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跟隨出國留學網(wǎng)的編輯發(fā)掘“安塞腰鼓教案”的新奇之處。教案課件在老師少不了一項工作事項,寫好教案課件是每位老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教案和課件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基礎(chǔ)。相信您可以在這篇文章中找到您需要的一切!
安塞腰鼓教案【篇1】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2、理解排比的修辭手法及其在本文中的作用。
二、課型設(shè)計:品讀課
三、預習要求
1、落實字詞,會讀會寫。 2、上網(wǎng)了解作者和安塞腰鼓的情況。
四、教學設(shè)想
1、安塞腰鼓是產(chǎn)生于北方黃土高原上的—種民間藝術(shù),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對于生活在成都的現(xiàn)代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會好些。教這樣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學生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松多了。
2、這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有著雄渾偉奇的畫面,更有著與畫面風格一致的氣勢磅礴的語言,所以教學分為兩個板塊:感知氣勢;品味語言。整個過程又以“朗讀”一線貫穿讀、說、析、品、評,不知不覺讓學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學。
3、在語文學習活動中凸現(xiàn)學生主體精神,力避教師煩瑣講解,突出新課程理念。
五、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朗讀、感知
(一)知內(nèi)容。
1、放錄像。
安塞腰鼓曾在我國多種大型活動中演出,可把其制成多媒體教學錄像。在正式講解課文時,放出來,給學生以形象的感受,并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
學生邊看錄像邊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其內(nèi)容和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
2、談觀感。
在學生談觀感時,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適當引導:
①安塞腰鼓是黃土高原的“絕活兒”,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與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一體,不可分離。
②它是人、鼓合一的,沒有一種樂器能夠像它這樣要求人和樂器的高度合諧。人的表演和樂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勢,鼓借人威,酣暢淋漓,精、氣、神無阻無礙一脈貫通。
③安塞腰鼓的內(nèi)涵是生命的激昂和渲瀉;是羈絆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發(fā)、噴涌。
3、讀課文,作評價。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試用“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內(nèi)容。
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壯闊”“豪放”“火烈”“有力”“元氣淋漓”“驚心動魄”“奇?zhèn)グ蹴纭薄耙淮菲饋砭桶l(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栗在濃烈的藝術(shù)享受中,使人嘆為觀止”“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二)明結(jié)構(gòu)。
師生聯(lián)讀課文。
說明: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4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shù)魅力,且這4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學生會很快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
明確:這是文章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上的核心句。
(三)尋美點。
分組朗讀,進行分組尋找美點比賽。用“美,你看(聽)”的句式敘述出來。
學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①蓄而待發(fā)的后生美,你看,他們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他們的神情沉穩(wěn)而安靜。
②火烈的舞蹈場面美,你看,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③激越的鼓聲美,你聽,百十個腰鼓發(fā)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冗雜的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④擊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疾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
⑤變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
……
第二板塊:朗讀、品味
(一)替換式品讀,感受語言的節(jié)奏美、詩意美。
1、學生齊誦第6段。
2、教師示范。教師將大家剛才讀的內(nèi)容改成了另一種文學樣式——詩,(幻燈出示所改之詩)教師范讀。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
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
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
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
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學生反復朗讀。
3、學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內(nèi)容。如:
愈捶愈烈形體成了沉重而又紛飛的思緒
愈捶愈烈思緒中不存任何隱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歡樂
生活和夢幻擺脫和追求
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
交織! 旋轉(zhuǎn)! 凝聚! 奔突! 輻射! 翻飛! 升華!
4、分小組反復替換朗讀其他段。
(二)評點式品讀,理解文章語言的意蘊美、情味美。
1、學生任意尋找自己覺得寫得精彩的地方朗讀3遍,要求用“好,好在”這一句式進行評點。
可以從詞、句式、修辭、寫法、結(jié)構(gòu)等各方面進行評點,說得越多越好。
2、分學習小組交流。
3、學習小組匯報員向全班匯報。
4、教師整理學生評點。
從用詞方面說:
(1)“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cè)的腰鼓,呆呆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安靜時安塞腰鼓的狀態(tài)。
(2)“茂騰騰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風”中的“茂騰騰”“咝溜溜”用得好,好在疊詞的運用使語言親切富有韻味。
(3)“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中反義詞用得好,好在它們對比強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從句式上說:
(1)“一捶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中“發(fā)狠”“忘情”“沒命”用得好,好在它們語意層層遞進,語勢步步增強。
(2)“交織!旋轉(zhuǎn)!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們使文章語句鏗鏘,氣勢強勁,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但是”與“看”獨立成段好,好在它們特別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畫面由靜到動的急轉(zhuǎn)。
從修辭上說:
(1)“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寫得好,好在比喻使對象更加形象具體,從而鋪排出一系列異彩紛呈的畫面。
(2)文中的反復用得好,好在使語言節(jié)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3)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樣的排比增強了語勢,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氣勢。
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nèi)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句內(nèi)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句與句之間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BR> 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這些排比句使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jié)奏明快,語句錢鉆,能表達出強烈的思想感情。
從寫法上說: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寫得好,好在它使人產(chǎn)生了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內(nèi)涵。
(2)“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寫得好,好在“以聲寫靜”,更加突出了鼓聲止后的寂靜。
(3)文中開頭的靜態(tài)描寫好,好在它為文章后面寫動設(shè)下鋪墊,使文章靜中蘊動,動靜結(jié)合,充滿畫面美。
(三)自由式美讀
1、小結(jié)
這篇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jié)奏明快,語句錫銘,寫出了安塞腰鼓壯
闊、豪放、火烈的特點。表達出作者贊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烈的思想感情贊美陜北高原人們粗礦、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處運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氣勢恢宏,節(jié)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激越豪壯,增強了文章感人力量。
2、美讀
第三板塊:練習,學用課文句式、段式。
請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寫一段話,描述一個表演場面
安塞腰鼓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情感。
2、理解文中短句的運用及排比、反復的作用。
3、感受生命的律動,感受中華民族的藝術(shù)奇葩。
教學重點:
理解排比、反復的作用,精讀重點句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深入領(lǐng)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讓學生查閱有關(guān)安塞腰鼓的資料,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內(nèi)涵;查閱工具書,掌握生字詞。
2、教師將圖片資料或音像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學生欣賞。)
師:你喜歡這些畫面嗎?喜歡哪個方面?你此時內(nèi)心洋溢著怎樣的感情?
