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寒號鳥課件集合

字號:


    出國留學網編輯整理了本篇“寒號鳥課件”,希望對您有所啟發(fā)。教案課件是老師每次課堂需要準備的工具,但隨意編寫教案課件是不可取的。教案是針對新課程改革和新教育發(fā)展必須掌握的手段。希望您在閱讀后有所收獲!
    寒號鳥課件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堵、縫”等7個生字;會寫“面、朗、陣、枯”4個字。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哀號”等詞語的意思。
    2、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寒號鳥和喜鵲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態(tài)度有什么不一樣。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引入新課
    1、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出寒號鳥,出示寒號鳥資料。
    2、把“寒號鳥”讀正確,強調“號”是個多音字,在這里表示哭叫,讀第二聲,引導學生用組詞的方式鞏固讀音,如“號叫、號哭”。
    設計意圖:
    通過講故事,了解“寒號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二、圖文結合,初步了解寒號鳥和喜鵲的不同
    1、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寒號鳥和喜鵲的住處。
    (寒號鳥的住處是在崖縫里,喜鵲住在大楊樹上。)
    設計意圖:
    通過看插圖,對照課文明白兩種小動物的“窩”是怎樣的,在對比中對寒號鳥和喜鵲的形象有初步感知。
    2、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圖文結合識字,出示“一堵石崖”和“一道縫”。
    看圖理解“一堵石崖”和“一道縫”。識記“堵”和“縫”。
    3、觀察插圖中喜鵲在干什么。(喜鵲銜著一些枯草,忙著做窩。)識記“銜、枯”。
    4、從圖上看出這對鄰居的`家有什么不同?(寒號鳥的住處是崖縫,不是樹枝搭建的,不夠保暖;喜鵲的窩里有很多保暖的材料。)
    設計意圖:
    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看圖觀物幫助學生識記、鞏固生字“堵、縫、銜、枯”,增強生字識記的準確性。
    5、讓學生用一個詞來形容對寒號鳥和喜鵲的第一印象。
    三、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創(chuàng)設問題:寒號鳥為什么在嚴寒的夜晚哀號?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并用橫線畫出來。
    2、出示兩次哀號:
    寒號鳥在崖縫里凍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著:“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
    寒號鳥重復著哀號:“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BR>    3、請學生朗讀,理解寒號鳥為什么會哀號呢?(因為天氣太冷了,而它又沒有窩,崖縫里冷得像冰窖,所以凍得哀號。)
    4、理解“凍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得”后面是對前面的補充。
    出示課后題:
    5、指導朗讀這兩句話。
    6、創(chuàng)設問題:天氣真的很冷,崖縫里冷得像冰窖,都把寒號鳥凍得直打哆嗦。那天氣是一下子變冷的嗎?(天氣是慢慢變冷的。)再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和季節(jié)變化有關的句子。
    7、了解文章的順序。
    (1)指名讀讀表示季節(jié)變化的句子。
    (2)將學生讀出的句子按順序一一出示。
    (3)板書概括3句季節(jié)變化的句子:“冬天快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臘月,大雪紛飛”。
    (4)根據3個句子復述課文。
    四、書寫指導,練習寫字
    學寫漢字“面、朗、陣、枯”,重點指導“朗、陣”。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內容
    1、出示寒號鳥和喜鵲的圖片,回顧這兩種小動物的形象,用一個詞來說一說。
    過渡:寒號鳥這樣哀號,鄰居喜鵲看不下去了,所以“勸告”它趕緊做窩。
    2、理解“勸”。(說服,講明事理使人聽從。)
    二、再讀課文,進一步了解寒號鳥和喜鵲的不同
    1、創(chuàng)設問題:喜鵲是怎么勸告寒號鳥的呢?寒號鳥聽了勸告說了些什么呢?用橫線畫一畫它們的對話。
    2、出示兩次對話。
    3、指導學生理解喜鵲的話。(喜鵲關心勸告,語氣誠懇。喜鵲第二次勸寒號鳥,講出了現在不做窩的危害,語氣加重。)
    小結:從喜鵲說的話,看出喜鵲目光長遠,勤勞踏實。
    4、指導學生理解寒號鳥的話。(寒號鳥糊涂懶惰,脾氣暴躁,不聽勸告。)
    5、理解“得過且過”。(過得去就過去,過一天是一天。)
    6、教師示范朗讀。學生同桌間分角色練習。
    7、分角色朗讀。
    8、結合朗讀理解寒號鳥和喜鵲的對話,揭示寓意。
    三、拓展想象
    1、故事續(xù)編。寒號鳥終于凍死在嚴寒的夜晚。第二天喜鵲呼喚它……想象當時是怎樣的情形,把故事繼續(xù)說下去。
    2、故事新編。寒號鳥怎么做就不會死?編一個讓寒號鳥沒有被凍死的故事。
    四、小結
    學了這個民間故事,我們懂得了不能像寒號鳥那樣得過且過,而要像喜鵲,看得遠,做得早,明白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勞動來創(chuàng)造,懶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
    寒號鳥課件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堵、縫”等7個生字;會寫“面、朗、陣、枯”4個字。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哀號”等詞語的意思。
