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概況 來源:www.examda.com
黃江朝代酒店附館工程為酒店專用服務設施,總建筑面積14000m2,長向軸間長8.4m,短向軸間長7.2m,南北向總長51.0m,東西向總長36.6m。自三層開始內部中空形成大型中庭花園,內設4#橢圓弧式樓梯通至五層樓板面上,四~五層中空橢圓長軸為29.8m,短軸為18.3m,六層(管道層)以上中部為逐漸向內收縮的橢圓錐臺式混凝土桶體結構,豎向總高度為7.8m,下口長軸長29.0m,短軸長17.5m,上口長軸長26.4m,短軸長14.9m,在上口以下1.0m位置為1m深的斜環(huán)梁,其上設有16個牛腿,用于安裝網(wǎng)架。
2、 施工順序
施工三層梁板→斜挑架施工四層(預埋樓梯筋)→內庭架施工五層→施工六層梁板→施工六層間橢圓式斜墻及屋面梁板→內外架體施工屋面以上橢園式斜墻體及斜環(huán)梁、擋水梁等→施工4#橢圓弧式樓梯。
3、 測量放線
3.1 橢圓邊梁放線
由于中部是空的,雖搭設有架體,但無法在其軸線交點及軸心點上架設測量儀器,無法用極坐標法測定點位。待架體基本就位、底模初步鋪裝后,用測距儀按Auto CAD技術提供的坐標事先確定長、短軸線端點、交點及軸心點,并分別均勻確定橢圓周邊16個點,然后選用優(yōu)質麻線現(xiàn)場牽在長短軸線上,固定軸心點位,用麻線按在圖紙上人工手繪橢圓的辦法在預鋪底模上繪出邊線,利用事先確定的16個及軸線端點來復合、調整所放邊線。
每次施放邊線時均放出四條同軸橢圓線,即:結構橢圓梁內、外邊線、內外梁模邊線。其關系為:內側模線為梁結構內邊線向內退一層板厚度(18mm);外側模板邊線為梁結構外側邊向外延伸一層板厚度(18mm)。
3.2 屋面橢圓錐式混凝土墻
以環(huán)形梁為界,下段從屋面板頂開始每一七層板寬度915mm左右為放線定位控制高度線,即每900mm左右高按上節(jié)橢圓放線的方法進行放線定位,每次模板安裝時均從下向上以此為上下口定位;環(huán)形梁下口、上口、上部墻體均應測設定位控制線(每處定位控制線均為四條邊線);網(wǎng)架牛腿支點用測距儀進行坐標準確定位,并用相互間距離法進行復核調整。
3.3 橢圓弧式4#樓梯 來源:www.examda.com
樓梯踏步設置方法如圖2所示。先用極坐標法測出每一踏步小段一端控制踏步起止線。在放線時先在上下樓層對應橢圓邊線上按此進行平面位置平分,并上下對應掛線,高度上按所掛線進行平分,其交點為每一踏步外邊緣點,內邊緣點的確定按每段踏步數(shù)平分的每一踏步寬,以每段踏步端線為起止點進行分配確定。
4、 模板工程
4.1 模板弧度控制
由于整個邊線均為橢圓形,且每段均不同曲率,若直接采用普通18mm厚七層板很難保證尺寸的準確性;若用小塊拼裝,接縫處理較為困難,拼裝也較為緩慢;若用薄板,能彎曲,但支撐強度不夠。因此采用了普通整塊模板上下交叉鋸縫的方法來調整模板的彎曲度,以適應安裝的需要,同時也較好地保證了模板的剛度、收分均勻及其傾角。對不同曲率的模板,其鋸縫間距、縫長度、縫寬度等均不同??p間距一般為100~400mm,中部略寬,端部略窄;縫寬為2~8mm,中部略大,端部略小,縫長度為模板寬度的1/2左右。由于所有模板拆除后損耗較大,基本按一次攤銷考慮。
4.2 架體
為滿足屋面以上斜墻體支撐需要,從三層中空板面搭設滿堂式腳手架兼作上部模板支撐。
4.3 安裝
采用內外雙排腳手架、模板內頂外捆的方法進行。沿事先測放好的模板邊線上每隔200mm左右釘鋪50×50mm小木塊,緊靠小木塊內側安裝鋸縫模板。側面板以一整體七層板寬度為基數(shù)進行拼裝,內側背肋全部采用經彎曲的Ф25鋼筋與模板進行較好緊貼加固以加強弧度控制,外側背肋采用彎曲的Ф48鋼管,對于長軸兩端曲率較小的,可采用經適當彎曲后的Ф25鋼筋代替。墻體厚度用事先預制好等長的混凝土條進行控制。
由于整體向內傾斜,內腳手架顯得猶為重要。模板的支撐應盡量以長軸為對稱軸進行對稱支設,以保證內腳手架的整體性,以減少對中部架體的水平推力。