(學生自由回答,同時交流查閱的“安塞腰鼓”的資料。).
俗語說:“一方山水養(yǎng)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碑a(chǎn)生于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今天我們就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
(奔放、動感的畫面,熱烈、鏗鏘的音樂,讓學生直觀、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一下子就渲染烘托出激昂的課堂氛圍,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或放錄音,學生聽讀,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
思考:你對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這篇文章寫了哪些內(nèi)容?作者要表達什么感情?文中哪些話可體現(xiàn)?(學生暢所欲言,言之有理者應(yīng)鼓舞。)
(讀是與文本接觸的開始,通過聲情并茂的范讀或課文錄音,學生對課文的情感基調(diào)就有直接、真切的感知,能更好地進入課文情境。學生各抒已見,既可訓練自已的口語表達能力,又營造了自主輕松的課堂氛圍。)
2、指導朗讀。
教師指導:“第一部分是鼓聲響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間部分是鼓聲響起來,語調(diào)就應(yīng)該激越、高昂。鼓聲落,要讀出悠遠寂靜、若有所思的情緒,語速稍慢。”
學生組內(nèi)自主朗讀,體驗作品的情感、語調(diào),然后推薦代表,比賽朗讀。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朗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有所感悟,享受到審美樂趣。同時,用比賽來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意識,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角。)
四、精讀賞析,問題探究
師:生命因力量而得到渲泄,力量又帶動生命奔騰、升華,我們用心去品味文章的語言,看作者是怎樣體現(xiàn)生命的律動的。
(提示:可以結(jié)合體會多種修辭手法去品味賞析。)
示例:第8自然段中“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BR> (這個句子運用排比句式,使語言氣勢充沛、節(jié)奏鮮明、感情強烈。)
學生根據(jù)范例分組品味語句,相互交流,教師參與指導。對共性的問題,全班討論,若有些問題學生未提出,教師又認為重要的,可提出來與學生共同交流,達到教師引導、師生互動的效果。
共同研討句子:
1、“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BR> (運用排比和比喻,用層出不窮的美好想像和聯(lián)想,來描繪鼓聲,思維大開大合。氣勢恢弘。)
2、“百十個腰鼓發(fā)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著酸棗樹的山崖上,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BR> (“碰撞”化無形為有形。寫出了鼓聲的力度?!吧窖买嚾蛔兂膳Fす拿媪恕保\用比喻,寫出了沉重的鼓聲清楚地回響在山崖之間,似乎山崖也被敲出了強烈的鼓點。三個“隆隆”反復出現(xiàn),造成一種回環(huán)音的效果。)
3、“百十個腰鼓發(fā)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冗雜的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BR> (“遺落”表現(xiàn)觀眾在這鼓點中不自覺地遺忘和放棄了一切繁雜的思緒,情不自禁地與之產(chǎn)生共鳴;運用比喻,形象傳神。)
4、短句的運用:為了傳達勃發(fā)的生命激情,作者使用了一連串短語,使文章語句鏗鏘,節(jié)奏像波浪一樣傾瀉而出,欲止不能。如“忘情了,沒命了”。找出自己喜愛的短句,感情朗讀。
(學貴有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讓學生主動質(zhì)疑,合作解疑,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學生在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品味中,拓展思維的空間,加深了對文章內(nèi)涵的理解和體驗,本文的教學重難點也得到很好的解決。)
五、寫作練習,遷移鞏固
學習課文,使用排比、反復、比喻的修辭手法,運用短句,進行合理的想像,描寫一個令你難忘的場面,l00字左右。
(這一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反饋原理,學生在充分讀的基礎(chǔ)上,為自主寫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和自由空間。再次對教學重點進行鞏固,并有了新的突破,讓所學知識成為自己能運用的果實。)
六、相關(guān)資料
1、劉成章,生于1937年,陜西延安市人,現(xiàn)任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散文學會常務(wù)理事。已出版六種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2、安塞腰鼓起源于春秋以前,原有迎神驅(qū)邪之意,后來發(fā)展為民間舞蹈,新年一過,冬閑的農(nóng)民便以打腰鼓為樂,逐漸成為習俗,繼而發(fā)展成文藝表演。
安塞腰鼓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2、體會文章的陽剛之美,感受鏗鏘有力、富有節(jié)奏的語言。
3、理解排比、反復、比喻修辭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把握主題,感受文章所表現(xiàn)的恢宏的氣勢。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1、教師和學生查閱資料了解安塞腰鼓。
2、教師將圖片資料和音像資料制成課件,以供學生欣賞感受。
3、學生自讀課文,查閱工具書,給生字詞注音釋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觀看“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
