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兒園《詠柳》教案反思(3篇)

字號: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園《詠柳》教案反思篇一
    1、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2、理解古詩中“詠”、“碧玉”、“妝”、“絲絳”等字、詞的含義。練習發(fā)音詠、高、條、絳、垂、知。
    3、欣賞古詩,并初步理解古詩發(fā)現(xiàn)古詩韻律的特點。
    理解古詩中“詠”“碧玉”“妝”“絲絳”等詞的含義。
    初步理解古詩并發(fā)現(xiàn)古詩韻律的特點。
    柳樹圖畫、教學課件。
    ——這是一棵什么樹?它是什么樣子的?
    1、教師小結柳樹的特點:落葉樹,柳枝細長,柔軟下垂,生長很快,適合在水邊生長,樹皮,樹枝,樹根都可入藥。
    2、讓幼兒小結柳樹的特點。
    ——你覺得柳樹美不美?什么地方美?
    1、初次欣賞古詩。
    ——在古代有個叫賀知章的詩人也覺得柳樹很美,他寫了一首詩來贊美它,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
    2、完整欣賞古詩《詠柳》,初步理解古詩。
    ——詩歌里說了些什么?你記住了哪一句呢?
    3、再次欣賞古詩,理解古詩中的字、詞及古詩所表達的含義。
    ——哪些地方你聽懂了,哪些字詞你不明白?你可以舉手問老師。
    4、分句理解古詩意思。
    5、通過觀察課件,小結古詩的特點。
    ——你們來看一看這首古詩和我們平時所學的兒歌有什么不一樣?
    1、教師范讀,讓幼兒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這是一首很美的詩,老師也想念一念,你們來聽一聽好嗎?
    2、師生一起朗誦古詩:集體、輪念等多種形式。
    3、請幼兒表演朗誦古詩。
    幼兒園《詠柳》教案反思篇二
    1.初步理解古詩《詠柳》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優(yōu)美景色,喜愛春色。
    2.初步學習按古詩節(jié)律吟誦。
    3.通過積累,感悟和運用古詩《詠柳》,使幼兒充分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養(yǎng)成背誦古詩的良好習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1、有關古詩的現(xiàn)代散文及古詩大掛圖。
    2、柳條及用柳條裝扮成的兩棵柳樹。
    1、邊聽音樂《柳樹姑娘》邊進教室,感受歌曲的優(yōu)美。
    ——柳樹姑娘有長長的辮子,隨著春風飄動著,好美??!
    2、談話活動,引出話題。
    ——春天到了,那你們和爸爸媽媽出去游玩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現(xiàn)春天給柳樹帶來的變化呢?
    ——教師小結:春天來了,高高的柳樹滿身碧綠,就像綠色的玉石,柳條下垂著,就象許多綠絲帶在風中飄動。這些細細的葉子,不知道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哦!原來是二月的春風像剪刀把這些葉子剪得這么漂亮。(教師邊朗誦散文邊出示大掛圖)
    3、引出古詩。
    ——這首散文真的好美??!
    ——古時候的有一位詩人名叫賀知章看到這么美麗的柳樹,不由得做起的詩來。(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模仿古代詩人大聲朗誦古詩《詠柳》)
    ——剛才老師在朗誦時,你聽到了什么呀?(出示古詩大掛圖)
    ——教師再次朗誦。
    4、教師朗誦《詠柳》古詩,并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哪一句古詩的意思你不懂呢?(請知道的幼兒告訴其中的意思,或教師可根據(jù)幼兒提出不懂古詩在現(xiàn)代散文中用不同顏色畫出來讓幼兒進行理解。)
    ——春風一吹讓柳樹如此的美麗,春風除了像剪刀,還像什么?又會使什么帶來變化呢?(春風像手,摸了小草,小草就變綠了;春風像嘴,在樹梢說了悄悄話,樹兒就變綠了;春風像腿,跑去親了親花,花兒就開了。)
    ——和幼兒一起來朗誦古詩。
    ——再次一起來朗誦古詩。(提出要求:大聲、慢、要有古代詩人的感受。)
    ——教師小結:春風給我們帶來了美麗,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幼兒一起欣賞古詩朗讀。
    5、教師與幼兒試著再次朗誦,學會古代朗誦時的神態(tài)。(配樂)
    ——小朋友可以回憶剛才教師模仿古代詩人朗誦古詩的樣子,一起來模仿著進行朗誦古詩。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釋】①碧玉:形容柳色翠綠,如青綠色玉石。②妝成:打扮成。③綠絲絳:比喻柳條如綠絲線織成的帶子。④裁:裁剪。
    【譯文】春天來了,高高的柳樹滿身碧綠,就像綠色的玉石,柳條下垂著,如同萬條綠絲帶在風中飄動。這些細葉,不知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原來,二月的春風就像無形的剪刀。
    【賞析】詩人通過對柳樹作的精心描寫和聯(lián)想,表現(xiàn)了大自然的美妙。
    古詩對幼兒是一種即陌生又熟悉的一種文學活動,但作為一種教學活動進行教學,對孩子來說是枯燥的、不能很好的真正的理解其中古詩的含義。所以在教學中我夾著現(xiàn)在的、比較貼近幼兒生活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幼兒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記憶。我運用幼兒已經學會的歌曲《柳樹姑娘》進行導入活動,讓幼兒知道柳樹的美麗。在記憶古詩時,加上相應的動作,使幼兒能形象的進行記憶,更好的對古詩進行理解記憶
    幼兒園《詠柳》教案反思篇三
    1、培養(yǎng)幼兒聽古詩的興趣,并能記住詩名,初步理解古詩的大意。
    2、引導幼兒按要求進行觀察,并完整地講述圖畫內容。
    3、知道賀知章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
    4、愿意欣賞古詩,感知古詩語言的優(yōu)美,風趣。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幼兒教材、大書、錄音機,磁帶柳樹的圖片
    一、談話:柳樹
    1、提問:小朋友,春天來了,身邊的景物發(fā)生了哪些變化,請幼兒說出春天的美好景色。
    2、教師出示柳樹的圖片,提問:這是什么?
    3、你覺得春天的柳樹像什么?鼓勵幼兒自由想象,回答問題。
    二、請幼兒學燕子飛,到指定的位置取書。
    三、請幼兒將書翻到第15頁,和乖乖熊一起看圖講述。
    看圖片上是什么季節(jié)?什么地方?近處有什么?什么樣子的?遠處有什么?什么樣子的?
    四,看動畫,與老師一起欣賞古詩。并回答問題。
    1、請一名幼兒在大書上示范欣賞古詩,師生共同提出欣賞要求。
    2、提問:這首古詩的名字是什么?請幼兒在書上劃指古詩的.名字,集體回答
    3、提問:你知道“詠柳”是什么意思嗎?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教師小結:詠就是歌頌、贊美的意思,“詠柳”就是贊美柳樹
    4、介紹作者賀知章,他是我國唐朝偉大的詩人。
    5、再次欣賞古詩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