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雷鋒紀念館心得感悟(通用7篇)

字號:


    在第60個雷鋒紀念日之際,相信有不少學校都會進行參觀雷鋒紀念館的活動,在參觀雷鋒紀念館之后,不少同學也會有很多參觀后的想法,下面就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編輯為大家整理的“參觀雷鋒紀念館心得感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參觀雷鋒紀念館心得感悟(篇一)
    我和我的同學參觀了雷鋒紀念館。雖然,我以前去過,但這一次似乎比以前更有意義了。
    我們從雷鋒公園正門進入,順著小徑,來到了雷鋒紀念館。步入門口大廳,盡管很明亮,但周圍靜悄悄的,房間頂部有幾顆紅星,周圍是綠色的墻。大廳中用漢白玉雕塑的雷鋒塑像,塑像前擺放著鮮花,花兒靜悄悄地躺在包花紙上。聽講解員說,雷鋒出生在一個百姓貧苦,到處充滿邪惡的舊社會。
    家人因種種原因離開了他,不滿10歲的雷鋒就成了孤兒。解放后,是黨把他送到一所小學。他對敵人的仇恨和對黨、毛主席的無限熱愛,在為人民服務中實現(xiàn)了。雷鋒在日記中寫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是的,在他22年短暫的生命里他的確做到了!我為他生活和工作在我的故鄉(xiāng),為我的故鄉(xiāng)——撫順有這樣一個好人而感到驕傲、自豪!
    參觀雷鋒紀念館心得感悟(篇二)
    3月xx日我來到了撫順雷鋒紀念館,參觀雷鋒紀念館讓我學到了很多,也讓我對雷鋒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雷鋒紀念館前面是雷鋒公園,我第一眼瞅到的就是那干凈如新的文字石碑,當我在感嘆這是什么材料,竟然不吸塵土時,我看到的是一群群紅領巾拿著抹布在仔仔細細地擦拭著石碑,我的心靈再一次受到了震撼。當我問他們:"你們這是在干嘛呢?"他們告訴我:"因為我們是雷鋒小學的呀!我們每周都會來這里打掃。"語氣里面充滿了驕傲和自豪,"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當中"雷鋒是平凡的,他和我們一樣是一個普通人,任何人都可以學到;但雷鋒是偉大的,他的善已經融入到了他的內心,成為他的一種本能。事情不論大小,只要我們懂得堅持你就是雷鋒。身為大學生的我們,不在乎我們做的事情的大小,每個人都做一件小事情,堅持做,那么學院乃至學校都會因為這小小的一件事情而成就大事。就像公園里面擦石碑的小朋友一樣,只因為我是紅領巾,只因我是雷鋒精神的傳承人。我就要為大家做點什么,或許我做的不多,但最起碼,讓雷鋒紀念館前面的公園,人一進去,感受到的就是干凈清爽。來逛公園的爺爺奶奶弟弟妹妹臉上那一張張明媚的笑臉就是我他們最大的安慰。
    雷鋒,這個平凡的解放軍戰(zhàn)士,這個普通的共產黨員。他用他的行動詮釋著什么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更反應出一個共產黨員的共產主義信念和崇高的共產主義品格,共產黨員永遠都是"在偉大的革命事業(yè)中做一顆螺絲釘",哪里需要我們,我們就擰在哪里,就在那里發(fā)光發(fā)熱,這是我們共產主義接班人所必備的人生觀念,這個光榮而偉大的名字已經超越了民族,超越了世界,全世界都在傳唱。雷鋒精神是一座永遠都不可磨滅的豐碑,在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人們心中屹立不倒,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傳承弘揚。弘揚雷鋒精神,不斷正面教育來引導、感化、激勵我們,有助于我們德行的建立,從而更好的發(fā)展我們自己。
    參觀"雷鋒紀念館"這次立德樹人教育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我心中的地位進一步加深,更加充分的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學院的思政和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義,黨員就要做好帶頭工作,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觀雷鋒紀念館心得感悟(篇三)
