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精心推薦
教學計劃 | 培優(yōu)補差工作計劃 | 學困生轉化工作計劃 | 教研工作計劃 | 教師工作計劃
時間如水,即將迎來新一學期的工作,教師們可以將新的教學做一份計劃。寫好教學計劃,才可以有步驟地開展教學工作。根據(jù)您的信任出國留學網(wǎng)的編輯為您寫了一篇名為“色彩教學計劃”的文章,讓我們一起努力變得更加自信!
色彩教學計劃 篇1
[教學目的]
1.學習寓抽象于形象的寫法。
2.理解富有哲理性的詩的含義。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意境的創(chuàng)造。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精練的語言。
[教學方法]
賞析法
[教具準備]
錄音機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解題。
聞一多,名亦多,字友三,現(xiàn)代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出版過《死水》、《紅燭》兩個詩集。
2.學習課文內容。
(1)學生讀課文,理解詩歌大意。
(2)學生討論課文內容,找出難以理解或理解不過透徹的句子。
學生討論,師歸納。
提示:本詩作者把生命的白紙色彩化、具體化。將抽象的生命予以不同的色彩,完善了生命的內涵。
“我便溺愛于我的生命,因為我愛他的色彩?!?BR> 這是作者在徹底領悟了生命的'內涵后發(fā)自內心的真情實感。蒼白的生命、單調的生命不是完整的生命,只有將正義與勇敢,熱烈與忠誠,博大與希望集于一身的生命,才是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生命。
(3)師生共同討論表現(xiàn)詩人豐富想象力的句子。
“綠”是小草發(fā)芽的顏色,是樹木吐葉的顏色,它象征著生命的誕生,新事物的開端發(fā)展。因此,詩人說:“綠給了我發(fā)展?!?BR> “紅”是太陽、火、心臟的顏色,象征著生命的熱情、執(zhí)著、溫暖,因此,詩人說:“紅給了我熱情?!?BR> “黃”是高貴、寧靜的色彩,是君主喜歡的顏色,與忠誠密不可分。因此,詩人說:“黃教我以忠義?!?BR> “藍”是大海、天空的顏色,象征著寬廣、博大、高潔,因此,詩人說:“藍教我以高潔?!?BR> “粉紅”是花蕾的顏色,象征著燦爛、美好和希望。因此,詩人說:“粉紅賜我以希望?!?BR> “灰白”是枯木、冷鐵的色澤,象征著失意、冰冷、悲哀,因此,詩人說:“灰白贈我以悲哀。”
“黑”是灰燼、煤炭的色澤,它肅穆、莊重,通常象征著死亡和結束。因此,詩人說:“黑還要加我以死?!?BR> 從以上可以看出,詩人發(fā)揮奇特的想象,將繪畫中顏色的由綠到黑,自然巧妙地排列起來,正好經歷了生命由生到死的過程。
(4)師范讀詩歌。
(5)挖掘主題。
結合保爾的一句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來引導學生在珍惜美好生活的同時,要坦然面對生活中的波折。
(6)總結中心。
詩人所寫的詩歌,即為生命的過程,并且這個過程正是通過各種色彩的直觀顯示而使讀者將原本比較深奧的哲理淺顯地展示出來,生命就是如此地豐富多彩!至此,全詩的主題自然顯露出來,即:熱愛生活,重視生命價值。
3.擴散性思維。
在詩歌《色彩》中,作者以積極的進去精神勾畫生命,那么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對生命還有那些認識?
