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注冊會計師《會計》串講班講義[6]

字號:

2、理論與實務對應關系的判定
     常見案例包括:
     (1) 一般會計處理原則與實務的對應關系認定。通常涉及至的原則有:謹慎性原則、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一貫性原則、歷史成本原則及重要性原則等。
     典型案例如下:
     ①根據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劃分原則辨析某實務支出的性質 
     【例解】下列各項中,屬于資本性支出的是( )?!?BR>     A.聘請中介機構費 B.業(yè)務招待費 C.礦產資源補償費
     D.固定資產大修支出 E.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F.無形資產的后續(xù)支出
     答案:E
     解析: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也屬于資本性支出。
     ②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實務應用
     【例解】企業(yè)將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視同自有固定資產核算,所體現的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是 ( )。
     A. 客觀性原則 B. 一貫性原則 C. 可比性原則 D. 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答案:D (北京安通學校提供)
     解析:遵循的是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2)具體準則在實務中的應用
     主要涉及到收入的范圍界定、營業(yè)利潤的界定、預計負債與或有負債的區(qū)分、非貨幣性交易的界定、債務重組日的界定、會計政策變更與會計估計變更的界定、追溯調整法與未來適用法的選用、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與非調整的區(qū)分、關聯方關系的界定、合并范圍的界定等。
     典型案例如下:
     ①會計政策變更與會計估計變更的界定
     【例解】下列各項目中,不屬于會計政策變更的有(  )?!?BR>     A.壞賬損失的核算由直接轉銷法改為備抵法
     B.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由成本法改為權益法
     C.所得稅的核算由應付稅款法改為納稅影響會計法
     D.期末短期投資由成本計價改為按成本與市價孰低計價
     E.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由直線法改為年數總合法 
     【答案】E(北京安通學校提供)
     【解析】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修改屬于會計估計變更。
     ②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與非調整的區(qū)分
     【例解】根據現行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企業(yè)在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會計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fā)生的下列事項中,屬于調整事項的是( )。
     A.發(fā)生重大企業(yè)合并 B.對外提供重大擔保
     C.上年度銷售商品發(fā)生退貨 D.自然災害導致資產發(fā)生重大損失
     【答案】C
     【解析】上年度銷售商品發(fā)生退貨屬于調整事項;其余屬于非調整事項。
     ③營業(yè)利潤的界定
     【例解】甲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度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發(fā)生的下列事項中,不影響其2002年度利潤表中營業(yè)利潤的是( )。
     A.無法查明原因的現金短缺 B.二期末計提帶息應收票據利息
     C.外幣應收賬款發(fā)生匯兌損失 D.有確鑿證據表明存在某金融機構的款項無法收回
     【答案】D  
     【解析】考核資產損失的賬務處理和營業(yè)利潤的概念,問哪一個項目不影響利潤表中的營業(yè)利潤。對于貨幣資金損失,現金短缺計入管理費用,銀行存款損失計入營業(yè)外支出。營業(yè)外支出不屬于企業(yè)營業(yè)利潤的概念范疇。所以,正確答案應為“D、有確鑿證據表明存在某金融機構的款項無法收回”。
     3、基礎知識點的正誤判定
     主要涉及應收債權出售和融資的處理原則、存貨入賬成本的構成內容、長期股權投資在權益法下投資價值波動的影響因素(尤其集中于被投資方發(fā)生其他所有者權益波動時投資方的價值調整)、股權分置的會計處理、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的處理原則、增值稅及消費稅對資產成本的影響、收入確認時間的界定、期間費用的歸屬、營業(yè)外收入及營業(yè)外支出的界定、資本公積的界定、遞延稅款的金額及方向界定、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認定、外幣報表折算的匯率選擇、或有負債及或有資產的披露、經營租賃與融資租賃的區(qū)分、售后回租中遞延收益的分攤方法、會計政策變更與會計估計變更的報表披露、會計差錯更正的披露。(北京安 通學校提供)
