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地方需要用到籍貫,大家知道籍貫是什么意思嘛,籍貫又有什么作用呢?出國留學網(wǎng)的小編在這里為大家整理了籍貫的作用和含義,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籍貫是什么意思?
籍貫,是祖居地或原籍,詳細指的是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長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
原籍地是原來的籍貫。參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號文件,公民的籍貫應為本人出生時祖父的居住地(戶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寫祖父去世時的戶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戶口的,填寫祖父應落常住戶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記籍貫后,祖父又遷移戶口的,該公民的籍貫不再隨之更改。
籍貫一般從父系,個別從母系的;從祖籍,祖籍是指祖輩的長久居住地,按地域劃分。
二、籍貫該怎么填
一般以某人的太祖父(或高祖父或曾祖父)的長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為某人的籍貫, 或太祖母(或高祖母或曾祖母)的長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為某人的籍貫; 或外太祖父(或外高祖父或外曾祖父)的長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為某人的籍貫,或外太祖母(或外高祖母或外曾祖母)的長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為某人的籍貫。
“籍貫”填寫本人的祖居地(指祖父的長期居住地),是1999年全國范圍內(nèi)重新填寫新版《干部履歷表》時,中共中央組織部和國家檔案局聯(lián)合下發(fā)的“填寫說明”的解釋 。
祖父的長期居住地,大多數(shù)與祖父的出生地、戶籍地是一致的。如果祖父出生地與戶籍地不一致的,也最好填寫長期居住地一致的出生地或者戶籍地作為籍貫。還是無法確認的,可以綜合祖父往上直系親屬的籍貫、祖父的出生地與戶籍地、祖父的長期居住地的具體情況,向管理使用該資料的單位或部門咨詢,一經(jīng)確認,非因特殊情況,不得隨意改動,以免因檔案資料的矛盾沖突帶來新的困擾。祖父的出生地這一說是此“填寫說明”的一個歧意,后來的歷次文件都把這一說法取消了。
填寫籍貫時,具體到縣(市)即可,不需要更細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 + 區(qū)/縣。
三、祖籍與籍貫
籍貫本是祖籍地的一種表述,但由于現(xiàn)行個人檔案“填寫說明”中明確解釋籍貫只是祖父的長期居住地,所以現(xiàn)在所說的籍貫并不完全等同于祖籍。
現(xiàn)行的戶口本中,籍貫原則上一般從父,填寫本人出生時祖父的戶口所在地,如出生時祖父已去世,填寫祖父去世時的戶口所在地,如果祖父未落常住戶口,那么填寫應落常住戶口所在地。
籍貫更注重手續(xù)的嚴謹,一旦戶口登記籍貫后,就不可更改,但祖籍則更注重親情認知,比如某新生寶寶的祖父原來是四川人,但八十年代到廣州工作并從此定居,戶口也隨之遷到廣州,那么新生寶寶的籍貫要填寫廣州,但一般人都會認為寶寶的祖籍是四川,而不是廣州。
四、籍貫有什么用
1、按幾千年來的中國的傳統(tǒng)的說法,籍貫是祖籍的一種表述。由于流動人口和人口遷徙,大量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籍貫地或忘記了自己的祖籍地,就勉強以父親或母親的戶籍地作為自己的籍貫地,這是很錯誤的。
2、籍貫對開展遺傳咨詢、基因分析及產(chǎn)前診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在現(xiàn)在的社會,籍貫與年齡、性別、學歷一樣,是一項個人信息,只能算是傳統(tǒng)戶籍制度的遺留產(chǎn)物,已經(jīng)沒有多大意義。