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2004的考生-兼談2003

字號:


    本文作者:旗艦舵手 (哈爾濱工程大學論壇版主)
    2003塵埃尚未落定,我奮斗了大半年,盡管分數(shù)在所考的學校比較低,但總的來說還是很滿意,因為是自己的辛苦所換來的,所以無論到后能否順利讀研,心情都不會受太大的影響。
    今年的招考形勢到目前為止已經可以看出一個大概,寫這篇文章主要是幫助下一屆的考生朋友順利進入復習狀態(tài),同時也不得不談到今年擴招和改變招生方式以來所產生的新問題。
    一、擴招的內因及表現(xiàn):
    99級是本科擴招的第一批學生,當年的擴招目的有二:一是緩解就業(yè)壓力;二是通過本科教育拉動經濟。成敗與否且不討論,到這批學生畢業(yè)之時我們仍然可以發(fā)現(xiàn)一點,就是就業(yè)形勢更不容樂觀了。盡管國內一流院校的學生仍然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但質量卻比往年下降了,更大的表現(xiàn)是在于非一流的院校的學生就業(yè)出現(xiàn)了一些很直接的問題。所以研究生擴招轟然出臺,直接目的就是很明顯,就是緩解就業(yè)壓力。從大的方面來說是這樣的,這是教育部的政策,而下面的實行方式卻千奇百怪。
    擔心學生就業(yè)的不止教育部,還有各高校。高校就業(yè)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直接影響著高校的聲譽和發(fā)展,當然更直接地影響著高校領導的政績和面子。所以今年有不少“聰明”的學校,為了降小本校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壓力,就“幫助”他們的學生考研。這種幫助直接體現(xiàn)在將專業(yè)課分數(shù)作一定的傾斜。就我目前觀察所得的信息,可以肯定一點,就是有不少聰明的學校都幫助本校的考生在專業(yè)課上提高了分數(shù),具體操作是怎樣的,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一點,就是這一操作并不難,完全可以實施,而且確實已經實施了。所以今年某些學校的考分很怪,總分高的不少,以我所考的學校為例,350、360的都不叫高分,專業(yè)課120、130以上很正常,而這些考生里面不少英語都不到55分,甚至還很有一些英語只有4X分。而相反,一些公共課不錯的考生,專業(yè)課成績卻被拉得很低。進一步觀察發(fā)現(xiàn),正是報考本系本專業(yè)的考生在專業(yè)課上占了便宜。詢問多個學校,均有此情況出現(xiàn)。顯然,這是一種既維護面子,又體現(xiàn)政績的好方法。
    當然,很可惜的也是,也有不少比較“傻”的學校,在專業(yè)課上卡住了考生,猶以理工科招生單位為主。再往下想一步,很快就發(fā)現(xiàn),這也是有道理的,理工科的考題靈活度小,比較死;而文科類考試由于都是主觀題,所以靈活度大,容易出“問題”。
    再加上擴招的這批學生素質從總體上來說已不如擴招之前,再由于研究生又開始增加名額,分數(shù)線下降也就理所當然。所以,理工科的考生不但在愁單科線,還在愁總分線,而文科考生則更多只在關注著英語這一條線。
    這些,就是今年亂糟糟的形勢的一些“背景”。
    其實目前痛苦的不是學生,而是劃線的部門,包括34所和教育部。34所把線劃低了,會被罵為無能,所以除了少數(shù)生源還好的學校以外,都是能拖就拖,更有甚者,先把調劑信息都出了。
    在這里面,更有一個34所與教育部的妥協(xié)和博弈。根據(jù)政策,34所的考生要想調劑,必須既上34所的線又要上國家線,所以34所定線的時候不得不考慮國家線,而教育部在劃線的時候又不得不考慮34所的線,因為34所大多是中國的一流學校,是教育部的“心頭肉”。如果國家線高于大多數(shù)34所的線,那么意味著報34所的考生會自然地失去調劑資格,而這一點,好像是行不通的。再加上現(xiàn)在部里高層正是人事變動之時,很多事情不明確,于是等與拖就成了大多數(shù)34所的選擇了。
    但有一點還是可以肯定的,就是研究生擴招,是大的背景,所有游戲節(jié)目都要以這個為核心來玩。所以不可能出現(xiàn)分數(shù)線卡死眾多考生的情況。盡管今年我們的考生成績實在差得無法理喻(猶以某數(shù)一60分的分數(shù)線和一些英語4X的分數(shù)線為),但擴招任務不可能變,所以到后只能是丟了“面子”,?!罢儭保瓿蓴U招任務再說。
    據(jù)此來看,我們仍然可以從34所的線里看出一些道道來,因為34所與教育部“本自同根生”,不可能“相煎而急”。
