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案(必備4篇)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的編輯為您提供了“體育教案”相關的詳細內容,我希望以下內容可以給您帶來一些靈感和思路供您參考和借鑒。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就需要老師用心去設計好教案課件了。教案是教學成果的重要佐證。
    體育教案【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根據(jù)體育教學大綱,教材和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為了貫徹素質教育和快樂體育,這節(jié)課我選用了《后滾翻》為主教材,并搭配快樂游戲《過障礙接力跑》為副教材?!逗鬂L翻》是體操中的一項技巧運動,是學生在學習了前滾翻的基礎上學習,它的教學目的是發(fā)展學生的柔韌性、協(xié)調性和空間感,而通過快樂游戲,愉快學生身心,反饋教學效果,把課的快樂氣氛推到高潮。
    2、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后滾翻動作,掌握動作要領。
    (2)發(fā)展學生的柔韌性、協(xié)調性、空間感,和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互助團結精神和對體操的興趣。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團身、重心后倒、向前推手。難點:團身緊、后倒快、推手有力、平衡。
    二、采用教法:
    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并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從學生的運動心理出發(fā),為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更理想的教學效果。特設計以下的教學方法:
    1、啟發(fā)性教法
    作形象的比喻和實驗:在同一推動下圓球比方塊石頭易滾動。這樣引導學生思考,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練習后滾翻時要團緊身。
    2、直觀教法
    用規(guī)范、標準、柔美的示范動作,精簡的講解要領。演示體育圖片,使學上大腦中留下鮮明清晰的動作初始表象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好學性。
    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根據(jù)學生對動作的接受能力,按照“演示感知→實踐練習→提高鞏固”的順序指導學生學習,使學生由“感知→實踐→提高”,循序漸進,掌握運動技能。
    體育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課為省編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十二課,主要教材為放松跑和游戲(快快跳起來)。本課從教材性質出發(fā),把新授教材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以保證學生飽滿地精力去學習、掌握新授內容,把激烈的競賽安排在課的后半部分,目的在于激起學生練習的濃厚興趣。
    二、 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1、 認知目標:
    (1)、學生了解放松跑的技術概念和要求。
    (2)、學生了解游戲對發(fā)展身體的重要意義。
    2、 技能目標:
    (1)、能做出放松跑的動作,做到自然、放松,并能有效地改進跑的技術。
    (2)、能夠在游戲活動中,學會跳的正確動作,提高基本活動能力。
    3、 情感目標:
    (1)、愿意接受教師的指導,能動腦學練。
    (2)、能遵守紀律、互相配合、協(xié)同一致地進行游戲。
    本課重點:(1)、學會放松跑動作,跑的自然、放松。
    (2)、熟練地掌握規(guī)定跳的動作。
    本課難點:(1)、跑動中動作正確并有所改進。
    (2)、動作輕松、協(xié)調。
    三、 教學方法運用:
    1、 教法:
    根據(jù)本課內容枯燥的特點,我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和情緒激勵法進行教學,以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還采用了示范法和對比法,講解發(fā)和練習法,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的練習,使學生更快地掌握動作要領。
    2、 學法:
    本課在學法上運用了嘗試法、對比法和觀察法。首先,讓學生在嘗試練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后通過觀察、比較好與不好之間地區(qū)別,從中悟出正確的動作要領和方法,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常規(guī)教學:
    (1)、體委整隊 (2)、報告人數(shù) (3)、師生問好 (4)、宣布本課內容
    2、 隊列練習:原地踏步、齊步走
    (二)、準備部分:(1)、繞場慢跑 (2)、徒手操第1——8節(jié)
    (三)、基本部分:
    1、跑:放松跑
    教法:
    (1)、組織學生原地擺臂和原地高抬腿的輔助練習,提示動作自然放松。
    (2)、提問:從字面上理解“放松跑”的動作要求,學生回答。
    (3)、再聽教師講解并示范,理解放松跑與慢跑的區(qū)別,建立以中等速度為主的放松跑的節(jié)奏概念。
    (4)、組織學生一路縱隊魚貫地沿對角線跑進的放松跑,體會以中等速度為主放松跑的節(jié)奏感
    (5)、請教好的學生進行示演,教師小評,提出存在問題并進行改進。要求跑的自然、放松。
    (6)、組織學生再次改進練習 (7)、教師小結。
    2、游戲:快快跳起來
    教法:
    (1)、教師講解游戲名稱、方法和規(guī)則。
    (2)、請一組學生試做,教師強調規(guī)則,注意安全。
    (3)、分組試做,教師巡視指導。 (4)、分組比賽。 (5)、教師小結。
    3、 素質練習:俯臥撐(略)
    五、 結束部分:
    1、 放松活動:原地輕跳、甩腿,要求放松、協(xié)調。 2、 課堂小結。(biJiaOgAO.COm )
    3、 課外作業(yè)。 4、 師生再見。 5、 收回器材。
    本課的平均心率:125~130分鐘
    本課的練習密度:40~45
    體育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提高靈敏性和躲閃能力。