    2.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寒號鳥和喜鵲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態(tài)度有什么不一樣。
    1.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出寒號鳥,出示寒號鳥資料。
    2.把“寒號鳥”讀正確,強調“號”是個多音字,在這里表示哭叫,讀第二聲,引導學生用組詞的方式鞏固讀音,如“號叫、號哭”。
    1.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寒號鳥和喜鵲的住處。
    【通過看插圖.對照課文明白兩種小動物的“窩”是怎樣的,在對比中對寒號鳥和喜鵲的形象有初步感知?!?BR>    2.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圖文結合識字,出示“一堵石崖”和“一道縫”。
    看圖理解“一堵石崖”和“一道縫”。識記“堵”和“縫”。
    3.觀察插圖中喜鵲在干什么。(喜鵲銜著一些枯草,忙著做窩。)識記“銜、枯”。
    4.從圖上看出這對鄰居的家有什么不同?(寒號鳥的住處是崖縫,不是樹枝搭建的,不夠保暖;喜鵲的窩里有很多保暖的材料.)
    5.讓學生用一個詞來形容對寒號鳥和喜鵲的第一印象。
    【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看圖觀物幫助學生識記、鞏固生字“堵、縫、銜、枯”,增強生字識記的準確性?!?BR>    1.創(chuàng)設問題:寒號鳥為什么在嚴寒的夜晚哀號?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并用橫線畫出來。
    2.出示兩次哀號:
    寒號鳥在崖縫里凍得直打哆嗉,不停地叫著:“哆哆哆,哆哆哆,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BR>    寒號鳥重復著哀號:“哆哆哆,哆哆哆,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BR>    3.請學生朗讀,理解寒號鳥為什么會哀號呢?(因為天氣太冷了,而它又沒有窩,崖縫里冷得像冰窖,所以凍得哀號。)
    4.理解“凍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得”后面是對前面的補充。
    出示課后顥。
    5.指導朗讀這兩句話。
    6.創(chuàng)設問題:天氣真的.很冷,崖縫里冷得像冰窖,都把寒號鳥凍得直打哆嗦。那天氣是一下子變冷的嗎?(天氣是慢慢變冷的。)再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和季節(jié)變化有關的句子。
    7.了解文章的順序。
    (1)指名讀讀表示季節(jié)變化的句子。
    (2)將學生讀出的句子按順序一一出示。
    (3)板書概括3句季節(jié)變化的句子:“冬天快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臘月,大雪紛飛”。
    (4)根據3個句子復述課文。
    學寫漢字“面、朗、陣、枯”,重點指導“朗、陣”。
    1.出示寒號鳥和喜鵲的圖片,回顧這兩種小動物的形象,用一個詞來說一說。
    過渡:寒號鳥這樣哀號,鄰居喜鵲看不下去了,所以“勸告”它趕緊做窩。
    1.創(chuàng)設問題:喜鵲是怎么勸告寒號鳥的呢?寒號鳥聽了勸告說了些什么呢?用橫線畫一畫它們的對話。
    2.出示兩次對話。
    3.指導學生理解喜鵲的話。(喜鵲關心勸告,語氣誠懇。喜鵲第二次勸寒號鳥,講出了現在不做窩的危害,語氣加重。)
    小結:從喜鵲說的話,看出喜鵲目光長遠,勤勞踏實。
    4.指導學生理解寒號鳥的話。(寒號鳥糊涂懶惰,脾氣暴躁,不聽勸告。)
    6.教師示范朗讀。學生同桌間分角色練習。
    7.分角色朗讀。
    8.結合朗讀理解寒號鳥和喜鵲的對話,揭示寓意。
    1.故事續(xù)編。寒號鳥終于凍死在嚴寒的夜晚。第二天喜鵲呼喚它……想象當時是怎樣的情形,把故事繼續(xù)說下去。
    2.故事新編。寒號鳥怎么做就不會死?編一個讓寒號鳥沒有被凍死的故事。
    學了這個民間故事,我們懂得了不能像寒號鳥那樣得過且過,而要像喜鵲,看得遠,做得早,明白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勞動來創(chuàng)造,懶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
    寒號鳥課件 篇3
    原文:
    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縫,寒號鳥就把這道縫當作自己的窩。石崖前面有一條河,河邊有一棵大楊樹,楊樹上住著喜鵲。塞號鳥和喜鵲面對面住著,成了鄰居。
    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氣晴朗。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銜回來一些枯草,就忙著做窩,準備過冬。寒號鳥卻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來睡覺。喜鵲說:“塞號鳥,別睡了,大好晴天,趕快做窩?!?BR>    塞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傻喜鵲,不要吵,天氣暖和,正好睡覺?!?BR>    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塞號鳥在崖縫里凍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著:“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BR>    第二天清早,風停了,太陽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趁天晴,快做窩,現在懶惰,將來難過。”
    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伸伸懶腰,答道:“傻喜鵲,別啰嗦,天氣暖和,得過且過?!?BR>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崖縫里冷得像冰窖。寒號鳥重復著哀號:“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
    天亮了,太陽出來了,喜鵲在枝頭呼喚寒號鳥??墒?,寒號鳥已經在夜里凍死了。
    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號”,理解13個新詞。
