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寫總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教師校本研訓學年總結 高中教師校本研修總結篇一
7月25日晚上,物理組的王九祥老師在體藝館內指導高一新生了解高中物理。從以下三個方面解釋高中物理——高中物理將學什么、物理學習難在何處、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一、高中物理學什么
1、高中物理學科性質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它所研究的是物質的基本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guī)律以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
2、高中物理的學科內涵
物理課堂五大要素:概念、規(guī)律、實驗、模型、方法
(1)概念:物理概念是從大量的物理現象和過程中抽象出來的,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質屬性,因此可以說,概念是濃縮了的知識點。
不僅要知道概念,更要知道為什么引入概念、弄懂本質、了解相關概念間聯(lián)系與區(qū)別、形成概念體系并能運用概念解釋問題
(2)物理規(guī)律:物理規(guī)律反映的是物理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物理規(guī)律是壓縮了的知識鏈。
了解規(guī)律的建立過程,能加以推導、證明。掌握表述形式,包括文字、公式、圖像等。理解相關物理量的意義。知道成立條件和適用范圍。
只有當我們能準確全面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后,才能辨析似是而非的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高考中胸有成竹地去解決所遇到的陌生問題。
(3)實驗:實驗是形成物理概念,認識物理規(guī)律,構建物理模型的基礎。
(4)模型:一種理想化的實物、狀態(tài)或物理過程。
科學家利用物理模型——研究物理:
教育家利用物理模型——編擬試題。
因此,物理的核心問題就突出表現在由具體到抽象的“建模過程”和由抽象到具體的“物理模型運用”,利用物理模型規(guī)律去分析和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
(5)方法:解決問題的手段
物理解題關鍵是四個分析:狀態(tài)分析、受力分析、過程分析、關系分析
物理解題審題第一,解題關鍵四個分析,狀態(tài)受力過程關系,建立模型優(yōu)選規(guī)律,
關聯(lián)決策規(guī)范解題。
二、物理學習難在何處
1、高中物理知識體系
六本教材:必修1、2、3,選擇性必修1、2、3。
五大板塊:力學、電學、光學、熱學、原子物理學;
2、初、高中物理的區(qū)別
高中和初中學生在兩個不同的年齡段,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心理以及物理這一學科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觀察能力、推理能力、運用數學的解題能力都處于兩個不同的水平線上,所以高中和初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也完全處于兩個不同的水平線上。
3、高中物理學習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上課聽懂,下課做錯,考試得低分。
(2)書上看懂,書下做錯,考試失分多。
(3)公式、概念多,運用混亂,容易出錯。
(4)思考不周,物理過程分析不清,規(guī)律運用不當,出現錯誤。
(5)新題型多,知識運用能力不強,不知如何下手。
(6)缺乏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高中教師校本研訓學年總結 高中教師校本研修總結篇二
高中語文怎么學
7月25日上午,我校體藝館內掌聲、叫好聲不斷,原來是學校優(yōu)秀教師代表在給高一新生作相關學科的學法指導。
語文組的管燕華老師指導學生如何學好高中語文。她從初高中語文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導入,告訴學生要學好高中語文,首先要樹立大語文觀:“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語文,語文的素養(yǎng)來自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她重點講了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多讀
她從“讀什么”和“怎么讀”兩方面展開。她指出:閱讀能力本質上就是學習能力;高中三年閱讀量要達到300萬字左右才算合格。她先介紹了高中教材中的“整本書閱讀”的推薦書目,然后她從“教育部推薦高中生必讀書目”、名家小說、美史哲著作、經典散文、報刊雜志,甚至一些廣受好評的電影、電視節(jié)目、微信公眾號、應用軟件等方面列出了詳細地閱讀書單,勾起了同學們極大的閱讀興趣。然后就“怎么讀”這個問題,她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書肯定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筆而不是本子。她要求同學們讀書時,要能在相關文字后進行圈劃、批注。只有這樣,才能融入獨到的思考。為摘抄而摘抄不可取。
二、多看
她從“觀察自然”和“關注社會”兩方面展開?!耙换ㄒ皇澜?,一葉一菩提,一枝一葉總關情”,她用優(yōu)美的圖片展示大自然的千姿百態(tài),用觀察自然之后學生的美文創(chuàng)作來激起同學們的觀察興趣。關注社會,感受人生的苦難與歡愉;看透人性的復雜與簡單;領略情感的狹隘與博大;感知社會的冷漠與溫情……她也以圖片展示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們透過現象看本質。
三、多寫
她從“練字”“寫隨筆”“訓練高考題”三方面對同學們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最后,管燕華老師總結了高中語文學習的最大的特點:多積累。她借用了兩句名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薄皩W非一日之功,要爭一日之效”結束了本次講座。
