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開天地優(yōu)秀教案(精選3篇)

字號:

盤古開天地優(yōu)秀教案(篇1)
    教材分析
    《盤古開天地》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的講讀課文?!侗P古開天地》從神話這個角度初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次嘗試。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圍繞“燦爛的中華文化”這個專題,使學生第一次認識神話這種文學形式,體會巨人盤古的獻身精神,感受神話豐富想象力,激發(fā)其熱愛祖國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侗P古開天地》想象豐富,脈絡清晰,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圍繞“創(chuàng)造”這個中心,講述了一個叫盤古的巨人,用斧頭開天辟地,用身體頂天蹬地,最后化作萬物,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學情分析
    四年級語文教學要注意字詞教學,要注意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激發(fā)想象力。依據(jù)本單元的教學目標,要 讓學生感受“燦爛的中華文化”。四年級學生的年齡偏小、想象力豐富、喜歡讀故事,但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文字形式的神話故事,神話故事的生動形象和豐富的想象力將給他們學習帶來不小的困難,因為神話與現(xiàn)實畢竟差異太大。本課我將主要采用“以讀為本”的教學方法,同時輔以“情景教學法、指導發(fā)現(xiàn)法”等。為了突出學生在學習發(fā)展中的主體地位,為了讓學生真真正正學語文,通過學會達到會學。在本課學習中,學生將在老師的主導下以“朗讀感悟、角色體驗、自主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等多種方法來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教學目標
    從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確定本課目標如下: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書寫“宇宙、黑暗”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3、讀懂課文,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
    4、初步感知神話的特點,激發(fā)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yǎng)想象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fā)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yǎng)想象能力。復述課文。
    難點:初步感知神話的特點。
    盤古開天地優(yōu)秀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
    3.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并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重點:
    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fā)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yǎng)想象力。
    難點:
    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盤古開天地情境的音樂帶。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盤古開天地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孩子們,平時的閱讀中,你都讀過哪些神話故事,我們來交流。
    一、導入
    這節(jié)課,老師帶領大家學習一篇新的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一)字詞檢查
    1、課文已經(jīng)預習過了,這些詞語應該難不倒大家。(出示詞語)
    自由讀誰想讀給大家聽齊讀
    2、孩子們,看這個詞“混沌”,你是怎樣理解它的?字典里有兩種解釋。(出示)你認為正確的一項是?學生答
    孩子,看,這就是餛。(示圖)
    讓我們吧“混沌”這個詞放到句子里讀一讀吧,誰能讀好它?
    (二)課文檢查
    孩子們,課文已經(jīng)預習了,你認為盤古是個怎樣的人?你的理由是什么?拿出與預習單,我們一起來交流。順機板書
    出示文章中心句,齊讀。
    三、品讀賞析
    1、文中那些句子深深打動了你?你腦海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學生自由交流
    示圖
    2、課文后面還有個省略號,它省去了什么?盤古身體的其他部分還會變成什么?展開你想象的翅膀,學著課文中的句式,寫一寫。
    他的牙齒,變成了( )的( )。
    他的五指,變成了( )的( )。
    他的鼻孔,變成了( )的( )。
    他的____________,變成了( )的( )。
    四、拓展延伸,親近神話
    1、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這座寶庫里,還有許許多多美麗的神話故事,他是古代勞動人民留下來的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同學們,你還讀過哪些神話故事?
    2、學后匯報交流后,教師出示《精衛(wèi)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圖片,簡介。閱讀《精衛(wèi)填?!?、《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話故事
    3、有人把這些神話故事編成了一首《民族文化千字文》。屏幕出示,學生齊讀。
    盤古開天,濁沉清揚。天高地厚,乾坤朗朗。
    日月經(jīng)天,星宿列張。江河行地,浩浩湯湯。
    女媧補天,日月重光??涓钢鹑?,血氣賁張。
    精衛(wèi)填海,蕩氣回腸。后羿射日,功德無量。
    神話故事,意味深長。民族精神,積厚流光。
    五、小結
    民族精神,積厚流光,神話故事是人類藝術的瑰寶,讓我們共同親近神話故事。推薦閱讀《中國神話故事》、《希臘古典神話》、《封神演義》。
    盤古開天地優(yōu)秀教案(篇3)
    說“教材簡析”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8課《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這是一篇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講的是一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故事,主人公用斧頭開天辟地,用身體頂天立地,最后把全身化作萬物,創(chuàng)造了美麗宇宙的神奇故事。作者想象極其豐富,行文脈絡清晰,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是一篇孩子們喜歡閱讀的課文。整個故事圍繞“創(chuàng)造”這個中心來寫,所以我說課的主標題是《創(chuàng)造改變了世界》。
    說“教學理念”
    新課標倡導“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鑒于三年級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認識基礎的實際,我將本篇課文教學的思路定位在“以學定教,形成瑯瑯書聲的課堂”,以讀為主,相機與思考、體會、議論和講授結合,使學生學好語言文字,了解課文意思,初步感受神話故事的文學魅力。
    說“學習目標”
    三年級孩子好奇心強、形象思維相對活躍,有一定的聯(lián)系實際和模仿能力。于是我為本課時設計了如下兩點教學目標。
    一是,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朗讀,體會詞句意思,讀出語感。
    二是,以“創(chuàng)造”為線索,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其目標是本課時教學重點,目標二是本課時教學難點。
    說“教學策略和學習活動”
    在了解學生學習起點,明晰學生學習的重點的基礎上,設計了以下教學層次結構:
    一是,認真朗讀課文,吟盤古開天劈地;
    二是,細細閱讀課文,品盤古創(chuàng)造宇宙;
    三是,感悟誦讀課文,詠盤古獻身精神。
    (一)認真朗讀課文,吟盤古開天劈地
    激趣導入:
    上課伊始,播放課件:《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哪吒傳奇》中的哪吒、《葫蘆兄弟》里的葫蘆娃。問,認識這些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嗎?從而引出《盤古開天地》中的盤古。板書課題。讀課題。攜著興趣、帶著問題走進文本。
    新課標強調語文學習要以讀為本,從讀中學習,從讀中感悟,培養(yǎng)語感,豐富語言積累,發(fā)展思維。我先有感情地范讀,用老師的讀來感染學生,將學生帶入故事情境。讓學生產(chǎn)生情感體驗,有一種想自己去讀的愿望,鼓勵學生帶著自己的思考與需求,再默讀課文并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BR>    齊讀中心句,找出中心句中的中心詞(創(chuàng)造)。這就是我們所說提煉出主線和中心的學習方法,把文章讀成一句話、一個詞。教師指導書寫“創(chuàng)造”一詞,同學之間交流對“創(chuàng)造”的理解,想一想,為什么“創(chuàng)”是立刀旁?為什么“造”是走之地?體會我們祖先造字是有講究的。也從字里行間感悟出:創(chuàng)造的道路是艱辛的,創(chuàng)造的道路是漫長的,需要大刀闊斧、披荊斬棘,也需要永遠追求、永不放棄的精神!到底盤古是怎樣開始他的創(chuàng)造之路的呢?