播放鋼琴曲《命運》,讓學生從音樂中感受生命的不屈。
[課堂練習]
課后習題。
[板書設計]
色彩
聞一多
白紙————————生命
綠——發(fā)展
紅——熱情
黃——忠義
藍——高潔
粉紅——希望
灰白——悲哀
黑——死
白紙上有了色彩才有意義
生命中有了豐富的生活現(xiàn)象就有價值
色彩教學計劃 篇2
聯(lián)考色彩教學計劃表
一、教學內容
本次聯(lián)考色彩教學計劃以“色彩的構成與表現(xiàn)”為主題,包括色彩基礎知識、色彩搭配技巧和色彩表現(xiàn)形式等三個部分。
二、教學目標
1. 理解色彩三要素及其相互關系。
2. 掌握不同色彩搭配的技巧,能夠進行常見搭配的選擇和運用。
3. 熟悉不同表現(xiàn)形式下色彩的特點與表達效果。
4. 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色彩感知能力,拓展藝術想象力。
三、教學流程
第一課:色彩基礎知識
1. 介紹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飽和度,分別對應色彩的基本屬性、明暗程度和純度。
2. 講解三要素相互間的關系,如色相之間的對比、明暗層次和色彩飽和度對比等。
3. 進行實踐操作,讓學生通過混色制作不同色相、明度和飽和度的顏色,并加深對三要素的理解。
第二課:色彩搭配技巧
1. 介紹不同的色彩搭配技巧:單色調、對比色、相似色、三色組合等。
2. 分析不同搭配技巧的特點和表達效果,并進行實例分析。
3. 設計練習題目,讓學生進行不同的色彩搭配實踐操作。
第三課:色彩表現(xiàn)形式
1. 介紹不同表現(xiàn)形式下色彩的特點,如平面設計、繪畫、雕塑等。
2. 分析不同表現(xiàn)形式下色彩的應用技巧和表達效果,并進行實例分析。
3. 進行實踐操作,讓學生通過色彩表現(xiàn)形式的創(chuàng)作來體驗不同表現(xiàn)形式下色彩的應用。
四、教學評估
1. 完成練習題目,并就不同色彩搭配的選擇和表達效果進行分析。
2. 完成實踐操作,體驗不同表現(xiàn)形式下色彩的表達效果,并作出感性評價。
3. 書面測驗,了解學生對色彩三要素及其相互關系、不同色彩搭配技巧和表現(xiàn)形式的理解程度。
五、教學資源
1. 教學課件和教材:《色彩表現(xiàn)藝術》、《色彩設計基礎》等。
2. 實踐材料:油畫顏料、調色板、畫布等。
六、教學考慮
1. 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的感知和應用能力,加強實踐操作的環(huán)節(jié)。
2. 設置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如講解、實踐操作、實例分析等,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3. 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性表現(xiàn),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和色彩搭配,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
色彩教學計劃 篇3
聯(lián)考色彩教學計劃表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顏色的基本概念,學習顏色的表達方式及其意義,能夠用簡單的語言描述顏色感受。
2.掌握顏色搭配的原則,能夠運用顏色搭配的基本知識進行色彩組合。
3.提升對于色彩美感的敏感性,培養(yǎng)對顏色的觀察力和感知能力,提高對藝術作品色彩的理解和欣賞水平。
二、教學內容:
1.顏色的基本概念和表達方式。
2.色彩搭配的原則和技巧。
3.色彩在藝術中的表現(xiàn)和意義。
4.通過色彩游戲和創(chuàng)作活動,提升學生對于色彩美感的敏感性和感知能力。
三、教學步驟:
1.引入(10分鐘)
通過展示一些色彩鮮艷的圖片或藝術作品,引導學生關注色彩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對色彩的興趣,初步感受色彩的美感。
2.知識傳授(40分鐘)
(1)顏色的基本概念和表達方式。通過圖片、示范等多種形式,讓學生了解顏色的分類、基本色原理等知識。
(2)色彩搭配的原則和技巧。介紹色彩搭配的原則和技巧,讓學生學會如何運用顏色搭配的基本知識進行色彩組合。
(3)色彩在藝術中的表現(xiàn)和意義。通過藝術作品的解析,介紹色彩在藝術中的作用和表現(xiàn)形式,讓學生深入了解色彩的意義。
3.活動實踐(60分鐘)
(1)色彩游戲。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學生更深刻的認識色彩,增強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品味水平。
(2)創(chuàng)作活動。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創(chuàng)作出一幅具有獨特色彩風格的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yǎng)。
4.總結(10分鐘)
通過與學生的互動交流,總結本次課程的重點內容和要點,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和技巧。
四、反思:
本次課程教學目標清晰明確,內容詳實豐富,通過多種不同形式、手段的教學、引導和實踐活動,能夠全面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對于色彩的感知能力、品味水平以及對于藝術作品色彩的理解、欣賞能力,是一次有意義的色彩教育課程。
色彩教學計劃 篇4
聯(lián)考色彩教學計劃表
教學目標:通過本次教學,學生應該能夠:
1.了解色彩的基本含義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技巧,培養(yǎng)觀察能力;
3.學會繪制色彩搭配的圖表,并運用到實際的設計中;
4.了解不同文化和民族對色彩的特別意義。
教學內容: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什么是色彩;
2.色相、飽和度和亮度的基本概念;
3.基本的色彩搭配;
4.如何使用色彩搭配圖表;
5.顏色在不同文化和民族中的特殊意義。
教學流程: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
1、教師引入本課程的主題,解釋為什么這個主題是重要的。
2、引導學生分享在生活中他們用到的色彩的經歷,以及色彩對他們的意義。
二、基礎知識介紹
1、通過幻燈片展示學生色彩的基本定義和色彩最常見的分類方式。
2、介紹色相、飽和度和亮度的含義,并讓學生分別用筆和紙畫出這三個屬性的區(qū)別。
三、色彩搭配技巧
1、通過幻燈片展示學生基礎的色彩搭配技巧,如:對比、互補、單色調和漸變等。
2、讓學生通過分組合作制作色彩卡片并試著搭配這些顏色。
四、使用色彩搭配圖表
1、通過幻燈片展示學生不同的色彩搭配圖表。
2、讓學生和同組合作完善一個色彩搭配圖表,然后互相分享。
五、不同文化和民族對色彩的理解
1、通過幻燈片和圖片展示不同文化和民族對顏色的特殊理解。
2、讓學生以小組形式研究一個不同文化和民族的色彩意義,并將研究結果呈現(xiàn)給全班。
六、總結環(huán)節(jié)
1、通過簡單的小測驗檢驗學生對課程的理解。
2、讓學生分享他們學到了什么。
教學評估:
1、檢查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的繪畫作品和色彩搭配圖表是否準確合理;
2、評估學生對色彩的觀察能力和色彩搭配技巧的掌握程度;
3、通過小組呈現(xiàn)和總結環(huán)節(jié),評估學生對色彩在不同文化和民族中的理解水平。
教學后的拓展作業(yè):
1、學生小組合作完成一個“病毒殺手”,呈現(xiàn)他們對色彩搭配技巧的理解;
2、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色彩對他們的意義,比如繪畫、生活照片等方式。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課程的教學,學生的色彩觀察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同時他們也能夠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技巧,并且將其運用到生活和實際的設計中。在教學流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合作和呈現(xiàn)的機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需要更加靈活地組織課堂形式,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達到更高的教學效果。
色彩教學計劃 篇5
聯(lián)考色彩教學計劃表
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次色彩教學,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識和色彩組合技巧,提高學生的色彩理解及運用水平,為其今后的設計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內容與方法
1. 教學內容
(1)色彩基本知識概述
了解色彩的種類及其特性,掌握色彩的構成方式和基本原理,認知色彩的光譜分布和視覺效應等。
(2)色彩的感知與表現(xiàn)方法
了解人們的色彩感知方式和基本特點,掌握色彩的表現(xiàn)方法和操作技巧,認知個性化表現(xiàn)色彩的技巧處理。
(3)色彩的搭配與運用
了解不同色彩的搭配方法和規(guī)律,探討如何針對不同需求和目的進行色彩運用,培養(yǎng)學生進行色彩設計的敏銳性。
2. 教學方法
(1)講授法
通過講授色彩基本知識、理論和方法等,幫助學生全面了解色彩,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識和技能。
(2)實驗法
通過配色實驗、色彩運用實踐等方式,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提高對色彩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3)案例分析法
通過案例分析和研究,讓學生了解不同領域中色彩應用的實例,從而促進學生的色彩設計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教學步驟
1. 課前準備
(1)制定教學計劃,尤其是明確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2)采集與色彩有關的各種資料和案例,以供教學時使用。
(3)準備教學用具和設備,如幻燈片、書籍、計算機等,以方便教學。