    3月xx日,我?guī)е鵁o比激動與敬仰的心情,跟隨輔導員和同學們一同參加了共產黨員立德樹人系列活動——參觀撫順雷鋒紀念館,去感受雷鋒不朽的精神,體會平凡中的偉大。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長達70米的雷鋒之路,它是由22枚楓葉紅色花崗巖雕刻的五角星和22塊黑色花崗巖雕刻的碑組成的。其中,雷鋒的日記中寫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未來的人類的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么?在生活的倉庫里,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盡的支取者。"這段話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雷鋒雖然平凡又普通,甚至他的一生那么短暫,卻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征,雷鋒同志在用他的每一個行動,每一句話告訴我們每個人——平凡才是真正的偉大,默默無私的付出不是為了回報,而是為了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這也讓我明白"立德樹人"并不是一個口號,而是要我們付出實際行動,從小做起,從我做起,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質與個人素質,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有活力也有能力堅定不移地向著立德樹人的目標前進,努力做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接著我們步入了雷鋒事跡陳列館,館內系統(tǒng)、詳實地為我們介紹了雷鋒平凡而偉大的模范事跡和由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成長為共產主義戰(zhàn)士的主要歷程,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了雷鋒精神??粗黄卒h日記的原稿、雷鋒使用過的日用品以及他讀過的書籍,我仿佛回到了那個年代,看到雷鋒同志幫助過的老百姓的質樸的笑臉。我想,雷鋒精神之所以能夠永存,是因為它有著十分鮮活又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優(yōu)秀品質。反觀當今社會,食品安全問題得不到保障、老人該不該扶以及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讓我們心寒,是社會冷落了我們還是我們冷落了社會?雷鋒精神是我們要重視并實踐的精神,是我們總掛在嘴邊卻忘了做的精神,是我們要號召全社會學習的精神。這次立德樹人活動讓我受益匪淺,看過雷鋒同志的所作所為,我更懂得了自己應該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怎樣做一個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我們的知識水平在不斷提升,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忽略德性養(yǎng)成這個根本問題,只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我們才能夠在多元文化思潮的激蕩中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雷鋒,一個平凡卻偉大的人,他每時每刻都在提醒我們,作為共產主義接班人,我們要響應黨的號召,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更要勇于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認真學習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自己的責任感,為祖國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始終保持謙虛謹慎、吃苦耐勞的精神,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參觀雷鋒紀念館心得感悟(篇四)
    國家在年度紀念雷鋒,行知號召我們學習雷鋒。于是,我們四個女生,我,袁月,王紅欣,姬若寅,還有成立了個小分隊。隊名嘛,學習雷鋒,做好事,一定快樂無比,就叫做快樂小分隊吧。
    昨晚各種老師和爸媽布置的作業(yè),我開始制作隊旗了。媽媽找來了紅色的塑料袋子,爸爸冒雨出去砍了跟竹枝,我則設計隊旗。操起剪刀,三下五除二,剪了個形狀,開始作畫,和題名。做完后,發(fā)現(xiàn)細心的爸爸已經將竹枝用黑膠布裹起來了,怕我們快樂小分隊的手太嫩,扎了竹纖維。然后,爸爸扎洞,我穿膠布,把隊旗牢牢地固定在竹枝上了。
    雷鋒紀念館前,小分隊陸續(xù)來齊了,好,合影!再來一張!
    進門要簽字,然后上二樓,快樂小分隊魚貫而入,二樓是一個天井式結構,有一處大方桌,許多人圍著熱烈討論雷鋒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是不是傳來熱烈的掌聲。
    房間里都是專題,墻上陳列著許多雷鋒叔叔熱心幫助人的照片??戳苏掌?,我知道,雷鋒叔叔是個孤兒,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懷才長大,他內心充滿感激,總想報答社會。參軍后,雷鋒叔叔到哪里都先想到別人,給周圍的人帶來許多溫暖和幸福,卻很少考慮自己的事。
    跟雷鋒叔叔合個影!做個小雷鋒!
