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能力作風建設發(fā)言 篇1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當前,全區(qū)上下正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教育活動,正所謂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各項事業(yè)正借此東風,呈現出蓬勃發(fā)展之勢。
干部作風問題事關國家的生死存亡,民族的興衰成敗,是推動經濟發(fā)展,維護社會穩(wěn)定,解決民生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的重中之重。然而,究竟什么才是好的干部作風,怎樣才能轉變干部的作風呢?我想,這是一個常談常新、永不過時的不朽話題。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知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這是鄭板橋當知縣時的感懷。關切之情,溢于言表,透露出沉甸甸的責任和憂國憂民的情感。
孔繁森曾說: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他翻山越嶺,走街串巷,將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了藏族人民的心坎中。
焦裕祿—把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不惜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蘭考大地的勃勃生機
牛玉儒—始終牢記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祖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將草原人的夢想帶入騰飛的殿堂。
黨和國家正是因為擁有了這些身無半畝,心憂天下的好干部,我們的國家才能夠歷經滄桑而不衰,我們的民族才能夠倍受磨難而更強。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也不知從何時起,有些干部的作風發(fā)生了不該發(fā)生的變化:有的思想浮燥,急功近利;有的作風飄浮,專橫跋扈;有的自恃清高,獨斷專行;有的不思進取,自甘墮落,更有甚者竟然為了一己私利,無視法律的存在,鋌而走險。
同志們,面對一件件、一樁樁這并非虛構的事實,您難道還能夠置若罔聞、不聞不問、心如止水嗎?
孟子曰: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穿越歷史的煙云,中國曾出現過令世人驕傲的開元盛世、貞觀之治;也曾出現過讓我們心痛不已的安史之亂、靖康之恥。從晚清政府的喪權辱國到今天的港澳回歸、三峽截流、嫦娥奔月、申奧夢圓,這一切的一切,這所有的所有,無不向世詮釋著一個道理,那就是業(yè)精于勤荒于嬉,成因勤儉敗由奢。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通過開展人文精神危機大討論和干部作風教育活動,實現了經濟的跨越式發(fā)展,并一舉成為世界矚目的東方明珠。
浙江省通過開展機關效能建設年活動,優(yōu)化了投資環(huán)境,插上了經濟騰飛的翅膀。
邳州市通過開展了弘揚長征精神,打造陽光政府的活動,加快了經濟發(fā)展的步伐,實現了蘇北領先的目標。
我區(qū)自開展思想大討論和干部作風集中教育整頓活動以來,全區(qū)黨員干部深入學習孫書記的講話,緊緊圍繞區(qū)委區(qū)政府1521總體工作的思路,強抓機遇,干事創(chuàng)業(yè),從而密切了干群關系,提高了辦事效率。全區(qū)各項事業(yè)蒸蒸日上,煥然一新:國有企業(yè)的突飛猛進,民營經濟的異軍突起,新農村建設的如火如荼,招商引資的輝煌成果,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
朋友們,當您為這些輝煌的成就而驕傲自豪時,當您為這些巨大變化而歡欣鼓舞時,您是否感受到我們的干部的作風已發(fā)生了深深的變化。
實踐反復的證明:哪里的干部作風好,哪里的政治就文明,社會就和諧,哪里的干部作風強,哪里的經濟就發(fā)展,人民就幸福。
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干部作風就是政通人和,好的干部作風就是國富民強,好的干部作風就是一個朗朗的乾坤,就是一個太平盛世。
談古論今,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已不再是個新鮮的話題,然而究竟怎樣才能真正轉變廣大干部的作風,這恐怕永遠是一個探討不完的話題。
我想加強干部作風建設,需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自我批評的勇氣、敢為人先的作為,要敢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積極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決不能脫離實際的紙上談兵、霧里看花、坐而論道。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新的形勢下,作為領導干部,我們必須不斷洗滌自己思想感情上的塵埃,要管的住小節(jié),守的住清貧,真正做到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這是我們的責任、這是我們的職責、這是我們至高無上的使命。衡量一個干部對老百姓是否充滿了真情,我想,一個重要標尺就是看他的工作有沒有盡到責任,有沒有做到恪盡職守,有沒有做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民消得人憔悴。
同志們,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必須深深的知道:只有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才能實現生命的價值,只有無怨無悔的奉獻,才能開創(chuàng)美好的未來。謝謝大家!
