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檻遣心二首

字號:


    水檻遣心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fēng)燕子斜。
    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
    葉潤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草堂遠離喧鬧的成都,庭院開闊寬敞,四周沒有村落,放眼一望無邊。
    碧澄江水,幾乎淹沒兩岸;蔥蘢樹木,黃昏盛開鮮花。
    細雨蒙蒙,魚兒歡快地躍出水面;微風(fēng)習(xí)習(xí),燕子傾斜著掠過天空。
    城里擁擠著十萬人家,熙熙攘攘;這里卻只有兩三燈火,清閑自在。
    蜀地四川的天氣常常在夜里下雨,在水邊的欄桿旁已能看到天色轉(zhuǎn)晴。
    花葉被雨水淋得濕潤,樹林里密密麻麻地布滿水洼,我的衣服和枕席也干了。
    我不能承受現(xiàn)在的體弱多病,又哪里還看重功利與浮名。
    慢慢地倒酒來飲,我憑借它來陪伴我的余生。
    注釋
    ⑴水檻(jiàn):指水亭之檻,可以憑檻眺望,舒暢身心。
    ⑵去郭軒楹敞:去郭,遠離城郭。軒楹:指草堂的建筑物。軒,長廊;楹(yíng),柱子。敞,開朗。
    ⑶無村眺望賒:因附近無村莊遮蔽,故可遠望。賒(shē):長,遠。
    ⑷澄江平少岸:澄清的江水高與岸平,因而很少能看到江岸。
    ⑸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將“城中十萬戶”與“此地兩三家”對照,見得此地非常清幽。城中,指成都。
    ⑹蜀天:蜀中雅州,常多陰雨,號曰漏天。
    ⑺檻:欄桿。
    ⑻祗(zhī):恭敬。
    ⑼尚:崇尚,注重。浮名:虛名。
    ⑽涓涓:細水緩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