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寫作概說(五)反復推敲,仔細修改和完善作文的草稿
初稿寫成之后,一般的學生都認為大功告成,所以等著交卷。其實這是個非常錯誤的觀點,因為正常的寫作過程還應當有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修改初稿。
修改初稿的過程之所以經(jīng)常被忽略,筆者分析有如下原因:其一,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經(jīng)常被忽略,至少沒有像閱讀和聽力那樣受到重視。一些院校的寫作課程長期以來得不到落實,一些寫作課老師對自己所教授的課程缺乏系統(tǒng)設計,許多學生對寫作課程缺乏興趣,還有些培訓機構更是為了迎合學生的喜好,把寫作過程簡化到一些萬能模版,高分句型之類的公式化教學。其二,許多學生平時對寫作采取回避態(tài)度,考前才想著去突擊訓練,所以沒有養(yǎng)成好的寫作習慣,不僅寫作頭疼,而且對自己寫出來的東西也懶得去讀第二遍。筆者的教學實踐和輔導經(jīng)歷告訴大家,一篇好的作文是寫出來的,但更重要的是改出來的,在某種程度上看,學會修改自己的作文也是寫作能力,尤其是外語寫作能力進步的重要表現(xiàn)。
初稿修改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來完成,可以是作者本人修改,可以是同學之間相互修改,也可以是寫作老師或是輔導老師來修改。很多學生,甚至包括很多輔導老師也認為考試時間短暫(新的四、六級考試寫作部分給時30分鐘),初稿修改沒有時間,盡管大家都承認初稿修改非常重要。事實是考生經(jīng)過備考階段的訓練,速度能夠完成寫作任務。絕大多數(shù)同學能夠提前5--7分鐘的時間完成初稿寫作,但關鍵是很少有人愿意把這點時間用在修改作文上。
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從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有重要意義,但是學生自己修改必須耐著性子,好是寫完初稿之后能夠擱置兩三天,然后再去仔細閱讀,反復推敲,把真正的語病和邏輯錯誤減少到低限度。學生之間相互修改作文是外語寫作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貫徹“在用中學”這個教學原則的重要途徑。學生相互修改可以由老師指定結對,也可以由學生自愿結對,但是修改的任務和目標必須明確。老師(或是輔導老師)修改學生作文傳統(tǒng)上來講是分內(nèi)的事情,但是外語老師一般都不太喜歡修改學生的作文,這就要求老師能夠在完成工作量的前提下,把批改學生的作文看成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必由之路,不僅要定期批改,好能夠有計劃地安排學生作文 “面批”—在學生當面批改學生的作文,盡量給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出改進和提高的個性化建議。老師修改一般應當有明確標示,有書面評語,還要有改進措施和建議,原則是用詞溫和,在肯定優(yōu)點的前提下指出缺點,在指出缺點的同時,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
初稿修改的方式可以不同,初稿修改的任務也往往因人而異,但是筆者結合中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學生運用外語的普遍水平,對初稿修改的原則大致歸納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共性特點:
首先是通讀全文,確定行文過程中的觀點一致。外語寫作過程和母語寫作過程不同,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語言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觀點的一致。比如作者在四級閱卷的時候就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考生立論的觀點是做人要誠實,誠實會得到回報,但是寫到收尾的時候,卻說了一句:“whether to be honest is good or bad depends on individuals for everybody has different opinions”。這顯然違背了觀點一致的原則,至于學生是因為語言水平問題還是情急之下湊字數(shù),這樣的錯誤是寫作過程中的大忌諱,一定要在修改的時候給這個毛病揪出來。 另外就是文章中的任何細節(jié)都必須為證明中心觀點服務,如果任何一個細節(jié)與中心論點或者三個支撐觀點的關系不夠明確,就應該重寫或者改寫。
其次是文章中心論點是否得到充分發(fā)展和有效論證。外語寫作過程中,中國學生經(jīng)常會因為心理局限、文化局限、語言局限、思維局限和生活閱歷局限等因素的制約,文章有時會出現(xiàn)觀點如同喊口號、證明材料又空洞、即使有些例證,卻也未必具體。所以修改初稿的同樣應當檢查文章的支持觀點是否能夠有效證明中心論點,文章的支持細節(jié)是否能夠貼切地證明文章的分支觀點。筆者在閱卷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學生在描述一個現(xiàn)象如何普及的時候,突然筆鋒一轉(zhuǎn),分析造成的原因,因此就使得描述的段落非常單薄。
第三就是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重點檢查段落以及句子之間的銜接是否連貫。一篇好的作文,不僅要觀點一致,論證充分,更要語句通順,邏輯連貫。從語篇上看,文章的所有分支觀點在內(nèi)容上能夠支持中心論點,而且在形式上也要能夠前后貫通;從段落內(nèi)部分析,所有的支持細節(jié)不僅要和分支觀點切題,而且也要在形式上也要語句順暢??墒沁@個環(huán)節(jié)怎么檢查呢?通俗地說就是檢查句子之間的組織是否嚴密,所用的過渡詞是否準確反映了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
