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由編輯收集整理的《于丹莊子心得下載》。每次完成一件事后,我們都會產生許多想法,我們可以用筆來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有寫心得體會習慣的人是一個會讓自己處于洪流、愿意向上攀爬的人。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動動手指請收藏一下!
于丹莊子心得下載 篇1
兩千多年前,宋國隱士莊周寫下洋洋灑灑數(shù)十萬字的《南華經(jīng)》,兩千多年后,我又一次打開它,發(fā)現(xiàn)了不一樣的感受。
《南華經(jīng)》就是《莊子》。
《莊子·馬蹄·一》中寫:“馬,蹄可踐霜雪,毛可御風寒,龁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瘪R,蹄子可以走過冰山雪地,皮毛可以抵御風寒,吃草喝水,揚足跳躍,這是馬的習性。但世上出了個伯樂,他自稱會馴馬。把馬關起來,把嘴套上,就死三分之一了。又要它們學會聽令,又死傷過半了。馬的本性怎么可以扭曲呢?
這體現(xiàn)了莊子的精神:人不可違犯大自然的安排,真性是不容違逆的,否則即使出于好心,也會適得其反。
你是自由的,認為別人不自由就譏諷、嘲笑是不對的。只要他認為如此是自由的,誰都沒有權利去貶低他。本性叫真實,活動叫自由,不可以一種真實自由,來嘲弄另一種真實自由,世間萬物都應是平等的。這就是莊子的“齊物論”思想。
《莊子》中有一個故事:惠子(莊子的朋友)對莊子說:“我有一棵樹,樹干彎彎曲曲,疙疙瘩瘩,不能做家具,做個牌子也不行。就像您的學說一樣沒用?!鼻f子說:“你就不可以把它移下,移到曠野,在樹下睡覺,不是很好嗎?”莊子連別人輕視他的學說都不在意,可見他有多逍遙。莊子主張這種放開一切的逍遙。
莊子還主張以弱長存。書中還說了一則寓言:一個工匠,看見一棵樹不成材。是棵古樹但樹干彎曲,木質低劣,蟲子都不咬,因為咬不動。當晚,木匠做了個夢,夢見那棵樹說話了:“我因為不成材,才能活了下來,我的兄弟們木質好的,不是被砍了做東西,就是被蟲蛀空了。我成材的話,就活不到現(xiàn)在了?!?BR> 這就是“弱者生存”。
《莊子》作為我國文化的寶貴遺產,值得我們繼承。
于丹莊子心得下載 篇2
人們大多數(shù)執(zhí)迷于大道理。我們經(jīng)常對自己說:人生活再世上就要努力,就要活的比別人好。即使再身心疲憊的時候,我們依然不放過自己。每日的辛勤我們都覺得是必須的。原來我也是這么想的。在學校我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不在學校我依然每天跑圖書館學習 看書。上班之后我朝九晚五,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給老板看。結果是我們很累。
我們的心就像風箏一樣被束縛著。竟然渾然不覺。如果不看莊子的文章。我會一直以為這束縛理所當然。但莊子給了我一個不一樣的價值觀。在我看來就是豁達(記得小學的一個同學說是順其自然,現(xiàn)在才明白)
做人要豁達。不應當執(zhí)迷于物質。莊子一生貧窮。但他卻有豐富的思想世界。再他看來。精神的貧困才是真正的貧困。一個人的心飛不高。那他就永遠走不出自己的世界。想想一個被束縛內心世界的人,他的生活會是多么可悲。沒有追求,沒有自一由,他的世界永遠是灰色的。
做人還要有一種境界。這種境界因人而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東西。我們需要挖掘自己的獨特再哪里。明白自己的優(yōu)勢再哪里。這種自省是達到自己境界的基礎。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夠深入剖析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的所在。通過一些內在外在的方法解決掉問題。如果我們不具備這種能力。那么今后遇到問題我們就只能深陷其中。最后自己殺掉自己。
