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孩子每月花多少

字號:

全日本的小學生幾乎都使用質地和款式完全相同的書包,這樣的學生書包你知道是家長們花多少錢購買的嗎?
    東京銀座的一家商店里我無意間發(fā)現了賣這種書包的地方,款式幾乎全都相同,價格也全都一樣,只是顏色有紅黑兩種。
    小學六年都要用這樣的書包
    這種學生書包的價格是44100日圓,合人民幣3000元左右一個。這樣的價格對于普通的日本工薪階層而言其實也并不算便宜,好在這種書包的質量足以讓孩子們一用就是好幾年的。
    京都的地鐵站里穿著同統(tǒng)一校服的小學生們
    一前一后背著兩個書包……
    日本盡管是一個貧富差距不大的國家,但還是不乏超級富豪與貧困家庭,但無論如何你從孩子們的穿著上是看不出什么分別的-穿的全都是統(tǒng)一的校服;另外,從孩子們的書包上你同樣也看不出誰是“富孩子”誰是“窮孩子”,書包幾乎都使用質地與款式完全相同的;從孩子們上學的方式上也看不出來誰家有豪華汽車誰家根本就沒有汽車,孩子們要么是走路上學,要么是獨自或結伴乘坐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我有一個小小的疑問,究竟怎么樣才能看出來誰有個“富爸爸”誰有個“窮爸爸”呢?既然從以上種種都無法分辨,那么從孩子們的零花錢上是否可以看出來誰有個“富爸爸”誰又有個“窮爸爸”呢?
    M女士是移民日本已經二十多年的中國人,她解開了我上面的那個疑問,即從孩子們的零花錢上究竟能否看出誰有個“富爸爸”,誰有個“窮爸爸”?
    M女士告訴我,在日本,不管孩子的家庭經濟狀況如何,家長給孩子的零花錢幾乎都是一樣的,如果是小學生每個月的零花錢大概也就是一千日圓左右,相當于人民幣70元的樣子;如果是中學生尤其是高中學生,每個月每個孩子的零花錢基本都在5000到10000日圓之間,即人民幣三百到六百多元-孩子們的零花錢如果說有什么區(qū)別的話也基本就在這個區(qū)間段之內。 M女士有個正在讀高中二年級的兒子,每個月給兒子的零花錢是6000日圓,這個錢幾乎是雷打不動的,相當于孩子每個月的"工資",有了這筆固定的工資,孩子們既有了一點小小的財政自由,也如同有了一個學習理財知識的機會,更學會了有計劃地花銷以及量入為出的良好習慣。當然,如果孩子有特殊的目的需要額外花錢的話就會另外再給的,此外孩子也可以透支下個月的工資或者利用假期勤工儉學。
    M女士還告訴我說,即使是十分富裕的家庭每個月給孩子的零花錢也基本就那么多,這樣一來就避免了孩子在別的同學面前炫耀富有,從而也避免了優(yōu)越感的產生,對于培養(yǎng)孩子們的平等意識和正確的金錢觀甚至人生觀都大有裨益。至于那質地與款式相同的學生書包說起來與那固定的零花錢具有相類似的效果-沒有人因為擁有奢侈而看不起別人,相反也就不會有人因為用的樸素而產生不該有的自卑心理了吧。
    日本人的民族性格里有一種“隨大溜”的心理-別的人怎么樣自己也應該怎么樣;別人都不那樣做,自己也絕對不會那樣做。打個簡單的比方,日本人處處都習慣于排隊,那么加塞就成了極其扎眼的行為,所以就沒有人加塞-不僅如此,排隊的時候都排得又直又齊,沒有人隨意一站而把隊列給帶歪,說白了這也是從眾心理的條件反射吧。
    說到孩子們的零花錢其實也根本沒有誰規(guī)定,說到底也完全是這種隨大溜心理的反應-我家孩子的零花錢絕不能比別人少,但也絕不能比別人多。這種隨大溜的另一個結果讓法國和意大利的奢侈品商店竊喜不已-大街上滿眼的日本女孩都背著露易威登或古奇,原因當然也是別的人都用我不能不用了……而這種隨大溜心理也難免產生消極的東西,在公司和學校里存在著的“冷暴力”就是這種心理的副產品-別的人都不理你,我當然也不能理你。所以,有的時候,如果你不小心得罪了一個,往往就如同得罪了一批,當然,這純粹又屬于題外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