     典型案例如下:
     ①收入確認時間的界定
     【例解】下列有關收入確認的表述中,不符合現行會計制度規(guī)定的是( )?!?BR>     A.受托代銷商品收取的手續(xù)費,在收到委托方交付的商品時確認為收入
     B.商品售價中包含的可區(qū)分售后服務費,在提供服務的期間內確認為收入
     C.特許權費中包含的提供初始及后續(xù)服務費,在提供的期間內確認為收入
     D.為特定客戶開發(fā)軟件收取的價款,在資產負債表日按開發(fā)的完成程度確認為收入
     【答案】A 
     【解析】本題的考核點是收入的確認。在代銷商品中,受托方收取的手續(xù)費,應在受托方銷售商品后,按照應收取的手續(xù)費確認為收入。
     ②營業(yè)外收入及營業(yè)外支出的界定
     【例解】根據現行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下列各項中,不通過營業(yè)外收支核算的是( )。
     A.在建工程計提的減值準備 B.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發(fā)生的損失
     C.非貨幣性交易收到補價確認的損益 D.結轉當期已售商品計提的跌價準備
     【答案】D (北京安 通學校提供)
     【解析】結轉當期已售商品計提的跌價準備應沖減管理費用;其余項目應入營業(yè)外收支。
     ③資本公積的界定
     【例解】下列各項中,不計人資本公積的是( )。
     A.采用修改其他債務條件進行債務重組時,債務人應付債務賬面價值大干將來應付金額的部分
     B.采用債務轉資本進行債務重組時,債務人應付債務賬面價值大于債權人應享有股權份額的部分
     C.以非現金資產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時,投資方投出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大于其賬面價值的部分
     D.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投資方按持股比例計算的應享有被投資企業(yè)股本溢價的部分
     【答案】C
     【解析】以非現金資產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時,投資方投出的非現金資產的賬面價值加支付的上相關稅費作為股權的入賬價值,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大于其賬面價值的部分,不作賬務處理。所以,正確答案應為“C、以非現金資產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時,投資方投出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大于其賬面價值的部分”。  
     ④股權分置的會計處理
     【例解】認購權證存續(xù)期滿,“應付權證”科目的余額應首先沖減“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差額部分記入(  )科目。
     A.“資本公積” B.“投資收益” C.“營業(yè)外收入”
     D.“管理費用” E.“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答案】A
     【解析】略(北京安 通學校提供)
     ⑤增值稅及消費稅對資產成本的影響
     【例解】下列有關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的會計論斷中,正確的是( ?。?。
     A.如果委托方收回加工物資用于連續(xù)加工應稅消費品的,則由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應計入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
     B.如果委托方收回的加工物資用于直接出售,則由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應列入加工物資的成本;
     C.作為一般納稅人,委托方應將受托方針對加工費收取的增值稅列入加工物資的成本;
     D.委托方向受托方發(fā)出加工用的原材料應視同銷售計列增值稅和消費稅。
     E.如果加工后的物資無市價可供參考,應組成計稅價來計算應交消費稅,即應稅消費品的計稅價=(加工用原材料的成本+加工費+往返運費)÷(1-消費稅率)。
     答案:B
     解析:
     ①如果委托方收回加工物資用于連續(xù)加工應稅消費品的,則由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應計入“應交稅金――應交消費稅”的借方;
     ②作為一般納稅人,委托方應將受托方針對加工費收取的增值稅列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③委托方向受托方發(fā)出加工用的原材料不應視同銷售;
     ④應稅消費品的計稅價=(加工用原材料的成本+加工費)÷(1-消費稅率)。
     ⑥售后回租中遞延收益的分攤方法
     【例解】下列有關售后回租的論述中,錯誤的是(  ?。?。
     A.當售后回租形成融資租賃時,售后回租的收益應在折舊期內平均分攤,以調整各期的折舊費用;
     B.當售后回租形成經營租賃時,售后回租的損失應在租期內按租金支付的比例來分攤;
     C.由于所售商品的主要控制權并未轉移,因此,售后回租不能作收入確認;
     D.售后回租本質上是一種融資手段
     答案:A
     解析:當售后回租形成融資租賃時,其售后回租的收益應在折舊期內按折舊進度調減各期折舊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