生活其實很簡單。就是讓自己的心飛翔。你知道你的心能夠飛到多遠嗎?如果你還局限再那里,那么就一把剪掉風箏線。掙脫束縛。讓心無限飛翔。
還會有更多的感觸,慢慢來。
春游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沒有煩惱的事情纏繞我們想必是很多人的夢想。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心靈是一片凈土。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不被世俗所打擾。六根清凈。心如止水。一寵一辱不驚呢?在莊子看來,這需要兩點。一個是智慧。一個是慈悲。
于丹莊子心得下載 篇3
《莊子》心得躺在我的書桌上,作者就是于丹,大家應該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聽過她講解的《論語》心得和解讀《莊子》心得,這本書是本年4月份退團時公司給我的退團紀念禮,同時還有電子萬年歷,小小的禮物卻感覺格外有意義,一個代表時間,一個代表一種精神。
《莊子》心得的扉頁是作者題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字跡很大氣。平日里我也是很喜歡看這種類型的書或文章,把哲理寫實,易懂不乏味,使人在感悟人生的同時也得到諸多處世之道。現(xiàn)實生活中可能是因為計較太多,我們曾煩心勞神,因為要實現(xiàn)某一目標,急功近利而不達。也曾因為生活的種種困境,失去了希望和理想。于丹則用她現(xiàn)代視角很好地講述莊子的思想。
我和我的朋友常常在一起感慨生活的種種,我們有時也覺得人的一生真是不可思議,我們并沒有很年長,可為什么總要經(jīng)歷很多不快樂和不順心的事,這件事剛過沒順心幾天另件事又出現(xiàn)了,人一輩子那么長,酸甜苦辣還真要我們一一嘗嘗遍才不為過呀。生活帶給我們很多快樂的感覺,幸福的感動,親情的溫暖,但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難題,需要耐心和毅力去磨練,去化解,去完成。無論處在何種狀況下,我都會勉勵自己樂觀面對。這本書則告訴我們說世界上總有路可走。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如果我們遇到了高山或者大河,真正找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放低平常心才能獲得人生的成功。
本書從十個方面進行分析,其中第七章是堅持與順應,書中寫道莊子認為,在人的內心應該堅持自己秉性而不要隨波逐流,而面對外原世界,則應該通達和順應。自己也經(jīng)常有感慨,也聽身邊的朋友同事感慨過,現(xiàn)實生活的種種已將我們磨得圓圓的,沒梭沒角,沒個性。人們把個性冠名為張揚,所以我們已不再張揚凡事隨大流,說得難聽點,哪天入了哪流都不知道,平庸呀。
堅持自己秉性而不要隨波逐流。我的理解是自已的想法一定要說出來,但不與他人對立。不知你是否贊同。在這個豐富的物質時代,三人成虎,那些語言攻擊一般人都很難堅持自我的。拿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吧,比如今天你穿了件你自己認為還不錯的衣服,當然這只是個人認為,一出門,張三看見說,哇你今天這什么衣服,不適合你吧。碰見李四,李四更直接,這什么衣服,難看死了,快別穿了。就算你心里夠自信,我想你自我感覺也經(jīng)降到底線了,第二天這衣服就可能是壓箱底的命運了。生活中還有很多的例子,我看很多朋友第一次吸煙也是這樣開始的,周邊大多數(shù)朋友都會,什么男人吸煙才有男人味的怪論,一沖動,不管是自愿的還是被迫地吸了別人就不會說了的想法。事可大可小,但做為個體來說,我們的內心一定要有自己的定力,有自己的原則,當非主流成為個性的例子也很多,那時的目光是別人只能欣賞,因為別人沒法做到。
