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大年大班教案系列

字號:


    教師需要不斷打磨教案。通過教案可以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的邏輯應該怎樣安排呢?編輯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過大年大班教案”,請馬上收藏本頁,以方便再次閱讀!
    過大年大班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春節(jié)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2、了解一些過大年的風俗習慣及待人接物的禮儀。
    3、感受和家人過春節(jié)其樂融融的熱鬧氣氛,并能用語言、繪畫等方式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春節(jié)前給幼兒布置小任務:搜集春聯(lián)、年畫、門貼、紅包等春節(jié)用品及關于"年"的故事和傳說。
    2、繪畫紙、彩筆等。
    活動進程:
    1、引導幼兒交流欣賞收集的春節(jié)用品,回憶并講述過年的情景。
    (1)請幼兒分組欣賞、介紹收集的春節(jié)用品。說說自己收集的春節(jié)用品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等。
    (2)請每組選一名代表介紹自己組的春節(jié)用品。
    (3)教師組織回憶并交流過年的情景。提問:今年春節(jié)是幾月幾日?你和誰一起過的年?過年的時候你和家人都做了哪些事?你們的心情都是怎樣的?拜年時你是怎樣做的?怎么說的?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知道的關于"年"的'故事,進一步了解"年"的來歷及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提問:你還知道哪些過年的風俗?這些習俗代表怎樣的寓意?如"福"字倒貼,年夜飯上一定有魚等。
    3、引導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過年的情景。
    過大年大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春節(jié)是我國重要的節(jié)日。
    2.了解一些過年的習俗、基本的習慣和待人待物的禮儀。
    3.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新年活動,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氣氛。
    活動準備:
    1.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各種春聯(lián)、年畫、門貼和紅包。
    2.有關各地過春節(jié)的風俗的圖片。
    3.幼兒用書:《過大年》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交流自己在寒假過年的情景。
    1.教師:過年就是春節(jié),今年春節(jié)是幾月幾日?你是在哪里過年?和誰在一起?過年時都做了哪些事?
    幼兒分組交流。
    2.集體交流,教師總結(jié)。
    教師:過年時,一家人要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大家會放煙花、爆竹慶祝;還要給親戚、朋友拜年,祝他們新年快樂。
    二、幼兒聽故事,了解過年的風俗習慣。
    1.教師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
    教師:你們知道過年的來歷嗎?我們一起來聽一個關于"年"的故事。
    2.教師:老人用什么方法趕走了怪獸?怪獸被趕走后,人們是用什么方式過春節(jié)的?
    3.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各地過春節(jié)的風俗。
    教師:為什么人們把"福"字倒著貼,年夜飯上一定要有魚?
    4.教師小結(jié):中國人過年有著各種各樣的方式,大家在祥和的氣氛中迎接新春,互相祝福。
    三、欣賞各種春節(jié)用品。
    1.教師:這里有大家收集的各種春聯(lián)、年畫等,我們來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幼兒欣賞、討論、交流。
    2.幼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教師小結(jié):過年時人們喜歡張貼紅色的春聯(lián)、門貼、年畫,喜氣洋洋過新年!
    四、引導幼兒構(gòu)想明年過年的情景。
    1.教師:今天我們了解了許多有關過年的事情,明年你準備怎么過年呢?
    2.引導幼兒用繪畫表現(xiàn)自己的設想。
    活動延伸:
    讓幼兒把自己的設想用繪畫表現(xiàn)出來,并舉辦主題畫展,邀請其他班級的活動前來參觀。
    過大年大班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民族風情,感受迎新春熱鬧歡快的氣氛。
    2、大膽嘗試用手勢指揮和小樂器合奏等方法表演歌曲,體會合作演奏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略多于幼兒人數(shù)的小樂器,如:小鈴、圓舞板、鈴鼓等。
    2、大鼓和镲各一。
    活動過程:
    一、談論迎新春主題
    1、剛過了元旦,再過幾天就要過一個我們中國人的節(jié)日,這是什么節(jié)?
    2、在中國的新年(春節(jié))里人們做些什么?
