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七篇

字號:


    我們的目標是為您提供最好的“美術教案”。老師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課件,寫好教案課件是每位老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教案是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希望這篇文章能為您提供一些建議!
    美術教案(篇1)
    蚯蚓的日記美術教案反思 :
    《蚯蚓的日記》是一本容量比較大、有一定閱讀難度的圖畫書,如何在短短的三十分鐘里把最有價值的東西挖掘出來,讓幼兒饒有興趣地去理解,我一改以往人手一本或兩人合看一本圖畫書的做法,將閱讀的難點進行分化分解,從電子圖畫書的閱讀“記下一篇你覺得最有趣的日記”到教室四周分頁圖畫書的閱讀“記錄下一篇你最喜歡的日記”,讓幼兒有重點地圍繞一篇日記進行閱讀,然后再各自分享交流,輕松地達到了互通信息、整體理解的.目標。同時,此繪本蘊含的教育意義深刻,我巧妙地采用記錄的形式,用四個符號標記統(tǒng)攬整個故事脈絡,以蚯蚓記日記時的心情為切入口,從區(qū)分開心、難過的日記開始,逐步過渡到“值得我們學習和需要幫助改進”的環(huán)節(jié),深化了幼兒的認知和理解,凸顯了教材的教育價值,效果良好。
    蚯蚓的日記大班繪本教案:
    活動準備
    課前了解有關蚯蚓的知識;
    《蚯蚓的日記》電子版大圖書(ppt,網上直接下載);
    《蚯蚓的日記》大圖書分頁布置在教室四周(網上下載,打印涂色);
    幼兒人手一份紙筆(紙片剪成小雞心形狀);記錄表一張。
    活動目標
    閱讀理解故事,感知蚯蚓視角里的世界。
    會選擇一篇日記重點閱讀,用記錄、交流等方式表達對畫面的理解。
    初步分辨是非好壞,體會幽默詼諧的畫面帶來的樂趣與感動。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分享對蚯蚓的已有經驗
    師:你知道蚯蚓嗎?把你了解的關于蚯蚓的知識來和大家說一說!
    二、播放電子大圖書,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1.觀看電子大圖書,記下一篇最有趣的日記。
    師:有一條小蚯蚓,他有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就是喜歡把自己看到的、經歷的或者想到的一些事用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他會記錄哪些事呢?讓我們一起來分享《蚯蚓的日記》吧!注意一邊看,一邊聽,一邊記下一篇你覺得最有趣的日記!
    2.通過提問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師:你覺得哪一篇日記最有趣?記錄了一件什么事?
    三、分散閱讀
    用記錄、討論、交流等方式幫助幼兒歸納并理解
    1.猜測蚯蚓記錄日記時的心情。
    師:蚯蚓的日記有趣又精彩,那你覺得蚯蚓在記錄每一篇日記的時候心情都一樣嗎?有些什么樣的心情?(高興、得意、難過、傷心、害怕、沮喪、擔心……)
    2.幼兒分散閱讀,選擇一篇自己喜歡的日記重點閱讀并做好記錄。
    師:日記里到底記錄了哪些高興、得意的事,哪些難過、傷心的事呢?請大家仔細去看一看、讀一讀、找一找,并在記錄單上記錄下一篇你最喜歡的日記。
    3.討論記錄的方法。
    師:怎樣記錄才能讓自己或別人一看就知道是你記的,記錄的是哪一篇日記呢?(引導幼兒討論在記錄時用最簡便的方法:即記錄日記的日期,記下自己的姓名或學號、標記等)
    4.出示記錄統(tǒng)計表,匯總閱讀后記錄的情況。
    師:我們用表情符號(微笑、難過)分別表示蚯蚓不同的心情,看看你閱讀記錄的那篇日記是蚯蚓開心的事還是難過的事,就貼到相應的表情符號后面。
    5.分享交流各自的記錄,師幼共同分類歸納蚯蚓在不同心情時記錄的不同的事。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記錄的喜歡的日記是哪一篇?說說為什么喜歡?它是蚯蚓高興的事還是難過的事?
    四、深化理解,初步分辨是非好壞
    1.尋找蚯蚓日記中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和需要我們提醒他改進的地方。
    師:在蚯蚓的那么多高興和難過的日記中,你覺得哪些地方他做得很棒,讓我們感動并值得我們學習?哪些地方還有些小問題或小缺點,需要我們提醒他改進?