現(xiàn)在的教學和輔導圈里,甚至閱卷的老師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對于學生作文里模仿使用的過渡詞和其它常見的銜接手段報有偏見,不少人甚至采取懲罰性措施,給學生非常低的分數(shù)。其實這樣做不僅與評分標準違背,而且也是對學生學習和進步的不負責任。筆者認為,銜接手段和過渡詞匯是英語寫作的重要特色,也體現(xiàn)了英語“形合”而漢語“意合”這個特征。
后就是反復推敲,修改句子內(nèi)部的語病。四級寫作的大困惑是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就指定的話題進行論述,所以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容易出現(xiàn)句法和用詞上的不當。這個環(huán)節(jié)的修改應當通讀全文,重點關注下面的句法毛?。菏紫仁窍煌暾木渥樱浯问切薷恼尺B句,第三是修改動詞錯誤,包括時態(tài)、語態(tài)、搭配等,第四修改一致關系存在的問題,第五修改代詞指代模糊,第六修改是修改修飾語的累贅和誤用,第七修改拼寫錯誤,第八修改標點符號的不正確使用。
下面以1999年6月份的四級作文題目為例,我們一起體驗英語命題作文修正和改進的功能和用途:
Part V. Writing(30 minutes)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thirty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Reading Selectively or Extensively.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in Chinese:
1.有人認為讀書應該選擇。
2.有人認為應當博覽群書。
3.你的看法。
首先從題目要求來看,這是一個典型的議論文。從給定的提綱上看要求學生能夠站在不同立場論述讀書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第一段的寫作要求比較程式化,學生在背誦套語的基礎上可以反復訓練,以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本段在修改環(huán)節(jié)里應當關注不同觀點的導入、彼此之間的邏輯關系、語言表書方面的層次感等問題。詞匯層面的修改應當重點關注表示“認為”這個概念的動詞搭配及其無意義的重復。
第二段的主題句要求學生站在與第一段對立的立場上闡述看法,檢查時務必要杜絕態(tài)度搖擺、觀點混淆、表達失誤等常見問題。詞匯方面應當避免重復首段的動詞,同時注意段落之間的觀點呼應和長短映襯。
接下來,第三段的主題句要求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段觀點可以自由發(fā)揮,修改時應當注意觀點導入,主題發(fā)展、支撐材料等,同時應當注意本段不能太短。
初稿寫成之后,一般的學生都認為大功告成,所以等著交卷。其實這是個非常錯誤的觀點,因為正常的寫作過程還應當有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修改初稿。
修改初稿的過程之所以經(jīng)常被忽略,筆者分析有如下原因:其一,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經(jīng)常被忽略,至少沒有像閱讀和聽力那樣受到重視。一些院校的寫作課程長期以來得不到落實,一些寫作課老師對自己所教授的課程缺乏系統(tǒng)設計,許多學生對寫作課程缺乏興趣,還有些培訓機構更是為了迎合學生的喜好,把寫作過程簡化到一些萬能模版,高分句型之類的公式化教學。其二,許多學生平時對寫作采取回避態(tài)度,考前才想著去突擊訓練,所以沒有養(yǎng)成好的寫作習慣,不僅寫作頭疼,而且對自己寫出來的東西也懶得去讀第二遍。筆者的教學實踐和輔導經(jīng)歷告訴大家,一篇好的作文是寫出來的,但更重要的是改出來的,在某種程度上看,學會修改自己的作文也是寫作能力,尤其是外語寫作能力進步的重要表現(xiàn)。
初稿修改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來完成,可以是作者本人修改,可以是同學之間相互修改,也可以是寫作老師或是輔導老師來修改。很多學生,甚至包括很多輔導老師也認為考試時間短暫(新的四、六級考試寫作部分給時30分鐘),初稿修改沒有時間,盡管大家都承認初稿修改非常重要。事實是考生經(jīng)過備考階段的訓練,速度能夠完成寫作任務。絕大多數(shù)同學能夠提前5--7分鐘的時間完成初稿寫作,但關鍵是很少有人愿意把這點時間用在修改作文上。
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從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有重要意義,但是學生自己修改必須耐著性子,好是寫完初稿之后能夠擱置兩三天,然后再去仔細閱讀,反復推敲,把真正的語病和邏輯錯誤減少到低限度。學生之間相互修改作文是外語寫作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貫徹“在用中學”這個教學原則的重要途徑。學生相互修改可以由老師指定結對,也可以由學生自愿結對,但是修改的任務和目標必須明確。老師(或是輔導老師)修改學生作文傳統(tǒng)上來講是分內(nèi)的事情,但是外語老師一般都不太喜歡修改學生的作文,這就要求老師能夠在完成工作量的前提下,把批改學生的作文看成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必由之路,不僅要定期批改,好能夠有計劃地安排學生作文 “面批”—在學生當面批改學生的作文,盡量給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出改進和提高的個性化建議。老師修改一般應當有明確標示,有書面評語,還要有改進措施和建議,原則是用詞溫和,在肯定優(yōu)點的前提下指出缺點,在指出缺點的同時,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
