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婚戀有幸福嗎

字號:


    【小編按】
    2013年受歡迎的移民投資主要有三種方式:
    第一,項目投資:以債權(quán)或優(yōu)先股的方式,投資于一個具體的經(jīng)營項目,但并不參與管理。
    第二,金融投資:通過規(guī)范的金融資本市場,購買移民法規(guī)允許的金融產(chǎn)品,如股票、債券等。
    第三,房產(chǎn)投資:購買具有永久產(chǎn)權(quán)的居住性房產(chǎn),既可獲得移民身份,又可坐享房產(chǎn)升值回報。
     
    跨國婚戀有幸福嗎
    當黑眼睛黑頭發(fā)黃皮膚的東方女子遇上金發(fā)碧眼大鼻子絡腮胡的西方男人,月下老人那一根紅線是否能維系這萬里的姻緣?美國“洋”人圈里生活的過埠新娘,她們經(jīng)歷的婚姻和感情生活到底如何?面對文化背景、語言交流、飲食習慣、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的差異,她們又是怎樣調(diào)和不同的色彩,編織出自己的幸福?又體驗了怎樣的苦澀呢?
    想給兒子一個家 觀念差異終致家庭破裂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結(jié)識國外的異性﹐最后結(jié)婚﹐讓這些異性移民到美國。這些人(尤其以女性居多) 進入美國之后﹐在與美國配偶發(fā)生家庭矛盾和甚至暴力時﹐往往處于弱勢﹐受到傷害。
    賈女士(化名)是湖南岳陽人,西南政法大學畢業(yè)后一直在廣州做律師。2003年離異后她決心要把兒子帶到美國,接受美式教育,于是開始在網(wǎng)上尋覓大洋彼岸的愛情。追尋、希望、失落、懷疑、重燃希望,經(jīng)過一年多的波折,賈女士終于遇上了住在圣安東尼奧的富商愛德華(化名)。因為兩個人性格都很外向,和愛德華在郵件交流有時出現(xiàn)誤解,但因為交流的每一點一滴都是賈女士和愛德華的真性情流露,又具有強烈的吸引力,然后又經(jīng)過磨合,雙方認為可以組成家庭了。
    2007年年底,賈女士帶著兒子嫁到陌生而又心馳神往的圣安東尼奧。初來乍到的母子,被眼前莊園般的豪華別墅和超級跑車等奢華生活的標志驚呆了,感覺完全是來到了曾經(jīng)只在電影上看到過的畫境里面。然而好夢不長,因為先生對自己已經(jīng)接近成年兒子的不認同,賈女士后來夢魘般的生活由此而埋下了禍根。
    賈女士和大多數(shù)傳統(tǒng)女性一樣,希望對方接受她的孩子。結(jié)婚前,兩人曾經(jīng)因為孩子問題而爭執(zhí),賈女士堅持帶孩子一起出國,不應該和孩子分離,如果不支持這樣的想法那么找一位丈夫即使再疼愛她也不是真心的。而愛德華則認為,賈女士的孩子18歲了,已經(jīng)有自己的獨立思想,如果他愿意到美國發(fā)展,那就讓他了解美國,包括教育機會、生活文化信息、并計劃好自己將來的發(fā)展方向,做好準備要付出努力,而他自己也會盡可能給予幫助和支持。但是作為家長,不應該包攬全部,為他把所有事情都打點好,這并不利于他的生長和獨立能力,孩子到了美國之后也不一定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天空。
    但賈女士因愛子心切,英語水平也不能準確地領會愛德華的意思,以為愛德華并不想幫助她的孩子,非常不能接受,但又毫無辦法,愛德華也因此非常生氣。一起生活的前半年里,愛德華似乎也是一個好丈夫、好繼父,為賈女士的兒子支付了語言學校的學費,甚至為了方便他上學,還給他買了一輛車。賈女士說,“我當時覺得非常幸運,找到這么好的丈夫,生活過得愜意極了。”
    為了生意,愛德華常常出差到墨西哥,家里只剩下賈女士和兒子。一天,好奇而又不懂事的兒子偷偷地把愛德華的科維特跑車開了出去,回來進車庫的時候,由于對車況不熟悉,把右邊的倒車鏡撞壞了,兒子非常內(nèi)疚。出差回來的愛德華大為光火,說自己的超跑誰也不可以碰。一氣之下,賈女士的丈夫把兒子趕出家門,這完全出乎賈女士預料。一時間,舉目無親的賈女士不知所措,根本不知道應該怎么辦。
    走投無路的賈女士,本想撥打911求助,但又怕使得先生更加不高興。于是,賈女士只好在網(wǎng)上發(fā)帖子求助。沒想到,跟賈女士遭遇相似的姐妹還真不少,一位住在鳳凰城的姐妹甚至專程前來圣安東尼奧看望賈女士,并幫她出主意。但是,情況并沒有隨時間推移而得到好轉(zhuǎn),先生還是堅決不同意接受兒子回家。賈女士開始情緒低落,因為結(jié)婚還不到一年,如果提出離婚的話,賈女士的有條件綠卡就面臨被取消的結(jié)果。一次,在和先生爭吵的時候,賈女士失去了理智,大聲對丈夫說她恨不得一死了之。這下,終于觸碰到了愛德華的底線。
    愛德華立刻撥打911,報警說遭到了死亡威脅,并要求警察將賈女士帶走。賈女士從前在中國都是幫人打官司,自己去監(jiān)獄探望代理人,而這一次卻平生第一次被關進了監(jiān)獄。由于沒有什么實質(zhì)性的威脅,賈女士很快被放了出來,不過卻被丈夫拒絕回家。她只好求助于當?shù)匾婚g教會的流浪婦女兒童救助中心,在這里,賈女士一邊做義工一邊尋求法律的幫助。并且,由于沒有經(jīng)濟來源,兒子也被迫中斷學業(yè),回到國內(nèi)。