面對外原世界,則應該通達和順應,外在與世界隨遇而安,盡可通暢通無阻,與內心的緊持,內心的清明互為表里。我覺得這是種很高的境界,但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可以讓自己試著這樣做,內心堅持,外在要隨和,才能夠不動搖,因為你內心的力量是堅強的。我們可能會把每一個當下活得好得更好,會把人生整個的流光以一種從容的姿態(tài)安詳?shù)刈哌^,少了很多的紛爭,少了很多的矛盾,而我們最后,會獲得一個圓融的、合乎自己的生命境界。外在要順應,你的內在沖擊力可能就會減弱。
我們可以從書中得到一些啟發(fā),從別人的人生中得到可以共享的經(jīng)驗,少走一些彎路,不要非要親身試過才知這路不能走。年輕的我們需要激情,讓生活常常充滿陽光,偶爾刮風下雨也能知道涼爽的滋味,年輕的我們少些沖動,多些思量,不要把固執(zhí)當成堅持,因為我們年輕,所以在生活,情感,和工作上都需積極,即堅持又通達。
于丹莊子心得下載 篇4
讀于丹《莊子》心得之《境界有大小》,于丹在里面寫道:“一個人,永遠不要去羨慕別人?!睘榇耍€專門列舉了《莊子——人世間》中的一個關于樹的例子:
一個姓石的木匠到齊國去,路上看到有一棵櫟樹。這棵櫟樹被這個地方的人奉為社神來祭祀。
這樹有多大啊?莊子的形容很夸張。他說,這棵樹的樹陰可以遮蔽幾千頭牛在這樹底下乘涼,量一量樹干可以達到百尺粗,跟山一樣高,很多丈高以上才生枝干。
這棵大樹吸引了好多人來觀賞,但石木匠看也不看一眼,就離開了。他的徒弟問師傅:“這么好的木材為什么看都不看呢?”
石木匠說:“這種樹木是沒有用的散木,木質不好。用它做船,那船很快就沉;用它做棺材,這棺材很快就會腐爛;用它做器物,這個器物很快就會折斷;用它做門,這門就會流污漿;用它做柱子,會被蟲蛀。所以,這是‘不材之木’,做什么都不行?!?BR> 晚上,石木匠夢見這棵櫟樹來跟他說話。
于丹莊子心得下載 篇5
《莊子心得》這本書是我讀過這么多書來,第一本讓我有如此大的震撼的書。莊子之道,與儒家學派不同,不在乎名利,他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他乘物以游天,他上窮碧落下黃泉,他嬉笑怒罵說盡天下。其實他的內心十分安靜。
在莊子書中,以他自己的說法就是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但其中卻蘊含著天大的奧義與智慧。莊子是一個非常善于講寓言故事的人,他的寓言故事,陸離光怪、神神叨叨,他的生活貧困潦倒、等米下鍋。他沒有富裕的生活,溫飽不定,這樣一個人,他憑什么去逍遙游呢?就憑他的精神!莊子的心胸非常的寬廣,他曾經(jīng)對他的弟子說過,我死之后,將我扔到山溝里。讓蒼天穹廬做我的棺蓋,讓廣袤大地做我的棺底,讓日月星辰、世界萬物給我陪葬。這是一種多么豁達的境界呀,莊子看破功名、不屑利祿,甚至對于死亡,他也如此的看得開。
人,本來是無羈無絆的,本來是放縱自由的。但由于太多的選擇,太多的物質利益,束縛了我們的身心,迷失了我們本來的面貌。如果說儒家給了我們堅實厚重的一片大地,則道家給了我們一片未來自由的天空;如果說儒家讓我們學會了挑起擔子,負起重量,則道家讓我們學會了舉重若輕。莊子的精神就是,不為高官厚祿所動搖,不為名譽權力所掛念,讓心胸豁達一點,開朗一點?!肚f子》中記敘了那么多的寓言,無論是尖酸刻薄,還是諷刺挖苦,都是為了一句真理:大道合乎自然。
于丹莊子心得下載 篇6
莊子認為遇事應該沉住氣,心平氣和的自然處之,切莫心浮氣躁,這才是有智慧的人。
一位老僧坐在路旁,雙目緊閉,盤著雙腿,兩手握在衣襟之下,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冥思被打斷。打斷他的是將軍嘶啞而懇求的聲音:老頭!告訴我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獄!
