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衛(wèi)生保育教程第二章第五節(jié):呼吸系統(tǒng)

字號:


    第五節(jié)呼吸系統(tǒng)
    一、概述
    人體不斷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的過程,稱為呼吸。
    呼吸系統(tǒng)由呼吸道和肺組成(圖2.10)。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
    
    (一)呼吸道
    1.鼻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
    鼻腔被鼻中隔分為左右兩腔。鼻腔前部有皮膚,上有鼻毛,其余部分覆蓋著粘膜,分布著豐富的血管,能溫暖和濕潤吸入的空氣。鼻粘膜能分泌粘液,其中含有能滅菌的酶類,空氣進入鼻腔被鼻毛和鼻粘膜過濾、凈化。鼻旁竇是鼻腔周圍含氣的空腔,發(fā)音時起共鳴作用。
    鼻還是嗅覺器官。
    2.咽
    咽是呼吸道與消化道的共同通道。鼻咽部后壁兩側上方,有一對咽鼓管開口,通過咽鼓管與中耳鼓室相通。
    3.喉
    喉既是呼吸道的一部分,也是發(fā)音器官。喉腔前上部有一塊葉狀的會厭軟骨,吞咽時,喉上升,會厭軟骨就蓋住喉口,防止食物進入呼吸道。喉腔側壁左右各有一條聲帶,兩條聲帶之間的空隙叫聲門裂。發(fā)音時,聲帶拉緊,聲門裂縮小,呼出的氣流沖擊聲帶,使之振動而發(fā)出聲音。
    4.氣管、支氣管
    氣管上與喉相接,下入胸腔分為左、右支氣管。管壁內表面覆蓋著有纖毛的粘膜,能分泌粘液,能粘住吸入的塵粒與病菌,粘膜上密集的纖毛不斷向喉口方向擺動,經咳嗽將痰排出體外。
    (二)肺
    肺位于胸腔內。支氣管人肺后逐級分支,越分越細,最后形成肺泡管,附有很多肺泡。
    肺泡壁很薄,外面纏繞著毛細血管網(wǎng)和彈性纖維。彈性纖維使肺泡富有彈性。毛細血管與肺泡緊貼在一起,有利于氣體交換。
    (三)呼吸運動
    胸廓有節(jié)律地擴大和縮小,稱為呼吸運動,包括肋骨和隔肌的運動。
    呼吸運動受中樞神經的調節(jié)。呼吸頻率隨年齡、性別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量,稱為肺活量。測量肺活量,可判斷一個人呼吸機能的強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