同學們,這么帶勁、有節(jié)奏、能使生命得到宣泄的、如火一樣熱烈的舞蹈和音樂,那就是有著“天下第一鼓”美稱的——安塞腰鼓。
同學們交流查閱資料,請幾位同學談?wù)勊私獾陌踩模▽W生交流后,教師補充)
在這樣激越的舞蹈面前,我們真感到了自己言語的匱乏,那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作家劉成章的文章——《安塞腰鼓》
二、作者簡介
劉成章,生于1937年,陜西延安人,現(xiàn)任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散文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散文集《羊想云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安塞腰鼓》是一曲陜北人生命、活力的火烈的頌歌,是一首黃土高原沉實、厚重內(nèi)蘊的詩性禮贊。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感受鏗鏘有力、富有節(jié)奏的語言
1、聽磁帶錄音
體會鏗鏘激越、滿懷豪情的語氣,可以模仿朗讀,把握輕重音、音量、語速、語氣和語調(diào)的變化,學習激情朗讀的技巧,并歸納出要點: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語調(diào)抑揚、語速適中、感情充沛。
2、正音
瞳(tóng)仁恬(tián)靜晦(huì)暗羈絆(jībàn)
驀(mò)然冗(rǒng)雜戛(jiá)然磅礴(pángbó)
3、朗讀比賽
請全班男女生分部分朗讀。
各組推薦一名同學選自己最喜歡的段落進行朗讀比賽。
四、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段)安靜的腰鼓
第二部分(5---27段)激昂的腰鼓分四個場面:
(5---13段)宏偉的場面
(14---17段)雄壯的響聲
(18---22段)擊鼓的后生
(23---27段)奇麗的舞姿
第三部分(28---30段)寂靜的腰鼓
五、小結(jié)
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初步感知了課文內(nèi)容,感受了鏗鏘有力、富有節(jié)奏的語言,體會了鏗鏘激越、滿懷豪情的語氣,并理清了文章結(jié)構(gòu),請同學們課后繼續(xù)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題,感受文章所表現(xiàn)的恢宏的氣勢。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反復句和比喻句,并體會其作用。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
全班齊讀,感受文章所表現(xiàn)的恢宏的氣勢,調(diào)動學習熱情。
二、問題探究
分小組探討問題,組上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全班同學互相討論解決。
教師備案:
1、上節(jié)課我們理清結(jié)構(gòu)時說第一部分是“安靜的腰鼓”第三部分是“寂靜的腰鼓”,這兩個“靜”是不是一樣的意思?
探討后歸納:不一樣,第一個“靜”看似靜,卻是生命在積蓄激情,等待爆發(fā)。
2、為什么寫完一個方面,作者就要寫“好一個安塞腰鼓”?文章中有五次之多,不覺得重復嗎?
學生討論后歸納:這種方法叫反復,它的作用是使語言有了一種鼓的韻律,形成回環(huán)往復的氣勢,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
文章中還有反復的句子嗎?請找出來。
3、在“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中是什么束縛、羈絆、閉塞了那一股勁?那一股勁要掙脫、沖破、撞開什么?
討論后總結(jié):“那一股勁”要打破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讓生命宣泄在天地間,讓人“遺落了一切冗雜”,“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為人,生命之所以為生命。
4、作者寫腰鼓的響聲,為什么要寫“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和“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了牛皮鼓面了”?
討論后總結(jié):這是一種側(cè)面烘托的寫法,用環(huán)境和觀眾的感受來烘托鼓聲,使鼓和周圍的環(huán)境和觀眾融為了一體,更能表現(xiàn)腰鼓的震撼力。
5、“它使你驚異于那農(nóng)民衣著包裹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么奇?zhèn)グ蹴绲哪芰浚 边^著平民生活的農(nóng)民,哪里來的那么強大的力量?
討論后總結(jié):他們有著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經(jīng)人工雕飾的,沒有半點污染的,不攙雜任何雜質(zhì)的,完完全全的生命,這是他們力量的源泉。
6、什么說“只有你(黃土高原)才能承受如此驚心動魄的搏擊”,而“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聽音樂:黃河頌,欣賞畫面:黃河和黃土地,由此領(lǐng)略黃土的厚重和堅毅。
討論后總結(jié):厚土蘊藏著原始的生命,積蓄著騷動的力量,而江南流水更多的表現(xiàn)柔媚的風格。
7、文章最末尾“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有什么作用?
學生可能回答:點明天已是早晨??梢赃@樣認為。
也可以說:當鼓聲停止后,人們?nèi)猿两诩で橹?,好象熾熱后的沉寂,這是以雞啼來反襯寂靜。
三、體會語言的節(jié)奏美
1、提問:讀后你對文章的語言特色有什么感受?
討論可能回答:有強烈的節(jié)奏感、象急促的鼓點一樣使人震撼、燒灼、威逼、讓人透不過氣來。很有氣勢,與腰鼓產(chǎn)生的氣勢交融。
3、從學生回答中得出:語言運用了哪些方法,使人感到這種氣吞山河的氣勢?
討論后總結(jié):排比、反復、比喻
4、能分別舉出例子嗎?
排比:如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
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栗在濃烈的藝術(shù)享受中,使人嘆為觀止。
反復:前面已講過。
比喻:“他們樸實的就象那片高粱”
“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
5、教師補充長句與短句的結(jié)合,使語言一張一弛,鏗鏘有力,學生朗讀體會。
四、體會文章的意蘊美
提問:作者歌頌了什么?
