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心得(精華4篇)

字號:


    欄目小編特選的“活動心得”,肯定會給您帶來巨大的驚喜,本篇文章只是供您參考。即便是同樣的事情和同樣的人,在不同的階段也會有不同的體驗。在分享經驗之前,我們可以先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經常寫下自己的體會感悟,可以讓我們的思想更加豐富多彩。
    活動心得 篇1
    隨著體育節(jié)的落幕,我們的好書推薦也隨之開始了,剛剛收到這個消息,我們就買來了書,津津有味的看著。
    我們這個小組選中的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一開始,我對歷史書籍一點都不感興趣,甚至非常頭疼,可是為了順利完成這次的推薦,我還是耐著性子讀完了這本書,雖然剛開始不知所云,但在請教了媽媽、外公和百度后,我終于有所領悟了,在了解歷史的同時不得不贊嘆古人的智慧。從熟悉的《毛遂自薦》、《負荊請罪》到不熟悉的《武帝托孤》、《龔遂勸農》,讓我看到了歷史的奇妙,資治通鑒這個名字是宋神宗起的,意于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也讓我看出了司馬光的博學多才。
    看完這本書,我就迫不及待地叫上我們的組員一起做ppt,剛做的時候,我們就遇上一個很大的問題——分工,剛開始我們都是各做各的,卻沒有想過一起做一個東西,直到講演的前一天,我們還都沒有把所有人做的內容融合在一起,這時,我們意識一了事情的嚴重性,開始慌了起來,腦海里也開始想著不好的結果……于是,我們在學校很快的就把作業(yè)做完,放棄了下課的課余時間,爭分奪秒的做著講演的準備工作,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們的稿子似乎出了問題,內容過長,嚴重超時,這就意味著我們要重新審視之前的內容。就這樣,小組成員們約定好晚上7點在線溝通,我們一遍一遍的讀稿計時,一次一次的更改刪除,時間如流水般逝過,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終于,我們把稿子內容修改確定了下來,定完稿后已經到了九點。我們一陣驚呼,從來沒有感覺時間這么快過,大家趕緊打起精神,把最后的ppT修改完成,可是由于時間有限,我們已經沒辦法再完整的排練了,我心里一直擔心講演時我們小組會有一些磕巴,就這樣我們在忐忑不安中完成了講演。
    雖然完成了演講,可是效果并不理想,看著別的小組演講如此流利,我們不禁嘆了口氣。下課后,大家一起安慰組長:“沒關系,這次我們沒有經驗,下一次一定會發(fā)揮的更好。“這些話不僅僅是對組長說的,也對我們自己。這次的活動讓我明白了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共同完成一件事,更多的是協(xié)作和交流,雖然沒有取得好成績,但是我們也從失敗中學到了教訓,”失敗乃成功之母“,相信下次我們一定做的更好。
    活動心得 篇2
    白云浮動,傳奇被停留在過往,落葉沉睡于大地,孕育著一個希望的誕生。20XX初始的冬天,這是我進入XX學院的第一個寒假,美麗的醫(yī)學院,承載著我的夢想——去當一名光榮的白衣戰(zhàn)士。生命的意義是由自己定義的,為了給自己醫(yī)學知識充電,而實踐的過程是所有課本不能給予的,短暫的寒假便來到XX市中醫(yī)院見習。
    對于我這個只有半年學醫(yī)經歷的學生來說,也就只能跟在那些富有實戰(zhàn)經驗的醫(yī)師和護士后面虛心學習。來到醫(yī)院,我對一切都感到新鮮和畏懼,即使自己曾以病人的身份到過此地。
    鏡中的我,穿著圣潔的白大褂,戴著干凈的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著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堅定與自信油然而生!