    2.記錄統(tǒng)計表上增添符號“大拇指、問號”,分別表示“值得我們學習、有問題需要改進”,請幼兒分辨是非,將先前匯總的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匹配。
    3.出示最后一篇日記,組織幼兒討論。
    師:“作為一條蚯蚓,也有不好過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很小,有時大家甚至忘了我們在這里……”小蚯蚓有擔心的事嗎?擔心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護他們?
    五、延伸活動
    1.區(qū)角活動:將圖畫書放到圖書區(qū),引導幼兒進一步閱讀書的前后環(huán)襯中一張張有意義的相片,觀察小蚯蚓使用的桌椅、如何握筆等可愛的形象,加深幼兒閱讀的興趣,深入理解體會《蚯蚓的日記》帶給我們的快樂和思考。
    2.游戲活動:會用手偶在表演區(qū)中表演《蚯蚓的日記》故事情節(jié)。
    3.家園共育:繼續(xù)閱讀《蚯蚓的日記》,在家長的指導下用實際行動來保護大自然中對人類有益的小動物;在家長的指導下嘗試將自己每天或每周有意義的事用圖文的方式記錄成日記。幼兒教育網
    美術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熟悉的童話故事形象,對童話故事形象藝術有所了解。
    2、通過圖片欣賞,感受童話故事形象的特點。
    3、學生能夠用繪畫的方式來表現童話故事中的形象。
    重點難點:
    通過欣賞童話故事形象的風格特點,學會用線描的方式進行練習和創(chuàng)作。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認一認、說一說: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的形象。
    師:同學們,這些形象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你能來說一說她們分別是什么童話故事中的主人公嗎?(生交流)那你知道《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這些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都源自于那本童話故事集嗎?
    生:《格林童話》
    師:你還知道哪些格林童話?
    小結:同學們,《格林童話》的編寫者是格林兄弟,它是歐洲地區(qū)搜集得最系統(tǒng),出版得最早的一部民間童話集。帶有濃重的地域色彩、民族色彩和時代色彩。共有216篇,于1812年出版,《格林童話》自問世以來,贏得了小讀者的喜愛。在世界文學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童話世界(板書),去領略一下童話故事的趣味。
    三、教學流程
    1、欣賞交流:
    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童話形象,從形象、色彩上說說喜歡的原因。
    2、師:在這些童話故事中,哪些形象你最喜歡?
    師:說得不錯。你能說說它們給你怎樣的感受嗎?
    3、課堂討論
    童話故事形象與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動物、植物等的形象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說說童話故事形象的外形特征:夸張、變形、比擬、象征等。
    童話故事形象的顏色搭配有什么特點?
    在討論中邊欣賞邊引導學生觀察、交流,從而使學生領悟出童話形象設計的基本知識與方法。
    4、設計練習:
    欣賞各種造型、色彩以及表現形式不同的作品,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欲望。
    交流設計的想法,準備設計怎樣的童話故事形象?
    通過怎樣的表現形式來設計?可以根據自己的想像先畫出草稿,再與同學進行交流,討論選擇最佳方案和最恰當的工具來表現。
    5、學生表現,教師指導
    6、展示評價
    請同學來展示一下你的畫,你喜歡誰畫的,為什么?
    展示學生作品,通過自評、互評、點評等方式進行評價。?
    美術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
    2、能根據簡單的各種線條(波浪線、弧線、鋸齒線、直線等)結合生活經驗編述故事;
    活動準備:
    1、一開畫紙1張、畫上兩個點的紙若干張、線條課件;
    2、幼兒操作:A4紙每人一張、勾線筆1支,地上畫有各種線條的迷宮。
    活動過程:
    一、感受線條的流暢。
    今天老師帶你們去走迷宮好不好!好小朋友們看這迷宮里都是各種各樣的線條,你們可以自己選擇一種線條的路線從起點到終點,趙老師在終點等你們,出發(fā)吧。
    幼兒自由選擇路線走迷宮。
    小朋友們真棒都走出迷宮了,請你告訴大家你是走什么線條的路線走出迷宮的呢?
    你是從哪種線條過來的?
    你呢?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課件。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線條,除了這些線條以外你還知道什么線條呢?
    來我們的小手畫一畫吧!
    這些線條可能干了,它們很愛幫助別人,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會幫助誰呢?