    所以這些,就是從目前公開的信息里可以分析出的東西。如果要我寫一個結論,那就是今年的分數(shù)線會低,并且比去年低不少,但也不會太不盡情理。教育部不可能以34所的低線為準,所以必要時拋棄34個孩子中的一些,也是很正常的。
    二、再往前看一點--復試將會出現(xiàn)的問題:
    全國統(tǒng)考是中國公平的機會,并且只對于高考和考研中的公共科目而言。復試不可能公平,再好的學校也一樣。微小的差別就在于好一點的學校名額多些,更愛面子一些,不會太亂來。
    差額復試意味著淘汰,淘汰必須要有標準,標準掌握在大家報考專業(yè)的導師(組)手中。這是很直接的事情。初試高分考生肯定是要錄取的,老師總還想要帶些人才。但中下段的名額就不一定是選材了,而很可能是選“熟人才”,更有甚者可能是選“熟人”。在淘汰的標準尚未制定的時候就大肆放權給各高校,由高?!白灾髦贫ā保@是改革中脫離實際的做法,原因很簡單:中國的教育還是計劃式的管理,國內的高校還沒有真正與國外的高校一樣是自主式的招生管理,是市場化的競爭生存。
    所以差額復試,就目前來看,就目前中國高校的水平來看,不是好事,而是壞事,這將直接影響本以動搖了的招生公正度。
    三、寫給2004的考生:
    盡管今年很亂,但我仍然希望2004的考生們能夠看清亂糟糟的背后的真實情況,不要輕易地以為降分了、擴招了,所以容易了。
    今年上研也許容易一些了,分數(shù)要求也低了,但這只是結果,而原因是大家都考得不好了,我相信2004的成績不應該比2003好多少。
    對個人而言,我認為2004的考生應該可以開始準備了,主要是英語。報考外校或外專業(yè)的學生,應該開始專業(yè)課的學習,因為新專業(yè)你們還沒怎么接觸過。
    就英語而言,我提一些個人的觀點。今年我的英語是68,不算高,但肯定也不算低。我是從大三下開始準備的,那時的水平是6級65。英語花的時間很長,堅持下來了,自己感覺通過復習也提高了很多,所以一些朋友6級雖然高,但考研差,也就不足為奇了。我認識一些朋友,專八過了,考研仍然是6X。一位同學GRE滿分,今年英語是74。由此可見英語不可小視。特別對于那些考外校的同學而言,往往你們在專業(yè)課上占不到多大優(yōu)勢,甚至會被打壓,那么改變你們命運的往往就是公共課的成績了。像我一個同學今年考本校另一個系,與我一樣,專業(yè)課就受了打壓,但他英語68,政治78,總分361,盡管比起那些考本系的不勞而獲的人來要辛苦與辛酸,但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與命運抗爭,也不失成就感。
    有6級水平的朋友,我建議可以先看這么幾本書:
    1、背單詞:建議用薄一點的書,厚書看起來累,很多不過是作者增加頁碼、提高價格的
    2、閱讀:石春楨220或吳永麟100
    3、難句:王若平考研英語難句過關
    4、范讀一下新概念3或4,建議沒時間不要背,能看完就不錯了。
    注意,這時候看是為了恢復和提高閱讀水平,這是基礎性的工作,并非為了做題。所以閱讀書上的題與真題的差異都是十分大的,不要因為錯了幾道題而被打擊了信心。只要堅持看下去,肯定會有相當?shù)奶岣叩摹?BR>    聽力的話我建議大家有空能聽聽BEC2(現(xiàn)在叫中級了)的東西??佳惺怯上档睦蠋熢诔鲱},題型是模仿雅思和BEC這些英國式的考試,所以熟悉G、T的考生一定要轉換過來,否則容易吃虧。想當時我上了BEC2的班,自己做了很多BEC聽力的題,竟然與考研的題型一致,當然后來受益非淺,這次聽力我至少拿了14分,雖然不高,但對于我的水平來講已是很滿意了。
    這些都是初期階段的工作,對于提高大家的英語水平也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不要擔心現(xiàn)在水平低,只要努力下去,肯定會有收獲的。
    同時,建議暫時不要碰真題。我在整個復習階段只做了一套模擬題,真正后來的時間是花在了研究真題上,十幾年的真題我反復做了三遍左右,后很出感覺,閱讀這次錯4個,也是很滿意的。所以建議在提高了基礎能力之后再好好研究真題,否則現(xiàn)在看有點浪費了。
    對于政治,一定在6月左右大綱出了之后再開始,前面的時間主要花在鋪墊英語和打好專業(yè)課基礎上。其實這段時間還早,所以基本的生活方式還是與以前沒多大變化,不要搞得神經兮兮的,該玩兒就玩兒,該怎樣就怎樣。
    特別要提醒2004的考生,不要因為今年的分數(shù)低就放松,考研是持久戰(zhàn),只要你認真準備了,收獲總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