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dāng)時奢侈今何處?

字號:


    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dāng)時奢侈今何處?
    出自元代張養(yǎng)浩的《山坡羊·驪山懷古》
    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dāng)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站在驪山上我四處張望,(雄偉瑰麗的)阿房宮已被付之一炬,當(dāng)年奢侈的場面現(xiàn)在到哪里去了呢?只見衰草蕭疏,水波旋繞。到現(xiàn)在那些遺恨已消失在煙霧彌漫的樹林中了。(想想)自周、齊、秦、漢、楚等國至今。那些戰(zhàn)勝了的國家,都化作為了土;(那些)戰(zhàn)敗了的國家,(也)都化作為了土。
    注釋
    ⑴山坡羊:詞牌名。
    ⑵驪山:在今陜西臨潼縣東南。杜牧《阿宮殿》:“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
    ⑶阿房:阿房宮,秦宮殿名,故址在今陜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三輔黃圖》:“阿房宮,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宮未而亡,始皇廣其宮,規(guī)恢三百余里,離宮別館,彌山跨谷,輦道兩屬,閣道通驪山八百余里。”又《史記·秦始皇本紀(jì)》:“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⑷一炬:指公元前206年12月,項羽引兵屠咸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見《史記·項羽本紀(jì)》。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阿房宮賦》)之嘆息。
    ⑸縈紆:形容水流回旋迂曲的樣子。
    ⑹列國:各國,即周、齊、秦、漢、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