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全國高教自考大學語文(本科)試題

字號:

第一部分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頂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在《趙威后問齊使》中,趙威后說:“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這里的“本”所指的社會內涵是()
    A.年成
    B.君
    C.民
    D.國
    2.在《秋水》中,莊子用“夏蟲不可以語于冰”作喻來說明()
    A.人的認識受空間限制
    B.人的認識受時間限制
    C.人的認識受先天素質限制
    D.人的認識受后天教育限制
    3.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中,先概括司馬光反對新法的要點,然后逐一駁斥,其反駁的著眼點是()
    A.反駁論點
    B.反駁論據(jù)
    C.反駁論證
    D.反駁態(tài)度
    4.魯迅的《燈下漫筆》中有“古人的良法美意”、“自然就‘皇恩浩蕩’了”等用語,這里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是()
    A.諷刺
    B.反語
    C.比喻
    D.暗示
    5.朱光潛在《選擇與安排》中以“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為論據(jù),是為了說明()
    A.選擇材料要突出文章主旨
    B.選擇材料要抓住典型細節(jié)
    C.安排材料要做到層次清楚
    D.安排材料要做到輕重分明
    6.在《鄭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先“命西鄙、北鄙貳于已”,后“又收貳為已邑,至于廩延”,這里表現(xiàn)出他性格的特征的()
    A.陰險狠毒
    B.工于心計
    C.貪婪狂妄
    D.愚昧無知
    7.在《張中丞傳后敘》中,當南霽云抽刀斷指時,“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對刻畫南霽云的形象來說,這里所運用的表現(xiàn)方法是()
    A.正面描寫
    B.側面描寫
    C.心理描寫
    D.行為描寫
    8.《史記》中篇目最多的是()
    A.本紀
    B.表
    C.列傳
    D.世家
    9.《報劉一丈書》暴露封建官場黑暗所采用的筆法是()
    A.客觀的求真筆法
    B.夸張的漫畫筆法
    C.含蓄的暗示筆法
    D.犀利的怒斥筆法
    10.在《愛爾克的燈光》中,作者通過回憶姐姐的命運所表達的主要思想感情是()
    A.對故居的留戀
    B.對封建家庭和封建禮教的否定
    C.對不幸者的哀悼
    D.對理想的追求
    11.《香市》中寫社廟的左屋掛著“公安分局”的招牌,左偏殿上掛著“蠶種改良所”的招牌,以此顯示兩種勢力深入農村,這里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是()
    A.象征
    B.諷刺
    C.比喻
    D.對比
    12.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A.感嘆人生幾何,去日苦多
    B.感傷親朋離散,孤苦無依
    C.感慨功業(yè)無成,憂從中來
    D.渴望招納賢才,建功立業(yè)
    13.李白《行路難》中運用行為細節(jié)描寫提示內心悲憤的詩句是()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B.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C.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D.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14.李商隱《無題》中推已而及對方的一聯(lián)是()
    A.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C.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D.蓬山此去無多路,表鳥殷勤為探看
    15.在郭沫若《爐中煤》中,作者讓爐中煤來訴說衷情,這里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A.比喻
    B.借代
    C.擬人
    D.擬物
    16.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中采用暗示手法的詩句是()
    A.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
    B.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憔悴
    C.像戀人的柔發(fā),嬰孩手中乳
    D.因為只有那里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
    17.在《前赤壁賦》中,蘇子認為“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這里是想表達()
    A.自然界的廣博
    B.造物者的萬能
    C.消極無為的心態(tài)
    D.積極曠達的心境
    18.下列句子中,與“峰巒如聚,波濤如怒”采用同一種修辭手法的是()
    A.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B.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C.海水向岸上獻殷勤,波浪的聲音是那么親熱
    D.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19.在下列小說中,兩種人稱敘述方式交互為用的是()
    A.《風波》
    B.《苦惱》
    C.《米龍老爹》
    D.《囑咐》
    20.在《苦惱》中,車夫姚納的真正苦惱在于()
    A.年老多病
    B.兒子死了
    C.生活艱難
    D.苦惱無處訴說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選項中有二至五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
    21.下列成語中,屬于從孔子的話語中引申出來的有()
    A.禍起蕭墻
    B.舍本逐末
    C.井底之蛙
    D.功虧一簣
    E.五十步笑百步
    22.下列文章中具有寓言性質的有()
    A.《寡人之于國也》
    B.《秋水》
    C.《種樹郭橐駝傳》
    D.《報劉一丈書》
    E.《背影》
    23.冰心《往事》所運用的主要表現(xiàn)方法有()
    A.側面烘托
    B.擬人
    C.象征
    D.比喻
    E.托物言志
    24.《詩經(jīng)·氓》中運用的主要表現(xiàn)方法有()
    A.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B.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C.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D.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E.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25.下列細節(jié)描寫中用以刻畫七斤形象的有()
    A.時常坐在門檻上抽煙不說話
    B.時常坐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三國志》
    C.知道張大帥是張翼德的后代
    D.知道什么地方閨女生了夜叉之類
    E.因六斤打破一只碗而大打出手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yè)也?