老僧毫無反應,好像什么也沒聽到。但他漸漸睜開雙眼,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將軍站在旁邊,迫不及待,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你想知道天堂和地獄的秘密?老僧說道,你這等粗野之人,手腳沾滿污泥,頭發(fā)蓬亂,胡須骯臟,劍上鐵銹斑斑,一看就沒有好好保管。你這等丑陋的家伙,你娘把你打扮得像個小丑,你還來問我天堂和地獄的秘密?
將軍狠狠地罵了一句。刷地拔出劍來,舉到老僧頭上。他滿臉血紅,脖子上青筋暴露,就要砍下老僧的人頭。
利劍剛要落下,老僧忽然輕輕的說道:這就是地獄。
霎時間,將軍驚愕不已,肅然起敬,對這個敢以生命來教導他的老僧充滿憐憫和愛意。他的劍停在半空,他的眼里噙滿了感激的淚水。
這就是天堂。老僧說道。
老僧確實能沉得住氣,在自己生命遇到危險時,依然能夠平靜的面對,所以,他制服了那個不可一世的將軍。試想一下,如果老僧沉不住氣,與將軍爭執(zhí)起來,或者對其不屑一顧,其結果會是怎樣呢?
莊子說: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因為只有看透別人的內心,才最有針對性的攻其心,而被人看透內心則比被別人抓住命根子還要可怕,還要恐怖,猶如被抓住牛鼻子一樣陷入被動,只能聽命于人,受制于人了。
這正如喝酒,真醉和假醉是完全不同的情況,愚者和裝愚者是相異的兩種人。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虛處,是迷惑對手,而拳擊在實處,招招乃致命殺手。裝愚的,是外愚而內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宏旨,無關大局,而精卻精在節(jié)骨眼上,事關一生命運。
所以,絕頂聰明的人不喜歡顯露自己的聰明,以免讓別人窺視到自己的真實意圖;相反,他們更多時候是賣殺裝憨,揣著明白裝糊涂,不讓別人看透內心。
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還岳夢中飛。(梁啟超贈冰心語)世界上雖滄桑變化,我心事定,無論你怎么變化,我心里有數(shù)。的確如此,古今中外,凡是偉人,定有遇事不慌,沉著冷靜的特點,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正確的判斷局勢、應變局勢、取得成就。
于丹莊子心得下載 篇7
我一直渴望用我拙笨的筆頭來描摹一下這個先秦的哲人,但每每提筆,浮現(xiàn)眼前的,總是一個至玄至幻的影子。這個影子或隱沒于江湖,或委身于水田,或翩躚于夢幻,或混跡于鬧市,令我無從下筆,只得興嘆。
大多數(shù)人對于莊子,是迷惑不解的。那個烽火狼煙、豪杰并起的時代,賦予人的,是激情和斗志,是渴望輔佐君王、救黎民于水火的大丈夫情懷,而莊子,這個槁項黃須、聰明透頂?shù)娜耍瑓s棄自己的滿腔才情不用,或與水田曳尾的神龜游戲,或研究墻角蝸牛觸角上的彈丸小國,或臆造出不存在于世的大鵬、大鯤,甚至對送到眼前的楚國相位都安然不動……這太出乎人們意料了!