高中教師校本研訓學年總結 高中教師校本研修總結篇三
高中地理學法指導
7月26日上午,地理組的鄒少華老師代表高一地理組在體藝館內對高一新生就如何學好高中地理作了學法指導。鄒老師的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解讀。
一、學習高中地理的意義
地理學主要涉及上至宇宙空間,下到地球內部,中間至人類社會,學習地理,指導我們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尺度丈量世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地理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學地理,學地理中享受生活。
地理與高考成績息息相關。除清北和醫(yī)學類等少數專業(yè)外,物化生組合中的生物,高手如林,對于中等左右的學生,選物化地組合可能更占優(yōu)勢,選地理的高手少了,考試成績排名靠前,賦分較高。
二、高中地理的學科特點
1、初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時間脫節(jié)。由于初中地理會考在初二就完成,時隔一年后,直接對接上高中地理,部分基本概念淡化甚至忘記,但高中地理教材中不再重現,因此我在此建議大家在開學前的暑假期間可以重溫初中地理知識。
2、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有什么規(guī)律”、“為什么”、“怎么辦”等良好的質疑習慣。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向大家介紹“什么地方”“有什么事物”“有什么特點”,高中地理側重于“為什么”這個地方有這樣的事物和特點,其形成過程“怎么樣”。
三、學習地理的主要方法
(一)閱讀、理解地理教材的主要方法
由于有了學案教學法,不少老師和同學忽視了地理教材。教材是根據課標編寫的,具有典型性,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地理教材的作用。
1、抓“概念”重“消化”。在學習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才能正確無誤。
2、抓“原理”重“理解”。從地理現象形成的過程抓起,理解“地理原理”。理解原理的形成機理,才能熟練運用該原理解釋與之相關的地理現象。
3、抓“歸納”求“規(guī)律”。從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歸納出普遍性的規(guī)律。
(二)學會閱讀和使用地圖
地理空間概念很強,地圖是幫助我們構建空間概念的主要工具。學會讀圖,讀圖要注意先后順序,①先讀圖的主題,即圖名;②看清圖例、比例尺和方向;③注意細節(jié),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范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
(三)注重學習環(huán)節(jié)
制訂學習計劃→課前預習(重點難點)→精心聽講→課后復習→解決疑難→獨立作業(yè)→系統(tǒng)小結或小考→課外學習,層層遞進,形成有機聯(lián)系。
最后鄒老師向大家推薦了獲取地理信息的多種途徑,如通過《航拍中國》、《地理中國》等視頻等手段獲取地理信息;走進大自然、走入社會,親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和現象。以激發(fā)同學們學習地理的興趣。
高中教師校本研訓學年總結 高中教師校本研修總結篇四
7月25日晚上,化學組的卞建軍老師在體藝館內跟高一新生談對高中化學學科的感悟。他從三個方面給學生作了詳細的介紹。
一、為什么(why)要學習化學?
通過同學們熟悉的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來認識化學,在日常生活中化學知識無處不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化學。
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程,從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造紙技術發(fā)展——近代鋼筋與水泥時代——半導體的發(fā)現與開發(fā)——智能材料的開發(fā),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使人類社會進入互聯(lián)互通的信息時代。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同時也是化學的發(fā)展史。
化學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是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化學家合成和制備了數以千萬計的化學物質。同時,化學與其他學科形成交叉和相互滲透,成為自然科學領域中一門“中心的、實用的和創(chuàng)造性的”基礎科學。在資源、材料、健康、環(huán)境等領域,化學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我們?yōu)槭裁磳W化學”,各位大家怎么說?
徐光憲院士:化學是一門發(fā)現的科學,創(chuàng)造的科學,也是支撐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發(fā)展的科學,化學在解決糧食問題、戰(zhàn)勝疾病、解決能源問題、改善環(huán)境問題、發(fā)展國家防御與安全所用的新材料和新技術等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
白春禮院士:化學是變化多端的,它有巨大的挑戰(zhàn)性,化學對改造人類客觀世界可以發(fā)揮很大作用,但是作為個人來講最吸引我的就是它變化多端。當你感覺到它變化多端的話就具有一種挑戰(zhàn)性,如果你對發(fā)生的事情無法做出非常具體判斷的時候,就會產生巨大的好奇心。
何鳴元院士:化學有非常多的奧妙,有非常多的實證證明。你一旦進入高層化學領域的話,你會非常的對它感興趣,你深入到化學里面有無限多的妙趣。
二、高中化學學什么(what)?
