    ③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損益調(diào)整)40(應沖抵未入賬虧損再按收益入賬)
    貸:投資收益             40
    ④由于此時的賬面價值僅為40萬元,尚未恢復至“投資成本”100萬元,所以當年仍不能分攤股差。
    ⑤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損益調(diào)整)250
    貸:投資收益             250
    ⑥由于此時的賬面價值已經(jīng)超過投資成本100萬元,所以當年可以分攤股權投資差額:
    借:投資收益10
    貸: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股權投資差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