是啊!在那個名士說客圍繞著君王,不厭其煩地宣揚他們那一套“治人”之術的時候,我們的莊子,卻轉過頭來,把自己的內心對準了我們這些最普通的人。他誠懇地告訴我們如何解脫世上的繁役,他堅定地鼓勵我們去尋找自由、堅守內心。當他的老妻死去后,他毫不悲傷,高興得擊鼓,慶賀老妻歸于自然;當同鄉(xiāng)的曹商在鄉(xiāng)里羨慕的目光中炫耀帝王賞賜的車馬時,我們的莊子竟毫不留情地諷刺他舐了秦王的大腿的膿瘡……
莊子就是這樣的特立獨行,他的行為在兩千年后的今天看來,依舊那樣的古怪,他真是那個時代一個出人意料的哲人。然而——當我逐漸觸摸到莊子的內心后,我才漸漸了解,正如清朝進士吳文英所說“莊子眼光極冷,心腸極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感慨萬端。雖知無用,而終不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的那樣,莊子因為對世界極度的熱愛,才會對它表現(xiàn)出極度的失望,才會向往自由,讓心擺脫奴役,才會用辛辣和尖刻的比喻來抨擊、暗喻當時的社會。話說回來,莊子的蝸角之國,更是對世間不自由的最直接的對抗。他的所為,就在于對世界不自由的最直接的反抗。他的所為,就在于對世界的深愛,他似乎用他的放蕩不羈來對待世俗的框約,用他的怪誕詼諧來嘲諷世俗的裝模作樣,一本正經(jīng)。這樣一來,莊子的所作所為不是很合乎情理、很合乎他內心的準則嗎?
莊子就像一本書,讀前令人疑惑,讀后令人開朗。
于丹莊子心得下載 篇8
在中國古代的文學史上,有一類書可以稱之為“奇書”。這類書既是思想深邃的哲理之書,有閃耀著文采精華;既充滿詩意的感性文字,有包蘊著深邃的哲學思辯,超凡脫俗。在這類“奇書”中,最有趣,最有靈性的作品莫過于講《莊子》了。
在中國歷史上有無數(shù)的仁人賢士,可謂是百花盡放,各有千秋。但在這百花之中,我最看好莊子,莊子是繼老子道家學派的又一大思想家,是一個讓人猜解不透、與眾不同的人。他懂的一切,卻沒有割舍一切,他知道人類有著無窮的缺陷和疾病,但他自己卻沒有隱居山林,過孤獨而清凈的生活。他做的事是唱著歌悠游于人間。
莊子追求絕對的思想自由?!跺羞b游》便是代表之一。充滿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俺颂斓刂?,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沒有任何限制的絕對自由?!氨壁び恤~,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而且團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痹谀菢拥哪甏铮皇呛蔚鹊男男嘏c氣魄,這是怎樣的宏大的想象力,能穿越眼前的狹小的空間,把思想插上翅膀飛上九天翱翔,距今兩千年了,我們才得以真正的飛上藍天。如果我們和我們的學生心中能藏有這種乾坤,哪還有什么人生的苦惱不能隨運氣而飛至九天之外呢!
“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笨纯催@句話,現(xiàn)在中國人中許多人都被平均化、標準化、中庸化了,鮮少有像莊子這樣特立獨行的人。我們自己生活在標準里面,為了這個,為了那個,為了面子而生存,為了別人的眼光而生活,卻從來很少想到過自己,所以大家都是一個面孔,一個模式的標準化,世界因為多彩而精彩。我們什么時候能夠做到全世界的人贊譽我我也不會因此而更加勸勉呢,這且不論,因為更加努力總歸是好事!但是一旦遭到不同意見,不要說是舉世,即便是一部分人就足以讓我們痛苦不堪了,不知道下一步是做下去還是不做了呢。因為心中無境界,所以終其一生也只是活在別人的眼光里,哪有什么自己。莊子的一個一般境界就已值得我們去研究學習在生活中實踐了。
莊子言,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予無所用天下為,這亦是我崇拜莊子的一個方面,紅塵滾滾,物欲橫流,我們當世難得發(fā)現(xiàn)人不去為了名利而奮斗的認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家都是為食而死的人,是否有人為了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去做點事情,那樣的人生才有意思。即便是一個普通人,我們的人生也應該是云淡風輕,過的詩情畫意一點兒!不應該在物欲中用盡心機,心情負重,了無生趣!