2023年能力作風建設發(fā)言 篇2
為了進一步提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切實解決干部作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區(qū)委、區(qū)政府統一安排“轉作風破難題提效能促趕超”主題教育活動,實施“五區(qū)”青原發(fā)展戰(zhàn)略,力爭把我區(qū)建設成為經濟日益繁榮,人民更加富裕,發(fā)展更具活力,城鎮(zhèn)具有魅力,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和諧的新城區(qū)。這是一項加強機關作風建設、領導班子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的“牛鼻子工程”,是一項推動我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工程”和重要保證,也是一項得民心、順民意的`“民心工程”。
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是國家和民眾對一名公務人員基本的和自然的要求。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從點點滴滴做起,自覺地踐行,把整頓機關工作作風的要求貫穿到日常的具體工作當中,否則,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公務人員。
通過近一階段的學習,本人就此次干部作風集中整頓有以下幾點體會和認識:通過第一階段的認真學習,自己充分認識到,必須徹底轉變以前一些不正確的觀念,增強服務意識和干部的責任意識,對服務對象,我們都要真心誠意地對待他們,時時、事事、處處都要首先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分析,去解答所提出的問題和所遇到的困難,切切實實地為他們著想。遵守委機關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在與服務群眾交往、溝通時,一定要做到熱情禮貌、耐心細致、態(tài)度溫和,耐心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全心全意地幫助他們解決所遇到的困難,切實轉變那種政府機關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三難”的衙門作風,滿腔熱情地為基層群眾服好務,貼近群眾,為我區(qū)的計生事業(yè)發(fā)展盡心盡力、盡職盡責;要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勤奮學習業(yè)務知識,熟悉和掌握好計生工作方面的有關法律、政策、法規(guī),切實轉變觀念,轉變作風,不斷提高服務質量、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在下一步的學習中,我將繼續(xù)深入學習,不斷提高自己,深刻檢討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更好,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良好的計生統計人形象!
2023年能力作風建設發(fā)言 篇3
“打鐵還需自身硬”,形象地點出了當前黨所面臨的挑戰(zhàn),指明了共產黨員努力的方向。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作為黨員干部,要做到牢記使命、迎難而上,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心系群眾、執(zhí)政為民。一是政治上要過硬。就是要始終堅定政治立場,堅決服從中央決策部署,做一個政治上靠得住的人;始終做到大局為重、人民利益為重,勇挑重擔、勇擔責任,真心為民謀福祉,真情為民辦實事,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二是思想上要過硬。作為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始終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作風,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經得起各種考驗,做到“政治清白、思想清明、工作扎實、做事干凈”,在本職崗位上作出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業(yè)績。三是能力上要過硬。實現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把握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對黨員干部的本領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質和能力,來自勤奮的學習、實踐的磨礪。只有堅持不懈樂學、博學、善學,才能熟練掌握并正確運用黨的基本理論、國家法規(guī)政策和工作方法技能;只有發(fā)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帶著問題學,學以致用、學用相長,才能真正成為領導科學發(fā)展的行家里手。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我們必須堅決反對“三農”領域各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抓常、抓細、抓長,持續(xù)努力、久久為功,以優(yōu)良的作風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
2023年能力作風建設發(fā)言 篇4
通過對能力作風建設的學習,結合個人實際,我深深認識到能力作風建設對自身和工作的重要意義,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從自己的本職崗位出發(fā),認真做好以下三點:
一是要刻苦學習黨建理論及黨務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黨務工作水平,在思想上、政治上能時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嚴格按照上級安排,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要不斷修訂完善黨支部的各項制度,要在支部工作規(guī)范化、標準化方面多做工作,為了充分發(fā)揮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著力推進黨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組織生活會制度規(guī)范化運行。
二是要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強化自身的業(yè)務能力的建設,認真學習各項法律、法規(guī),嚴格執(zhí)法積極應對農資經營主體多元化、違法經營行為越來越隱蔽的復雜局面,不斷摸索,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查處制售假劣、未審先推等違法行為,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不斷規(guī)范種子生產經營秩序,確保農業(yè)生產用種安全,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三是要密切聯系群眾,時時處處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對群眾始終懷著一顆深厚的感情,想問題、做事情都從“以民為本、為民解憂”的高度出發(fā),全心全意維護農民群眾利益和為百姓服務。
2023年能力作風建設發(fā)言 篇5
在將近一個月的思想紀律作風學習中,深刻體會到思想的不成熟和不深刻。自此,我深刻反?。?BR> 一、努力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境界,全面提升自身素質。
自己越來越注意到在當今這個與時俱進、知識與信息不斷更新的社會里,學習是提高自身素質的第一要務,充分認識到,在當前形式和環(huán)境中,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被這個社會所淘汰,這不但要學習應具備的相關業(yè)務知識和政治理論知識,還要學習更多的法律法規(guī)、科學管理、市場經濟、計算機、英語等普及社會必須掌握的知識,學習這些的目的就是為了今后游刃有余的工作打好一個堅實的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問題,還要強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努力做一個有德有才的大家認可的機關人員,做一個高素質的人。
二、對照要求,檢查自身不足
通過學習,對照機關干部作風整頓實施方案,找準各自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對癥下藥,銳意改革,創(chuàng)新思維,不斷完善自身工作。通過對照檢查,我感到自己存在理論學習不深入、工作作風不扎實、缺乏開拓創(chuàng)新意識等問題。一定要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政治素質。
三、不斷提高和改變工作思路,要有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對待工作。
我們現在從事的工作,會面臨許多新問題,新矛盾和新內容,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地更新知識,豐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實踐本領的同時要善于在工作中開拓創(chuàng)新,提出新的思路和新見解,對企業(yè)、基層農民,我們除了要真心誠意地對待他們,更要時時刻刻的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分析,去解答所提出的問題和所遇到的困難,切切實實地為他們著想。這樣才能把良好的愿望和實際工作效果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在工作中爭創(chuàng)一流。
四、識大體,顧大局,搞好團結,約束自己,為機關制度的建設作保障。
團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個人不團結,思想不統一,步調就會不一致,就會影響到整個集體,影響到機關制度的建設。因此,在一起共事,要特別主義搞好團結。搞好團結重要的是思想上互相幫助,工作上互相支持,處事上相互謙讓,生活上互相關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識大體,顧大局。搞好團結也是一個人基本素質的具體體現,因此,在團結上一定要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做,一切為了機關制度的建設做保障。
五、工作中埋頭苦干,求真務實,提高效率。
在工作中腳踏實地地做好本職工作,模范地履行一個機關干部的職責。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yè)精神,盡心盡力把工作做好。在工作中克服華而不實,飄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在工作中不講條件,“埋頭苦干、少說多做”,把每一項工作做實做細做好,全面提高效率。工作中還要深入實際,了解實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說實話,辦實事,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義。把心思用在具體工作上,把精力放在具體干事上??傊獙崒嵲谠谧鋈耍咝实淖鍪?。
在這次機關作風集中整頓過程,思想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和素質修養(yǎng)方面得到了啟發(fā)和增強,這就要求在工作中以開拓創(chuàng)新,積極進取,奮發(fā)有為、貼近實際、靈活運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來開展工作,進而為奉節(jié)的發(fā)展貢獻力量添磚加瓦。
2023年能力作風建設發(fā)言 篇6
同志們:
歷史和現實都在表明,一個沒有優(yōu)良的作風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優(yōu)良的作風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fā)展進步的;一個沒有優(yōu)良的作風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fā)達的。偉大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從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年代,到欣欣向榮的和平時期,我們的黨都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優(yōu)良的作風,使我們黨的根始終深深地扎在最廣大人民群眾之中,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愛戴,是我們黨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一個重要法寶;優(yōu)良的作風,使我們黨發(fā)展壯大,成就偉業(yè),創(chuàng)造世界經濟的神話,是我們黨的事業(y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寶貴財富。
可是,有的人可能會說:“作風建設是黨員干部的事兒,與我們無關”,有的人可能會想:“作風建設是集體的事兒,個人無足輕重”。在這里,我要大聲呼吁:“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朵花可以代表整個的春天,我們每一個干部職工,都是代表著政府的形象,體現著黨的精神,加強作風建設,是每一個干部職工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同志們,當你翻開歷史的畫冊,在黨的歷史上,最耀眼的、最光彩的就是為人民利益而無私奉獻的杰出人物。從留下“可愛的中國”動人篇章的“狼牙山五壯士”,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從共產主義戰(zhàn)士雷鋒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王進喜,從“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到新時期領導干部的優(yōu)秀代表鄭培民……這一串串閃光的名字,雖然年代不同,事跡也不一樣,但他們的作風都是一致的?!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边@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是優(yōu)良作風的杰出代表,他們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先鋒、祖國的驕傲。
人們永遠都不會忘記,僅這一年中,中國人經歷的悲歌和歡笑,經受的陣痛和新生,就足以抒寫一部家、國壯美的史詩。
5月12日中午,映秀中心小學數學老師張米亞當時正在二樓口的教室上課,當地震發(fā)生時,張米亞老師離樓梯僅僅一步之遙,他完全有逃生地機會。當救援群眾徒手搬開垮塌教學樓一角時,被眼前一幕驚呆了:只見他跪在一片廢墟上,兩個胳膊展開緊緊摟著兩個八歲的孩子,樣子像一個展翅欲飛的雄鷹;在他背上,壓的是幾層樓的混凝土建渣,在他“羽翼”的保護下,兩個孩子都還活著,而他的雙手卻僵硬了,救援群眾試圖掰開張老師的雙手,但是卻掰不開。29歲的張米亞老師用雄鷹的姿態(tài)定格了舍生忘死的教師形象,演繹的一曲悲愴的生命絕唱。
6月17日晚,武文斌和戰(zhàn)友們冒著大雨將8車50噸重的活動板房建材全部卸載完后,累得癱倒在泥水地上。就在這個夜晚,他因勞累過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輕的生命。武文斌,這個年僅26歲的戰(zhàn)士,為救災活活累死的小戰(zhàn)士。在他參與抗震救災的32個日子里,他總是找活干、搶活干,干完份內的事,就去幫著其他班排干,別人攔也攔不住。他身上的迷彩服總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戰(zhàn)友們說,他的心里裝的全是災區(qū)群眾。
在這場抗震救災中,有很多舍生忘死的事跡,留給人們太多太多的感動……
前不久,在“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又讓我認識了一對懸崖小學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陸建芬。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也沒有催人淚下的不平凡的事跡,他們有的只不過是xx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甘洛縣烏史大橋鄉(xiāng)二坪村,是涼山北部峽谷絕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絕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進出極為艱難,村民一年難得下絕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艱險的環(huán)境下,從漢族地區(qū)來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妻扎根這里xx年,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用自己兩棵火熱赤誠的心,為偏遠山區(qū)的教育事業(yè)撐起了一片藍天,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使二坪村—由過去的“文盲村窮山村”,變成現在的“文化村”。
同志們,像這些為國家發(fā)展、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作出重大貢獻的普通工作者,像這樣平凡而又動人的事跡,在每一條戰(zhàn)線上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人民群眾對黨的印象,就是從這些普通人的不平凡行為得出的。面對這些,您還能說“作風建設,與我無關嗎?”,您還認為“個人作風,無足輕重嗎?”