    快樂小分隊在認真看雷鋒叔叔的紀念物。
    時間很快過去了,我們將牢記雷鋒的精神,我們是少先隊員,我們將接過雷鋒的火炬,行知合一,傳遞下去!
    參觀雷鋒紀念館心得感悟(篇五)  
    雷鋒這位自強不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戰(zhàn)士形象已深深地映在了我們的腦海中。陽春三月,瞻仰雷鋒偉大形象,為了學習和感受一種學習雷鋒精神的氛圍,我們來到了雷鋒紀念館。
    隨著講解員的引導,我們在陳列館邊參觀邊學習雷鋒事跡:雷鋒叔叔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7歲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兒。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培養(yǎng)下,成為了一位光榮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他工作做事都是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與社會,不幸的是年僅22歲時的雷鋒因公殉職。
    參觀完雷鋒紀念館后,讓人有些思緒感慨:雷鋒的一生雖然沒有創(chuàng)造驚天動地的英雄偉績,但他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分光熱都無私地奉獻給了社會和人民,以服務于人民的真誠,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實際行動,以平凡的小事譜寫了他不平凡的人生樂章。 “多幫助人民做點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福?!薄拔一钪?,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边@些質樸的字句,道出了雷鋒人生的真諦。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雷鋒做好事,為人民服務,決不是靠一時的熱血和激動,而是堅持不懈,始終如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是貫穿在雷鋒一生中最美的旋律,也是雷鋒精神的精髓所在,它反映的更是一個共產黨員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崇高的共產主義品格,雷鋒有一句閃光的語言——“在偉大的革命事業(yè)中做個永不生銹的螺絲釘”。把自己當作一顆螺絲釘,擰在哪里,就在那里閃光。這種甘當革命的螺絲釘精神,正是我們新一代共產主義接班人所要具備的人生觀念。
    我深刻地體會到:雷鋒叔叔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的光輝形象永遠留在世人的心中。一個雷鋒雖然犧牲了,但千千萬萬個雷鋒涌現(xiàn)了出來!三月是學雷鋒月,但真正做好事,絕不僅在三月;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其實所謂的“雷鋒事跡”并不就像一段膠卷一樣,短短的膠片,只是一個縮影,實際上雷鋒做過的好事根本無法用幾段膠卷或一本書就能記錄完整,還有許多事跡仍不為人知。這,也許就是做好事都應做到的平凡的事當中去的一種啟示吧!
    雷鋒是我們學習的楷模,雷鋒精神給我們指引了前進的方向。我們要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tǒng),努力學習,做一名合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希望同志們通過參加這次雷鋒紀念館參觀學習活動,使自己不斷提高素質,做一個不忘本、有志氣、積極向上,樂于奉獻的優(yōu)秀黨員同志!
    參觀雷鋒紀念館心得感悟(篇六)
    我懷著無比崇敬和敬仰,帶著激動的心情,與我們湖南師范大學教科院的指導員馬欣老師和我的同學們一起去雷鋒紀念館參觀,去感受那份高尚的精神,去感受雷鋒的偉大品質。
    雷鋒僅僅走過22年的短暫人生,他不僅以小事鑄就輝煌,甚至其精神沉淀進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雷鋒精神啟發(fā)我們思考人生的意義在哪里,怎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幫助我們認識物質和精神、舍與得的辯證關系。雷鋒生前身后一直與“傻”相伴。講其傻,是因為他一直堅守“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價值觀念,且付諸行為。雷鋒并不“傻”,其行為來自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理解,源自對幸福真諦的感悟。