    二、能根據各種線發(fā)揮想象力線條象什么。
    1、出示一張畫有兩個點的紙
    你們看,今天這兩個小點點吵架了,你能用什么辦法讓它們手拉手和好嗎?(幼兒自由發(fā)揮回答)
    現在我就請能干的線條來幫助它們手拉手和好吧?。ń處熯呎f邊畫出線條)
    你覺得他們手拉手后象什么呢?
    你們看這里還有很多的小點點也吵架了,請你們用線條把它們手拉手和好吧!
    請全體幼兒上來繪畫。
    你看它們象什么呢?
    這個你覺得是什么呢?
    這個你覺得象什么呢?
    2、用多種線條連接展開想象
    剛才是用一種線條來幫助小點點,現在有很多的線條都說要一起幫助小點點,(教師邊說邊畫)現在你覺得它象什么呢?
    請你們也用多種線條幫助小點點手拉手和好吧!
    請全體上來繪畫。
    你看到這對小點點手拉手后你想到了什么?
    你覺得它們象什么?
    三、利用線條創(chuàng)編故事
    我這還有很多的小點點需要幫助,老師一邊用線條把它們手拉手一邊編成了一個故事,想聽嗎?
    1、教師邊畫邊講述故事。
    2、擴散幼兒思維,用各種線條表示不同的事物。
    我用兩條弧線表示小兔子耳朵,用鋸齒線表示大灰狼尖尖的牙齒,用長折線表示長頸鹿長長的脖子,我們可以用各種線表示各種東西。
    現在你們也請各種線條一邊幫助小點點手拉手一邊編成一個好聽的故事吧!
    2、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傾聽。
    好了,畫好的小朋友請你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一聽。呆會兒請你上來講。
    3、請幼兒拿著自己的畫一個一個上來講述。
    師:小朋友編的真好,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的線條想幫助小點點,現在你們回去用不一樣的線條來幫助它編個新故事,說給爸爸媽媽,別的老師聽好嗎?(結束)
    附故事:
    一只兔子要出門去采蘑菇,它穿過一條小路,翻過兩座小山,來到了草地上,草地上有好多好多的蘑菇,小兔子可高興了,它采了滿滿一籃子,這時有一只大灰狼露出尖尖地牙齒要吃掉小兔子,小兔子趕緊跑,它穿過了樹林來到了小河邊,怎么辦呢?突然它看見一只長頸鹿在河邊喝水,就大聲地叫起來:長頸鹿快救救我,后面有一只大灰狼要吃我。長頸鹿伸出脖子在小河上架起了一座橋,小兔子得救了高興地打起了滾,它滾下了山坡。
    美術教案(篇4)
    編者的話:找找、剪剪、拼拼、貼貼做張彩紙來畫畫,不涂顏色作品也會很漂亮。
    欣賞:感受色紙上作品的美感,激發(fā)同學學習的欲望。
    活動一:
    尋找顏色類似的彩紙拼貼成底紙,在描畫中體驗色彩的和諧美。
    活動二:
    在用類似色拼貼的底紙上剪貼小塊的互補色紙,感受色彩的和諧與對比。尋找身邊的物品寫生在拼貼的彩紙上,并用淺色的油畫棒裝飾,作品的色彩就更豐富了。
    拓展:同學能依據繪畫的主題運用類似調和、對比調和拼貼底紙進行描畫,并添涂色彩豐富畫面。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在拼貼中感知類似調和與對比調和,在描畫中掌握先整體后局部的描繪方法。
    過程與方法:同學在小組協(xié)作中找到色彩相似的紙剪一剪、拼一拼,感受色彩的和諧與對比。嘗試用水筆描畫、寫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中提高同學的協(xié)作意識,感受畫面色彩的整體美。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感知類似色和互補色,剪出不同形狀的彩紙拼貼組成和諧的底紙。
    難點:能在色紙上,先整體后局部的描繪事物,運用線的疏密、添畫粉色增加畫面的色彩。
    教材分析:
    本課屬造型要素單元的內容,同學對色彩的和諧一般不容易感知,但是已經了解了三原色,認識了三間色。借助游戲找一找類似的顏色容易激起同學對類似調和的感受,通過小組協(xié)作完成拼貼以此提高同學的合作意識,降低涂色的難度,提高同學學習的興趣。在和諧的底紙上描畫同學熟悉的內容,掌握先整體后局部的描畫方法,運用線的疏密豐富畫面的色彩,體驗底紙色彩的和諧美。