討論,學生暢所欲言,言之有理即可。
可能有:1、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
2、歌頌黃土地上的陽剛之美。
3、歌頌了承載這一生命的黃土地。
4、歌頌了黃土地上生活的人。
五、再一次齊讀課文的精彩片段,把握主題,感受文章所表現(xiàn)的恢宏的氣勢。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運用排比、反復、比喻的修辭方法,進行合理的想像描寫一個令你難忘的場面,如精彩的足球比賽場面,激越的舞蹈場面,激動人心的晚會場面,感人至深的救助場面┄┄
課后反思
本堂課我覺得做的最成功的一點是課堂教學氛圍融洽,朗讀效果不錯,學生參與積極,思維活躍,師生互動開展得很好,比較好地體現(xiàn)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原則。同時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銜接自然,使整個課堂教學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
我認為,老師可讓學生自己先質(zhì)疑,在討論的基礎(chǔ)上形成自我認識,老師只是有選擇地出示難點,而不是面面俱到。
安塞腰鼓教案【篇4】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2、理解排比的修辭手法及其在本文中的作用。
二、課型設(shè)計:品讀課
三、預習要求
1、落實字詞,會讀會寫。2、上網(wǎng)了解作者和安塞腰鼓的情況。
四、教學設(shè)想
1、安塞腰鼓是產(chǎn)生于北方黃土高原上的—種民間藝術(shù),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對于生活在成都的現(xiàn)代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會好些。教這樣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學生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松多了。
2、這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有著雄渾偉奇的畫面,更有著與畫面風格一致的氣勢磅礴的語言,所以教學分為兩個板塊:感知氣勢;品味語言。整個過程又以“朗讀”一線貫穿讀、說、析、品、評,不知不覺讓學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學。
3、在語文學習活動中凸現(xiàn)學生主體精神,力避教師煩瑣講解,突出新課程理念。
五、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朗讀、感知
(一)知內(nèi)容。
1、放錄像。
安塞腰鼓曾在我國多種大型活動中演出,可把其制成多媒體教學錄像。在正式講解課文時,放出來,給學生以形象的感受,并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
學生邊看錄像邊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其內(nèi)容和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
2、談觀感。
在學生談觀感時,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適當引導:
①安塞腰鼓是黃土高原的“絕活兒”,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與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一體,不可分離。
②它是人、鼓合一的,沒有一種樂器能夠像它這樣要求人和樂器的高度合諧。人的表演和樂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勢,鼓借人威,酣暢淋漓,精、氣、神無阻無礙一脈貫通。
③安塞腰鼓的內(nèi)涵是生命的激昂和渲瀉;是羈絆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發(fā)、噴涌。
3、讀課文,作評價。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試用“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商钤~、短語、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內(nèi)容。
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壯闊”“豪放”“火烈”“有力”“元氣淋漓”“驚心動魄”“奇?zhèn)グ蹴纭薄耙淮菲饋砭桶l(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栗在濃烈的藝術(shù)享受中,使人嘆為觀止”“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二)明結(jié)構(gòu)。
師生聯(lián)讀課文。
說明: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4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shù)魅力,且這4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學生會很快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
明確:這是文章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上的核心句。
(三)尋美點。
分組朗讀,進行分組尋找美點比賽。用“美,你看(聽)”的句式敘述出來。
學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①蓄而待發(fā)的后生美,你看,他們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他們的神情沉穩(wěn)而安靜。
②火烈的舞蹈場面美,你看,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③激越的鼓聲美,你聽,百十個腰鼓發(fā)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冗雜的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④擊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疾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
⑤變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
第二板塊:朗讀、品味
(一)替換式品讀,感受語言的節(jié)奏美、詩意美。
1、學生齊誦第6段。
2、教師示范。教師將大家剛才讀的內(nèi)容改成了另一種文學樣式——詩,(幻燈出示所改之詩)教師范讀。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
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
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
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
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學生反復朗讀。
3、學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內(nèi)容。如:
愈捶愈烈形體成了沉重而又紛飛的思緒
愈捶愈烈思緒中不存任何隱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歡樂
生活和夢幻擺脫和追求
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
交織!旋轉(zhuǎn)!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
4、分小組反復替換朗讀其他段。
(二)評點式品讀,理解文章語言的意蘊美、情味美。
1、學生任意尋找自己覺得寫得精彩的地方朗讀3遍,要求用“好,好在”這一句式進行評點。
可以從詞、句式、修辭、寫法、結(jié)構(gòu)等各方面進行評點,說得越多越好。
2、分學習小組交流。
3、學習小組匯報員向全班匯報。
4、教師整理學生評點。
從用詞方面說:
(1)“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cè)的腰鼓,呆呆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安靜時安塞腰鼓的狀態(tài)。