    2.能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把幾句話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事情發(fā)展順序,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準確領會寓意。
    教學準備
    1.寒號鳥的掛圖或投影片。
    2.課文錄音。
    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號”。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訓練按時間順序連句成段。
    3.學懂課文第1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齊讀課題“寒號鳥”,讀準多音字“號”。
    (2)你知道寒號烏是怎樣一種動物嗎,(對課外知識豐富的的同學及時鼓勵。教師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簡介寒號鳥。)
    二、布置自學。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我們學習后從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請同學們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用“·”點出你認為容易寫鍺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詞或句。
    (2)讀通課文,用“……”劃出表示季節(jié)變化的句子。
    (3)填空:這篇童話通過( )和( )作對比,寫出了喜鵲是( )的,寒號鳥是( )的。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聽錄音范讀課文。(聽后自評并糾正)
    (2)指名讀一讀劃出的詞語。(互相交流評點)
    (3)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教師點撥:“懶”字中間“束”羽寫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齊讀。
    四、練習按時間順序組句成段。
    (1)指名讀讀用“……”劃出的表示時間的句子。
    (2)將學生讀出的句子按順序出現。
    (3)學生獨立默讀體會,哪些句子跟季節(jié)變化有關,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節(jié)變化?(刪去跟季節(jié)變化無關的句子)
    (4)這些跟季節(jié)有關的句子應該怎樣排列?為什么?
    (5)練一練:《作業(yè)本》第5題。
    五、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全文。
    (2)說一說:課文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是寫“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寫,“寒冬臘月”的事。
    六、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讀懂三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么,哪句話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導看插圖)
    (2)體會寒號鳥的懶惰。(學生理論,互評)
    (3)齊讀第1自然段。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講讀原文,理解“漫山遍野”、“哀號”、“得過且過”、“哆嗦”等詞語的意思。
    2.鞏固抓重點詞理解句子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抓重點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勞動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錄音磁帶一盒。
    2.小黑板若干塊。
    3.幻燈片若干張。
    4.寒號鳥、頭飾各一只及喜鵲貼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整體切人。
    1.根據簡筆畫,說話導入。
    2.整體回顧,說說這是一只( )的寒號鳥。
    ( )的喜鵲。
    二、學習2~5自然段。
    1.默讀2~4自然段,思考: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一一一”劃出)
    2.檢查,出示幻燈(1),抓“累”字體會寒號鳥懶惰。
    3.還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出示小黑板(1):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
    4.抓“不聽勸告”深人體會寒號鳥懶惰。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喜鵲怎么勸告?(結合指導讀、指讀→評點→范讀→自讀→齊讀)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不聽勸告?(圈圈劃劃,自讀體會,結合指導讀寒號鳥的話:指讀→評點→自讀→男女生對讀)
    d.指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寒號鳥不聽勸告結果怎么樣?(結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導讀“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讀→指讀評點→女生齊讀)
    三、學習6~8自然段。
    1.回顧學法:抓“不聽勸告”這幾個重點詞語提問解答,深入理解課文。
    2.啟發(fā)學生圍繞“還是不聽勸告”自己提問,師小結后出示小黑板(3):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誰怎么勸告?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
    d.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結果怎樣?
