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輪復習語文文言文專題練習(一)

字號:


    仲尼相魯
    【原文】
    仲尼相魯,景公患之。謂晏子①曰:“鄰國有圣人,敵國之憂也。今孔子相魯若何?”晏子對曰:“君其勿憂。彼魯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若(君)不如陰②重孔子,設以相齊。孔子強諫③而不聽,必驕魯而有齊,君勿納也。夫絕于魯,無主于齊,孔子困矣。”居期年,孔子去魯之齊,景公不納,故困于陳、蔡之間。
    (選自《晏子春秋·外篇》)
    【注釋】①晏子:晏嬰,為春秋時期齊國國相。②陰:假意。③強諫:竭力規(guī)勸。
    【譯文】
    孔子擔任魯國宰相,景公認為這是齊國的憂患。對晏子說:“鄰國有圣人,就是敵對國家的憂患?,F(xiàn)在孔子當了魯國的宰相可怎么辦?”晏子回答說:“君主用不用憂愁。拿魯國的國君,是個昏庸軟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能出眾的宰相。國君不如暗地里表示欽慕孔子的才能,假說許他做齊國的宰相??鬃咏吡裰G而魯君不聽從,孔子一定會認為魯君驕傲而來到齊國。國君不要接納他。這樣,他將自然和魯國斷絕關(guān)系,又不能被任用齊國。孔子就窘迫了。”過了一年,孔子離開魯國到齊國去,景公不接納,所以孔子被困在陳、蔡兩國之間。
    【閱讀訓練】
    1.解釋句中加點詞語
    (1)憂(2)若(3)驕(4)納
    2.翻譯
    (1)仲尼相魯,景公患之。
    (2)居期年,孔子去魯之齊。
    3.引文塑造了晏子_______的政治家的形象。
    【參考答案】
    1.(1)憂患(2)你(3)認為……驕傲(4)接納
    3.足智多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