初中化學主要是普及化學基本知識,培養(yǎng)化學基本素養(yǎng),能掌握物質“是什么”,學習方法以識記為主,通常從熟悉、具體、直觀的自然現象或演示實驗入手,建立化學概念和規(guī)律,即以形象思維為主;而高中化學主要是為將來科學研究打基礎,提升化學學科素養(yǎng),能探索“為什么”,學習方法以歸納、理解、探究為主,除了加強形象思維外,還通過抽象、理想的化學模型建立化學概念和規(guī)律。
與其他自然科學一樣,實驗和理論是學習化學的兩種重要途徑。與初中化學相比,高中化學實驗會更深入、更豐富,理論研究會更系統(tǒng)、更全面。通過高中化學實驗探究物質的性質和變化、組成與結構等,可以幫助我們形成基本概念,理解化學原理,學習科學方法,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
高中化學理論主要包括——物質變化和物質結構的原理。前者涉及化學反應類型(如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取代反應、加成反應等)、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等等;后者包括原子結構、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化學鍵、分子結構和晶體結構,等等。
堅持實驗和理論并重,有利于我們在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層次上提升對物質及其變化的認識水平。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員,學好化學將幫助你找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新途徑,獲得從化學視角認識物質世界的基本能力,理解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賦予化學的使命,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形成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三、高中化學怎么學(how)?
變觀念,對高中化學的再認識和重新定位。
早規(guī)劃,學會預習,學會思考,帶著問題走進課堂。
悟方法,化學知識點繁雜,學會分類、比較、聯(lián)系、歸納整理。
重累積,理解與記憶并重,持之以恒,厚積薄發(fā)。
強課堂,課堂上“手眼腦耳口”有機配合,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會總結,用好課堂筆記、錯題本,借力用力。
善發(fā)現,學會從化學視角觀察我們所處的物質世界,重視實驗操作和探究,重視問題的生成與解決、再生成再解決。
真作業(yè),獨立、限時、及時、規(guī)范完成作業(yè)是鞏固提升的重要保障。
著名量子化學家鮑林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發(fā):
——名師的引導很重要。
——好的學習平臺很重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獨立思考是成功的關鍵。
——堅韌不拔的意志力是學業(yè)可持續(xù)提升的催化劑。
愿高中化學課程與你共同開啟一段探索物質世界的新旅程!
高中教師校本研訓學年總結 高中教師校本研修總結篇一
7月25日晚上,物理組的王九祥老師在體藝館內指導高一新生了解高中物理。從以下三個方面解釋高中物理——高中物理將學什么、物理學習難在何處、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一、高中物理學什么
1、高中物理學科性質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它所研究的是物質的基本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guī)律以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
2、高中物理的學科內涵
物理課堂五大要素:概念、規(guī)律、實驗、模型、方法
(1)概念:物理概念是從大量的物理現象和過程中抽象出來的,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質屬性,因此可以說,概念是濃縮了的知識點。
不僅要知道概念,更要知道為什么引入概念、弄懂本質、了解相關概念間聯(lián)系與區(qū)別、形成概念體系并能運用概念解釋問題
(2)物理規(guī)律:物理規(guī)律反映的是物理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物理規(guī)律是壓縮了的知識鏈。
了解規(guī)律的建立過程,能加以推導、證明。掌握表述形式,包括文字、公式、圖像等。理解相關物理量的意義。知道成立條件和適用范圍。
只有當我們能準確全面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后,才能辨析似是而非的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高考中胸有成竹地去解決所遇到的陌生問題。
(3)實驗:實驗是形成物理概念,認識物理規(guī)律,構建物理模型的基礎。
(4)模型:一種理想化的實物、狀態(tài)或物理過程。
科學家利用物理模型——研究物理:
教育家利用物理模型——編擬試題。
因此,物理的核心問題就突出表現在由具體到抽象的“建模過程”和由抽象到具體的“物理模型運用”,利用物理模型規(guī)律去分析和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
(5)方法:解決問題的手段
物理解題關鍵是四個分析:狀態(tài)分析、受力分析、過程分析、關系分析
物理解題審題第一,解題關鍵四個分析,狀態(tài)受力過程關系,建立模型優(yōu)選規(guī)律,
關聯(lián)決策規(guī)范解題。
二、物理學習難在何處
1、高中物理知識體系
六本教材:必修1、2、3,選擇性必修1、2、3。
五大板塊:力學、電學、光學、熱學、原子物理學;
2、初、高中物理的區(qū)別
高中和初中學生在兩個不同的年齡段,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心理以及物理這一學科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觀察能力、推理能力、運用數學的解題能力都處于兩個不同的水平線上,所以高中和初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也完全處于兩個不同的水平線上。