    3.學生輕聲自讀,思考上述問題。
    4.四人一小組討論,準備匯報。
    5.匯報自學。(學生自由匯報,老師隨機點撥,穿插朗讀訓練)
    點撥要點:
    ①問題b,比較喜鵲說:“……”
    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說:“……”
    體會感情變化→指導讀好語氣。
    ②問題c,結合理解“得過且過”,指導讀出寒號鳥不耐煩的語氣。
    ③問題d,結合理解“最后的哀號”、“漫山遍野”等詞,引導學生想象寒號鳥在冰天雪地里發(fā)出最后哀號時的樣子。指導讀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顧全文,深化認識。
    1.齊讀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樣是寒冬臘月,為什么喜鵲能在溫暖的`窩里熟睡,而寒號鳥卻在黑夜里凍死了?(結合完成作業(yè)本)
    3.訂正作業(yè),隨機小結,完善板書。
    4.學習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結學法,用幻燈打出:
    抓重點詞提問解答
    展開想象感情朗讀
    五、分角色扮演朗讀。
    板書設計:
    寒號鳥
    懶惰勤勞
    玩睡——壘巢
    直打哆嗦——住暖窩
    最后哀號——熟睡
    不幸——幸福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民間故事,教學的要求是教師引導學生正確評判故事的角色,從寒號鳥可悲的下場懂得只顧眼前,得過且過是不行的,應該像喜鵲那樣看得遠,著眼于未來,從現在做起。第二點就是按照順序去理清課文層次,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課文,編續(xù)寫課文,改編故事。最后就是教師培養(yǎng)兒童自學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及分角色朗讀課文。
    我在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分別安排了六個教學步驟:描述帶入情境,自學課文,交流檢查自學,讀講課文,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新編,續(xù)編)補充課文和小結。我的教學設計比較注重小學生的復述和造句表達能力。
    首先我引導學生描述帶入情境的,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引入了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利用了課題,很好地讓學生注意了“號”這個多音詞。接著我是要學生去自學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我當時要求學生進行兩次閱讀課文,第一次是解決生字詞,整體感知,同學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談了自己的感受,他們都說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第二次閱讀是我引導學生有表情朗讀喜鵲兩次勸告寒號鳥的語句,目的是讓他們弄清時間的順序是這篇課文的寫作順序,理清文章的脈絡。最后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故事,我的教學設計比較注重學生的語句訓練。
    寒號鳥課件 篇4
    二、教學總目標:
    1、 通過聆聽《小青蛙》、《野蜂飛舞》,扮演唱《小青蛙找家》、《小蜻蜓》,感受民族樂器、西洋樂器所表示的動物。并通過演唱和身體的動作表示自身保護動物,維護大自然的心情。
    2、 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范小青蛙的動作準確地與音樂開始和結束。
    3、 用柔和的聲音演唱《小蜻蜓》,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表示優(yōu)美抒情的音樂情緒。并能運用打擊樂器準確地為歌曲伴奏。
    4、 能按節(jié)奏創(chuàng)編歌詞。
    5、 聆聽《野蜂飛舞》,想象音樂中所表示的野蜂飛舞的形象,能用線條動作聲音等表示自身聽后的印象。
    由徐儀作曲,樂曲取材于山東菏澤地區(qū)的一首民間兒歌《花蛤蟆》。它由三個樂句構成,句間句尾都插入了蛤蟆的叫聲。四、五度跳進的旋律型,“XX X ”的節(jié)奏型和句尾的蛤蟆叫構成了這一句的基本輪廓把兒童們爭著數蛤蟆的形象表示出來?;静捎昧恕痘ǜ蝮 返谝痪涞馁Y料加以器樂化發(fā)展成為16小節(jié)的兩個樂句。它主要描繪一群可愛的小青蛙在綠色的田野里盡情地唱歌跳舞,生動而活潑,樂曲地二局部也是單三部曲式結構,它以緊張而快速的二胡撥弦把人們帶入夜色茫茫地田野。這時,天上下起了蒙蒙細雨,然而,小青蛙們卻仍在愉快地玩耍。雨下越大小青蛙并沒有被暴風雨所嚇倒他們時而游入水中,時而蹦入田埂,玩的'可起勁了……雨過天晴,漸地云霧散開,一聲鳴叫,劃破長空。大地蘇醒小青蛙們又唱又跳把喜悅的歌聲傳遍四方。隨樂曲漸弱,小青蛙遠去,單依然在唱歌,歡舞……