古人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程,系統的工作,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參與、去餞行。作為一名普通的員工,我認為,作風建設需要我們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從我們自身做起,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業(yè)務水平,更好地干好本職工作,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在工作實踐中奉獻自己的青春,在不斷進取中提高服務水平
雄關漫道爭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作風建設是一項沒有終點的挑戰(zhàn),讓我們用全部的赤誠和智慧,去迎接這場挑戰(zhàn),讓黨的事業(yè)在迎接挑戰(zhàn)中走向輝煌!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當前,全區(qū)上下正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教育活動,正所謂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各項事業(yè)正借此東風,呈現出蓬勃發(fā)展之勢。
干部作風問題事關國家的生死存亡,民族的興衰成敗,是推動經濟發(fā)展,維護社會穩(wěn)定,解決民生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的重中之重。然而,究竟什么才是好的干部作風,怎樣才能轉變干部的作風呢?我想,這是一個常談常新、永不過時的不朽話題。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知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這是鄭板橋當知縣時的感懷。關切之情,溢于言表,透露出沉甸甸的責任和憂國憂民的情感。
孔繁森曾說: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他翻山越嶺,走街串巷,將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了藏族人民的心坎中。
焦裕祿—把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不惜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蘭考大地的勃勃生機
牛玉儒—始終牢記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祖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將草原人的夢想帶入騰飛的殿堂。
黨和國家正是因為擁有了這些身無半畝,心憂天下的好干部,我們的國家才能夠歷經滄桑而不衰,我們的民族才能夠倍受磨難而更強。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也不知從何時起,有些干部的作風發(fā)生了不該發(fā)生的變化:有的思想浮燥,急功近利;有的作風飄浮,專橫跋扈;有的自恃清高,獨斷專行;有的不思進取,自甘墮落,更有甚者竟然為了一己私利,無視法律的存在,鋌而走險。
同志們,面對一件件、一樁樁這并非虛構的事實,您難道還能夠置若罔聞、不聞不問、心如止水嗎?
孟子曰: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穿越歷史的煙云,中國曾出現過令世人驕傲的開元盛世、貞觀之治;也曾出現過讓我們心痛不已的安史之亂、靖康之恥。從晚清政府的喪權辱國到今天的港澳回歸、三峽截流、嫦娥奔月、申奧夢圓,這一切的一切,這所有的所有,無不向世詮釋著一個道理,那就是業(yè)精于勤荒于嬉,成因勤儉敗由奢。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通過開展人文精神危機大討論和干部作風教育活動,實現了經濟的跨越式發(fā)展,并一舉成為世界矚目的東方明珠。
浙江省通過開展機關效能建設年活動,優(yōu)化了投資環(huán)境,插上了經濟騰飛的翅膀。
邳州市通過開展了弘揚長征精神,打造陽光政府的活動,加快了經濟發(fā)展的步伐,實現了蘇北領先的目標。
我區(qū)自開展思想大討論和干部作風集中教育整頓活動以來,全區(qū)黨員干部深入學習孫書記的講話,緊緊圍繞區(qū)委區(qū)政府1521總體工作的思路,強抓機遇,干事創(chuàng)業(yè),從而密切了干群關系,提高了辦事效率。全區(qū)各項事業(yè)蒸蒸日上,煥然一新:國有企業(yè)的突飛猛進,民營經濟的異軍突起,新農村建設的如火如荼,招商引資的輝煌成果,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
朋友們,當您為這些輝煌的成就而驕傲自豪時,當您為這些巨大變化而歡欣鼓舞時,您是否感受到我們的干部的作風已發(fā)生了深深的變化。
實踐反復的證明:哪里的干部作風好,哪里的政治就文明,社會就和諧,哪里的干部作風強,哪里的經濟就發(fā)展,人民就幸福。
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干部作風就是政通人和,好的干部作風就是國富民強,好的干部作風就是一個朗朗的乾坤,就是一個太平盛世。
談古論今,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已不再是個新鮮的話題,然而究竟怎樣才能真正轉變廣大干部的作風,這恐怕永遠是一個探討不完的話題。
我想加強干部作風建設,需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自我批評的勇氣、敢為人先的作為,要敢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積極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決不能脫離實際的紙上談兵、霧里看花、坐而論道。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新的形勢下,作為領導干部,我們必須不斷洗滌自己思想感情上的塵埃,要管的住小節(jié),守的住清貧,真正做到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這是我們的責任、這是我們的職責、這是我們至高無上的使命。衡量一個干部對老百姓是否充滿了真情,我想,一個重要標尺就是看他的工作有沒有盡到責任,有沒有做到恪盡職守,有沒有做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民消得人憔悴。
同志們,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必須深深的知道:只有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才能實現生命的價值,只有無怨無悔的奉獻,才能開創(chuàng)美好的未來。謝謝大家!