    賈女士對記者說,那段日子是她人生最艱難的日子,既不愿意就這樣回國,又連基本的生存都成問題。后來她在婦女中心幫助下學習語言,在沒有翻譯的情況下,一舉考下了美容美發(fā)執(zhí)照,開始了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她說,由于涉及到財產(chǎn)分割問題,并且因為自己沒錢請律師,離婚手續(xù)到現(xiàn)在還沒有辦妥。之所以接受記者的采訪,是想告誡那些還在想方設法要嫁到國外的姐妹,異國婚姻,慎之又慎。
    面包蘸醬油 愛情也會“水土不服”
    因為父親老來得女,小紅(化名)在家里倍得寵愛,從小到大沒有吃過一點點苦頭。大學畢業(yè)后,已經(jīng)退休的父親托關系給她在珠海安排了很不錯的工作,隨后被公司派到香港工作。在這里,她碰上了肯(化名),一位教英語的美國外教,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異國戀。小紅不顧父母反對,從認識到結(jié)婚總共不到三個月時間。
    小紅說:“開始的時候,我覺得我是特別幸福的女人,我滿心的虛榮得到全力呵護。我英語講得不好,只會講幾句簡單的,我也聽不懂粵語,很多時候,我們之間的溝通就靠手勢,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之間的感情??蓵r間一長,我發(fā)覺自己對他的愛再沒有當初那么狂熱,對他也沒有當初那么好奇。尤其是來到美國后,面臨了更多家庭瑣事,我和他的化學作用也好像沒有當初那么厲害,他的吸引力似乎就只有這么多。他說的話,我也不再盲目相信……他的一切一切,不再那么完美。”
    隨夫來到圣安東尼奧后,小紅夫婦倆暫住在肯的父母家,公婆似乎對這位遠道而來的媳婦并不十分歡迎。后來小紅知道,由于家境不寬裕,公婆其實是非常不愿意她和肯住在家里的。而且,小紅說,公婆居然背著肯用肯的名義申請了幾張信用卡,然后自己拼命消費,等到年底信用卡公司打電話來催賬時才知道,肯已經(jīng)欠下十幾萬美元的債了。
    在小紅的強烈要求下,肯才不得不從家里搬到一處非常便宜的公寓。然而,屋漏偏逢連陰雨,在一個雷電交加、大雨傾盆的晚上,小紅夫婦倆在開車回家的途中不幸追尾撞上前面的車,由于沒有錢買保險,自己又負全責,夫婦二人又欠下了一屁股債。類似這樣的事一多,小紅有些受不了了,整天處在煩瑣的家事中,心情很糟。加之對審美、情趣的理解差異,二人爭吵次數(shù)越來越多。有一天,在又一場大吵之后,小紅忍無可忍,再也控制不住,對著肯大喊:“我要跟你離婚!”沒想到肯卻一臉茫然地說:“難道你去跟法官說我們離婚的理由,就是生活拮據(jù),這就是你的愛情?”看著肯無辜的樣子,小紅無言以對,離婚的事暫時拖了下來。
    為了還債,小紅和肯過著非常艱難的生活,用她的話來說,就是面包蘸醬油。他們在超市里買接近過期的食品,小紅甚至去撿菜葉回來吃。好不容易走出了這一段苦難,小紅懷孕了,為了繼續(xù)工作,小紅不得不把已經(jīng)73歲高齡的父親和68歲的母親接到美國照看自己和即將出生的孩子。父母到美國后,只能在客廳里打地鋪,每天起床后還要把沙發(fā)床折疊起來,加上照看嬰兒的疲倦,父親很快就病倒了,但他一直撐著,直到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實在撐不下去,只好回國去治病?;氐街袊笠粋€多月,父親就病逝了。小紅回國奔喪時,后悔不已,每天都不能入睡,既要陪在母親身邊,又思念遠在美國的女兒,小紅患上了抑郁癥。對這段異國婚姻實在力不從心了,可她仍不甘心,懷著最后一點希望,想讓這段婚姻能走得更遠點。她說:“何況當初父母力勸我,我沒當回事兒,現(xiàn)在自己在婚姻中受了傷,總不能還賴在母親那兒療傷吧,畢竟這是自己的選擇。一個成年女子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于是,我試圖說服自己,盡量去適應,盡量給肯寬容和理解。可讓我失望的是,事情總是事與愿違,甚至更糟。”
    就在這個時候,肯將他的感情轉(zhuǎn)移到外面去了。小紅一直對和肯的感情是十分信任的,可有一天下班回家,小紅正好撞見肯擁著一個妖嬈女子激吻時,她知道她錯了。離婚成了必然,離婚后,看著那一紙離婚證書,小紅終于明白,原來愛情也會“水土不服”。一開始在遇到周圍惡劣環(huán)境時,靠自身的“免疫力”還能抵擋一陣,可時間久了,就變了味兒,愛情在不知不覺中走到燈火闌珊處,燈光一疏落,它自然就黯淡了。
    遠嫁到美國生活的中國妻子,她們經(jīng)歷的感情跌宕要比常人多得多。也有人在不融合的中西合璧婚姻中最終選擇了離異。然而,在這個移民的國土上,還會有人跳進這個與眾不同的“圍城”。但愿這些嫁得“洋”夫婿的中國妻子,在當初憧憬愛情和婚姻的夢想時,能夠調(diào)和不同的色彩,編織出自己的幸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