初稿修改的方式可以不同,初稿修改的任務也往往因人而異,但是筆者結合中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學生運用外語的普遍水平,對初稿修改的原則大致歸納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共性特點:
首先是通讀全文,確定行文過程中的觀點一致。外語寫作過程和母語寫作過程不同,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語言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觀點的一致。比如作者在四級閱卷的時候就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考生立論的觀點是做人要誠實,誠實會得到回報,但是寫到收尾的時候,卻說了一句:“whether to be honest is good or bad depends on individuals for everybody has different opinions”。這顯然違背了觀點一致的原則,至于學生是因為語言水平問題還是情急之下湊字數(shù),這樣的錯誤是寫作過程中的大忌諱,一定要在修改的時候給這個毛病揪出來。 另外就是文章中的任何細節(jié)都必須為證明中心觀點服務,如果任何一個細節(jié)與中心論點或者三個支撐觀點的關系不夠明確,就應該重寫或者改寫。
其次是文章中心論點是否得到充分發(fā)展和有效論證。外語寫作過程中,中國學生經(jīng)常會因為心理局限、文化局限、語言局限、思維局限和生活閱歷局限等因素的制約,文章有時會出現(xiàn)觀點如同喊口號、證明材料又空洞、即使有些例證,卻也未必具體。所以修改初稿的同樣應當檢查文章的支持觀點是否能夠有效證明中心論點,文章的支持細節(jié)是否能夠貼切地證明文章的分支觀點。筆者在閱卷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學生在描述一個現(xiàn)象如何普及的時候,突然筆鋒一轉(zhuǎn),分析造成的原因,因此就使得描述的段落非常單薄。
第三就是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重點檢查段落以及句子之間的銜接是否連貫。一篇好的作文,不僅要觀點一致,論證充分,更要語句通順,邏輯連貫。從語篇上看,文章的所有分支觀點在內(nèi)容上能夠支持中心論點,而且在形式上也要能夠前后貫通;從段落內(nèi)部分析,所有的支持細節(jié)不僅要和分支觀點切題,而且也要在形式上也要語句順暢??墒沁@個環(huán)節(jié)怎么檢查呢?通俗地說就是檢查句子之間的組織是否嚴密,所用的過渡詞是否準確反映了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
現(xiàn)在的教學和輔導圈里,甚至閱卷的老師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對于學生作文里模仿使用的過渡詞和其它常見的銜接手段報有偏見,不少人甚至采取懲罰性措施,給學生非常低的分數(shù)。其實這樣做不僅與評分標準違背,而且也是對學生學習和進步的不負責任。筆者認為,銜接手段和過渡詞匯是英語寫作的重要特色,也體現(xiàn)了英語“形合”而漢語“意合”這個特征。
后就是反復推敲,修改句子內(nèi)部的語病。四級寫作的大困惑是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就指定的話題進行論述,所以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容易出現(xiàn)句法和用詞上的不當。這個環(huán)節(jié)的修改應當通讀全文,重點關注下面的句法毛?。菏紫仁窍煌暾木渥樱浯问切薷恼尺B句,第三是修改動詞錯誤,包括時態(tài)、語態(tài)、搭配等,第四修改一致關系存在的問題,第五修改代詞指代模糊,第六修改是修改修飾語的累贅和誤用,第七修改拼寫錯誤,第八修改標點符號的不正確使用。
下面以1999年6月份的四級作文題目為例,我們一起體驗英語命題作文修正和改進的功能和用途:
Part V. Writing(30 minutes)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thirty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Reading Selectively or Extensively.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in Chinese:
1.有人認為讀書應該選擇。
2.有人認為應當博覽群書。
3.你的看法。
首先從題目要求來看,這是一個典型的議論文。從給定的提綱上看要求學生能夠站在不同立場論述讀書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第一段的寫作要求比較程式化,學生在背誦套語的基礎上可以反復訓練,以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本段在修改環(huán)節(jié)里應當關注不同觀點的導入、彼此之間的邏輯關系、語言表書方面的層次感等問題。詞匯層面的修改應當重點關注表示“認為”這個概念的動詞搭配及其無意義的重復。
第二段的主題句要求學生站在與第一段對立的立場上闡述看法,檢查時務必要杜絕態(tài)度搖擺、觀點混淆、表達失誤等常見問題。詞匯方面應當避免重復首段的動詞,同時注意段落之間的觀點呼應和長短映襯。
接下來,第三段的主題句要求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段觀點可以自由發(fā)揮,修改時應當注意觀點導入,主題發(fā)展、支撐材料等,同時應當注意本段不能太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