(2)“茂騰騰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風”中的“茂騰騰”“咝溜溜”用得好,好在疊詞的運用使語言親切富有韻味。
(3)“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中反義詞用得好,好在它們對比強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從句式上說:
(1)“一捶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中“發(fā)狠”“忘情”“沒命”用得好,好在它們語意層層遞進,語勢步步增強。
(2)“交織!旋轉(zhuǎn)!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們使文章語句鏗鏘,氣勢強勁,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但是”與“看”獨立成段好,好在它們特別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畫面由靜到動的急轉(zhuǎn)。
從修辭上說:
(1)“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寫得好,好在比喻使對象更加形象具體,從而鋪排出一系列異彩紛呈的畫面。
(2)文中的反復用得好,好在使語言節(jié)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3)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樣的排比增強了語勢,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氣勢。
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nèi)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句內(nèi)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句與句之間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BR> 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流做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這些排比句使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jié)奏明快,語句錢鉆,能表達出強烈的思想感情。
從寫法上說: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寫得好,好在它使人產(chǎn)生了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內(nèi)涵。
(2)“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寫得好,好在“以聲寫靜”,更加突出了鼓聲止后的寂靜。
(3)文中開頭的靜態(tài)描寫好,好在它為文章后面寫動設(shè)下鋪墊,使文章靜中蘊動,動靜結(jié)合,充滿畫面美。
三)自由式美讀
1、小結(jié)
2.這篇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jié)奏明快,語句錫銘,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表達出作者贊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烈的思想感情贊美陜北高原人們粗礦、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處運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氣勢恢宏,節(jié)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激越豪壯,增強了文章感人力量。
3、美讀
第二板塊:練習,學用課文句式、段式。
請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寫一段話,描述一個表演場面。(可事先準備一個表演錄象)
一、教學目的: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2.學習文章形、神結(jié)合的語言。
二、課型設(shè)計(品讀課)
三、預習要求:1.落實字詞,會讀會寫。2.簡單了解作者情況。
四、教學設(shè)想:這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有著雄渾偉奇的畫面,更有著與畫面風格一致的氣勢磅礴的語言,所以教學分為兩個板塊:感知氣勢;品味語言。整個過程又以“朗讀”一線貫穿讀、說、析、品、評,不知不覺讓學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學。
五、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朗讀、感知
1.知內(nèi)容。自由朗讀課文,用“……的安塞腰鼓’對安要塞鼓進行評價??商钤~、短語、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內(nèi)容。
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壯闊”“豪放”“火烈”“有力”“元氣淋漓”“驚心動魄”“奇?zhèn)グ蹴纭薄耙淮菲饋砭桶l(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栗在濃烈的藝術(shù)享受中,使人嘆為觀止”“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2.明結(jié)構(gòu)。(師生聯(lián)讀課文)
說明: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4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shù)魅力,且這4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學生會很快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
明確:這是文章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上的核心句。
3.尋美點。布置分組朗讀,分組進行尋找美點比賽。用“美,你看(聽)….”的句式敘述出來。學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①蓄而待發(fā)的后生莢,你看,他們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他們的神情沉穩(wěn)而安靜。
②火烈的舞蹈場面莢,你看,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③激越的鼓聲美,你聽,百十個腰鼓發(fā)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冗雜的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④擊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疚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
⑤變幻的舞姿莢,你看,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
第二板塊:朗讀、品味
1.替換式品讀,感受語言的節(jié)奏美、詩意美。
析義:所謂替換式品讀,就是將文章加工,變?yōu)閯e的形式再讀,比較、品味其中的美。
①讓學生齊誦第6段。
②教師示范。
教師將大家剛才讀的內(nèi)容改成了另一種文學樣式詩,(幻燈出示所改之詩)教師范讀。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學生反復朗讀。)
③學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內(nèi)容。如:
愈捶愈烈,形體成了沉重而又紛飛的思緒;愈捶愈烈,思緒中不存任何隱秘;愈捶愈烈,痛苦和歡樂,生活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zhuǎn)!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
④分小組反復替換朗讀。
2.評點式品讀,理解文章語言的意蘊美、情味美。