2023年能力作風建設發(fā)言 篇2
為了進一步提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切實解決干部作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區(qū)委、區(qū)政府統一安排“轉作風破難題提效能促趕超”主題教育活動,實施“五區(qū)”青原發(fā)展戰(zhàn)略,力爭把我區(qū)建設成為經濟日益繁榮,人民更加富裕,發(fā)展更具活力,城鎮(zhèn)具有魅力,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和諧的新城區(qū)。這是一項加強機關作風建設、領導班子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的“牛鼻子工程”,是一項推動我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工程”和重要保證,也是一項得民心、順民意的`“民心工程”。
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是國家和民眾對一名公務人員基本的和自然的要求。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從點點滴滴做起,自覺地踐行,把整頓機關工作作風的要求貫穿到日常的具體工作當中,否則,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公務人員。
通過近一階段的學習,本人就此次干部作風集中整頓有以下幾點體會和認識:通過第一階段的認真學習,自己充分認識到,必須徹底轉變以前一些不正確的觀念,增強服務意識和干部的責任意識,對服務對象,我們都要真心誠意地對待他們,時時、事事、處處都要首先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分析,去解答所提出的問題和所遇到的困難,切切實實地為他們著想。遵守委機關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在與服務群眾交往、溝通時,一定要做到熱情禮貌、耐心細致、態(tài)度溫和,耐心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全心全意地幫助他們解決所遇到的困難,切實轉變那種政府機關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三難”的衙門作風,滿腔熱情地為基層群眾服好務,貼近群眾,為我區(qū)的計生事業(yè)發(fā)展盡心盡力、盡職盡責;要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勤奮學習業(yè)務知識,熟悉和掌握好計生工作方面的有關法律、政策、法規(guī),切實轉變觀念,轉變作風,不斷提高服務質量、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在下一步的學習中,我將繼續(xù)深入學習,不斷提高自己,深刻檢討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更好,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良好的計生統計人形象!
2023年能力作風建設發(fā)言 篇3
“打鐵還需自身硬”,形象地點出了當前黨所面臨的挑戰(zhàn),指明了共產黨員努力的方向。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作為黨員干部,要做到牢記使命、迎難而上,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心系群眾、執(zhí)政為民。一是政治上要過硬。就是要始終堅定政治立場,堅決服從中央決策部署,做一個政治上靠得住的人;始終做到大局為重、人民利益為重,勇挑重擔、勇擔責任,真心為民謀福祉,真情為民辦實事,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二是思想上要過硬。作為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始終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作風,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經得起各種考驗,做到“政治清白、思想清明、工作扎實、做事干凈”,在本職崗位上作出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業(yè)績。三是能力上要過硬。實現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把握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對黨員干部的本領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質和能力,來自勤奮的學習、實踐的磨礪。只有堅持不懈樂學、博學、善學,才能熟練掌握并正確運用黨的基本理論、國家法規(guī)政策和工作方法技能;只有發(fā)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帶著問題學,學以致用、學用相長,才能真正成為領導科學發(fā)展的行家里手。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我們必須堅決反對“三農”領域各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抓常、抓細、抓長,持續(xù)努力、久久為功,以優(yōu)良的作風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
2023年能力作風建設發(fā)言 篇4
通過對能力作風建設的學習,結合個人實際,我深深認識到能力作風建設對自身和工作的重要意義,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從自己的本職崗位出發(fā),認真做好以下三點:
一是要刻苦學習黨建理論及黨務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黨務工作水平,在思想上、政治上能時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嚴格按照上級安排,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要不斷修訂完善黨支部的各項制度,要在支部工作規(guī)范化、標準化方面多做工作,為了充分發(fā)揮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著力推進黨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組織生活會制度規(guī)范化運行。