    2、增強幼兒膽量。
    3、鼓勵幼兒大膽的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吹好的氣球每人2—3個。
    2、貼好活動場地的界線。
    活動過程:
    一、游戲前熱身運動,活動手、腳腕關節(jié)。
    二、準備游戲
    1、教師讓幼兒圍成一個圓,向幼兒講解《踩氣球》的游戲玩法:
    這里有兩個氣球系在一起,等會老師會將氣球系到小朋友的腳腕上,聽老師的哨聲游戲開始,每人都要保護自己的球不被對方踩破,又要想辦法去踩破其他小朋友的氣球。最后保留住氣球的幼兒就獲勝了。
    2、教師向幼兒講解《踩氣球》的游戲規(guī)則及注意事項:
    (1)、去踩別人的氣球時,不可以用手拉人。
    (2)、在閃躲的時候不能超出活動場地的界線。
    (3)、去踩別人的氣球時,要小心,不可以踩到別人的腳。
    (4)、當氣球系到腳腕時,要檢查氣球要在腳跟處,防止他人踩腳。
    3、教師將氣球系到小朋友的腳腕上。
    4、教師示范,并講解游戲。
    三、教師吹哨,幼兒開始游戲
    活動反思:
    有的幼兒剛開始不敢去踩氣球,幼兒小朋友去踩氣球特別興奮,教師及時給予榜樣式鼓勵激勵,最后他們都玩得不亦樂乎,孩子的靈敏性和躲閃能力都有所提高。
    體育教案【篇4】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堅持以“健康第一”、我運動、我快樂的教學指導思想,以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為理念。以鍛煉身體為原則,在傳授體育與健康知識的同時,使學生建立現(xiàn)代社會健康觀和獲得終身體育鍛煉的知識技能。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老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結合學校運動場地、學生的基本情況、學校體育教學器材來安排教學。
    二:教材分析設計思路
    耐力跑是《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內容之一,是提高心肺耐力水平,增強意志品質最直接的運動項目,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就證明了這一點,但耐力跑是一項枯燥無味的項目。學生對耐久跑卻存在畏懼。耐久跑共分四個課時,本課時為第一課時,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用小紙條來看同學們呼吸頻率的方法,讓學生的興趣更強,而且能有較好的學習效果,學生相互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都能很好的觀察呼吸通過紙條的跳動來確定是否符合規(guī)范。
    三:學前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為五年級(3)班學生,在年級中整體身體素質處于中上,學生比較好動,調皮的學生相對較多,但有一定的自覺性和獨立完成動作的能力與良好的班風。耐久跑運動源于生活,與日常生活有密切關系,然而學習耐久跑技術是學生最為被動、最不愿學習的運動技能。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是每一位體育教師的心愿。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形式多樣的耐久跑練習,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練習興趣,掌握科學鍛煉、自我監(jiān)督的基本方法;
    2、情意目標:發(fā)展有氧耐力,培養(yǎng)同學之間的友誼,建立團隊精神。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樂趣難點:一般耐力的提高
    六:教法與學法
    教法: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啟發(fā)式教法、直觀性教法、激發(fā)興趣法、分層施教法、評價法、綜合法和多向交流法等。通過教學,達到學生樂學、會學、持續(xù)發(fā)展的學、敢于競爭、善于合作的目的。
    學法:本節(jié)課學生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討論、競爭、嘗試等學法。讓學生邊學邊練,練習中思考,思考中學習,主動體驗的學習方法。使過去的被動學習完全被主動學習所代替,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樹立正確的合作觀、競爭觀,達成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fā)展。
    七:教學過程
    1、本課的開始部分用隊列練習的訓練來加強學生課堂紀律的培養(yǎng),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融入本課的情景教學中。小游戲看誰最機靈,教師和學生一起游戲讓老師融入學生中去,準備操讓學生能充分的活動各個關節(jié)。
    2、通過多種形式的跑步,讓學生在跑動中體會兩步一呼兩步一吸的呼吸方法,學生原地練習呼吸方法,原地跑動中練習呼吸方法,進行定時跑2~3分鐘的耐久跑。
    3、推小車游戲。
    4、結束部分小結點評,收拾器材。
    八:預期教學效果
    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情感融洽;在學練中能調整情緒,競賽中能克服心理障礙,善于合作,善于調動自身和全組的情緒;提高學生間的人際交往能力,學會合作與競爭;達成人人參與,小組合作、競爭的良好氛圍;預計課的練習密度為70-80%,運動量為中上等強度。平均心率在140左右。
    九:本課的特色
    教材的處理。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特征,心理需求和興趣出發(fā),按照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標去組織教學,緊緊圍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意識來設計和處理教材,改變過去的“教教材”為現(xiàn)在的“用教材教”,體現(xiàn)競技運動的教材化、教材內容的健身化,從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耐久跑的各項技術,排除心理障礙,感受到耐久跑的樂趣,學會一種運動技能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同時在教學中加強思想品德、文化素養(yǎng)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