①學生任意尋找自己覺得寫得精彩的地方朗讀3遍,要求用“好,好在”這一句式進行評點。(可以從詞、句式、修辭、寫法、結(jié)構(gòu)等各方面進行評點,說得越多越好。)
②分小組交流。
③匯總意見。
3.整理學生評點。
從用詞方面說:
(1)“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cè)的腰鼓,呆呆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安靜時安塞腰鼓的狀態(tài)。
(2)“茂騰騰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風”中的“茂騰騰”“咝溜溜”用得好,好在疊詞的運用使語言親切富有韻味。
(3)“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中反義詞用得好,好在它們對比強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從句式上說:
(1)“一捶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中“發(fā)狠”“忘‘隋”“沒命”用得好,好在它們語意層層遞進,語勢步步增強。
(2)“交織!旋轉(zhuǎn)!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們使文章語句鏗鏘,氣勢強勁,突出了安塞腰鼓的
(3)“但是”與“看”獨立成段好,好在它們特別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畫面由靜到動的急轉(zhuǎn)。
從修辭上說:
(1)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樣的排比增強了語勢,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氣勢。
(2)“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寫得好,好在比喻使對象更加形象具體,從而鋪排出一系列異彩紛呈的畫面。
(3)文中的反復用得好,好在使語言節(jié)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從寫法上說: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寫得好,好在它使人產(chǎn)生了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內(nèi)涵。
(2)“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寫得好,好在“以聲寫靜”,更加突出了鼓聲止后的寂靜。
(3)文中開頭的靜態(tài)描寫好,好在它為文章后面寫動設(shè)下鋪墊,使文章靜中蘊動,動靜結(jié)合,充滿畫面美。
第三板塊:練習,學用課文句式、段式。
教學目的:
1、整體感悟,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2、品味排比句式的節(jié)奏、氣勢與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學習本文由寫實到寫意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難點:
本文既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氣勢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觸可感的藝術(shù)形象,又用更多的筆墨寫意。如何引導學生借助文字描繪再現(xiàn)形象領(lǐng)略意境是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nèi)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層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發(fā)表對課文的見解即教學的重點。
教學方法:
1、多媒體助學2、誦讀導學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shè)計:
安塞腰鼓是我國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民間舞蹈之一。有人這樣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狠勁,踢腿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zhuǎn)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叫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足勁!”今天我們學習陜北作家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這篇文章,借助作者的生動描摹,跟著安塞腰鼓的節(jié)奏,體會它的氣勢,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動。
二、研習課文:
(一)首先請大家欣賞全文朗讀,在整體感知的同時,根據(jù)板書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1、看表演片斷,聽全文朗讀(配樂、配畫面)。
2、引導學生劃分結(jié)構(gòu)層次。
3、劃出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話: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
(二)講讀,重點突破。
1、過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與力量的禮贊,為了表現(xiàn)生命掙脫束縛、沖破羈絆、撞開閉塞的雄渾粗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與內(nèi)容的和諧。我們重點品讀其中一個片斷,感受作者是怎樣造成一種快速躍動的節(jié)奏、排山倒海的氣勢,來與所要歌頌的生命的力量相輔相承的。
2、精讀第二部分第一層次。
播放范讀片斷(配樂、配畫面),指導朗讀,結(jié)合具體語境感受分析排比修辭的表達效果。
(1)問:本文段突出地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種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排比。給人一氣呵成之感,語言暢達,節(jié)奏感強,有氣勢,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2)請同學朗讀本文段的排比句,要求讀準重音,讀出節(jié)奏、氣勢。
一捶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增強氣勢)
(3)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節(jié)奏感強,渲染動感形象)
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ǜ星槌渑妫挥懈腥玖Γ?BR> (4)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層層推進,一氣呵成)
(5)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
(排山倒海,氣勢磅礴)
小結(jié):本文段使用排比,將安塞腰鼓的力與美推到極致。(配合音樂、看畫面齊聲朗讀。)
安塞腰鼓不僅帶給我們視覺形象上的刺激,更帶來思想情感上的震撼??磥硭囆g(shù)欣賞不僅要察其形,更要重其意。我們再來探究一下作者是如何將寫形與寫意結(jié)合起來,從不同角度、側(cè)面展示安塞腰鼓的美的。
如驟雨,如旋風,如亂蛙,如火花,如斗虎——這是安塞腰鼓的“形”;
掙脫了束縛、沖破了羈絆、撞開了閉塞——這是安塞腰鼓的“意”;
“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聯(lián)想和想象是聯(lián)結(jié)“形”與“意”的紐帶。
3、小結(jié):作者利用排比句式的節(jié)奏、氣勢與激情,再現(xiàn)“安塞腰鼓”的恢弘氣勢,又運用由寫實到寫意的藝術(shù)描摹手法,揭示了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F(xiàn)在請大家快讀文章其他部分,品味精彩語句,說說自己對安塞腰鼓的感受。(解決課后練習三)
三、布置作業(yè):
自由選擇文中某一精彩片段朗讀、背誦。
(附)板書設(shè)計:
(靜)安靜的腰鼓
(動)火爆的腰鼓→
(靜)寂靜的腰鼓
如驟雨、如旋風、如亂蛙、如火花、如斗虎(寫實)