    劇《薩丹王的故事》中的一首管弦樂幕間曲。歌劇的腳本取材于俄國詩人普希金(1799—1837)同名童話詩。歌劇故事寫的是:薩丹王出征在外,皇后生下王子。但王后的姐姐出于嫉妒,給沙皇寫信污蔑皇后生的是怪胎。薩丹王聽信讒言,下令將皇后和王子裝入木桶投進大海。后木桶被海水沖上荒島,母子死里逃生。王子長大后無意中從鷹爪下救出了魔法變成天鵝的公主。公主為了報答王子,協(xié)助王子變成一只野蜂,跟隨商船飛躍大海,回到皇宮去報仇。在船主的協(xié)助下,王子最終實現了目標,戰(zhàn)勝了惡人,使薩丹王終于醒悟,接回了皇后。全家團聚,王子和公主結為終生伴侶。。本首樂曲表示王子變成野蜂急切的想飛到宮中歸心似箭的心情。
    音樂具有無窮的體裁特征,連續(xù)16分音符的半音級進的滑行音調,形象地模仿了野蜂飛舞嗡嗡叫聲,曲調忽高忽低,音量時強時弱,既表示了野蜂盤旋飛舞,又表示了王子歸心似箭的心情。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簡練,富有兒童情趣的歌曲,有四個樂句構成,一段體,2/4拍,五聲宮調式。歌曲以明快活潑的旋律做前奏,描寫了小青蛙在東奔西跑找自身的家,也為歌曲主題出現做了鋪墊。歌中“跳跳”“呱呱”的獨白,刻畫了小青蛙跳跳叫叫的焦急心態(tài)。最后一句旋律平穩(wěn)流暢,似乎表示了小青蛙歷盡艱辛終于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悅的心情。歌詞淺顯易懂,旋律歡快流暢,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潑、幼稚可愛的形象。
    《小蜻蜓》是一首抒情優(yōu)美的兒童歌曲,3/4拍,五聲F宮調式,四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歌曲以舒展的節(jié)奏,流暢起伏的旋律,訴說了小蜻蜓飛來飛去
    1、演唱并扮演《小青蛙找家》;
    2、歌詞創(chuàng)編。
    教學目標:
    1、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動作準確地與音樂一起開始和結束。
    2、通過演唱和身體的動作表示自身保護動物,維護大自然的心情。
    3、能隨音樂創(chuàng)編歌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動物頭飾、琴、場景安排、蓓蕾評價牌、動物卡片
    1、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來,閉上眼睛。 (多媒體演示動物王國的場景)
    2、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地方?對,這兒就是快樂的“動物王國”,小動物們生活在這里,可幸福了。你們聽,誰來了?
    師:咦,小青蛙怎么這么著急的跑出來了?原來他有一件高興的事情想早點告訴小朋友。你們聽!
    師:小青蛙們靠著自身的勇敢和身手,終于戰(zhàn)勝了暴風雨,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4、師:可是,在與暴風雨作斗爭時,有幾只小青蛙迷路了,還沒回到家。這可怎么辦哪?
    師:大家都很關心小青蛙。別著急,老師幫小青蛙編了一首歌,只要大家都會唱了,小青蛙們聽到了,就能找到家了。
    師:小朋友們都說的很好,我們再來聽一聽這首《小青蛙找家》吧!(出示課題)
    教師指導演唱兩處歌詞的感情,啟發(fā)同學聯系自身的情感來表示,表示好的發(fā)給頭飾。
    4、師:小朋友們都學得很好。讓我們拍著手和小青蛙再唱一遍吧!
    5、師:唱得真好,現在你們都是小青蛙了,咱們一起來扮演,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6、師:真好聽!剛才老師發(fā)現有幾只小青蛙已經做好準備了。來!戴頭飾的小青蛙待會兒和老師一起扮演,好嗎?
    師:他們也想有一首自身的歌,你們能幫他們編一首這樣的歌嗎?
    師:有一只小鳥已經飛到了老師的身邊,所以我給他編了一首《小黃鳥找家》。聽!
    師:其他的小動物們早已來到了你們身邊。請你們輕輕地把他們請出來吧。
    師:小朋友們,現在請你們聽著音樂,輕輕地送小動物回家吧。
    2、師:你們真棒!現在就你們?yōu)樾游飩兙幐璋???茨膫€小組的小朋友們最團結、最聰明,編出的歌曲最好聽。
    師:你們覺得他們演的怎樣,輕輕商量一下,要不要為他們舉起我們的蓓蕾呢?