“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拋棄了個體的思想,身心的束縛,而獲得宇宙天地的大智慧,與萬物永恒同在。不必苦心追求事物的究竟、是非的標準,遠離那些不值一顧的煩惱,一切自然就好。
對于莊子,最讓我贊嘆的是他的一些議論。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為友。我對莊子,正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一語驚醒夢中人。“凡人之心險于山川。”一句道破,怪不的在中國人都沒興趣去探索自然山川,原來都去探索人心了?!安粯穳?,不哀天,不榮通,不丑窮?!彪S遇而安,知天樂命,逍遙自在,多好。太追求功名利祿,反而一事無成。倒不如早些收手,也落個知足常樂,自然一切都好。古人說:“戰(zhàn)國之文深于比興,即深與取象也?!边@對與莊子來說,尤其恰當。
《莊子》一書,“寓言十九?!鼻f子的散文,汪洋四溢,機趣橫生,在古典散文中是罕有倫比,更是因為如此,才構造了一個瑰麗的藝術境界。我讀莊子,讀他:“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yè)?!蔽易x莊子,讀他:“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蔽易x莊子,讀他:“謹守而無失,是謂反其真?!?BR> 讀莊子,亦如流水行云,細看來,是樓外青山,山外白云,斜水繞孤村。
至人無已,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莊子的境界我一生的夢!一聲的追求!
于丹莊子心得下載 篇9
記得高中老師曾要求我們背誦過《莊子逍遙游》中的段落,文章中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曾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看過翻譯,但總還是沒有吃透其中的內涵??斓蕉⒅甑奈遥缃翊蟛糠值臅r光都在為生活奔忙,為事業(yè)奮斗,幾乎遺忘了學堂上那些瑯瑯上口的名人佳句。但內心深處,圣人的智慧、思想、教誨總在不經(jīng)意中提醒、鞭策著我。趁著節(jié)假日,我拿起于丹的《莊子心得》品讀起來,覺得有許多的觀點對工作、生活和為人處世都有很好的啟發(fā),頓時悟出了許多難能可貴的哲理。
一、淡泊名利,笑對人生
莊子家里很貧困,他身邊也有很多的有錢人,他也有很多的機會去享受榮華富貴,但他把這些名利的東西看得淡薄。為名為利而束縛終生,會喪失自我和自由,太不值得了。莊子雖然生活貧困,但是精神決不潦倒。他追求樂生,覺得生活簡單、快樂才是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正如現(xiàn)在的社會,很多人為了升職加薪,當官發(fā)財,在工作中采用不正當?shù)母偁幏绞剑瑩p害了集體的利益,也許能夠達到目的,但也只是暫時的,終究會被集體和社會唾棄。這種不良的風氣屢見不鮮,卻是最應該抵制的。在一個團隊中,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循序漸進不斷成長,不斷承受壓力,積極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從而承擔更多的責任,這是我們一直提倡的一種健康良好的成長方式。我們園藝部大多數(shù)員工奮戰(zhàn)在一線,每天做著辛苦的、重復的工作,但成就恰恰是這一點一滴細節(jié)的成功積累的,假設沒人愿意在一線認真做事,都想著加薪、升職,整天工作偷懶,巴結領導,在領導面前就埋頭苦干,夸贊自己、詆毀別人,在工資中浮躁而埋怨,鉆公司的制度空子拿不該拿的錢財,想通過這種方式獲取好處,那事業(yè)怎么能真正做好,團隊怎么能健康發(fā)展?所以,我認為,名和利是在遵守規(guī)章制度,工作踏實穩(wěn)健,承擔團隊責任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作為一種獎賞和鼓勵來回饋,我們應該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天。
二、境界改變命運