    (二)細細閱讀課文,品盤古創(chuàng)造宇宙
    1、創(chuàng)設情景,渲染神話意境。
    我問學生:想不想感受一下盤古開天地的神奇?估計學生肯定會說:想,我請學生閉上眼睛,(開始配樂、描述)現(xiàn)在我們進入了時光隧道,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萬八千年。有一天,盤古忽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音響:爆裂)此環(huán)節(jié)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簡潔自然,極富神話特色,給予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使學生在腦海中浮現(xiàn)生動形象的畫面,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的環(huán)境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盤古要創(chuàng)造美麗的宇宙該付出多大的努力呀!
    2、從“開天辟地”感受“創(chuàng)造”的艱辛
    接著我和學生用問答式讀第2自然段,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做動作重點理解“掄”“劈”,有了前面情景創(chuàng)設作為鋪墊,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感受到盤古“掄斧猛劈”分開了天和地,;后面學生又通過自讀自悟,理解幾組反義詞(清濁輕重上升下降),通過老師的指導,在朗讀時對文字有了輕重快慢的處理,了解天地分開的'緩慢過程。感受盤古創(chuàng)造宇宙的艱辛。
    3、從“頂天立地”感受“創(chuàng)造”的執(zhí)著
    (感受盤古創(chuàng)造的執(zhí)著就得)走進文本,走近文中的角色,喚醒學生真切的感觸,帶學生進入情境,步步深入:指明個讀第3自然段,同時讓學生用肢體語言體驗盤古頭頂著天,腳蹬著地,(板書:頂天立地)引導學生從每天天升高一丈、地下降一丈、盤古就這樣堅持著,(一天過去了,盤古頭頂著天腳踏著地;一年過去了,一百年過去了)不知過了多少年,直到天地穩(wěn)定下來盤古也累得到下去了。從這些語句來理解創(chuàng)造需要執(zhí)著,需要堅持。感悟盤古為創(chuàng)造天地,傾其所能,執(zhí)著付出的壯舉!
    4、“化作萬物”感受“創(chuàng)造”的無私
    盤古的無私最然我們感動,第四自然段語言極具特色,總分關系的構段方式、頗具氣勢的排比句式,以及大量形容詞偏正結構短語,是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極好范例。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反復整體多樣化朗讀,并出示課件,讓學生初步感知排比句式的特點,觀看圖片同時拓展想象他身體的其他部位還會變成什么?
    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
    ()變成了()
    ()變成了()
    接著將文中的句子變換方式(把“變成了”變成了“我知道”的句式i)再說再讀,
    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我知道它是盤古呼出的氣息
    ()我知道()
    ()我知道()
    讓學生感悟同一個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然后再出示畫面,讓學生結合畫面在復述課文內容,這樣,通過學生與文本的多重對話,有效實現(xiàn)了對文本語言的內化吸收,激活了思維,發(fā)展了語言。反復多樣地朗讀后,學生感受到,盤古為創(chuàng)造美麗的宇宙無私奉獻他的全部。(板書:化作萬物)
    (三)感情誦讀課文,詠盤古獻身精神
    隨著朗讀的多樣化,層層推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步步深入,盤古的形象已經(jīng)在學生心目中逐漸清晰、高大、豐滿起來,老師問:面對這么一位堅持不懈的巨人,你想對著他說點什么呢?這時學生對盤古發(fā)自內心的訴說,雖然語言不是最美,但情感絕對是最真。接著我結合板書復述:盤古開天辟地,頂天立地,化作萬物,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他為創(chuàng)造美麗的宇宙承受艱辛,執(zhí)著付出,無私奉獻,都深深打動了我們。讓我們帶著對盤古最真摯的感情朗讀全文。
    當學生滿懷深情的讀完全文后,出示課后作業(yè)
    你喜歡這個故事嗎?你喜歡這樣的是故事嗎?回去把這個神話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家人聽。還可以閱讀我們在第一課時所提到的一些神話故事《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衛(wèi)填海》甚至更多。
    附:板書設計:
    18、盤古開天地
    開天辟地
    盤古頂天立地創(chuàng)造美麗的宇宙
    化作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