    1、 師:今天,我們不只幫小青蛙找到了家,還協(xié)助動物王國的許多小動物都編出了好聽的歌?,F在就讓咱們唱著動聽的歌,帶著小動物們一起,回到咱們的班級,咱們在學校的家吧。
    教學目標:
    1、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動作準確地與音樂一起開始和結束。
    2、大膽積極地參與扮演,創(chuàng)編歌謠。
    教學上限:
    2、感受歌曲的活潑,并能隨音樂扮演。
    教學過程:
    一、聽《小蜻蜓》歌曲隨歌曲律動進教室。
    1、 告訴同學今天有位小客人來我們這里做客,展示青蛙卡通動畫形象和叫聲,請同學和小青蛙問聲好!(出示節(jié)奏)
    XX XX │ X X │ XX XX │ X X ‖
    2、 小青蛙看見朋友們那么熱情它想念一首兒歌:
    X X | X X | X X | X X | XX X |
    XX X | XX X | XX X |
    3、 你能編一編自身喜歡的小動物的歌謠嗎?如:“跑跑、喵喵”等。
    1、 故事導入:有幾只可愛的小青蛙,貪玩迷了路,心里很著急,一路上邊跳邊叫著,真想快點回家去,最后他們找到家了嗎?讓我們一起聽聽小青蛙的故事。(聆聽歌曲范唱1)
    2、 今天小青蛙想請你們幫助,請小朋友們趕快學會這首歌唱唱一唱,你們的歌聲能協(xié)助小青蛙媽媽聽見,讓小青蛙找到自身的家。
    4、展示歌詞,學習按節(jié)奏讀歌詞。
    寒號鳥課件 篇5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首先通過做相同功所用時間不同引入功率的概念,再全面解析物理量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計算公式、單位等,通過估測學生上樓時的功率學以致用。功率是初中物理量力學功能中重要的一個物理量,也是后面將要學習的電功率的基礎,并且是生活中機械的一個重要指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理解功率,知道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公式和單位。
    2、會估測人做功的功率。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學歸納認知功率,提高學生的自學歸納能力和交流能力。
    2、經歷估測功率,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估測功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將物理與生活聯系的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具:
    每組鉤碼一盒、彈簧測力計一個、米尺一根、機械停表一塊。
    (3)測量工具和需要測量的物理量。
    1、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2、你還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2、收集家中用電器及其他機器的功率,并對它們進行排序。
    寒號鳥課件 篇6
    課題
    13、《寒號鳥》
    單元
    第五單元
    學科
    語文
    年級
    二年級
    學習
    目標
    1、會認1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道理。
    3、分角色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道理。
    難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認識寒號鳥嗎?“寒號鳥”因其叫聲像嬰兒的啼哭,身上又長有飛膜,能像飛鳥一樣地滑翔而得名。其實,它不是鳥,而是哺乳綱鼯鼠科的獸類。它的足背呈橙黃色,所以又稱為“橙足鼯鼠”。主要分布在我國河南、甘肅、云南、青藏地區(q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寒號鳥》的課文,伸出你們的右手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認真觀察圖片,聽老師講解。
    圖片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講授新課
    一、初讀感知
    1、自讀提示: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檢查生字詞
    (1)自由讀
    (2)小組賽讀
    (3)開火車讀
    (4)齊讀
    (5)識字游戲
    3、我會寫
    面、陣、郎、枯、卻、將、紛、夜
    (1)請學生觀察字形,想辦法識記字形。
    (2)交流識記字形的方法,鼓勵學生自主識字。
    4、多音字
    號háo(號叫)hào(記號)
    縫fèng(縫隙)féng(縫補)
    二、再讀課文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什么事情?
    這篇課文主要說的是在山腳下的石崖縫里住著一只(寒號鳥),和石崖對面樹上的(喜鵲)成為了(鄰居)。秋天到了,(喜鵲)開始找東西(做窩),而(寒號鳥)卻天天玩和睡覺。到了冬天,(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而(寒號鳥)卻被凍死了。
    三、學習課文
    1、出示句子。
    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崖縫里冷得像冰窖。
    2、學習出示的句子。
    (1)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
    哪一個字告訴我們冬天快要到了?
    盡
    (2)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
    從哪兒告訴我們天氣冷了?
    (寫了寒風)用了兩個詞,一個模擬聲音的“呼呼地”,一個表示動作的“刮”,而不是秋風習習地吹著。
    (3)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崖縫里冷得像冰窖。
    (把北風比喻成像獅子一樣狂吼,說明天氣更冷了。)
    3、分角色朗讀喜鵲和寒號鳥的對話。想一想: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了??
    寒號鳥,別睡了。天氣暖和,趕快做窩。
    傻喜鵲,不要吵。太陽高照,正好睡覺。
    趁天晴,快做窩?,F在懶惰,將來難過。
    傻喜鵲,別啰嗦。天氣暖和,得過且過。
    理解得過且過的意思。
    得過且過:過一天算一天,不做長遠打算。
    4、在喜鵲兩次勸寒號鳥做窩時,寒號鳥都說喜鵲“傻”,你們覺得呢?為什么?
    喜鵲不傻,寒號鳥傻。因為在寒冷的冬天,沒有窩會被凍死。
    5、那寒號鳥感到了寒冷,為什么還是沒有做窩呢?
    因為寒號鳥懶惰。
    6、冬天到了寒號鳥這時候是怎樣說的呢?
    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
    7、它做成窩了嗎?為什么呢?
    沒有。它被凍死了。
    8、從哪可以看出來?
    天亮了,太陽出來樂,喜鵲在枝頭呼喚寒號鳥??墒?,寒號鳥已經在夜里凍死了。
    9、同學們,你們說,如果寒號鳥沒有被凍死,到了第二天,太陽出來了,它會怎樣做呢?
    繼續(xù)在崖縫里睡覺,得過且過。
    10、讀一讀,照樣子說一說。
    凍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
    熱得直冒汗熱得像蒸籠
    …… ……
    11、拓展提高
    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
    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
    請君聽我明日歌!