    同學感知類似調和后,請同學找一找與類似調和的底紙相對比的色彩,嘗試剪貼小塊
    互補色拼貼在底紙上,體驗色彩對比調和的美感。啟發(fā)同學尋找自身身邊的物品組成一組靜
    物進行寫生,并能用淺色油畫棒裝飾作品豐富畫面的色彩層次。
    欣賞導入:
    1、 欣賞畫家的作品感知作品整體的色調。運用多媒體放大作品的局部,發(fā)現作品中的類似色和對比色。
    2、 欣賞生活中的物品感知設計中色彩的和諧與對比。例如:超市的廣告、網頁、書包、鉛筆盒等等。
    中間環(huán)節(jié)建議:
    1、 色彩游戲找一找類似色:同學分成四人一組,每組提供一種色彩相同的底紙和一疊彩色紙,
    要求同學找出和底紙相似或類似的色紙,比一比那組同學找到的色彩紙最多,并在討論交流中認識類似色。
    2、 合作拼貼:每組選擇四張和底紙類似的色紙,每個同學一張。教師示范隨意的用一條直線分割彩紙,選擇一塊形狀貼在底紙上。自身貼好后可和同組學員交換類似色紙,繼續(xù)分割一次,選擇適合的形狀再貼在底紙上,豐富底紙的色彩。
    3、 嘗試描畫:通過多媒體演示,協(xié)助同學回憶先前描畫過的事物,(例如:斑馬、長頸鹿、交通工具、高高的樓房)嘗試用單色水彩筆在有色紙上畫自身熟悉的事物,并學會運用線的疏密表示畫面的色彩層次,體驗色彩的和諧美。
    4、 色彩游戲找對比色:四人一組,復習拼貼一張類似調和的底紙,紙找一找與底紙色彩相對比的色彩。,比一比那組找到的對比色最多。在討論交流中認識對比色。選擇一組自身喜歡的對比色用直線剪下一小塊拼貼在底紙上,體驗“萬綠叢中一點紅”似的對比調和。
    5、 組織靜物畫一畫:尋找身邊的物品(例如:書包和文具的組合,鞋的組合,瓶花,椅子的組合等等)每組布置一組靜物,可以是單個物體、可以是大小有對比,有前后的兩個物體,依據同學的自主布置進行寫生練習。先用鉛筆描畫出寫生物體的基本形,再用水筆直接在描畫的基本形上邊觀察邊描繪出物體的細節(jié),掌握由整體到局部的描畫方法。
    6、 涂色裝飾:在描畫好的作品上用油畫棒皴畫上白色,增強畫面色彩的層次感。
    教學評價建議:
    1、 小組展示評價:每組的作業(yè)展示在同一版面內構成色彩統(tǒng)一的組畫。欣賞各組的作品在討論交流中感受藍綠調的寧靜美、紅調的熱烈跳躍、黃調的明朗等不同的感受。
    2、 對比欣賞:類似調和和對比調和的兩組作品擺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欣賞、感受類似色的和諧、對比色的跳躍。
    3、 個別展示:開個小型的畫展,同學能品評不同色調作品的美感,能介紹自身作品的設計意圖。
    拓展建議:
    同學能依據自身的創(chuàng)作主題,主觀能動的拼貼有色調的底紙。能依據色調的意境描繪對象,能用有油畫棒皴畫上淺色,豐富畫面的色彩層次。
    背景資料:
    色彩調和: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色彩有序、協(xié)調地組織在一起,使人的視覺和心里感到滿足的色彩搭配。
    類似調和:包括同一調和近似調和兩類,都追求色彩的共性,使色彩關系趨于統(tǒng)一和諧。
    色彩的面積與調和:小面積地使用高純度色彩可以使畫面和諧、統(tǒng)一。
    色調:對象在特定光源和環(huán)境條件下的畫面色彩相互對比相互影響形成多變統(tǒng)一的關系。
    美術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大膽自由地表現,激發(fā)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2、熟悉常用的繪畫工具和材料,體驗畫的樂趣。
    3、培養(yǎng)良好的繪畫習慣。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熟悉常用的繪畫工具和材料,體驗畫的樂趣。
    難點:學生大膽自由的表現。
    教學具準備:
    各類彩色筆、各類質地的繪畫用紙、教學范畫。
    課 時: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準備繪畫工具,規(guī)范繪畫習慣。
    二、 導入新課
    1、 學生上臺介紹自己所帶的各類彩筆,當當小老師,教教我們怎么用?