二是要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強化自身的業(yè)務能力的建設,認真學習各項法律、法規(guī),嚴格執(zhí)法積極應對農資經營主體多元化、違法經營行為越來越隱蔽的復雜局面,不斷摸索,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查處制售假劣、未審先推等違法行為,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不斷規(guī)范種子生產經營秩序,確保農業(yè)生產用種安全,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三是要密切聯系群眾,時時處處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對群眾始終懷著一顆深厚的感情,想問題、做事情都從“以民為本、為民解憂”的高度出發(fā),全心全意維護農民群眾利益和為百姓服務。
2023年能力作風建設發(fā)言 篇5
在將近一個月的思想紀律作風學習中,深刻體會到思想的不成熟和不深刻。自此,我深刻反?。?BR> 一、努力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境界,全面提升自身素質。
自己越來越注意到在當今這個與時俱進、知識與信息不斷更新的社會里,學習是提高自身素質的第一要務,充分認識到,在當前形式和環(huán)境中,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被這個社會所淘汰,這不但要學習應具備的相關業(yè)務知識和政治理論知識,還要學習更多的法律法規(guī)、科學管理、市場經濟、計算機、英語等普及社會必須掌握的知識,學習這些的目的就是為了今后游刃有余的工作打好一個堅實的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問題,還要強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努力做一個有德有才的大家認可的機關人員,做一個高素質的人。
二、對照要求,檢查自身不足
通過學習,對照機關干部作風整頓實施方案,找準各自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對癥下藥,銳意改革,創(chuàng)新思維,不斷完善自身工作。通過對照檢查,我感到自己存在理論學習不深入、工作作風不扎實、缺乏開拓創(chuàng)新意識等問題。一定要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政治素質。
三、不斷提高和改變工作思路,要有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對待工作。
我們現在從事的工作,會面臨許多新問題,新矛盾和新內容,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地更新知識,豐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實踐本領的同時要善于在工作中開拓創(chuàng)新,提出新的思路和新見解,對企業(yè)、基層農民,我們除了要真心誠意地對待他們,更要時時刻刻的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分析,去解答所提出的問題和所遇到的困難,切切實實地為他們著想。這樣才能把良好的愿望和實際工作效果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在工作中爭創(chuàng)一流。
四、識大體,顧大局,搞好團結,約束自己,為機關制度的建設作保障。
團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個人不團結,思想不統一,步調就會不一致,就會影響到整個集體,影響到機關制度的建設。因此,在一起共事,要特別主義搞好團結。搞好團結重要的是思想上互相幫助,工作上互相支持,處事上相互謙讓,生活上互相關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識大體,顧大局。搞好團結也是一個人基本素質的具體體現,因此,在團結上一定要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做,一切為了機關制度的建設做保障。
五、工作中埋頭苦干,求真務實,提高效率。
在工作中腳踏實地地做好本職工作,模范地履行一個機關干部的職責。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yè)精神,盡心盡力把工作做好。在工作中克服華而不實,飄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在工作中不講條件,“埋頭苦干、少說多做”,把每一項工作做實做細做好,全面提高效率。工作中還要深入實際,了解實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說實話,辦實事,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義。把心思用在具體工作上,把精力放在具體干事上??傊獙崒嵲谠谧鋈耍咝实淖鍪?。
在這次機關作風集中整頓過程,思想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和素質修養(yǎng)方面得到了啟發(fā)和增強,這就要求在工作中以開拓創(chuàng)新,積極進取,奮發(fā)有為、貼近實際、靈活運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來開展工作,進而為奉節(jié)的發(fā)展貢獻力量添磚加瓦。
2023年能力作風建設發(fā)言 篇6
同志們:
歷史和現實都在表明,一個沒有優(yōu)良的作風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優(yōu)良的作風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fā)展進步的;一個沒有優(yōu)良的作風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fā)達的。偉大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從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年代,到欣欣向榮的和平時期,我們的黨都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優(yōu)良的作風,使我們黨的根始終深深地扎在最廣大人民群眾之中,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愛戴,是我們黨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一個重要法寶;優(yōu)良的作風,使我們黨發(fā)展壯大,成就偉業(yè),創(chuàng)造世界經濟的神話,是我們黨的事業(y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寶貴財富。