3、高中物理學習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上課聽懂,下課做錯,考試得低分。
(2)書上看懂,書下做錯,考試失分多。
(3)公式、概念多,運用混亂,容易出錯。
(4)思考不周,物理過程分析不清,規(guī)律運用不當,出現錯誤。
(5)新題型多,知識運用能力不強,不知如何下手。
(6)缺乏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高中教師校本研訓學年總結 高中教師校本研修總結篇二
高中語文怎么學
7月25日上午,我校體藝館內掌聲、叫好聲不斷,原來是學校優(yōu)秀教師代表在給高一新生作相關學科的學法指導。
語文組的管燕華老師指導學生如何學好高中語文。她從初高中語文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導入,告訴學生要學好高中語文,首先要樹立大語文觀:“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語文,語文的素養(yǎng)來自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她重點講了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多讀
她從“讀什么”和“怎么讀”兩方面展開。她指出:閱讀能力本質上就是學習能力;高中三年閱讀量要達到300萬字左右才算合格。她先介紹了高中教材中的“整本書閱讀”的推薦書目,然后她從“教育部推薦高中生必讀書目”、名家小說、美史哲著作、經典散文、報刊雜志,甚至一些廣受好評的電影、電視節(jié)目、微信公眾號、應用軟件等方面列出了詳細地閱讀書單,勾起了同學們極大的閱讀興趣。然后就“怎么讀”這個問題,她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書肯定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筆而不是本子。她要求同學們讀書時,要能在相關文字后進行圈劃、批注。只有這樣,才能融入獨到的思考。為摘抄而摘抄不可取。
二、多看
她從“觀察自然”和“關注社會”兩方面展開?!耙换ㄒ皇澜?,一葉一菩提,一枝一葉總關情”,她用優(yōu)美的圖片展示大自然的千姿百態(tài),用觀察自然之后學生的美文創(chuàng)作來激起同學們的觀察興趣。關注社會,感受人生的苦難與歡愉;看透人性的復雜與簡單;領略情感的狹隘與博大;感知社會的冷漠與溫情……她也以圖片展示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們透過現象看本質。
三、多寫
她從“練字”“寫隨筆”“訓練高考題”三方面對同學們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最后,管燕華老師總結了高中語文學習的最大的特點:多積累。她借用了兩句名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薄皩W非一日之功,要爭一日之效”結束了本次講座。
高中教師校本研訓學年總結 高中教師校本研修總結篇三
高中地理學法指導
7月26日上午,地理組的鄒少華老師代表高一地理組在體藝館內對高一新生就如何學好高中地理作了學法指導。鄒老師的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解讀。
一、學習高中地理的意義
地理學主要涉及上至宇宙空間,下到地球內部,中間至人類社會,學習地理,指導我們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尺度丈量世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地理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學地理,學地理中享受生活。
地理與高考成績息息相關。除清北和醫(yī)學類等少數專業(yè)外,物化生組合中的生物,高手如林,對于中等左右的學生,選物化地組合可能更占優(yōu)勢,選地理的高手少了,考試成績排名靠前,賦分較高。
二、高中地理的學科特點
1、初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時間脫節(jié)。由于初中地理會考在初二就完成,時隔一年后,直接對接上高中地理,部分基本概念淡化甚至忘記,但高中地理教材中不再重現,因此我在此建議大家在開學前的暑假期間可以重溫初中地理知識。
2、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有什么規(guī)律”、“為什么”、“怎么辦”等良好的質疑習慣。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向大家介紹“什么地方”“有什么事物”“有什么特點”,高中地理側重于“為什么”這個地方有這樣的事物和特點,其形成過程“怎么樣”。
三、學習地理的主要方法
(一)閱讀、理解地理教材的主要方法
由于有了學案教學法,不少老師和同學忽視了地理教材。教材是根據課標編寫的,具有典型性,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地理教材的作用。
1、抓“概念”重“消化”。在學習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才能正確無誤。
2、抓“原理”重“理解”。從地理現象形成的過程抓起,理解“地理原理”。理解原理的形成機理,才能熟練運用該原理解釋與之相關的地理現象。
3、抓“歸納”求“規(guī)律”。從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歸納出普遍性的規(guī)律。
(二)學會閱讀和使用地圖
地理空間概念很強,地圖是幫助我們構建空間概念的主要工具。學會讀圖,讀圖要注意先后順序,①先讀圖的主題,即圖名;②看清圖例、比例尺和方向;③注意細節(jié),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范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
(三)注重學習環(huán)節(jié)
制訂學習計劃→課前預習(重點難點)→精心聽講→課后復習→解決疑難→獨立作業(yè)→系統(tǒng)小結或小考→課外學習,層層遞進,形成有機聯(lián)系。
最后鄒老師向大家推薦了獲取地理信息的多種途徑,如通過《航拍中國》、《地理中國》等視頻等手段獲取地理信息;走進大自然、走入社會,親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和現象。以激發(fā)同學們學習地理的興趣。
高中教師校本研訓學年總結 高中教師校本研修總結篇四
7月25日晚上,化學組的卞建軍老師在體藝館內跟高一新生談對高中化學學科的感悟。他從三個方面給學生作了詳細的介紹。
一、為什么(why)要學習化學?
