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第八章重點內容

字號:

1.重大基礎設施和公益性項目的方案比較,原則上應通過國民經濟評價和綜合評價來確定。
    2.方案比較應遵循效益與費用計算口徑對應一致的原則。
    3.方案比較應注意各個方案間的可比性:
    (1)服務年限可比,所比較方案的服務年限相同,如有不同應設法在相同期間內進行對比;
    (2)計算基礎資料可比,包括設備價格、材料價格及工資單價等價格指標要相同,各種消耗指標應采用同一資料,投資估算應采用同一指標等;
    (3)設計深度相同,即各設計方案的詳細程度相同,效益與費用的計算范圍一致;(4)經濟計算方法相同。
    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是兩方案各年凈現金流量差額的現值之和等于零的折現率,其表達式如下。
    1.財務評價時:
    式中: 為差額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為投資大的方案年凈現金流量;為投資小的方案年凈現金流量。
    2.國民經濟評價時:
    式中: 為差額投資經濟內部收益率;為投資大的方案年凈效益流量;為投資小的方案年凈效益流量。
    前兩個公式也可改寫為:
    當財務基準收益率或要求達到的收益率),或(社會折現率)時,以投資大的方案為優(yōu),反之,則以投資小的方案為優(yōu)。
    當壽命期不同的方案采用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進行方案比較時,采用兩方案年值相等時的折現率計算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更方便。
    1.凈現值法。
    其中: 為投資大的方案的凈現金流量; 為投資小的方案的凈現金流量。
    2.費用現值比較法。
    在用費用現值進行方案比較時,可采用相同部分(費用及其發(fā)生的時間均相同)不參與比較的原則,只計算各方案相對效果,不反映某方案的絕對經濟效果;必須在相同的比較時間內對各方案進行比較,否則,將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當服務年限相同的投資方案進行比較時,可以直接用現值分析法比較。
    當兩方案服務年限不同時,可采用研究期法進行比較。確定研究期有兩種方法:
    (1)不考慮服務年限較短的方案在壽命終了后的未來事件及其經濟效果,研究期間即為壽命較短方案的服務年限;
    (2)需考慮服務年限較短的方案在壽命終了后可以預見到的接替工程項目,以彌補國民經濟對產品的需要,對那些接替工程的投資、成本等均應與方案一并考慮,研究期為兩方案壽命的最小公倍數,這種方法同樣可用于凈現值法。
    所謂年值比較法就是按行業(yè)基準收益率或業(yè)主要求達到的收益率ic(財務分析時)或社會折現率 (國民經濟效益分析時),將各方案經濟壽命期內的收益和費用折算成一個等額序列年值,通過比較方案的年值選擇方案。根據應用的條件不同,可分為年值比較法與年費用比較法。
    1.年值比較法。
    在年值比較時,經常采用資金存儲系數和資金回收系數的計算公式將經值或現值折算成年值。
    2.年費用比較法。若兩方案效益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又難于估算時,例如,在生產過程中某一環(huán)節(jié)采用兩種以上的不同設備都可以滿足生產需要時,對這幾種設備的選優(yōu)就屬于這種情況,這時可采用年費用法進行方案比較。年費用(AC)較低的方案為較優(yōu)方案。
    或兩方案服務年限不同,仍可用年值法或年費用法進行方案比較。
    年費用比較結論與費用現值比較結論一致。
    對產品產量(服務)不同,產品價格(服務)收費標準又難以確定的比較方案,當其產品為單一產品或能折合為單一產品時,可采用(最低收費標準)法,分別計算各比較方案凈現值等于零時的產品價格并進行比較,以產品價格較低的方案為優(yōu)。
    用現值比較法和年值比較法進行設計方案比較時,所有現金的支出與收入都要按所要求的折現率i折算為現值進行代數相加;而在效益/費用分析法中,效益與費用是分別計算的,當設計方案所提供的效益超過等值費用,即效益/費用大于1,則這個方案在經濟上是可以接受的,否則在經濟上是不可取的。其標準就是效益現值(或當量年值)必須大于或等于費用現值(或當量年費用)。
    這種方法一般用于評價公用事業(yè)設計方案的經濟效果。這里的效益不一定是項目承辦者能得到的收益,可以是承辦者收益與社會效益之和。
    價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是指著重于功能分析,力求用最低壽命周期總成本,生產出在功能上能充分滿足用戶要求的產品、服務或工程項目,從而獲得經濟效益的有組織的活動。
    1.價值