    息:
    27.養(yǎng)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
    俟:
    28.吏當廣所失亡多,為虜所生得,當斬。
    當:
    29.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焉:
    30.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
    碩茂之:
    31.首身離兮心不懲。
    懲:
    32.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
    已:
    33.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
    尤:
    34.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
    難壬人:
    35.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墜疾徐,并稱善也。
    抗墜疾徐:
    四、簡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36.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記》中這樣描寫西山: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土婁)為類。
    請回答:
    A.這段描寫突出西山的什么特點?
    B.這里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方法?
    C.這里體現(xiàn)出作者怎樣的人格?
    37.閱讀《“今”》中的一段文字:
    吾人投一石子于時代潮流里面,所激起的波瀾聲響,都向永遠流動傳播,不能消滅。屈原的《離騷》,永遠使人人感泣。打擊林肯頭顱的槍聲,呼應于永遠的時間與空間。一時代的變動,絕不消失,仍遺留于次一時代,這樣傳演,至于無窮,在世界中有一貫相連的永遠性。
    請回答:
    A.這段議論的論點是什么?
    B.這個論點是怎樣與全文的中心論點聯(lián)系起來的?
    C.“投一石子于時代潮流里面……”與“屈原的《離騷》,永遠使人人感泣……”兩者的論證方法有何不同?
    38.閱讀《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請回答:
    A.詩中所寫景象有何共同點?
    B.為什么要寫這樣的景象?
    C.本詩語言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39.閱讀《麥琪的禮物》中的一段話:
    突然她從窗口轉過身來,站在鏡子前面。她的兩眼晶瑩明亮,但是在二十秒鐘內她的臉失色了。她很快地把頭發(fā)解開,叫它完全披散下來。
    請回答:
    A.她為什么“突然”“站在鏡子前面”?
    B.這時她為什么“兩眼晶寶明亮”?
    C.為什么她的臉很快又“失色了”?
    D.她為什么要“很快地把頭發(fā)解開”?
    五、作文(40分)
    以《勿以善小而不為》為題寫一篇議論文,不少于600字,不超過1000字。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C 2. A 3.B 4.D 5.C 6. B 7. C 8.A
    9.C 10.B 11.D 12.D 13.B 14.B 15.C 16.D
    17.B 18.C 19.D 20.B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多選、少選、錯選均不給分)
    21. ACD 22.CE 23.ACE 24.ABDE 25.BCE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6.不了解自己27.被疏遠
    28.使其官位高29.做事
    30.接近,靠近
    四、簡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1.[參考答案]
    (1)蘇州園林的亭子、回廊等建筑的布局不講究對稱,力求自然之趣(2分)
    (2)①比喻說明方法(2分)把對稱的建筑比作圖案畫,把園林比作美術畫(互分)②比較說明方法(2分)以“對稱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相比較,說明蘇州園林的亭子、回廊的布局不講究對稱而是追求自然之趣(1分)
    (3)邏輯順序(2分)
    32.[參考答案]
    (l)寫出了“行刑者”、“主縛者”?!爸麒魳阏摺睂Ψ溉说那迷p勒索(3分)
    (2)揭露了清代監(jiān)獄種種黑暗的內幕(或反映了清代封建體制下司法部門的極端腐朽)(3分)
    (3)本文記事,全用確鑿有據(jù)的事實,真實、具體、可信(4分)
    「評分標準」不拘泥參考答案的文字表述,答出大意即可。
    五、作文(40分)
    一類卷(36—40分)
    A內容:中心突出、見解深刻
    B語言:行文流暢、語言準確
    C篇章:結構謹嚴、層次明晰
    [評分標準]以38分為基準分,適當浮動:a、具備B項和另一項條件,而其余一項達到二類卷標準的,獲得基準分;b、具備上述三項條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項突出的,獲得滿分);c、具備上述一項條件,而另兩項只達到二類卷標準的,酌情減分。
    二類卷(3O-35分)
    A內容:中心明確、內容充實
    B語言:文從字順、語言基本準確
    C篇章:結構完整、層次分明
    [評分標準]以32分為基準分,適當浮動:a、具備B項和另一項條件,而其余一項達到三類卷標準的,獲得基準分;b、具備上述三項條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項比較好的,獲得本類卷分);c、具備上述一項條件,而另兩項只達到三類卷標準的,酌情減分。
    三類卷(24—29分)
    A內容:中心明確、內容尚充實
    B語言:語言通順、有個別病句
    C篇章:結構完整、層次清楚
    [評分標準]以26分為基準分,適當浮動:a、基本具備上述三項條件的,獲得基準分;b、其中
    B項比較好一些,酌情加分;c、另有某些缺點的,酌情減分。
    四類卷(18-23分)
    A內容:中心不明確、內容空泛
    B語言:語言不通順、病句較多
    C篇章:結構不完整、層次不清
    [評分標準]以20分為基準分,適當浮動:a、凡屬上述情況之一者,評為四類卷,獲得基準分;b、另兩項稍好一些,酌情加分;c、另兩項稍差一點的,酌情減分。
    五類卷(17分以下)
    A內容:文不對題、內容貧乏
    B語言:文理不通
    C篇章:結構層次混亂
    [評分標準]以14分為基準分,適當浮動:a、凡屬上述情況之一者,評為五類卷,獲得基準分;b、另兩項尚可的,酌情加分;c、兼有上述兩項以上情況的,酌情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