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聯(lián)想和想像)
掙脫了束縛、沖破了羈絆、撞開了閉塞(寫意)
安塞腰鼓教案【篇5】
教學目的`:
1、 整體感悟,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2、 品味排比句式的節(jié)奏、氣勢與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 學習本文由寫實到寫意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難點:
本文既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氣勢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觸可感的藝術(shù)形象,又用更多的筆墨寫意。如何引導學生借助文字描繪再現(xiàn)形象領(lǐng)略意境是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nèi)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層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發(fā)表對課文的見解即教學的重點。
教學方法:
1、 多媒體助學 2、 誦讀導學
教學步驟 :
一、 導語 設(shè)計:
安塞腰鼓是我國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民間舞蹈之一。有人這樣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狠勁,踢腿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zhuǎn)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叫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足勁!今天我們學習陜北作家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這篇文章,借助作者的生動描摹,跟著安塞腰鼓的節(jié)奏,體會它的氣勢,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動。
二、 研習課文:
(一)首先請大家欣賞全文朗讀,在整體感知的同時,根據(jù)板書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1、看表演片斷,聽全文朗讀(配樂、配畫面)。
2、引導學生劃分結(jié)構(gòu)層次。
3、劃出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話: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
(二)講讀,重點突破。
1、過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與力量的禮贊,為了表現(xiàn)生命掙脫束縛、沖破羈絆、撞開閉塞的雄渾粗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與內(nèi)容的和諧。我們重點品讀其中一個片斷,感受作者是怎樣造成一種快速躍動的節(jié)奏、排山倒海的氣勢 ,來與所要歌頌的生命的力量相輔相承的。
2、精讀第二部分第一層次。
播放范讀片斷(配樂、配畫面),指導朗讀,結(jié)合具體語境感受分析排比修辭的表達效果。
(1)問:本文段突出地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種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排比。給人一氣呵成之感,語言暢達,節(jié)奏感強,有氣勢,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2)請同學朗讀本文段的排比句,要求讀準重音,讀出節(jié)奏、氣勢。
一捶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增強氣勢)
(3)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節(jié)奏感強,渲染動感形象)
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
(4)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 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層層推進,一氣呵成)
(5)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
(排山倒海,氣勢磅礴)
小結(jié):本文段使用排比,將安塞腰鼓的力與美推到極致。 (配合音樂、看畫面齊聲朗讀。)
安塞腰鼓不僅帶給我們視覺形象上的刺激,更帶來思想情感上的震撼??磥硭囆g(shù)欣賞不僅要察其形,更要重其意。我們再來探究一下作者是如何將寫形與寫意結(jié)合起來,從不同角度、側(cè)面展示安塞腰鼓的美的。
如驟雨,如旋風,如亂蛙,如火花,如斗虎這是安塞腰鼓的形;
掙脫了束縛、沖破了羈絆、撞開了閉塞這是安塞腰鼓的意;
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聯(lián)想和想象是聯(lián)結(jié)形與意的紐帶。
3、小結(jié):作者利用排比句式的節(jié)奏、氣勢與激情,再現(xiàn)安塞腰鼓的恢弘氣勢,又運用由寫實到寫意的藝術(shù)描摹手法,揭示了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現(xiàn)在請大家快讀文章其他部分,品味精彩語句,說說自己對安塞腰鼓的感受。(解決課后練習三)
安塞腰鼓教案【篇6】
教材簡析:
《安塞腰鼓》是我國當代作家劉成章寫的一篇抒情散文,安排在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民風民俗”這一主題中。課文為我們描述了安塞腰鼓這一獨特的民間舞蹈藝術(shù)。共20個自然段,按“鼓響之前——腰鼓表演——鼓聲止息”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呈現(xiàn)出“靜——鬧——靜”的表演過程。通過表現(xiàn)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等來贊美黃土高原人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栋踩摹芬晃模渥畲筇攸c是文本本身所具有的那種大氣磅礴、豪情萬丈、氣吞山河的陽剛美。學習《安塞腰鼓》,絕不是為了記住“安塞腰鼓是怎樣一種鼓?這種鼓怎么打的?姿勢怎樣?”等這些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作者劉成章如何抓住關(guān)鍵詞句來描繪安塞腰鼓的,如何將情感用恰當?shù)难哉Z表現(xiàn)出來的,如何將黃土高原上男兒的激情淋漓盡致的宣泄出來,如何組織文章的結(jié)構(gòu)等,從而懂得這樣運用語言的所以然,掌握滲透著思想感情的、生動活潑的語言文字。
針對課文的特點,我在教案中作了以下安排。
教學重點:
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教會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領(lǐng)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并在朗讀中,逐步理清課文脈絡(luò)。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讀出自己特有的感受,產(chǎn)生獨特的體驗,并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策略:
1.構(gòu)建對安塞腰鼓“生命之勁”的追索主線,奠定教學的情感基調(diào),引領(lǐng)學生一步步深入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領(lǐng)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2.“讀”貫穿教學的全過程。這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有著雄渾奇?zhèn)サ漠嬅?,更有著與畫面風格一致的氣勢磅礴的語言。我借助各種形式的朗讀,意在教會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讀出自己特有的感受,產(chǎn)生獨特的體驗,感悟到文章語言的魅力。
教學過程:
結(jié)合六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讀、說、寫等能力的特點,我抓住“好”字,組織學生和課文展開對話,以“生命之勁”為情感主線,設(shè)計了“感好鼓”“品好句”“讀好文”“寫好詞”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看好鼓”環(huán)節(jié)是一個課前與課上相融貫通的部分,由于生活中學生對安塞腰鼓缺乏基本的感知,因此,我首先在課前以國慶60周年慶典上安塞腰鼓舞蹈畫面和熱烈的音樂,在視覺上感知安塞腰鼓的火烈、豪放、壯闊,再在回憶課文內(nèi)容——(
)的安塞腰鼓中,讀一讀帶“勁”兒的詞中,初步形成情感基調(diào):安塞腰鼓強盛的“生命之勁”。
“品好句”環(huán)節(jié),則主要借助范讀、自由讀、輕聲讀、默讀、分聲部讀、理解后讀等各種方式的朗讀,給學生設(shè)計了一系列去文本中尋找“生命之勁”的活動步驟:找一找?guī)А皠拧眱旱木涠巍⑵芬黄穾А皠拧眱旱奈恼陆Y(jié)構(gòu)。不動筆墨不讀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畫出富于感染力的語句,并采用多種方式反復誦讀,感受排比、反復的作用。第六自然段“驟雨一樣,是……”,句式極為特別,我設(shè)計了一處小練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這種排比中含比喻句子,被描寫對象顯得形象生動、句式特別整齊有力的特點。借助反復,讓學生進一步感知作者對安塞腰鼓的贊美及對黃土地上的人們的贊美。議一議難句環(huán)節(jié),則嘗試提升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和效果,
“讀好文”環(huán)節(jié),師生合作朗讀演練,更是對文本進行全面把握并充分表現(xiàn)安塞腰鼓“生命之勁”的本色演繹。
最后的“寫好詞”,則是在訓練并檢驗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歸納、情感的把握、文本語言的運用情況。解說現(xiàn)場的真實再現(xiàn),讓學生有一種親歷其中的興奮,對安塞腰鼓“生命之勁”巨大感染力的體驗也能更加真切。再輔以“從《安塞腰鼓》中,我讀到了……”為話題交流閱讀感受或體驗”等作業(yè),讓這一環(huán)節(jié)成為既是對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的一個考驗,更是對作家劉成章散文《安塞腰鼓》文本體驗之旅的又一次升華。
基于種種原因,感覺自己對文本及教學的把握還不是特別到位,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出。
安塞腰鼓教案【篇7】
安塞腰鼓
____1.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發(fā)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____2.品味排比句式的節(jié)奏、氣勢與激情。
[教學重難點]
____本文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氣勢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觸可感的藝術(shù)形象,但文中更多的是重在寫意。如何引導學生借助文字描繪再現(xiàn)形象領(lǐng)略意境是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nèi)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側(cè)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通過聯(lián)系生活,加深對生命的思考認識即教學的重點。
[教學設(shè)想]
____教學方法
____1.朗讀。
____(設(shè)計說明:通過讀能感受到語言的節(jié)奏、氣勢與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動。)
____2.揣摩。
____(設(shè)計說明:對描繪形象、揭示內(nèi)涵的關(guān)鍵語句,應(yīng)當仔細揣摩品味。)
____3.遷移練習。
____(設(shè)計說明:。)
____媒體設(shè)計
____1.腰鼓表演片段。
____2.課文朗讀錄音。
____3.遷移練習畫面。
[教學步驟]
____
一、導語設(shè)計
____同學們,腰鼓表演我們并不陌生,許多大型文藝晚會里有這類節(jié)目,現(xiàn)在就請大家先欣賞一個片段(播放表演片段,約1分鐘)。這就是安塞腰鼓,鏗鏘激越,發(fā)聾振聵。請大家再看一看有關(guān)的文字介紹。(播放文字資料,片刻后提問)什么是安塞腰鼓?(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術(shù)于一體,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shù)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捎蓭兹嘶蛏锨艘煌M行,氣勢磅礴,獨具魅力。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xiàn)著陜北高原民眾憨厚樸實、悍勇威猛的個性。)(學生能概括出一些特點即可)任何文藝形式都是對人生、社會的感受和認識的反映。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與壯闊場景,我們只需看一看便能感受到,但安塞腰鼓所蘊涵的文化價值、生命意識,卻需要我們用心去體驗和感悟。下面我們學習《安塞腰鼓》這篇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用生花妙筆去描摹一場動人心魄的表演,并揭示其文化意韻的。
____
二、研習課文
____(一)速讀,整體感知。
____1.劃分結(jié)構(gòu)層次。
____本文共分為三大部分,請說出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構(gòu)思文章的。主體部分又可分為四個層次,請用||劃出并概括層意。(顯示結(jié)構(gòu)圖表)
____2.劃出文中明確揭示安塞腰鼓文化內(nèi)涵和生命意識的一句話。
____(容不得一股勁?。?BR> ____3.從句式特點及思想內(nèi)涵兩方面品評這句話。(學生發(fā)表見解,教師點撥。)
____(句式特點:①排比:一氣呵成,氣勢磅礴,表現(xiàn)安塞腰鼓沖破一切障礙的強大力量。②前后對應(yīng),掙脫、沖破、撞開力量急速遞增,使人聯(lián)想到爆發(fā)生命力、排山倒海的社會變革)
____(二)精讀,重點突破。
____1.過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與力量的禮贊,為了表現(xiàn)生命掙脫束縛、沖破羈絆、撞開閉塞的雄渾粗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與內(nèi)容的和諧。我們重點品讀其中一個片斷,感受作者是怎樣造成一種快速躍動的節(jié)奏、排山倒海的氣勢
,來與所要歌頌的生命的力量相輔相助的。
____2.(播放表演片斷,配合錄音朗讀)請概括本段的語言形式特點,并舉例說明其表達效果。(學生發(fā)表見解,教師點撥。)
____(①多用短詞短句,簡潔有力,清脆響亮;②善用排比,一氣呵成,表現(xiàn)氣勢,渲染形象,節(jié)奏鮮明,鏗鏘有力。)
____3.各自放開聲音激情朗讀,體會語言的節(jié)奏和氣勢。
____4.
指名朗讀,自由評議。
____5.安塞腰鼓不僅帶給我們視覺形象上的刺激,更帶來思想情感上的震撼??磥硭囆g(shù)欣賞不僅要察其形,更要重其意。我們再來探究一下作者是如何將寫形與寫意結(jié)合起來,從不同角度、側(cè)面展示安塞腰鼓的美的。
____(如驟雨,如旋風,如亂蛙,如火花,如斗虎--這是安塞腰鼓的形;
掙脫了束縛、沖破了羈絆、撞開了閉塞--這是安塞腰鼓的意;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聯(lián)想和想象是聯(lián)結(jié)形與意的紐帶。)
____6.小結(jié):前面我們品讀主體部分的第一層次,領(lǐng)略了排比句式的節(jié)奏、氣勢與激情,感受了安塞腰鼓的意蘊;又分析學習了由寫實到寫意的藝術(shù)描摹手法。
現(xiàn)在請大家快讀其他片斷,運用前面學習所得進行賞析,并發(fā)表見解。
____ 三、遷移練習
____(播放畫面)
____要求:多角度、多側(cè)面觀察(正面、側(cè)面;動態(tài)、靜態(tài);調(diào)動各種感覺手段)
多角度、多側(cè)面聯(lián)想(由景生情,聯(lián)系社會,感悟人生);適當運用排比句式;大約200-300字。當堂交流、評講。
____四、布置作業(yè)
____(一)
自由選擇文中某一精彩片段朗讀、背誦。
____(二)
思考課后練習三。
____(三)
完成一課一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