    (1)價值的概念。價值是評價某一產品、服務或工程項目的功能與實現這一功能所消耗費用之比合理程度的尺度。
    (2)價值工程的主要特點:
    ①以提高價值為目的,要求以最低的壽命周期成本實現產品的必要功能;以功能分析為核心;
    ②以有組織、有領導的活動為基礎;
    ③以科學的技術方法為工具。
    (3)提高價值的基本途徑。有5種。
    2.功能功能是指產品、服務、工程、作業(yè)等能夠滿足用戶或消費者某種需求的一種屬性。產品功能是產品具有的用途和使用價值,它是產品的本質特征。功能是產品、工程設計的出發(fā)點,應該成為認真研究的對象,通過功能的改進和完善達到提高產品價值的目的。
    3.成本價值工程中的成本是指壽命周期成本,它包括產品設計、制造全過程的耗費。
    1.ABC法根據統(tǒng)計表明,項目或產品中10%至20%關鍵部分的投資或成本占到整個項目或產品成本的60%至80%左右。所謂ABC法就是把項目或產品的所有部分的投資或成本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將排列靠前的10%至20%的部分作為價值工程的重點研究對象。這種方法主要是著重于成本分析。按ABC法選擇對象,主要從A部分中選取子項目或零件作為分析對象。
    2.比較法所謂比較法就是把構成項目或產品的所有子項目依次排列起來,再按照它們功能的重要程度,作“一對一”的比較。重要的一方得一分,次要的一方記零點。然后把各子項目得分累計起來,再除以全部子項目零件的總得分,得到的商數叫做該子項目的功能評價系數。
    功能評價系數=功能評價系數求出之后,再按照每個項目目前的成本,求出其在整個項目目前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這個比值叫做該子項目的成本系數。計算公式為:成本系數=產品中各子項目的功能系數同其成本系數之比,稱為該子項目的價值系數。計算公式為:價值系數=價值系數接近1的,表示其功能和成本相當。價值系數小于1的,表示其成本過高,可作為價值工程的重點研究對象尋求改進方法或替代方案,降低成本。價值系數大于1的,表示其成本分配是低的,但沒有必要去提高其成本,只要檢查其功能是否能得到保證。
    1.搜集情報資料的步驟:
    (1)確定搜集情報資料的目的;
    (2)確定搜集情報資料的計劃;
    (3)搜集并整理情報資料;
    (4)分配甄別情報資料;
    (5)建立情報資料查詢方法。
    2.重點搜集3類情報資料:
    (1)內部情報資料;(2)外部企業(yè)情報資料;(3)外部市場情報資料。
    功能分析是價值工程的核心,價值工程的發(fā)展和推廣就是圍繞對任何事物都進行功能分析這個中心,不斷擴展,不斷深入。
    1.功能分類一個產品或一個工藝過程,一般都具有基本功能和輔助功能兩類?;竟δ苁钱a品的主要用途。用戶購買一種產品就是要使用它的基本功能。
    從用戶要求的角度,可分為必要和不必要、過剩和不足的功能。
    2.功能合理化的方法這些方法有:
    (1)通過功能分析,找出現存的全部功能,尤其是隱藏著的迄今尚未覺察到的功能,進行恰當的剔除、縮減、利用、增添、補足,從而確定合理的必要功能;
    (2)進行功能的聯合;
    (3)提高必要的功能水平;
    (4)改進各種必要功能的功能方式;
    (5)發(fā)現新原理;
    (6)實現標準化、系數化、通用化、模塊化、程序化、自動化、柔性化;
    (7)充分發(fā)揮必要功能的效能;
    (8)提高人的工作能力與系統(tǒng)的管理能力;
    (9)提高美學功能的途徑。
    1.方案綜合評價的概念方案綜合評價就是在建設項目各方案的各個部分、各階段、各層次評價的基礎上,謀求建設方案的整體優(yōu)化,而不謀求某一項指標或幾項指標的值,為決策者提供各種決策所需的信息。
    2.方案綜合評價的一般方法
    (1)傳統(tǒng)的綜合評價方法及其缺點一種常用綜合評價的方法是:列出建設項目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值,以及反映其他效果的非數量指標,由專家們進行論證后由決策者決定或不經論證直接由決策者決定建設項目的優(yōu)劣。
    由決策者直接決定建設項目的優(yōu)劣,受決策者經驗、水平、對建設項目了解的透徹程度等因素影響,容易造成失誤。
    (2)綜合評價的一般工作程序該程序包括:
    ①確定目標;②確定評價范圍;③確定評價指標和標準;④確定指標的權重;⑤確定綜合評價的判據;⑥選擇評價方法。
    工程項目的綜合評價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從確定目標、評價范圍、確定評價指標體系、指標權重、選擇綜合評價方法直至作出評價結論,包括預測、分析、評定、協(xié)調、計算、模擬、綜合等工作而且是交叉和反復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