黃江朝代酒店附館工程為酒店專用服務設施,總建筑面積14000m2,長向軸間長8.4m,短向軸間長7.2m,南北向總長51.0m,東西向總長36.6m。自三層開始內部中空形成大型中庭花園,內設4#橢圓弧式樓梯通至五層樓板面上,四~五層中空橢圓長軸為29.8m,短軸為18.3m,六層(管道層)以上中部為逐漸向內收縮的橢圓錐臺式混凝土桶體結構,豎向總高度為7.8m,下口長軸長29.0m,短軸長17.5m,上口長軸長26.4m,短軸長14.9m,在上口以下1.0m位置為1m深的斜環(huán)梁,其上設有16個牛腿,用于安裝網(wǎng)架。
2、 施工順序
施工三層梁板→斜挑架施工四層(預埋樓梯筋)→內庭架施工五層→施工六層梁板→施工六層間橢圓式斜墻及屋面梁板→內外架體施工屋面以上橢園式斜墻體及斜環(huán)梁、擋水梁等→施工4#橢圓弧式樓梯。
3、 測量放線
3.1 橢圓邊梁放線
由于中部是空的,雖搭設有架體,但無法在其軸線交點及軸心點上架設測量儀器,無法用極坐標法測定點位。待架體基本就位、底模初步鋪裝后,用測距儀按Auto CAD技術提供的坐標事先確定長、短軸線端點、交點及軸心點,并分別均勻確定橢圓周邊16個點,然后選用優(yōu)質麻線現(xiàn)場牽在長短軸線上,固定軸心點位,用麻線按在圖紙上人工手繪橢圓的辦法在預鋪底模上繪出邊線,利用事先確定的16個及軸線端點來復合、調整所放邊線。
每次施放邊線時均放出四條同軸橢圓線,即:結構橢圓梁內、外邊線、內外梁模邊線。其關系為:內側模線為梁結構內邊線向內退一層板厚度(18mm);外側模板邊線為梁結構外側邊向外延伸一層板厚度(18mm)。
3.2 屋面橢圓錐式混凝土墻
以環(huán)形梁為界,下段從屋面板頂開始每一七層板寬度915mm左右為放線定位控制高度線,即每900mm左右高按上節(jié)橢圓放線的方法進行放線定位,每次模板安裝時均從下向上以此為上下口定位;環(huán)形梁下口、上口、上部墻體均應測設定位控制線(每處定位控制線均為四條邊線);網(wǎng)架牛腿支點用測距儀進行坐標準確定位,并用相互間距離法進行復核調整。
3.3 橢圓弧式4#樓梯 來源:www.examda.com
樓梯踏步設置方法如圖2所示。先用極坐標法測出每一踏步小段一端控制踏步起止線。在放線時先在上下樓層對應橢圓邊線上按此進行平面位置平分,并上下對應掛線,高度上按所掛線進行平分,其交點為每一踏步外邊緣點,內邊緣點的確定按每段踏步數(shù)平分的每一踏步寬,以每段踏步端線為起止點進行分配確定。
4、 模板工程
4.1 模板弧度控制
由于整個邊線均為橢圓形,且每段均不同曲率,若直接采用普通18mm厚七層板很難保證尺寸的準確性;若用小塊拼裝,接縫處理較為困難,拼裝也較為緩慢;若用薄板,能彎曲,但支撐強度不夠。因此采用了普通整塊模板上下交叉鋸縫的方法來調整模板的彎曲度,以適應安裝的需要,同時也較好地保證了模板的剛度、收分均勻及其傾角。對不同曲率的模板,其鋸縫間距、縫長度、縫寬度等均不同??p間距一般為100~400mm,中部略寬,端部略窄;縫寬為2~8mm,中部略大,端部略小,縫長度為模板寬度的1/2左右。由于所有模板拆除后損耗較大,基本按一次攤銷考慮。
4.2 架體
為滿足屋面以上斜墻體支撐需要,從三層中空板面搭設滿堂式腳手架兼作上部模板支撐。
4.3 安裝
采用內外雙排腳手架、模板內頂外捆的方法進行。沿事先測放好的模板邊線上每隔200mm左右釘鋪50×50mm小木塊,緊靠小木塊內側安裝鋸縫模板。側面板以一整體七層板寬度為基數(shù)進行拼裝,內側背肋全部采用經彎曲的Ф25鋼筋與模板進行較好緊貼加固以加強弧度控制,外側背肋采用彎曲的Ф48鋼管,對于長軸兩端曲率較小的,可采用經適當彎曲后的Ф25鋼筋代替。墻體厚度用事先預制好等長的混凝土條進行控制。
由于整體向內傾斜,內腳手架顯得猶為重要。模板的支撐應盡量以長軸為對稱軸進行對稱支設,以保證內腳手架的整體性,以減少對中部架體的水平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