    雷鋒,這個響亮的名字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鋒精神,深深鐫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中,影響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勇前進。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集中體現(xiàn)為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yè)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新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雷鋒精神,一種充滿真善美的道德情懷,正越來越強烈地在地球村引起共鳴。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的我們,更應該認真地學習雷鋒精神。
    當我進入雷鋒紀念館的大門時,只見遠處一座雷鋒同志的雕像,遠遠望去,身著筆挺軍裝,頭戴軍帽的雷鋒,雙目炯炯,神采奕奕。雖是三九嚴寒,館內樹木依然挺拔蒼翠。莊嚴地望向遠方,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那時我感到了一種讓人為之振奮的精神,環(huán)繞著我,深深地吸引著我,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想進去看看,看看雷鋒同志的生平,感受一下那份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
    在雷鋒紀念館里,我看到了雷鋒生前反復學習過的《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他駕駛過的13號“嘎斯”汽車,他緊握過的沖鋒長槍,他訓練使用過的手榴彈,體現(xiàn)雷鋒艱苦奮斗精神的節(jié)約箱,當校外輔導員佩戴過的紅領巾,為戰(zhàn)友和群眾理發(fā)的工具,隨身攜帶的針線包,裝著《毛選》和鋼筆、筆記本的黃挎包等等。這些遺物、圖片和仿制物在我眼里都是有生命的靈物,每一個物件身后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訴說著主人公的艱苦奮斗和樂于助人。
    走出雷鋒紀念館,行駛在雷鋒大道上,心情久久難以平靜。雷鋒只走過了22個年頭的人生旅程,卻像天空劃過的一道流星,留下了耀眼的光輝。他的形象完美無缺,他的精神純潔無瑕,他留給人們的是一個始終不變的精神之星。他的微笑和善舉,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風景,具有無窮魅力。他早已不是一個名字,而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文化的標桿和旗幟。雷鋒精神,可以使人淳于心、煥于外,她穿越時空,輝照人間。雷鋒已經成為真誠與愛心的化身,成為永遠的時代豐碑,成為社會衡量個人行為的道德標準。作為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努力奉獻社會,回報社會,感恩黨對我們的關懷,回報黨對我們的希望。
    參觀雷鋒紀念館心得感悟(篇七)
    雷鋒這個名字對于我們這一代青年學子來說是那么的熟悉。我們曾從父母那聽過他的無私,曾在課本上讀過他的偉大, 熟悉得太過就容易演變成麻木,以至于看到"雷鋒"二字時,我總是容易忘記它其實是個人名,而把它當作一則冷冰冰的口號或是"好人好事"的另一種寫法。
    這樣的理解無疑是錯誤的——如果說今天的觀展給我留下了什么觸動的話,那就是,雷鋒不是一個永遠偉光正的人生楷?;蛘吣菢痈叽笊系木褙S碑,而是一個也曾那樣真實鮮活、有血有肉的平凡人。在他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除了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格,還有他一篇篇日記里所傳遞出的、未曾熄滅一刻的那份革命激情。
    "助人"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真正困難的是做到以其"為樂"。透過雷鋒紀念館所陳列的日記,我們能夠感受到雷鋒也不是真的"不求回報"的。他一直以來都在做他認為正確的事,并從中收獲滿足感與自豪感,他所求的"回報"正是與人為善后所獲得那一份喜悅,這份喜悅,又內化成了他日復一日的激情,推動著他不斷前進。
    校園是立德樹人的主陣地,青年學子更應當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力軍,然而,被國家和民族寄予厚望的我們,所缺失的往往正是這樣一種激情。每年的3月5日我們都把自己的名字從張三李四換成"雷鋒"這個統(tǒng)一的編號,但我們中的大部分都不是源自激情,而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結果最后施援的自慚虛偽,受助的頗感尷尬,很少有人能從中收獲最簡單、最純粹的喜悅和快樂。在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下,毫無激情的我們,總是在隔了三百六十五天后,才又一次改名換姓成半天或者一整天的雷鋒。
    然而今后、至少明年的3月x日,我想帶著笑容去,再收獲笑容回來。雖然雷鋒所在的那個激情燃燒的革命時代距離我們已經很遠很遠,但是我們至少應該努力嘗試,找回心底那個就算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也要交給警察叔叔,還一定要"高興地說聲叔叔再見"的小小紅領巾。然后,充滿激情地去認真生活,去關愛他人,并真正做到以此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