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父母怎么幫助孩子安排一個充實而快樂的假期

字號:

   德國中小學生的假期很多,全年放假累計約為14周;暑假6周,春假、秋假、寒假各兩周,其余節(jié)日放假累計兩周。尤其是每年4月開始,春假、各種宗教節(jié)日接踵而來,幾乎每隔一周就會趕上節(jié)假日。那么德國中小學生是如何度過這漫長的假期呢?德國父母是怎么幫助孩子安排一個充實而快樂的假期呢?
    家庭和社會共同創(chuàng)造充實快樂的假期
    德國孩子假期安排的特點是:自由快樂,但絕不是沒有目的的瘋玩、傻玩。德國中小學生的假期安排凝聚了地方政府、父母、社會團體、行業(yè)協(xié)會、社會公共場所等各界的努力和協(xié)助,各方盡力讓孩子們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
    德國人家庭意識比較強,加上完善的休假制度,無論公務(wù)員、公司職員還是工人基本都可以保證一年4至6周的帶薪假期。因此大部分父母便把自己的休假計劃放到孩子寒暑假時段,以便全家能夠集體活動。
    兩周的寒假覆蓋圣誕節(jié)和新年,大部分父母會帶著孩子回到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家,一家人聚在一起辭舊迎新,讓孩子感受家庭的溫暖。暑假期間,天氣晴好,特別適合戶外活動,父母們會安排一個全家出游計劃,在旅途中放松身心,孩子還可以增長見識,開闊眼界,增進與父母的關(guān)系。暑假是出游高峰,為了避免集中出行造成的擁堵,德國16個州被分為5組,不同組的州實行相差一周左右的錯峰放暑假。
    然而父母的假期時間畢竟有限,學生們剩下的假期生活應(yīng)該怎么度過呢?此時就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德國孩子平時在學校負擔就比較輕,假期里老師也不會留作業(yè),但是會要求學生們讀幾本書,或準備一下開學給同學們講講自己假期做了什么事等,學生會參考老師要求,自行安排假期活動。
    例如,每個城市每個區(qū)都有圖書館,大多數(shù)圖書館都有面積相當大的兒童閱覽區(qū),這里不但有各種繪本童書,還會有一些益智玩具之類。在圖書館看書是免費的,辦理借書證一年只需10歐元左右即可借閱各種圖書,孩子們可以盡情徜徉在書籍的海洋。假期里,動物園、博物館等場所也會舉辦針對假期學生的特別活動。德國鐵路和公交系統(tǒng)也會推出假期學生特惠,鼓勵孩子們“行萬里路”,以增長見識。
    平日參加興趣班,假期參加夏令營
    中國國內(nèi)流傳一種說法,即德國孩子從不上課外補習班,德國立法禁止學前教育等。其實這些說法都是對德國教育的不正確理解,沒有任何人會不付出努力就取得成功。
    隨便翻開一本德國的母嬰、教育雜志,各種早教班、課外班的廣告撲面而來。記者自己的孩子6個月大時參加了嬰兒爬班和游泳班。因為課程火爆,竟等了一個學期,直到有人退出才報上名。一些受歡迎的音樂興趣班,等待時間要更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興趣班的種類也更加豐富,有游泳、跆拳道、滑冰、外語、芭蕾、各種樂器等。德國小學放學較早、作業(yè)不多,父母更愿意讓孩子參加個課外興趣班,不虛度了時光。
    但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心態(tài)比較理性,參加課外興趣班只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陶冶情操、養(yǎng)成良好的藝術(shù)修養(yǎng)和運動習慣。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也不會攀比,而是根據(jù)孩子的喜好和自己的經(jīng)濟能力進行理性選擇。
    假期里,上述常規(guī)課外興趣班也會放假,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特色夏令營的火爆。例如,在為期一周的夏令營里,孩子們學習足球的理論知識、練體能、踢比賽,過得非常充實。一些游學性質(zhì)的夏令營,會組織孩子們?nèi)テ渌麌遥私獠煌奈幕?,還能順便提高一下外語能力。除此之外,還有野外生存夏令營、科技夏令營等主題特色的夏令營。這些夏令營的目的是讓孩子強健體魄、增長見識、開闊眼界、鍛煉生活能力,豐富孩子的假期生活。
    德國在經(jīng)濟、科技、人文等各領(lǐng)域都有高素質(zhì)人才,這得益于德國式的科學而嚴謹?shù)慕逃龖B(tài)度。從德國孩子的假期安排可以看到,德式教育崇尚的是理性而不盲從、豐富而不單調(diào)、充實而不疲憊,并且對孩子的教育會得到全社會各個方面的積極配合,因為德國人深知,為未來的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不僅是父母的責任,也是政府和全社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