    二、演唱歌曲《過新年》
    1、演唱歌曲。
    隨著歌聲想象人們是怎樣過年的,如何表現(xiàn)熱鬧的歡慶場面。
    2、再次演唱,想象新年敲鑼打鼓的情境,教師運用情景語言糾正幼兒的口型,做到吐字清晰。如:
    師:鑼鼓敲起來的時候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
    幼:咚咚咚、嗆嗆嗆。
    師:這是一只新鼓,敲出來的聲音真精神,新的鑼亮閃閃,很明亮。(邊演示邊請幼兒注意教師發(fā)“咚”和“嗆”時的口形)
    引導幼兒以找新的小鼓和小鑼的方式,互相傾聽誰的聲音聽。
    三、嘗試用不同的節(jié)奏伴奏
    1、敲鑼。聽琴聲,按照拍律拍節(jié)奏,表現(xiàn)模仿敲鑼的動作。
    2、打鼓。聽琴聲,按照拍律拍節(jié)奏,表現(xiàn)模仿打鼓的動作。
    3、小朋友聽了真高興。聽琴聲,用拍手轉(zhuǎn)動手腕表現(xiàn)小朋友歡天喜地的動作。
    每一次嘗試輪換著請一位幼兒按大家商定的節(jié)奏,用自己的手勢來指揮。
    四、合作表演
    幼兒在以上三種表現(xiàn)方法中,按自己的意愿任選一種,分成三組,由三位幼兒分別當指揮,合作進行表演。
    五、打擊樂演奏
    1、選取小鈴、圓舞板、鈴鼓小樂器,分別模仿敲鑼、打鼓、拍拍手,共同表演。
    2、增加大鼓和镲,共同商量何時介入,怎樣介入。
    3、嘗試介入大鼓和镲,與小樂器合作演奏樂曲。
    過大年大班教案【篇4】
    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我和家人過大年》
    活動目標:
    1、知道春節(jié)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2、了解一些過大年的風俗習慣及待人接物的禮儀。
    3、感受和家人過春節(jié)其樂融融的熱鬧氣氛,并能用語言、繪畫等方式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
    活動準備:
    1、春節(jié)前給幼兒布置小任務:搜集春聯(lián)、年畫、門貼、紅包等春節(jié)用品及關于"年"的故事和傳說。
    2、繪畫紙、彩筆等。
    活動進程:
    1、引導幼兒交流欣賞收集的春節(jié)用品,回憶并講述過年的情景。
    (1)請幼兒分組欣賞、介紹收集的春節(jié)用品。說說自己收集的春節(jié)用品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等。
    (2)請每組選一名代表介紹自己組的春節(jié)用品。
    (3)教師組織回憶并交流過年的情景。提問:今年春節(jié)是幾月幾日?你和誰一起過的年?過年的時候你和家人都做了哪些事?你們的心情都是怎樣的?拜年時你是怎樣做的?怎么說的?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知道的關于"年"的故事,進一步了解"年"的來歷及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提問:你還知道哪些過年的風俗?這些習俗代表怎樣的寓意?如"福"字倒貼,年夜飯上一定有魚等。
    3、引導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過年的情景。
    過大年大班教案【篇5】
    活動背景:
    2012.1.22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孩子們是最喜歡過年了,過年有好吃的,好玩的,也有許多有趣的風俗習慣,親人團聚,紅火熱鬧更是春節(jié)的主題,所以為了讓孩子過一個歡歡喜喜、紅紅火火的大年,大(1)班特別策劃了這次包餃子活動來豐富孩子的生活!
    活動內(nèi)容:
    包餃子
    活動形式:
    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新年帶來的喜悅,知道自己長大了。
    2.了解春節(jié)習俗,豐富孩子的生活。
    3.提供一個合作的平臺,培養(yǎng)合作互助的精神。
    4.讓幼兒了解節(jié)日的由來,感受節(jié)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jié)日。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場地:
    大(1)班
    活動時間:
    2012.1.12
    活動準備:
    一、材料準備
    1.胡蘿卜30斤,肉15斤,鉸皮30斤,雞蛋82個
    2.蒸飯盒,碗,勺
    二、衛(wèi)生準備
    1.給幼兒剪指甲,洗干凈手
    2.圍裙
    活動過程:
    一、 分菜
    二、 擇采
    三、洗菜
    四、和餡
    五、教師先講解包餃子前的一些準備工作,如包的細節(jié)、要領,然后幼兒開始動手操作,家長一邊在旁指導,一邊包餃子。
    六、家長與幼兒把所有的餃子皮包完后,教師就把餃子和雞蛋送到廚房煮。
    七、幼兒把熱騰騰的餃子端給家長吃,樂意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勞動成果。幼兒在這個時候,可以喂爸爸媽媽吃餃子、吃雞蛋。
    八、請一個家長發(fā)表活動感言。
    活動結(jié)束:
    整理教室,打掃衛(wèi)生。
    過大年大班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農(nóng)歷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是春節(jié)中的大年。
    2、運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型進行講述。
    3、通過回憶過大年的喜慶情景和參與為過大年而做的準備活動,體會生活的美好。
    活動準備:
    1、掛圖《歡歡喜喜過大年》
    2、過大年情景錄像(穿新衣、帶新帽、放花炮、吃年夜飯、守歲、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等)
    3、幾頂帽子,制作帽子所需要的材料與工具。
    活動步驟:
    1、播放《喜洋洋》樂曲,告訴幼兒農(nóng)歷十二月三十是大年,快要到了。到處都喜氣洋洋。
    2、出示掛圖,教師提示:大年快到了,圖片上的老師和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臉上的表情是怎樣的?(引導幼兒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型表述圖片所展示的情景。)
    3、播放錄像《歡歡喜喜過大年》,引導幼兒回憶往年過大年時的情景,感受過大年的幸福歡樂。
    (1);觀看錄像;
    (2)提問引導:
    a.過大年時人們的打扮是怎樣的?
    b.過大年時小朋友們在干什么?大人們在忙什么?
    c.過大年時你覺得最有趣的事是什么?
    4、制作帽子,讓幼兒在參與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1)出示帽子。
    (2)教師示范制作帽子。
    (3)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用紙張折帽子并進行自己設計簡單的裝飾。
    5、放音樂《喜洋洋》,幼兒帶上自己制作的帽子進行自由的舞蹈。
    活動反思:
    在本次孩子們的參與是積極的,情緒是熱烈的。首先是教室環(huán)境,不少孩子都帶來了有關新年的物品來布置教室。幼兒大膽地交流以往過年的經(jīng)驗,同時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過年的習俗,渲染了新年的氣氛。在新年環(huán)境和新穎教具的影響下孩子們熱情高漲。最后環(huán)節(jié)我們是歌表演,進一步增添了節(jié)日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