可是,有的人可能會說:“作風建設是黨員干部的事兒,與我們無關”,有的人可能會想:“作風建設是集體的事兒,個人無足輕重”。在這里,我要大聲呼吁:“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朵花可以代表整個的春天,我們每一個干部職工,都是代表著政府的形象,體現著黨的精神,加強作風建設,是每一個干部職工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同志們,當你翻開歷史的畫冊,在黨的歷史上,最耀眼的、最光彩的就是為人民利益而無私奉獻的杰出人物。從留下“可愛的中國”動人篇章的“狼牙山五壯士”,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從共產主義戰(zhàn)士雷鋒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王進喜,從“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到新時期領導干部的優(yōu)秀代表鄭培民……這一串串閃光的名字,雖然年代不同,事跡也不一樣,但他們的作風都是一致的?!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边@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是優(yōu)良作風的杰出代表,他們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先鋒、祖國的驕傲。
人們永遠都不會忘記,僅這一年中,中國人經歷的悲歌和歡笑,經受的陣痛和新生,就足以抒寫一部家、國壯美的史詩。
5月12日中午,映秀中心小學數學老師張米亞當時正在二樓口的教室上課,當地震發(fā)生時,張米亞老師離樓梯僅僅一步之遙,他完全有逃生地機會。當救援群眾徒手搬開垮塌教學樓一角時,被眼前一幕驚呆了:只見他跪在一片廢墟上,兩個胳膊展開緊緊摟著兩個八歲的孩子,樣子像一個展翅欲飛的雄鷹;在他背上,壓的是幾層樓的混凝土建渣,在他“羽翼”的保護下,兩個孩子都還活著,而他的雙手卻僵硬了,救援群眾試圖掰開張老師的雙手,但是卻掰不開。29歲的張米亞老師用雄鷹的姿態(tài)定格了舍生忘死的教師形象,演繹的一曲悲愴的生命絕唱。
6月17日晚,武文斌和戰(zhàn)友們冒著大雨將8車50噸重的活動板房建材全部卸載完后,累得癱倒在泥水地上。就在這個夜晚,他因勞累過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輕的生命。武文斌,這個年僅26歲的戰(zhàn)士,為救災活活累死的小戰(zhàn)士。在他參與抗震救災的32個日子里,他總是找活干、搶活干,干完份內的事,就去幫著其他班排干,別人攔也攔不住。他身上的迷彩服總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戰(zhàn)友們說,他的心里裝的全是災區(qū)群眾。
在這場抗震救災中,有很多舍生忘死的事跡,留給人們太多太多的感動……
前不久,在“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又讓我認識了一對懸崖小學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陸建芬。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也沒有催人淚下的不平凡的事跡,他們有的只不過是xx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甘洛縣烏史大橋鄉(xiāng)二坪村,是涼山北部峽谷絕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絕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進出極為艱難,村民一年難得下絕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艱險的環(huán)境下,從漢族地區(qū)來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妻扎根這里xx年,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用自己兩棵火熱赤誠的心,為偏遠山區(qū)的教育事業(yè)撐起了一片藍天,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使二坪村—由過去的“文盲村窮山村”,變成現在的“文化村”。
同志們,像這些為國家發(fā)展、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作出重大貢獻的普通工作者,像這樣平凡而又動人的事跡,在每一條戰(zhàn)線上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人民群眾對黨的印象,就是從這些普通人的不平凡行為得出的。面對這些,您還能說“作風建設,與我無關嗎?”,您還認為“個人作風,無足輕重嗎?”
古人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程,系統的工作,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參與、去餞行。作為一名普通的員工,我認為,作風建設需要我們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從我們自身做起,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業(yè)務水平,更好地干好本職工作,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在工作實踐中奉獻自己的青春,在不斷進取中提高服務水平
雄關漫道爭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作風建設是一項沒有終點的挑戰(zhàn),讓我們用全部的赤誠和智慧,去迎接這場挑戰(zhàn),讓黨的事業(yè)在迎接挑戰(zhàn)中走向輝煌!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