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移民如何找工作

字號:


    香港優(yōu)才計劃無需投資,無風險,無須在來港定居前先獲得本地雇主聘任,因而獲得大家的青睞,申請人數(shù)逐年上升。和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香港新移民如何找工作。
    在找工作前需要準備的幾件事情
    首先準備一份專業(yè)的CV——簡歷,這個很重要是你工作的敲門磚。一份好的CV可以大大提高面試幾率。除了工作履歷,還要把一些信息注明清楚,尤其是優(yōu)才身份,因為有些香港人可能不太清楚這個計劃,以為還需要辦理工作簽證,因而拒絕求職者的申請。
    第二,針對不同的招聘公司編寫Cover Letter,里面應該包含除了你基本信息以外,對這份工作的認知,和你具備的適合該職位的技能。這是香港文件處理的一種習慣,相當于是一種簡要說明,讓招聘公司能夠一目了然你想表達的信息。
    第三,暢通的聯(lián)系方式。準備一個電子郵箱專門用于找工作,建議使用GMAIL,因為GMAIL不會被認做為垃圾郵件,無廣告。HR一看就能明白。還有隨時保持手機的信號暢通,以免錯過面試電話。
    第四,面試時一般會要求提供照片,即使沒通過也不會還回,所以去拍一套證件照,著正裝的,拍的端正清晰有活力。準備一至兩套正裝。
    準備完以上四件事情以后就開始你的找工作之路了。
    香港找工作的幾個途徑
    1、專人推薦,如上面所提到,如果在香港有一定的人脈,可以利用起來,通過向他們咨詢可以得到一般途徑發(fā)現(xiàn)不了的職位資源,或者由他們出具推薦信,可為求職者加分不少,因為很多公司也會考慮求職者的內(nèi)地身份,以及簽證問題,有香港身份的人士進行推薦,至少讓招聘公司信任求職者的基本信息。
    2、香港有專門找工作的網(wǎng)站,比較大型的有:
    Classifed Post Online:http://www.classifiedpost.com.hk/jshome.php
    JobsDB:http://www.jobsdb.com/HK
    里面找工作的信息很多,記住千萬不要海投,海投等于把簡歷投海。老老實實的按照每個公司里面的要求來投,以郵件的方式寄出,如果要求寫期望月薪的,你就寫上。沒有要求的就不要寫??辞宄竟ぷ鞯攸c,公司性質(zhì)(避免中介公司騷擾)。
    投簡歷一定要有耐心,因人而異,少則數(shù)十封多則上百封都接不到面試電話的。一定要沉住氣,慢慢摸索也能熟悉招聘公司的要求和方向。
    如果接到了面試電話,進入面試階段。
    一定要研究這間公司,以及你所應聘的職位情況,公司最近做的項目,主要競爭對手?!癢hy does our company select you for the post?”這個幾乎每個公司必問的問題。
    進入面試階段注意基本的商務禮儀:一定要做到準時,一般提前15分鐘到達,到達以后你會填寫一些求職表格;對待面試你的人要有禮貌,人家沒有伸出手的時候你千萬不要伸出手去握手;說明問題時應該主動清楚,準備一個3-4分鐘的自我介紹;面試完后記得提一些相關問題,以及在24小時內(nèi)給面試你的人和HR寫一封感謝信。
    香港公司面試一般以英語和粵語為主,可能還夾雜著普通話,如果粵語不行英語就需要加油了,很多公司在面試前還會進行一些筆試,這也需要準備。
    面試結束以后大公司一般兩周內(nèi)會有消息,小公司一般3-4天就會有消息。你可以電話去問詢面試結果。等待期間也不要停下來,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面完以后就立即投入下一個公司的準備。
    香港這里的面試,一般起碼分兩次,甚至三次。
    大的公司招聘,第一次面試,一般都先來個WRITING TEST,考公司資料背景的,考你英文能力的等等,甚至是跟公司的業(yè)務有關的問題。第二第三次各有不同,大公司一般都會要你面人力資源的人,然后經(jīng)理,總之最后一次一般是你的上司,或者是上司的上司(直屬部門的經(jīng)理或老總啥的)。
    面試的問題,除了筆試的那些,就很多是大眾化題目了,大都會問到,如果你廣東話不行,那就要有心理準備絕大部分很有可能是英文進行的了。
    合同簽訂
    簽合同時,最好跟公司說想拿回去看看。但是,有的公司未必給你回去研究,因為他們讓你簽了是去申請工作簽證的,未必是你真正的那一份,你的條件一定要問清楚。比如:試用期,年假,12還是13個月薪,有沒年底獎,醫(yī)療福利,MPF(強積金)等等。
    同時也要注意,有的公司口頭說要你,但是也有反悔的可能,你也沒辦法的,只好盡量抓緊時間辦理合同和簽證,以防被人放鴿子。
    其他一些注意事項:如果有不止一間公司要你, 請三思而后行,只要你簽了合同,不管你開始上班沒,合同已經(jīng)生效,如果你要改變主意,公司確實可以追討你帶給他們的損失。
    香港是一個開放及包容的多元化社會,雖然內(nèi)地和香港兩地在文化和生活習慣等方面存有差異,但仍不影響日趨頻密的交往。只要抵港的人才以積極、開放的態(tài)度投入新生活,包容兩地人民文化的差異,必定能順利適應香港的文化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