    因為所學知識有限,我決定先從最基礎的護理工作做起。
    看起來很簡單的護理工作,真正做起來卻讓我有些手忙腳亂。原本的自信蕩然無存。我開始虛心向護士學習,緊緊地跟著護士,寸步不離,年輕的護士耐心地給我講解著關于護理的知識。慢慢地,我穿梭在各個病房,了解了她們的護理術語和一些日常工作。
    雖然都說見習生只需要看看就好,但是這些前輩們都覺得既然來了醫(yī)院實踐就要學點東西。不像之前同學告訴我的,他們并沒有自顧自地做自己手頭的工作而不理睬我。護士們讓我協(xié)助她們接診病員,做好四測(測血壓、測體溫、測脈搏、測體重),熟練地掌握了血壓及體溫的測量方法,接觸配液環(huán)節(jié),在嚴格堅持“三查七對”(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對:對床號、對姓名、對藥名、對濃度、對劑量、對方法、對時間)的原則下,并為病員配液。
    想想這些天自己表現(xiàn)出來的稚嫩,再想想每日辛苦戰(zhàn)斗的護士們,才知道護理工作的不易。
    活動心得 篇3
    這是一節(jié)與眾不同的、令人輕松、充滿無限樂趣的課。至今我從沒有在戶外上過課,也沒有和這么多的人在一起玩游戲。它打破了以往的生活習貫,體驗校園以外的文化氛圍,增強了同學的交流與了解,構建了良好的班級認同感。-
    人的記憶潛能是無限的,但若我們不嘗試著去發(fā)掘它,那么它就會只局限于我們表面看到的一點點。我覺得滾雪球這個游戲它不僅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相互溝通,相互了解的平臺,而且還在最短的時間內激發(fā)了同學們的記憶潛能;同時也讓我認識到了在一個新的環(huán)境,接觸到新的人群時,快速地融入到新的環(huán)境、迅速地認識新朋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是需要幫助的。紅花雖好,也要綠葉的扶持。一個好漢三個幫。如何將對面的同學經過纏繞的細線“通運”到令一邊,并且不能觸碰到障礙物。這不僅需要同學們去思考,去溝通,想出辦法。最后在集體的配合和幫助下將隊員一個一個地“運”到了目的地。它讓我們感受到了相互溝通,相互關愛,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團結互助的重要性。-
    世界上最有默契的團隊也并非天生就有默契的。他們必定是經過很多次的反復練習,反復溝通找到最佳的練習方法,才能取得佳績。在我們的多人同行的游戲中,我們由隨意的搭配到男女間隔搭配,由排頭的喊暗號到中間的人喊。在不段的練習,溝通,協(xié)調后我們找到了我們團隊的最佳配合方式。并且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復練習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相互溝通,相互信任,相互配合使我們更有了默契。-
    在這次的戶外集體活動中,我深切體會到了溝通的重要性。這次活動加強了大家的溝通,加深了感情,培養(yǎng)了團隊凝聚力培養(yǎng)了團隊默契。它使我們感受到了相互關愛,團結互助,相互信任的絲絲溫暖。
    活動心得 篇4
    這次參加第八屆團學干部培訓,推出尋訪校友的活動正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實踐機會。
    這次尋訪活動,我們成功聯(lián)系上了一位校友。畢業(yè)于長沙師范教育系幼師35班,現(xiàn)為長沙市教育局副處長的周卓瑩前輩。她給予了我們熱情的幫助,真切的讓我們感到了校友間的溫情。
    在采訪之前,我了解了校友的生活和工作情況,其次我通過上網和查閱書籍等方式,搜集了大量與采訪有關的資料。這樣我可以在了解采訪對象的基礎上,通過一些提問及采訪技巧來使此次采訪順利的進行。
    在此之前,隊員們幾乎沒有多少的社會實踐經驗。對于我們來說,采訪校友這種社會實踐是如此陌生,我們也只能更多地靠我們自己在摸索中前行。然而,我們可以在摸索中前行。就活動的意義而言,提前的認識校園之外的社會構筑,對于我們接下來四年的學習方向和學習動力都有著莫大的幫助。也可以借此機會,為在校大學生做出一份畢業(yè)投身社會的前期調查。不僅能讓畢業(yè)的學生知道如今的社會發(fā)展是怎樣的。也能讓在校大學生明白自己在大學期間如何理利用好每一寸光陰,更加了解每一個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從而更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僅能讓我們自己受益,通過這樣的方式,能讓學弟學妹與學姐學長的關系更親密,能讓校友們了解母校的發(fā)展,這樣就更好的傳承了校友對學校的眷戀。
    讓我們感到驚喜的是,雖然已離校多年,周卓瑩前輩對學校依然懷著炙熱的感情,對我們表達了很多對學校的感謝與祝福。
    通過對老校友周卓瑩前輩的采訪,我們得到了很多人生的感悟:
    總會有一些事情,一些人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撼動我們的靈魂,恩賜于我們,不可思議的成長,還有很多人很多曾經激蕩著我們的心靈的話語不能一一記錄。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這方面付出多了,在另一方面必然會失去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當前該做什么。有多少人的仕途是在大學期間呼風喚雨到了社會還能坦然處世的。
    人生像一個圓圈,走走停停,曲折不曾走遠。他人的經歷中是做標準將我們的棱角磨平,于是,我們在原地幾平米的地方兜兜轉轉,圓啊,只是一種標版式的模仿,模仿是一種學習的方式,但是學習的前提是要確認所學的是否是適合自己的。對的就一定是好的嗎?我們的路途中遇到的困難,并在不斷克服中成長,這才是我們應該從學長學姐身上學到的,今后的社會是由我們自己來闖蕩的,沒有人為我們開路,沒有人為我們鋪路,我們要成為我們自己成長道路上的衛(wèi)士,為自己的未來與希望添磚鋪瓦,這才是我們最正確的選擇。
    此次的尋訪活動,就我們自身而言,感觸最大的有兩點,一是團隊合作的默契,一是靈活應變、百折不撓的勇氣。比如,由于要采訪的校友工作比較忙,我們的采訪的時間也是一調再調,不得不對采訪的時間安排做出精細的規(guī)劃。這些給我們的尋訪活動增加了一層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不過也因此,我們的溝通的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鍛煉,對社會也有了更深的感觸,這些都是我們在尋訪中的收獲,而且是很難從書本中學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