    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學習生字,說一說自己的識字方法。
    再次讀課文,思考問題。
    邊讀句子,邊體會。
    說一說
    分角色朗讀
    思考問題,并回答。
    想一想,說一說。
    讀一讀
    認讀詞語,讀準字音,幫助學生了解故事大概,為進一步學習語文打下基礎。
    鍛煉學生概括課文的能力。
    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體會。
    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更加理解文本。
    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想象能力。
    課堂小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逸惡勞、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勤勞的人才會得到幸福。
    板書
    13、寒號鳥
    寒號鳥喜鵲
    懶惰勤勞
    玩、睡做巢
    直哆嗦住暖窩
    寒號鳥課件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掌握多音字“號、當”;理解“晴朗、勸告、啰唆、冰窖、哀號、得過且過”等詞語。(重點)
    2.分角色朗讀課文。(重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現在懶惰,將來難過”“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和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美好生活的道理。(難點)
    課前準備
    1.制作本課課件,準備生字新詞卡片、關于寒號鳥的資料。(教師)
    2.預習課文,嘗試朗讀。(學生)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1.師:小朋友,老師想給大家講個小故事,故事里寒號鳥住在一堵石崖的一道縫里,如果你在冬天的夜晚從山腳下經過,你會聽到它哀號的聲音:哆啰啰,哆啰啰……聽到這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2.學生質疑。
    3.板書課題。
    4.指導學生認識多音字“號、當”,并組詞。
    5.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自讀要求。
    (1)一邊讀一邊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讀準確。
    (2)把課文讀通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自讀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多種形式朗讀:開火車讀、小組讀、齊讀。
    教師相機正音:“縫、當、朗、將、狂”是后鼻音;“面、銜、勸、趁、陣、紛”是前鼻音;注音區(qū)分“卻”“勸”“且”的讀音;“吼”不讀kǒng,“復”不讀fú。
    (2)注意這些生字的字形了嗎?你會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呢?
    如:加一加良+月=朗木+古=枯
    換一換“芬”的草字頭換成絞絲旁就是“紛”。
    (3)學習多音字“號、當”。用不同的讀音組詞。
    (4)鞏固識字:老師讀生字,學生快速找生字。
    (5)課件出示詞組,老師范讀,學生跟讀。
    呼呼地刮著凍得直打哆嗦
    溫暖的窩里冷得像冰窖
    3.小組合作,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教師相機正音。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是低年段教學的重點,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采用多種方式來指導學生識記生字,并且通過小組合作來鞏固識記,從而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課生字。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這個故事里有幾個動物?它們發(fā)生了什么事?
    2.學生自由交流。
    預設:
    生1:故事里有兩個動物——寒號鳥和喜鵲。
    生2:冬天快要到了,喜鵲忙著做窩,準備過冬。喜鵲讓寒號鳥壘窩,寒號鳥一拖再拖,最后凍死了。
    3.指導學生畫出表示時間的語句。(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說到就到、寒冬臘月)
    4.指導學生了解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別寫了這三個時間里發(fā)生的事。
    四、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生字,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字形,說說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預設:
    生1:“紛、陣、枯、將”這幾個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的。
    生2:“卻”字左右大致一樣寬。
    生3:“夜”和“衣”的字形相近。
    生4:“面”是獨體字,里面是兩個小橫。
    2.師著重指導書寫“陣、卻、紛”三個生字。
    3.師范寫,學生書空。提醒學生注意“卻”的最后一筆是豎。“紛”字右上部是“八”,不是“人”;第五筆捺要寫得舒展。
    4.學生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一、情境導入
    1.課件出示寒號鳥和喜鵲各自的窩。師范讀第1自然段。
    2.聽了朗讀,再觀察插圖,你知道了什么?
    預設:
    生1:我知道了寒號鳥住在哪里。它住在山腳下的一堵石崖的一道縫里。
    生2:我知道了喜鵲的窩在河邊的大楊樹上。
    生3:我知道了寒號鳥和喜鵲住得很近。
    二、朗讀品味,感受特點
    1.自由讀課文中描寫天氣的句子,思考:從哪里可以看出天氣越來越冷?
