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08江西中招:重點高中仍是“爭奪重地”

字號:

中考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初中畢業(yè)生要么進入高中就讀,要么進入中等職業(yè)學校。6月17日至19日,今年中考將拉開帷幕,數十萬學子將為前程全力以赴。在今年招生人數大于報考人數的“倒掛”背景下,升入重點高中希望有多大?進入中職學校后就業(yè)前景如何?日前,本報記者采訪相關專家,為廣大考生及家長釋疑。
    重點高中仍是“爭奪重地”
    省中招辦提供的數據顯示,在今年47萬余名考生中,有34.8萬人選擇報考重點高中。而實際上,今年中招普通高中總共招生28萬人,其中還包括一般高中招生數在內。專家分析,將有近一半報考了重點高中的考生不能如愿,這其中,均衡招生給考生帶來的影響不可低估。
    去年,我省首次實行普通高中均衡招生,由重點高中與重點建設高中拿出20%的招生指標分攤給各初中學校,給一些薄弱初中學校成績較好的考生更多上重點高中的機會,這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小學升初中階段的“擇校熱”。由于均衡招生能有效遏止初中擇校,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我省決定今年中招加大均衡招生力度,將其比例調整至40%以內,各地可根據自身狀況作適當調整。目前,各設區(qū)市已經明確均衡招生比例,南昌、景德鎮(zhèn)、宜春、撫州、鷹潭、新余等地已將均衡招生比例提高至30%以上,其中,新余市還特別要求各校拿出10%招生指標單獨面向農村初中招生。
    實際上,今年報考重點高中的考生比重已經由去年的78.9%降至今年的73.8%,加上均衡招生比例的提高,可以肯定的是,對于薄弱初中的考生而言,他們離重點高中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考生人數今年再次下降
    繼去年中考報名人數出現比較大的下降后,今年,我省中考報名人數比去年減少2.5萬余人。除南昌、景德鎮(zhèn)、吉安三地報名人數增加之外,其他各地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少。其中萍鄉(xiāng)市更是出現報名人數下降49.9%的情況,其余各市下降幅度均在10%左右。
    專家分析,今年中考報名人數減少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是人口出生率持續(xù)下降,造成適齡學生減少;二是各設區(qū)市小學轉制進度不一,大多數設區(qū)市由于小學轉制的原因,造成本地中考報名人數減少;三是隨著近幾年中職招生政策進一步放開,初中畢業(yè)生可免試進入中職學校學習,部分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選擇放棄中考。此外,歷屆生報考人數減少及部分學生放棄中考外出務工,也是造成今年中考人數減少的原因。
    中考人數減少帶來的直接沖擊是,面對變化不大的招生指標,考生升入重點高中和重點建設高中學習的機會將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中職學校招生28萬的工作難度也將進一步加大。去年,我省首次實現普高與職高招生數持平,高中階段教育結構進一步趨于合理。為此,我省今年提出普高和職高各招生28萬人的計劃,從考生報考情況來看,職高招生28萬名的任務相當艱巨。
    中職學校就業(yè)前景明朗
    日前,南昌市教育局對區(qū)內40所高職院校、普通中專和職業(yè)高中就業(yè)率進行統(tǒng)計,2005年40所學校就業(yè)率為92.6%,2006年為93%,均高于當年普通高校的就業(yè)率;去年,萍鄉(xiāng)市共招中職新生1.7萬余人,高中階段教育招生職普比為55:45;近年來,景德鎮(zhèn)市職業(yè)教育招生規(guī)模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長,畢業(yè)生就業(yè)率保持在96%以上……各種數據均表明,職高招生已經掀起一股高潮。
    從報名情況來看,不少報考普通高中的考生還兼報了職業(yè)高中,他們已經在為沖擊重點高中失敗后尋找出路。另一方面,隨著近年來高、中職院校辦學質量的提升,就業(yè)前景趨于明朗,許多家長開始樂意送孩子接受職業(yè)教育,讓他們擁有一技之長,這也為職業(yè)學校招生增加了不少底氣。據了解,我省已建立普通高中向職業(yè)高中的滲透渠道,不能如愿考上普通高中的考生,可以通過二次選擇接受職業(yè)教育。和去年一樣,中考結束后,我省將組織省屬高、中職院校開展巡回宣傳活動,以加大招生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