    2、 揭示課題
    三、 欣賞感知
    1、 教師出示各類的范畫作品,讓學生欣賞,
    1) 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顏色的?
    2) 他們畫了什么?象什么?
    3) 他用了什么彩筆?
    4) 猜猜是怎么畫的?
    5) 你覺得這幅畫怎么樣?掛在哪比較好?為什么?
    2、 看看他們的用紙,有什么不同?
    1) 教師出示各種
    質地的繪畫用紙,讓學生摸一摸,感受一下紙的質感。
    2)分組挑選喜歡的紙,猜想會有怎樣的效果?
    3)嘗試練習:
    合作小組一起畫一畫。
    3、 交流體會,相互欣賞
    四、 學生作業(yè)
    以合作小組為單位,挑選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大膽的畫畫。(室內、市外均可)。
    五、 教師巡回指導
    1、 指導學生正確用筆。
    2、 鼓勵膽小的學生大膽的繪畫。
    3、 室外注意安全。
    六、 課堂小結
    1、 學生說說繪畫的內容、繪畫的過程中發(fā)生的事。
    2、 說說繪畫的樂趣。
    3、 相互評價。
    4、 教師總結。
    七、教學反思
    第二課 繞繞涂涂 (1)
    教學目標:
    1、 啟發(fā)學生感受和認識物體的形狀。
    2、 大膽用線涂出物體的形狀。
    3、 體驗涂繪繞線活動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繪畫熱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線大膽涂繪出物體的形狀,并體驗繞繞涂涂的樂趣。
    難點:繞線涂繪方法的掌握。
    教學具準備:
    各色、各質地的各類線、范品、學生用紙
    課 時: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規(guī)范美術的學習習慣。
    二、導入新課。
    1、 出示一堆雜亂的各種線材料。(各色、各質地的線)
    你能幫老師整理這一堆雜亂的線嗎?
    教師與學生自由的圍坐在一起,教師請學生幫忙整理線,邊整理邊自由的談談:
    1) 讓學生自由的感知各類線;毛線、絲線、塑料線??
    2) 各類線的呈現狀態(tài);直的、曲的、硬的、軟的??
    3) 生活中的運用;
    4) 線在生活中的象形;拉面、蛇、卷頭發(fā)、蚊香??
    2、 揭示課題。
    三、欣賞感知。
    1、 學生成功整理的線團(規(guī)則形)欣賞感知。
    1) 看看是什么形狀的?
    2) 一個線團象什么?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將線團添加成物體。
    3) 出示葡萄照片,你們看我們該怎么將線團組合?
    4) 學生嘗試練習:
    主要練一練水果。
    2、 感知邊上那堆未整理的雜線(不規(guī)則形)。
    1) 啟發(fā)學生看看象什么?