2. 教學過程
(1)引入,通過引入讓學生了解本次教學的內容與目的。
(2)理論講授,著重介紹色彩基本知識和色彩組合方法,理論學習是色彩教學的重頭戲。
(3)實踐操作,通過實踐操作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色彩,提高色彩應用技巧。
(4)案例研究,通過案例研究來讓學生感受不同領域中的色彩應用,擴展他們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
3. 教學總結
(1)教師對本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總結,梳理和回顧學生從這次教學中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
(2)針對學生的不足之處,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指導措施。
(3)讓學生對本次教學進行反思和總結,加深對色彩設計的理解和應用。
四、教學評估方式
(1)考試法
設置課堂考試或筆試,檢測學生對于色彩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
(2)作品評比法
設置設計作品評比環(huán)節(jié),以學生的設計作品為評比對象,評估學生設計、創(chuàng)新和色彩運用能力。
五、教學效果分析
結束本次教學后,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或學生反饋等方式來評估本次教學的效果。同時,收集學生的作品和設計作品,從作品角度分析教學效果,再通過教學提高和改進,促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色彩教學計劃 篇6
聯(lián)考色彩教學計劃表
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次聯(lián)考色彩教學,學生應該能夠:
1.了解色彩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2.熟悉色彩搭配和構成規(guī)律。
3.掌握色彩在設計中的運用技巧。
4.提高色彩感知能力和審美水平。
二、教學內容
1.色彩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講解。
2.色彩心理學的講解。
3.色彩搭配和構成規(guī)律的講解。
4.色彩在設計中的運用技巧。
5.設計案例分析和實踐活動。
三、教學過程
1.引入:通過幻燈片、視頻等方式呈現(xiàn)各種色彩搭配的效果,讓學生產生色彩感受和興趣。
2.理論講解:講解色彩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包括色相、飽和度和明度等概念;講解色彩心理學,如不同色彩對人們的心理和情感的影響。
3.實踐活動:通過拼貼、手繪等方式,讓學生運用色彩進行創(chuàng)造性設計,培養(yǎng)其對色彩的感知和運用能力;通過分析設計案例,讓學生掌握色彩在實際設計中的運用技巧。
4.課堂總結:回顧今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總結所學知識,強化所學內容。
四、教學方法
1.講授與實踐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不僅掌握色彩基本概念和原理,還能夠將其運用到實際設計中。
2.個性化教育: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長和興趣,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操作技能。
3.合作學習:通過分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相互交流,分享經驗,提高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
五、教學評價
1.作品鑒賞:對學生設計的作品進行鑒賞評價,評價標準包括色彩運用是否合理、表現(xiàn)力、創(chuàng)意性等因素。
2.小組互評:學生按照自己的評價標準,對小組內其他同學的作品進行打分。
3.考試評價:通過測試學生的色彩知識和運用能力,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改進教學方法。
六、教學資源
1.教材:選擇專業(yè)色彩教材,選擇性地使用文獻資料、案例展示等方式。
2.教具:幻燈片、黑板、白板、畫圖板等教學工具。
3.實驗室:有條件的學??梢蕴峁嶒炇?,讓學生在實驗室內進行色彩創(chuàng)作和實踐。
七、教學時間
建議教學時間為16課時,其中8課時為理論講解,8課時為實踐活動和案例分析。具體安排可以根據(jù)學校教學計劃和學生特點進行調整。
八、教學效果評估
通過測試學生的色彩知識和運用能力,考核學生在此次教學中的掌握情況。評定學生成績時,主要考慮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發(fā)揮,包括設計案例分析和創(chuàng)意性作品的設計等方面。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特長和興趣,肯定不同學生在不同方面的突出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