    2.交流。
    (1)“幾陣秋風,樹葉落盡?!?BR>    “盡”字寫出了冬天快要到了。
    (2)“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BR>    “呼呼地”寫出了風很大,寒風就是北風,吹到身上非常冷。
    (3)“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崖縫里冷得像冰窖?!?BR>    ①聯系實際說一說大雪紛飛的天氣是怎樣的。
    ②聽音頻,理解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感受天氣的寒冷。
    ③有多冷呢?(冷得像冰窖)看圖,老師介紹冰窖,讓學生感受當時的寒冷。
    ④模仿“冷得像冰窖”,說說冷得怎樣?(冷得像在冰窟窿)
    3.有感情地朗讀句子,讀出天氣的寒冷。
    4.默讀課文,用“”畫出描寫喜鵲的做法的句子,用“____”畫出描寫寒號鳥的做法的句子。
    5.交流一下。說說你對喜鵲和寒號鳥的看法。
    (1)預設:
    生1:喜鵲很勤勞,看得遠。冬天快要到的時候,它就已經給自己做窩了。我是從“一早、忙著”看出來的。
    生2:寒號鳥很懶惰。它“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來睡覺”。
    生3:寒號鳥很懶,還不聽別人的勸告。喜鵲讓它做窩,它說喜鵲傻,而且還說太陽高照,正好睡覺。
    生4:寒號鳥不吸取教訓,很懶。已經挨了一次凍,嘴里也說要做窩,但第二天天氣一好,又去玩了。
    理解“得過且過”:只要能夠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形容胸無大志;沒有長遠打算。
    (2)寒號鳥說喜鵲傻,你怎么認為呢?
    (喜鵲不傻,因為天一冷,喜鵲就住進了自己搭好的溫暖的窩里。)
    6.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喜鵲和寒號鳥的對話。
    (1)想想喜鵲會怎么說。
    喜鵲熱心幫助寒號鳥,語氣誠懇。
    喜鵲第二次勸寒號鳥,講出了再不做窩的后果,語氣加重。
    換用句式:
    “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BR>    “從小__________,__________?!?BR>    (2)指導學生讀寒號鳥說的話。
    寒號鳥有沒有接受喜鵲勸告?為什么不做窩?在冬天來到的夜晚,凍得受不了,說第二天就做窩,到了第二天為什么又不做窩?
    (3)小結:寒號鳥不僅懶惰,還非常糊涂?!暗眠^且過”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淺,鼠目寸光。讀寒號鳥的話把它的糊涂、懶惰讀出來。
    三、課外拓展,總結回顧
    1.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對寒號鳥說些什么?
    2.把這個故事演一演,講給別人聽。
    寒號鳥課件 篇8
    教學目標 1、 認識“沿、際”等3個生字。會寫“信、沿”等8個字。
    2、 能正確、流利地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 發(fā)揮想像,初步理解課文寓意。
    重點 1、識“沿、際”等3個生字。會寫“信、沿”等8個字。
    難點 1、識“沿、際”等3個生字。會寫“信、沿”等8個字。
    教具 1、 多媒體課件。
    2、 小鳥頭飾和青蛙、小鳥圖片。
    揭示課題。誰還記得識字4里學的“坐井觀天”那一組成語?
    2、 認讀生字。
    a、出示帶生字的一段話,生字標注拼音。
    青蛙坐在井里,抬頭看見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飛來了,落在井沿(yán)上,說天無邊無際(jì),大極了。青蛙不信(xìn),還說小鳥弄錯了。他們誰說得對呢?你能回答嗎?
    b、小聲自由讀,把帶拼音的字讀準。
    c、老師檢查,指名認讀生字。
    d、老師畫井的簡筆畫,讓學生把小鳥、青蛙的圖片貼在相應位置,幫助理解“井沿、井里、井口”。
    e、隱去其他字,只留帶生字的詞,再讀一讀。
    f、你怎么記住這些字?把好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g、采取多種方式檢查認讀效果。
    1、 老師引讀。
    青蛙問小鳥--????????????????小鳥回答說--
    青蛙說--????????????????????小鳥說--
    青蛙笑了,說--??????????????小鳥也笑了,說--
    2、 想讀誰的話?自己練一練。
    3、 同桌分角色讀。
    4、 指名分角色讀,學生自我評價。
    5、去掉提示語,男女生分角色讀,讀出爭論的語氣,可以配上自已設計的動作。
    課件演示:a、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的飛,飛過高山、田野、樹林、城市、農莊……
    b、青蛙坐在井里,抬著頭呆呆地看著天上。
    6、討論:誰在坐井觀天?他看到的天是什么樣子的?青蛙和小鳥誰說得對呢?
    7、你想做見多識廣的小鳥嗎?怎么做?答得好的戴上小鳥頭飾。
    8、再讀課文,屏幕出示提示語,接讀后面的話,能背的給予鼓勵。
    1、把左右結構的六個字寫好。
    “蛙“右邊是兩個土,兩豎不能連起來。
    教師范寫,提醒學生這六個字都要寫得左窄右寬。
    2、指導寫好“答”、“還”。
    重點指導:“答”是竹字頭,注意區(qū)別竹字頭和“竹”字的不同寫法。
    3、學生在田字格里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作業(yè)布置 回家把課文復述給爸爸、媽媽或兄弟姐妹聽。
    教學后記 以故事激趣,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