通過同學們熟悉的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來認識化學,在日常生活中化學知識無處不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化學。
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程,從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造紙技術發(fā)展——近代鋼筋與水泥時代——半導體的發(fā)現與開發(fā)——智能材料的開發(fā),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使人類社會進入互聯(lián)互通的信息時代。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同時也是化學的發(fā)展史。
化學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是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化學家合成和制備了數以千萬計的化學物質。同時,化學與其他學科形成交叉和相互滲透,成為自然科學領域中一門“中心的、實用的和創(chuàng)造性的”基礎科學。在資源、材料、健康、環(huán)境等領域,化學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我們?yōu)槭裁磳W化學”,各位大家怎么說?
徐光憲院士:化學是一門發(fā)現的科學,創(chuàng)造的科學,也是支撐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發(fā)展的科學,化學在解決糧食問題、戰(zhàn)勝疾病、解決能源問題、改善環(huán)境問題、發(fā)展國家防御與安全所用的新材料和新技術等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
白春禮院士:化學是變化多端的,它有巨大的挑戰(zhàn)性,化學對改造人類客觀世界可以發(fā)揮很大作用,但是作為個人來講最吸引我的就是它變化多端。當你感覺到它變化多端的話就具有一種挑戰(zhàn)性,如果你對發(fā)生的事情無法做出非常具體判斷的時候,就會產生巨大的好奇心。
何鳴元院士:化學有非常多的奧妙,有非常多的實證證明。你一旦進入高層化學領域的話,你會非常的對它感興趣,你深入到化學里面有無限多的妙趣。
二、高中化學學什么(what)?
初中化學主要是普及化學基本知識,培養(yǎng)化學基本素養(yǎng),能掌握物質“是什么”,學習方法以識記為主,通常從熟悉、具體、直觀的自然現象或演示實驗入手,建立化學概念和規(guī)律,即以形象思維為主;而高中化學主要是為將來科學研究打基礎,提升化學學科素養(yǎng),能探索“為什么”,學習方法以歸納、理解、探究為主,除了加強形象思維外,還通過抽象、理想的化學模型建立化學概念和規(guī)律。
與其他自然科學一樣,實驗和理論是學習化學的兩種重要途徑。與初中化學相比,高中化學實驗會更深入、更豐富,理論研究會更系統(tǒng)、更全面。通過高中化學實驗探究物質的性質和變化、組成與結構等,可以幫助我們形成基本概念,理解化學原理,學習科學方法,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
高中化學理論主要包括——物質變化和物質結構的原理。前者涉及化學反應類型(如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取代反應、加成反應等)、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等等;后者包括原子結構、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化學鍵、分子結構和晶體結構,等等。
堅持實驗和理論并重,有利于我們在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層次上提升對物質及其變化的認識水平。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員,學好化學將幫助你找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新途徑,獲得從化學視角認識物質世界的基本能力,理解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賦予化學的使命,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形成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三、高中化學怎么學(how)?
變觀念,對高中化學的再認識和重新定位。
早規(guī)劃,學會預習,學會思考,帶著問題走進課堂。
悟方法,化學知識點繁雜,學會分類、比較、聯(lián)系、歸納整理。
重累積,理解與記憶并重,持之以恒,厚積薄發(fā)。
強課堂,課堂上“手眼腦耳口”有機配合,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會總結,用好課堂筆記、錯題本,借力用力。
善發(fā)現,學會從化學視角觀察我們所處的物質世界,重視實驗操作和探究,重視問題的生成與解決、再生成再解決。
真作業(yè),獨立、限時、及時、規(guī)范完成作業(yè)是鞏固提升的重要保障。
著名量子化學家鮑林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發(fā):
——名師的引導很重要。
——好的學習平臺很重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獨立思考是成功的關鍵。
——堅韌不拔的意志力是學業(yè)可持續(xù)提升的催化劑。
愿高中化學課程與你共同開啟一段探索物質世界的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