《莊子》的《逍遙游》篇中告訴我們,世間的大和小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人的一生,大小之境應用不同,會帶給你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人生。莊子用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同樣的工作,同樣遇上工作上的困難,如果墨守陳規(guī),不解其中的去操作,勢必會帶來無用功;但如果能夠用更高角度、更長遠的眼光、更立體的思維去思考,參透其中的因果關系,而采取正確的措施,就會達到良好的效果,從而事情的發(fā)展就變得不一樣了。記得我們部門得到做植物造型的指令的時候,當時遇到了比較大的困難。一些同事認為,成功的植物造型是需要借助比較好的材料、大型器械來制作完成,且需要至少2-3年以上的植物生長時間才能初步成型,是項大工程,抱著這樣的觀點,大家都摸不著頭腦。后來,經(jīng)過領導的指導,部門主要負責人的多次開會討論,員工們的集思廣益,才在較短的時間內,經(jīng)過員工們心靈手巧、一點一點地制作,群策群力、加班加點地忙碌,才把那些鐵絲組合勾勒成各種模型,在合適的地點植入土中,讓原本已生長的植物纏繞覆蓋其上,完成各種生動的植物藝術形象,讓參觀考察團和業(yè)主們有了耳目一新的印象。我們打開了思路,堅定了信念,完成了別人花幾年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得到領導的肯定,無疑就是打開境界所帶來的亮點。
三、認識你自己
莊子在《齊物論》中告訴我們,人最難認知的是自己的心。莊子的寓言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應該順其自然,而不能自以為是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人。莊子在《人間世》篇中教給我們一種認識自己的能力。總結兩個字,叫做心齋,就是用心的齋戒去真正反躬內省,看看你自己。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審視自己,認識自己,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人生的每一條路。就如同我們在工作中,不用去和別人攀比,不用羨慕別人的能力,自己才是自己的對手,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缺點,在崗位中發(fā)揮自身所長,修正自己的缺點,才能對工作得心應手。我們在對部門員工的培訓中也是這樣,千篇一律、陳舊機械的說教式培訓,不僅不能收獲效果,也許還會使他人產生反感;只有認識到每個人的長處,因人而異地用實踐的方式去挖掘員工的優(yōu)點,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風采的平臺,親臨現(xiàn)場親自做好工作示范等,才能激發(fā)他們工作的斗志,創(chuàng)新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和自身的能力。
四、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
莊子告訴我們: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好像是一匹白馬從門縫里跑過去,那樣倏忽一瞬一樣。這么短的流光在我們手里,怎么樣才能真正地善待生命?莊子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態(tài)度,那就是:達生。面對生命,我們首先要有一種曠達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會決定我們生命的質量,心態(tài)決定人的狀態(tài)。在日常繁瑣的工作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時決定我們成敗的,并不是我們的業(yè)務技術,而是我們的心態(tài)。就好比參加高考,平時成績再好,如果心情緊張,臨場發(fā)揮失常,也不一定能考出好成績。如果我們總是緊張過度、患得患失,或出發(fā)點不好,那么事情怎么做也不會做好。就好比我們的客服人員,每天需要與業(yè)主直面打交道,有那么多工作需要完善,有時也許會受到業(yè)主的責難和不理解,甚至謾罵,非常委屈。