    2) 如何擺放一下象什么?稍微添加一下能成什么?(組合)
    3) 學生嘗試練習:
    主要練一練繞繞動物,再添加一些環(huán)境。
    3、 游戲:
    教師繞畫,學生猜猜繞的是誰?為什么?(抓特征)
    四、學生作業(yè)。在大紙上,學生將自己繞畫出來,教師繞畫自己,完成師生合影,背景添加上自己喜歡的東西。
    五、教師巡回輔導。
    1、 及時反饋、糾正。
    2、 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 參與其中。
    六、課堂小結
    1、 作品展示。
    2、 學生欣賞,說說自己的繞畫。
    七、教學反思
    第三課 我的太陽 (2) 教學目標:
    1、 能抓住太陽的基本形狀特征進行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出有個性的太陽形象。
    2、 在美術活動中,表現出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太陽的基本形,大膽的進行想象。
    難點:創(chuàng)造有個性的太陽形象。
    教學具的準備:
    范畫圖片,繪畫用紙。
    課 時:80分鐘
    第一課時
    美術教案(篇6)
    《梅蘭竹菊“四君子”》教案
    【授課時間】
    20xx年11月2日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通過對梅蘭竹菊四君子的學習,了解他們分別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高潔、清逸、氣節(jié)和淡泊的四種品格。
    2、 通過對梅蘭竹菊四君子學習了解,讓學生提高人文素養(yǎng),熱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二、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學習的意識和團結、友愛、互助、珍惜友誼的精神。
    三、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熱愛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并使學生受到道德的熏陶,學習四君子高風亮節(jié)的高貴品質,在思想上得到升華。
    【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梅蘭竹菊四君子,了解他們內涵品格,讓學生提高人文素養(yǎng),熱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教學方法】
    整體感知法、演示法、講解法
    【教具】
    梅蘭竹菊圖文并茂的圖片
    【教材分析】
    做人與處世同樣重要,我們不但要學會做人更要學會做事。梅、蘭、竹、菊,被歷代的文人雅士稱為花中“四君子”,占盡春夏秋冬。春之蘭,夏之竹,秋之菊,冬之梅。千百年來,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質,一直是古今文人墨客所鐘愛,是詩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成為一種人格品性的象征,代表著淡泊、清逸、高潔、氣節(jié)四種品格。梅高潔傲岸,蘭優(yōu)雅空靈,竹虛心
    有節(jié),菊冷艷清貞。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自強不息,清華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tài)。自古以來,梅、蘭、竹、菊象征著中國人的氣節(jié)。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教師學生共同準備收集有關梅花,蘭花,竹,菊花的詩詞等,了解他們的內涵。 課堂教學:
    一、導入新課
    梅蘭竹菊指:梅花,蘭花,竹,菊花。被人稱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 梅、蘭、竹、菊的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
    二、整體感知
    “花中四君子” 梅蘭竹菊,其四者的共同特點是自強不息,清華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tài)。
    三、分別對梅蘭竹菊進行認識學習
    (一)學生才識展示。
    學生將搜集、整理的相關資料展示:
    1、梅
    詠物詩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來詠一種事物的,而對梅花完成"百詠"的詩人最多。梅花最令詩人傾倒的氣質,是一種寂寞中的自足,一種"凌寒獨自開"的孤傲。它不屑與凡桃俗李在春光中爭艷,而是在天寒地凍、萬木不禁寒風時,獨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開出繁花滿樹,幽幽冷香,隨風襲人。
    2、蘭
    空谷生幽蘭,蘭最令人傾倒之處是"幽",因其生長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凈那種綺麗香澤的姿態(tài),以清婉素淡的香氣長葆本性之美。這種不以無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屬于林泉隱士的氣質,更是一種文化通性,一種"人不知而不慍"的君子風格,一種不求仕途通達、不沽名釣譽、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蕩胸襟,象征著疏遠污濁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質。蘭花從不取媚于人,也不愿移植于繁華都市,一旦離開清幽凈土,則不免為塵垢玷污。因此,蘭花只適宜于開在人跡罕至的幽深所在,只適宜于開在詩人們的理想境界中。
    3、竹
    竹在清風中簌簌的聲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讓詩人深深感動,而竹于風霜凌厲中蒼翠儼然的品格,更讓詩人引為同道,因而中國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說:"何可一日無此君!"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樸實直白的語言,顯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
    4、菊
    如果說,冬梅斗霜冒雪,是一種烈士不屈不撓的人格,春蘭空谷自適,是一種高士遺世獨立的情懷,那么,秋菊財兼有烈士與高士的兩種品格。晚秋時節(jié),斜陽下,矮籬畔,一叢黃菊傲然開放,不畏嚴霜,不辭寂寞,無論出處進退,都顯示出可貴的品質。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探索
    請同學們自主學習本課相關知識。
    2。小組討論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對梅蘭竹菊四君子的學習,了解他們分別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高潔、清逸、氣節(jié)和淡泊的四種品格。
    3。組長小結
    讓學生提高人文素養(yǎng),熱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三)課堂拓展
    指導學生思考:
    怎樣做到做人與處世當學梅蘭竹菊四君子人格品性?
    四、課堂小結
    教育學生熱愛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并使學生受到道德的熏陶,學習四君子高風亮節(jié)的高貴品質,在思想上得到升華。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始終滲透著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并在如何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探討新教法上做了大膽嘗試。在課堂教學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課堂生活環(huán)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主動合作,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
    《梅蘭竹菊“四君子”》教案
    單位名稱: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qū)第十二中學 教師姓名:朱瑞平
    聯系方式:1301292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