如果就此放棄,心情失落,無心工作,甚至脾氣暴躁起來,盡管業(yè)務精通,那樣也只會讓工作越來越糟糕;換一個角度,如果能站在業(yè)主的角度換位思考,巧用業(yè)務知識去幫助業(yè)主了解我們的工作方式,才能讓業(yè)主更好地理解和信任我們的工作,甚至換來無條件的支持。所以,只有保持良好的工作、競爭心態(tài),帶著自信,堅定信念,不要把個人得失、功名利祿看得太重,減輕自己的心里負擔,才容易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的工作狀態(tài),才能做到以人合天,把事情做到最好。
當然,莊子教給我的遠遠不止這些,他的智慧、豁達和悟性,所有諄諄教導,無不在我的心中翻騰,不斷在迷茫的時候給予我正能量。希望我也成為擁有如此豁達心態(tài)和胸襟的人,勇敢克服困難,永不放棄理想和信念,能夠運籌帷幄地面對自己的人生。
于丹莊子心得下載 篇10
讀他,如涓涓春水融化萬丈玄冰;望他,似凌霄仙翁誤入人世歧途;念他,像萍水相逢卻似曾相識;品他,卻是獨倚高樓道不盡萬古的悲涼。
《莊子》——千百年來落寞文人的心靈港灣。他用他的逍遙拂去塵世的傷痛,用他的達觀換來心靈的皈依。他用他的烏托邦俘獲了我的靈魂,而踏入他的世界,我卻讀出了那瀟灑的外表下一顆飽含無盡痛楚的心靈。
世人說他逍遙,我卻說那是一種無奈。
楚人請他為相治國,它卻持桿不顧,以烏龜之典故婉言相拒。人都贊他淡泊名利,參透凡塵,我卻看到他的矛盾。為何為相就定會如廟堂龜殼?他所向往的是既能保得一方百姓平安,又能像泥塘中的烏龜一樣逍遙。難道出世就非要等同于受難嗎?他所希望的是沒有冰冷的殺戮,沒有生靈的涂炭,沒有道德的悲哀。世界再無出入之分,處處逍遙才是真正的逍遙。如果這樣,縱使居于廟堂之高也享得一世逍遙。可是,世界卻被巨大的利益所劃分,出世與逍遙成為了永不相容的對立面。這恰恰是他所不愿看到的,但他無法改變,他剩下的只有抉擇和抉擇后深深地無奈。面對曾經(jīng)的逍遙世界,他只能無奈地說聲抱歉,轉身離去,留下悲涼。
世人說他達觀,我卻說那是一種逼迫。
莊周妻死,他卻鼓盆而歌。世人問他為何不哭,他卻笑道妻子已經(jīng)超脫塵世,回到快樂的故鄉(xiāng)。人都說他對情達觀,我卻看到這是人世的逼迫。人活著的時候是痛苦,只有死后才能回到快樂的世界,這是多么的悲涼!為什么活著就注定是痛苦?他所希望的是:生也是快樂,任何生命快樂的生,快樂的死。這樣的生死無差別,這才能真正的超脫生死??墒?,當世界充滿無盡的殺戮,人們用自己的腳碾死同等的生命,在一個漠視生命價值的時代,他只有向往死后的快樂,因為,生就意味著無望。與其說他是達觀,倒不如說是他被逼的不得不達觀,這是一種無情的逼迫。
世人說他浪漫,我卻說那是一種反抗。
他用神奇的筆勾勒出天地萬物各色的生命。但在這一個個浪漫的故事背后,莊子說了什么呢?
列子御風而行,而凡人為何不能御風而行呢?是因為列子能夠與天地融為一體。而是什么讓我等凡人和天地分開呢?是一種對塵世的欲望。而正是這種欲望的累加,才有了殺人盈野,尸骨遍城的慘象。
莊生夢蝶,卻不知孰是莊生孰是蝶。為何蝶是那么的愜意快樂?因為莊周不快樂,他向往快樂,所以向往化蝶。
鳳凰只居于梧桐,這是多么唯美的意像。但試問,假若天下具是梧桐的潔凈,沒有腐鼠的臭味。那么鳳凰何故百里不落枝,千里不食粟?
每一筆浪漫的色彩下,總會有悲涼的陰影。而這陰影便是他無聲的反抗。
胡文英曾說:莊子眼極冷,心腸極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悲慨萬端。雖知無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熱腸掛住;雖不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當這個世界荒唐到滅絕人倫時,莊子則要寫出更荒唐的故事。因為他要反抗,看看他與世界究竟誰荒唐。當這個世界的生命已經(jīng)沒有價值可言,他便要超脫生死。他要告訴你:面對生命,我早已經(jīng)超脫,我比你更看輕生命。當這個世界已然到處充斥著腐臭,他也會抬起高貴的下巴,告訴他們,寧肯餓死也不踐踏生命。
他用他的禿筆與諸侯的劍比試,他想用熱心去感化世界。而世界所給他的,卻是執(zhí)迷不悟與無盡的冷眼。他只有借逍遙的軀殼,寫下自己的無限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